思考医学

艾御享堂

医学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救死扶伤,治病医人,使无数血肉之躯得以康复和重生。而同时,医学又使许多遗传病患者也能生育后代,终老天年,这也就使不良基因逃过了进化之筛;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又使人类免疫系统日渐衰败。如此说来,医学便干扰了人类种群的自然进化。是功是过?要厘清这个问题可能要牵涉到医学伦理、生命伦理、遗传伦理、甚至宗教人文伦理等等,医生们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精力?还是留给哲学家们去讨论吧!“
中医”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的“有病不冶,常得中医”。其中的“中”字是针对“上医”和“下医”而言的,古人认为:治好病的为上医,治病加重的为下医,不去治疗虽然不能愈病,但也不至于出事,就等于请中等医生看过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医”这一名词,出现在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学的不同,第一次使用了“中医”这个名字。直至193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中医“这个称谓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今日的人们一提起中医,便会联想到:养生保健、康体强身的那些事。表面看,中医仅凭靠“三个指头,一支笔头,一根针,一碗汤”,就把病人给看了,殊不知中医的四诊八纲,要想拿捏得准确无误有多难?甚至用古代的“百步穿杨”,“庖丁解牛”,来形容都不为过?
一问到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很多人会应声而答: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如果再问:西医怎么治的标?中医又怎么治的本?应者就寥寥无几。可能有人说:西医治病快,而中医靠的是慢功夫,事实真是这样吗?
从《黄帝内经》伊始,到《神农本草经》问世,中医的理论临床体系就已经形成,期间又经过历史上各大流派的推波助澜,薪火相传,才走到今天。反观历史,每当太平盛世,中医就发展壮大;而中医百花齐放之际,也必定是国富民强之时。
我们国家现在的基本国情是:经济强大,社会稳定,政治清明。按照历史推论,中医应当是鼎盛发达之期才对,可是我们看到的事实并非如此。当今西医比较中医,不仅是强大,已经是在碾压。对于西医的呼声,不仅来自上面,更多的还来自民间普通百姓。西医在中国不仅已成为主流医学,甚至更有绞杀中医独步江湖之势!可以说中医目前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时期...
十九世纪之初,随着鸦片战争失败和教会医学的入侵,西医开始进入中国。牛痘接种法的推广和眼科技术的应用,使西医在中国站住脚跟并迅速攻城略地。
据史料记载,早在1802年,东印度公司雇用的皮尔森(Alexander.Pearson)医生就已落户澳门行医,他曾是Arniston号商船的外科医生。早年洋人来华行医,都是挂牌的眼科诊所,因为当时国人眼病流行,中医尚无好的快速治疗方法,而西医眼科手术当时在国际上已臻于成熟,因此患者非常多。一位美国长老会派来的医学博士皮特.派克(Peter Parker)在广州开办的一间诊所里,一年中竟诊治眼病患者八千余人,足见西医眼科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洋人医术之妙,效率之高,可见一斑。不是病人很有钱,而是当时的绝大多数教会医院都是免费治疗的。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不屑:你讲这么多,还不是证明西医治疗效果好?这里享堂医生不得不多说几句,当时的全国各大城镇,沿袭百年的药局、大夫坊,遍地都是,尽管医疗相当便利,但在170多年前,传统岐黄之术并不热衷于眼病治疗。相反,大清国最流行的剃头挑子倒是热门行当,他们担着挑子,走街串巷,不仅承担了大清皇上规定的剪辫子剃发的旨诣,还大胆介入刮眉、按摩、挖耳、拔牙、甚至“割泪囊”等一条龙服务。
而眼疾流行,恰与剃头匠有关。在没有抗菌素眼药水的19世纪,眼睑微生物感染和季节性眼疾传播,往往导致结膜炎爆发,俗称红眼病。此病反复发作,极易继发倒睫,更加重结膜刺激,眼睑菌落水泡成灾。而剃头匠用一把几乎不消毒的剃刀,刺破数不清的患者眼睑,虽说暂时缓解了眼部症状,却加剧了眼疾的交叉感染,严重的危及角膜,甚至失明,于是,眼疾在人口密集的人群中越发失控,流行开来。老百姓当时就流传着一句话:害人剃头匠,治病洋医生。
无可否认西医有着治疗独特的视角,脱胎于大机器时代的西医,把人体也当成了一部机器,由于是检修而不是再造,所以只需更换机器零部件即可,至于机器局部的毛刺或锈蚀,剔除后再打磨平整也就是了。于是,一部机器照样运转。再坏再修再打磨,直到有一天发现机器已经修无可修,零件换无可换时,整台机器才好报废,于是手术台上的患者被医生宣告:“因某某原因,患者自然死亡”!
有人说,西医是一种科学,中医是一种哲学。我想无论中西医,对应的客体都是患者,只是研究的层面、角度、视野不同;而不同层面的东西就很难做出比较。就好比大家熟悉的微积分,微分是把事物细分的一种数学方法,而积分则是把事物整合的一种数学方法。两个都是研究数学的,却各取所用,无所谓高低优劣。
西医是形而下的求证,而中医是形而上的辨证。我比较赞成这一观点。伴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西医对微观的论证也越来越走向极致:从最初研究人体骨骼肌肉,到血管神经细胞,再到细菌病毒基因。相信将来还要研究更小的,小到到分子原子甚至夸克......西医大夫看病人,如同一个戴着近视眼镜,拿着放大镜的白衣天使,低头仔细计数着患者身体里(土壤中)的每一粒沙子,甚至连沙子的大小、形状、颜色、以及分布规律都要搞搞清楚,结果忙得满头大汗,最终却难免迷失方向,因为离目标太近就难免短视。可以说离开各种仪器和数据,西医很难有任何优势。中医不同,它观注整体,抽象概括,逻辑辨证,中医基础理论是试金石和指路明灯,就如同有颗北斗星在前面引路。尽管有时也会走些弯路,但最终总能到达目标终点!

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

试针试药

ID:hnbfdycx

艾御享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