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拍的大语文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真是绝了,强烈推荐!

 看点    寒假来了,孩子们除了在家休息放松完成作业以外,还能做些什么呢?今天小编向大家推荐央视推出的节目《跟着书本去旅行》。通过读文、走访、体验,让孩子们身处实地,触摸历史沧桑的遗迹,倾听著作者背后的家国情怀。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同时,还能提升人文素养。
说出来你们也许不信,小编竟然抱着一部央视推出的片子看了一整天。这部叫《跟着书本去旅行》的节目由领队带着同学们寻访诗文中古迹,听文化、历史专家讲故事。
通过读文、走访、体验,让孩子们身处实地,触摸历史沧桑的遗迹,倾听著作者背后的家国情怀
很多观众看了之后好评如潮,都纷纷力荐!
小编君看完后也特别想推荐给大家,这真是一档宝藏节目,特别适合和孩子一起看,看完后绝对收获满满。
家在东北
2020年12月29日新鲜出炉的“家在东北”,可以说是很精彩的一期了。
《跟着书本去旅行》 家在东北
这一期的书本线索,是部编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一文。
孩子们跟着书本来到的,是地处松嫩平原上、松花江畔的吉林省松原市。
这里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滋养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同学们冷不冷?”
“冷!”
到底有多冷?
领队姐姐把保温杯里的热水泼上天,画出来条美丽的弧线,变成了漫天的冰雾。
大伙看傻了眼,零下二十度的气温让滴水成冰。
在这里,寒冷一直是人们世代伴随的生存难题。
那么,他们是如何在低温中保暖的?他们的取暖方式又会跟土地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秘密就在——泥草房。
也被称为土房子。
泥草房
近距离观察才知道泥草房的墙壁是用干草和泥土掺杂垒砌的。
都是草和土
这房子为什么要建成这样呢?
因为泥和草结合以后,有这么几个功能。一个是它防止雨水冲刷,暴雨的时候防止把土都冲下来。
再一个就是它冬季特别严寒的时候,它保暖的作用很明显。
还有一个就是冬天特别冷的时候,由于热胀冷缩,东北的黑土地它会冻成裂缝,为了防止它冻裂,放一些草,它就不裂了。
泥草房还有个特点,就是南窗大、北窗小,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来采光采暖
但是在冬季,靠阳光取暖显然是不够的,还得有炕。
也就是土炕,也叫火炕,整个屋里的热气、热量都是从炕上出来的。

关于炕,在《旧唐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冬月皆作长炕,下燃温火以取暖。”不但描述了土炕的基本构造,还说明了炕的功能和用途。

炕这种可以取暖的床,热源来自炉灶,点燃炉灶后,热量会通过进烟口进入炕洞,曲折盘旋,促使炕面发热,然后经由出烟口从烟囱中排出去
这热炕头是东北的宝,所以他们形容自己家庭很幸福,会这么说:“我呀很满足了,我有老婆孩子热炕头”。
就是说去掉老婆和孩子之外,排在第三的就是热炕头了,所以说这个炕头是很亲切的,很重要的一个生活用具。
那么炕这种可以取暖的床到底是什么人发明的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
在整个东北大地上,炕,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朝的时候,民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带着大军来征东,征东的时候到了东北这边的时候正是深秋,雨雪交加,天气寒冷,很多士兵都被伤寒病痛折磨。
但当地人却很少得这种病。原来,当地人住在半地下的房子中,地上铺着干草,干草下还有烧土产生的热气,就是当时的炕了。
于是士兵们模仿当地人的做法,治好了伤寒疾病。
东北人喜居土炕,认为它不仅抗寒,而且舒筋解乏,土炕发展至今,早已不仅是人们睡觉的场所,而且成为了东北人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孩子们又跟着东北作家迟子建笔下的《关于年货的记忆》,去寻找和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冻梨,顾名思义,就是被冻过的梨。过去,由于食品匮乏,加上没有水果保鲜技术和保鲜运输等储藏条件,冻梨、冻柿子,几乎成了东北人民冬季最常见到的水果。

那冻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会是黑色的呢?好吃吗?
冻梨的历史也很悠久了,有两千年了,北宋时期的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就曾有记载,称其“冰冻不可食”。
其实,并不是冻梨不能吃,而是庞元英和广大外地游客一样,一开始并不了解这种黑黝黝的水果。
冻梨通常选用晚熟的梨,也就是秋梨。
梨的果皮中含有一种氧化酶,在低温环境下活性很强,能让果皮发生氧化反应,颜色慢慢变黑。冻梨的吃法也不同于一般水果,有其特殊的方式:要先放在凉水里浸泡半小时左右。
时间到了,冻梨的表面上结起了一层冰壳,就“缓”得差不多了。
敲碎冰壳,里边的冻梨就软了,吃起来和新鲜的梨子一个味道。
用冷冻的方式来储存食物,属于东北地区的天时地利。以前常听东北的童靴说,冬天的老家,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这下是深有体会了。
这趟跟着书本出游的东北之旅,把本来只存在于文字中的“土地”和“年货”变得具体形象,字里行间深沉绵密的情感也因此能引发共情,还传授了不少藏在习俗背后的科学道理
马踏飞燕
除此之外,孩子们还近距离接触了文物“马踏飞燕”。先带大家瞧一瞧,十几分钟的纪录片是如何把课文讲清楚的。
就拿国宝“马踏飞燕”来说,就是之前网上被刷屏,那匹正面照略显搞笑的马。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里就有《马踏飞燕》这篇课文,我们小时候也学过。
马踏飞燕
纪录片一开始,孩子们就提出了不少问题。
比如“马的脚下为什么踩了一只燕子呢?”
“马的尾巴为什么是竖起来的?”
这要是问小编,真一时半会儿回答不出来。
而这些问题,也瞬间激发了观众的兴趣。
小编跟随纪录片去找答案时,就跟“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很涨知识。
先单纯地说一下这匹马。
有趣的是,片中的孩子都来自“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武威。
他们都听过马踏飞燕,但近距离接触还是第一次。
马踏飞燕中的“马”,不是普通的马,它是当年汉武帝梦寐以求的“大宛马”,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汗血宝马”!
专家还借此纠正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谬误——“马踏飞燕”里的“飞燕”,准确来说,是龙雀。
前两年,看《国家宝藏》时,一直不太明白,为啥要把“马踏飞燕”叫“铜奔马”?
如今看了这部纪录片,小编才恍然大悟。马踏飞燕的名字不太准确呀,应该叫“马踏龙雀”才对。
但又因为马踏飞燕太有名了,怕误导观众,《国家宝藏》干脆用了马踏飞燕的另一个名字——“铜奔马”。
课文中对马的形态形容是这样的:
“马踏飞燕是三只蹄子腾起,只有一个蹄子踩在燕子的躯体上。”
那么问题又来了,马为啥会站的这样稳?
原来马蹄、燕子所在的位置,恰巧也是马的重心,这就构成了力学的平衡点。
千年前的物理学知识,还是非常给力的!
和马踏飞燕一同出土的,还有几十个骑手铜像,它们都出自汉代的一个将军墓。
前有马踏飞燕,后有骑兵队伍,气势非凡。
在这些千年前文物面前,专家告诉孩子们:“这支队伍充分展现出汉朝时中国军事力量的强盛。”
为了从另一方面证明汉朝的伟大,领队和专家还带着孩子们去了博物馆,了解汉朝的养老、敬老制度。
又来一个知识点:只有社会发达了,人类才有余力照顾老弱。
汉代皇帝曾下诏书,要善待地方上70岁以上老人,并赐给老人一个拐杖,作为享受福利的证明。
诏书
如此实物加讲解,小朋友们立刻联想到书本中的那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铜奔马到汉代养老敬老制度,孩子们在知识层面举一反三,棒呆!
青铜器的铸造
就在小编以为有关《马踏飞燕》的内容要结束时,节目组又继续往下挖——既然是铜奔马,那自然要讲讲背后的“青铜铸造工艺。”
关于这部分内容,片中依然给出了十分专业的展示。
如何判断一个社会是否进入文明阶段?除了文字、城市外,还得有一个,那就是青铜器的使用。
我们的祖先铸造青铜器,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太一样。
咱们的祖先使用的是范铸法,就是先用黄泥做出青铜器的“模具”,称之为“内范”,然后再用黄泥拼接在内范在的外面,称之为“外范”。
内范、外范做好之后,合在一起,再往里面浇灌高温的铜水,冷却之后,把内范、外范打破,一件青铜器就制作完成了。
因为一件模具只能铸造一件器物,所以成语“一模一样”便应运而生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词语,也跟青铜铸造有关,就是“模范”。
青铜器的铸造过程中,需要内、外范严丝合缝,人们就把值得学习的榜样称之为“模范”。
看到这,小编才终于有点明白了语文课本上说的那句话: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比起一般的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短小精悍,知识密度堪称丰厚。每集只有20分钟,孩子们无需出门,就能览课本中经典的山河大川、故事名人,通感书中内涵,在这个假期,强烈推荐给大家。
转载自:外滩教育(TBEducation)
关注教育 | 就是关注中国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