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你会吗?

赏石

齐锐

先上干货——

小县城,有一群人,隔三差五的相约相聚,吃烟喝茶,闲聊,侃大山,齐刷刷地按时就位,主要目的就是赏石,其实也谈不上赏石,只是谁捡到好石了大家一块掌掌眼。

近日,罗兄相约,大伙又聚到一起,玩石是引子,吃喝才是王道。

这是一座三层小楼,别墅式建筑,在乡下尽显豪华,小院内花草低眉,奇石星罗,两株粗壮的葡萄成就一方天然的阴凉,紫的,红的,一嘟噜,一串串的,忍不住摘下几串,透心儿甜,角落小池内鱼龟相伴,悠闲自得,鸟笼内云雀啾啾,自弹自唱…

老罗哈哈的笑着,宠物犬寸步不离,夫人沏茶倒水,一番寒暄,落座,发烟倒茶,开始闲聊。

“我如有这么个小院,此生足矣”,李师说开了

“你大老板,比这好多了,我是享不了这福了”,蒲总发话了

“又装穷了,又不借你的”,老张来了一句

“看看我的石头,”小蒲从车上抱来几块石头。

“好,这是宝鸡红,这是千河彩,都是好石头么”,王师喊了一声

“一般一般,见笑了,”小蒲听大家说好就嘚瑟上了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看我的,”小张抱来一个大家伙,“看这燕子石咋样,”

“真漂亮,黑白分明,燕子逼真,不错不错,看我这个”老王上手了

“大小十几块,都是陨石,提点意见”,

“好,有气印,有燃烧痕迹,就是没有鉴定,不敢认啊”老李说开了

“真真假假,无所谓了,我喜欢"老王说。

“对,石头就是咱的老伴,喜欢就好"老罗说。

“再看我这,”小赵抱来一块陈炉石

“漂亮,宝贝,开眼了,"大家围了上去。

吃烟,喝茶,说说笑笑,一个小时过去了。

“上楼,上楼,”老罗招呼大家

上得二楼,这才是奇石的天下,也是今天的正题。

“大家掌眼,提点意见,”老罗哈哈笑着

真是石头乐园,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

“不急不急,先喝茶,’’柏木茶台前,老罗表演起了茶艺

“这是上好的龙井,品品"

我端起一杯,一饮而尽…

“品,知道不,不是这个品法”老王给我上课了

“穷讲究,不就喝个茶吗,”我哈哈笑着

“对,咱不是文人,咋舒服咋弄,"老罗说

“奇石就是文化,咱也是文化人,斯文点,"老蒲说

大家哈哈笑着,吃烟喝茶,品石,奇石成了主角,文字石,像形石,图案石,蜡石,彩石,泥石,玛瑙石,应有尽有。

一方母爱石,自然天成,韵味十足,获得了全市奇石展一等奖,大家无不称奇。

文字石有“王"字、“火"字、“石"字、“明"字、“寿”字,像形石有老人、妇女、小孩、动物、植物,图案石有风景,山川河流,

肉石有好几块,白里透红,活生生的,真想咬上一口…

大家都被奇石吸引,室内安静了许多

此刻,我真正佩服大自然的神奇,与奇石交流就像与智者对话,使人心旷神怡。

吃饭了,大家围了一桌又活跃了许多,讲起了捡石赏石的故事,捡石酸甜苦辣,捡石人快乐着、满足着,都进入了石的世界,陶醉了,忘情了,喝着,吃着,笑着,说着…

天擦黑,大伙还不忍离去,又再酝酿着下一次赏石。

申 明

首次投稿文学顾事平台即可获得意外红包!

一周内阅读量达300以上即可获得红包奖励;

阅读量越高,获得奖励越多;

一周内打赏80%作为稿费;

打赏10元以内不发稿费。

主编微信号:gcb6161(投稿文友请务必添加)。

(0)

相关推荐

  • 他花5万元买回来一方奇石后,却把珍藏的奇石都贱卖了,为什么?

    王石头不玩石头了,这在当地的赏石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王石头是个六十岁的老头,王石头是他的大名并不是他的外号.王石头喜欢玩石头,大家一直以为王石头是他的外号. 王石头玩了十几年的石头,他喜爱奇石,他 ...

  • 能焐热的是石头,不能焐热的是人心

    玛瑙.玉.奇石收藏类文章导读:不止是奇石类收藏文章,更有百味人生. 奇石欣赏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虽然故事里的人不是真名 . 老王和老张是三十多年的朋友,他们认识时不到三十岁,结缘相知于奇石,决裂也与 ...

  • 赏石文化中的“形”与“意”

    中国的赏石文化起源很早,但真正赋予文化内涵的赏石活动则兴起于唐代,虽然经过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膜拜.研究.推崇,到今天为止却好像仍困惑对于艺术品来说石头是什么,或者说石头到底是不是艺术品,石头的艺术性 ...

  • 赏石境界,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 ◆ ◆ 赏石境界 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美石的唯一价值就是它的观赏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观赏石顾名思义,是用来观.用来赏的,也就是说它的价值是满足我们的视觉感官.所以,收藏石头的真正价值就是审美价值 ...

  •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谁知片石多情甚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胡建君︱ 开辟鸿蒙,天地始分,人们在安如磐石的大地之上休养生息,在高山峻岭之中筑巢而居,也拣用散落的石块打制琢磨成各种石钺.石斧.石刀.石杵等谋生工具,善莫大焉. ...

  • 聼月赏石---,用"心"赏石的一种平静心态,一种忘我境界。是与心灵的对话,更是一种冥想式的雅趣。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 聼月老师藏石 听月诗 南宋 辛弃疾 听月楼头接太清, 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 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 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 吹落嫦娥笑语声 ...

  • 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一)

    我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赏石文化处于孕育发展期,仅有零星的自发赏石活动,不成系统,影响也不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文化.山水文化.美学思想都为赏石文化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终于在中晚 ...

  • 群英荟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二))

    接上篇: "群英"中有许多诗人,他们留下的赏石诗,是当时赏石文化活动的生动记录和第一手资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诗人.他和白居易是好友,一同欣赏过牛僧孺的奇石, ...

  • 气象万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三))

    接上篇:  贰  奇峰突起,景象万千-- 盛极一时的中晚唐赏石文化 1.赏石理论初步形成 从赏石诗文中可以看出,中晚唐已经初步形成了赏石理论. 第一,开始有了品评奇石的标准.中晚唐开始品评石种的优劣和 ...

  • 以意相石——管窥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由“形”向“意”的心路历程

    清初郑板桥曾在石画上题过一段文字,其中点到了米芾和苏东坡两位赏石大家的赏石观. "米元章(米芾)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苏轼)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干 ...

  • 立夏赏石 || 文▪石 陈百库

    立夏赏石 文▪石    |    陈百库 作者简介:陈百库,号百石屋主人,甘肃会宁籍,居金城从事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中国观赏石协会理事,中石协网专栏作家,甘肃省黄河石协会副会长,"大皮鞋赏石文 ...

  • 玩石,要将个人“追求”与“赏石”的本质相结合

    千百年来,中国人为什么收藏奇石?说到底,赏石首先是为了一种精神享受,历代帝王将相和士大夫文人都无法回避观赏石收藏的魅力. 玩石头的人都知道玩石会上瘾,这种瘾上来后,有的人会滥藏一气,最后烂石一堆.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