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闹的衣带诏(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衣带诏这个事在《三国志》当中有所记载,在曹操的传记当中,只记载了刘备“阴与董承谋反”,就是刘备和董承密谋推翻曹操。在刘备的传记当中,提到了董承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让他们诛杀曹操,参与密谋的那几个人就是《三国演义》里提到的那几位,就是没有西凉太守马腾,然后就是“事觉,承等皆伏诛。”就是事情败露了,董承这几个密谋的人都被杀。这里也没有曹操发现衣带诏之后进宫行凶,杀了怀孕的董贵妃的情节,这应该是罗贯中先生为了强化曹操“国贼”的形象而进行的艺术加工。

总的来说,衣带诏这一段,小说情节和历史事实大体上一致,小说相对生动一些,不过无论怎么说,这衣带诏真的是比较玩闹的事情,完全就不存在达到预期目的的可能。

咱们先来看看衣带诏的组织者,这位大汉末代天子,汉献帝。从董卓进京时他的表现来看,这小皇上不是一个窝囊废,面对如狼似虎的西凉兵,他那个哥哥,当时的皇帝汉少帝已经吓傻了,而他表现得很是沉稳和镇静,一下子就让董卓喜欢上他了,废掉了少帝,改立他当皇帝。但他自从当上皇帝那天起,就没有自己能做主的时候,被一个个手里有兵的实力派抢来抢去。后来还不错,自己带一帮人跑出来,结果差点没饿死。幸亏了曹操救驾,他才算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

当时汉献帝肯定很是激动,终于找到一个忠臣了。不像李傕郭汜这帮人,天天打来打去,没人管皇上的事。没想到的是,曹操这里虽然吃喝不愁,养尊处优,但他还是说了不算。这要是一般人,也就不想什么了,有吃有喝就行了。但他是皇上,而且从少年时的言行来看,还是一个挺精明的皇上,他显然忍不了这个。吃穿有了之后,还要把权力拿回来,所以必须折腾。

说起来挺有意思,很多朝代的亡国之君并不昏庸糊涂,相反都很有志向,立志重振王朝的荣光。比如崇祯皇帝、唐昭宗李晔、还有这个汉献帝。但这个王朝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不是靠他们的努力就能够实现梦想的。如果他们是混吃等死型的,那倒好了。恰恰是这样胸怀大志的,更加悲剧,他们会反复强化无力回天的悲凉感觉。就说汉献帝,他身边掌握实际权力的都是曹操的人,他能想到的人不是闲人一个就是心怀异志。就说他认的那个皇叔刘备,如果真成功了,把曹操打败,汉献帝到了他手里,其实还不如在曹操这儿呢。因为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怕担着上欺天子的骂名,所以献帝还能好好活着。如果换了刘备,他可是著名的大汉皇叔,他不能担这个骂名。怎么办,献帝会很快死的不明不白。然后,如果献帝有儿子,刘备会先把这个小毛孩子扶上宝座,他当立皇帝,如果没孩子,那更不用说了,有的是人劝刘备“勉为其难”地当这个皇帝。

所以,无论如何,献帝都不可能拿回他认为应该属于自己的皇权,因为大汉朝可以说“气数已尽”,你再怎么挣扎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再看看衣带诏计划的主要执行人,国舅董承。在汉献帝的阵营当中,他就算有出息,不白吃饭的,毕竟他参加过救驾的行动。不过,首先他的动机不见得像汉献帝想得那么纯洁,不是只想帮助他妹夫重掌大权。董承属于外戚,整个东汉王朝,外戚和宦官轮流掌权,大部分皇上说话分量都不重,现在宦官势力彻底完蛋了,外戚们也荣光不再,现在是有兵的军阀说了算的时代,我觉得董承想搞掉曹操的目的主要还是回到外戚掌权的时代,如果他成功了,汉献帝还是悲剧,我真不敢肯定献帝的小心肝还能不能承受再一次的打击,那就是彻底地失去希望,所以其实还是不成对他好些。

而且,虽然董承就算外戚当中出色的,那也是矬子里的将军,成不了大事。就看看《三国演义》里衣带诏这个事是怎么败露的就可以。当时他正密谋这个事,这时候他的家奴秦庆童和他的小妾云英私通,被他发现。依着董承就要杀了他,董承的夫人求情,他就没杀这个奴才,打了四十脊杖,把他锁起来。结果这个奴才跑去给曹操报信,而且跟曹操说的特别详细,都有谁,太医吉平咬破中指起誓,包括那条白绢他都看见了。这里毛宗岗先生批了一句:“夫人大是误事”。其实这能是夫人误事吗?拿主意的是董承。作为主事之人,在这个特殊时刻,面对这种情况,你只能做两种选择,要不就把这个人杀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要不就干脆做个好人,你们不是相好吗?干脆撮合你们,让你们成亲,让这个家奴对自己死心塌地。就怕他这样首鼠两端的,收拾这个秦庆童收拾的也不轻,让他怀恨在心,有了告发他的动机;同时又给他留了一条命,让他存在去告发的可能。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他们谋划这个事,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所有的内容这小奴才都知道,说得那叫一个清楚,本来可能曹操还会以为这小子是对主子不满,跑这儿来诬告的,但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曹操想不信都不行。还有,这个秦庆童跑了,这位董国舅没有任何不安的感觉,就认为这小子不定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居然没当回事,连一点起码的警惕性都没有,你不死等什么?

再说说这个计划的这几位参与者,刘备前面说了,对这个衣带诏,他的目的主要是有一个取曹操而代之的理由,他也不是为了给皇上干活。但这已经算这里面最有分量的人了,毕竟他有兵有将,能干点儿事。再看其他那几位,侍郎王子服、将军吴子兰、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一帮闲人。且不说这帮人的目的也不怎么纯洁,估计也是为了推倒曹操,自己能够混个实权部门。再一个,不管他们有没有私心,这帮人也成不了什么事啊。其实对于这样的一个秘密计划来说,执行团队的人员必须精干,每个人都得能发挥作用,而这几位纯粹凑数的,董承召集这么一帮人,不但发挥不了作用,还增加了泄密的风险,得不偿失。

当然,《三国演义》当中又给加上一个西凉太守马腾,这位其实是有发挥作用的能力的,属于地方实力派,但您翻翻《三国演义》,马腾在衣带诏上签名时义愤填膺,走了之后,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行动。李傕郭汜这帮人霸占长安的时候,他还出过一次兵。参与了这个衣带诏之后,他倒没动静了。直到后来被曹操弄到许都杀了,他儿子才出兵,不过完全是为了给他爸爸报仇。

所以我说,这个衣带诏完全就是个笑话,这要成功了,那真没天理了。其实刨去这帮或是各怀鬼胎,或是跟着凑热闹,帮不上忙的人。真正目的最单纯,行动最积极的反而是没在所谓的“义状”上签名的太医吉平,他要趁着曹操头疼病发作,找他治病的机会,给曹操药里下毒。其实这还真有可能成功,但没想到有那个秦庆童去告密,吉平被曹操抓起来,严刑拷打,砍掉手指头,割了舌头,受够了罪之后,头撞台阶自杀了。毛宗岗先生在这儿批曹操“恶极”,要我说其实吉平是死在这个绣花枕头国舅手里了。

既然说到医生了,下一段咱们聊聊比吉平名声大得多的三国名医——华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