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教育”与“诺贝尔奖”

《辽河》杂志:lyeu2006@126.com

鼓励教育与诺贝尔奖

江西省广丰区实验中学   杨恭田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 ,农夫正驾着两头牛在犁地。有人路过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 农夫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在一旁吃草,农夫才附到那人耳根低声说:“左边那头牛更棒些。” 那人很奇怪,问他为何用这么小声音说话?农夫轻声说:“牛虽畜类,心和人一样,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我的评论,右边那头虽已尽力而为,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的。”

这使我想到对学生的鼓励教育问题。一个农夫对他的牛,尚且懂得关爱牛的自尊心。人比牛更敏感,面对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在“附耳细语”上下功夫,讲究鼓励教育艺术,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精神。

由于青少年学生年幼和缺乏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这使得一些老师易产生错觉,并会在言语上、行动上不自觉地压抑甚至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

有一次,有个学生照教师的范画画好了一只小鸭子,下面又创造性的加了一些图画。教师问:“这是啥乱七八糟的东西?” 生答:“鸭子在水中张开翅膀捉虫子吃的倒影。”“谁叫你乱画的,你没看见黑板上就画一只小鸭子吗?” 学生看看范画,再看看教师严肃的神情,怯生生地把小鸭子在水中张开翅膀捉虫子吃的倒影涂抹掉了。

这个现象,表面看是要求学生学习范画,实际上却严重伤害了学生自尊心,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创新棱角被磨成如溪滩卵石,其结果只能培养出墨守成规的学生。更令人忧虑的是,这并非个别现象,不少教师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出轨”做法,不是采取“附耳细语”的鼓励创新教育,而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采取“一棍子打死”的做法。孕育的“诺贝尔奖”后备人才被无情折腾岂不流产?

已有23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日本人,他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真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在一堂美术课上,日本的教师教学生怎样画苹果,教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就附耳细语询问:“苹果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呢?” 生答:“圆的苹果放在桌上会滚在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呀!” 教师赞美说:“你真不错,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培植出方苹果。”

把苹果画成方形,显然脱离了生活实际。而那位日本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道出画方苹果的原因,且鼓励学生“早日培植出方苹果” ,这一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精神。

在美国,学生的作业不重结果重过程,重在质疑、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对笔记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习惯,学会了用事实阐述自己的观点,能够使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独立完成自己的研究计划。

只要学生能够依据事实材料自圆其说,不论他的结论和观点看起来多么标新立异、离经叛道,都会受到鼓励。这种思维训练虽然不能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却播下了学生进行研究和创新的种子。

在此根基上,美国高等教育才结出了累累硕果:世界知名的200所顶尖高校中,美国占了三分之二,并且荟萃了百分之七十的诺贝尔奖得主、百分之三十的工程类论文以及百分之四十四经常被引用论文。

曾出过81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芝加哥大学有句名言:“明辨之路是争论,而非顺从。” 给学生一个可以质疑、可以“疯狂”思想的空间,在教育生活中营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个性的环境和氛围,实在是远比长期死拼苦教灌输、总结几条原则、大搞几个“工程”更有效果。

哈佛大学曾强调,学校要赋予学生三个“法宝” ,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只有积极鼓励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和无限的潜力才会被激活,创新人才才能应运而生。

当然,学生的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犯错,但学生不断“出轨”“犯错”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教师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包办代替,粗暴否定,不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和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以至性格闭锁,泯灭童真。因此,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放手让学生去锻炼、实践、怀疑、承担责任、甚至体验失败,多给学生创造“出轨”“犯错”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探索,不断进取的创新型人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 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兴趣和禀赋,每个人的思维、智力和才能都各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每个人都能取得属于他自己的发展成就。

鼓励教育是一门艺术。让我们学会“附耳细语”,似伯乐慧眼独具捕捉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呵护学生自尊心,讲究鼓励教育艺术,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精神,为孕育“诺贝尔奖”后备人才营造适宜健康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环境,为和谐社会培养各类合格人才,唯有如此,科学大师钱学森的遗愿才能美梦成真,温总理因“很少有像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那样的世界著名人才” 而感到“很内疚” 的殷切期望才能变为现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