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栾继生教授 《游寿先生书法艺术长编 》 之 1940-1949
游寿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广涉历史、考古、文字、文学、书学等诸多领域,成就斐然。游寿先生书法植根于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文学修养,故有浓郁的金石气与书卷气。博学余暇,游手于斯。
——栾继生教授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I3MTYvMjI3MDc4OTA4XzFfMjAyMTA3MjcwNDAyNTg2NzY=.jpg)
连载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I3MTYvMjI3MDc4OTA4XzJfMjAyMTA3MjcwNDAyNTg5MjY=.jpg)
游寿先生书法艺术长编
栾继生教授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I3MTYvMjI3MDc4OTA4XzNfMjAyMTA3MjcwNDAyNTk0NDI=.jpg)
游寿先生
1906-1994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先师游寿先生,居北疆近四十载,致力于龙江考古、教育、书法事业,颇有建树。先师书法尤为世所推重。
先师以88岁高龄作《学习寸得》一文,“寸心所识,以告读者。”曰:“学习临摹必在三十岁以前,下一段功力,以蓄内心。”“自三十至五十为书学成就之始,五十以后至七十为书法最佳时期,七十至八十为老年书法之苍劲。”“书者如也,如其人之内心气度。”“笔秃千支,此皮相之言也。吾最服膺笔已成冢,不如读书万卷。”
本文可称为先师一生艺术经验之概括,也恰可作为解读先师书法艺术之线索。此仅就历年来目力所及,选择纪年明确或年代大略可考之先师法书,以年代为线索,略作札记,探求先师书法之演变与精微。师之重要经历及论著简列于前,以见先师书法之深厚底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40年,执教于福建省立一中。
1941年1月至1943年7月,经胡小石先生推荐,执教于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四川白沙)。
发表《闽渝纪行》、《楚汉之际人物与成败》。作《山居志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41年元旦游寿先生(前排中)赴四川前留影,摄于福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游寿先生《闽渝纪行诗》手稿
1943年8月至1944年12月,任职于国立博物院筹备处。
发表《金文与诗书论证》、《梁天监五年造像跋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中央图书馆 《图书月刊》 1941年第二卷第三期 书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游寿先生《金文与诗书论证》原刊
1945年1月至1946年8月,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图书馆。
在四川时期,师整理甲骨、钟鼎、碑刻等金石材料,并撰写研究文章。当时共事者多如李济、董作宾、梁思永、向达、夏鼐、曾昭燏等著名学者。董作宾为师刻名字小印两枚,师平生小楷多钤之。
发表《书苑镂锦》、《论汉碑》等。作《伐绿萼梅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43年,游寿先生应董作宾嘱,题梁思成子梁从诫画作
“雏凤清于老凤声 彦堂先生命题二龙、一凤小友手册
古闽长溪游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游寿先生常用印章及题记
印蜕右四、五为董作宾为游先生刻名两枚字小印,
游先生跋曰:
“来哈三十年,从学书者栾继生,此印为继生所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43年 向达赠游寿先生《心经》作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夏鼐致游寿先生信札(局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曾昭燏致游寿先生信札(局部),信中提及李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文信书局《书学》第三期 书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44年 游寿先生《书苑镂锦》 原刊
1946年8月至1947年12月,任职于南京图书馆。
发表《唐人卜葬邙洛之风尚》、《晋黄淳墓表跋》、《梁守谦墓志与唐代宦官》。
1947年9月至1951年8月,执教于中央大学,任副教授。1949年8月,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47年 《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 复刊第一号 书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游寿先生 《梁守谦墓志与唐代宦官》 原刊
这一时期,师存世作品只见小字手稿。
1943年
《山居志序》:癸未(1943年)四月初稿手书,戊申(1969年)又加题记。此作与金文笔记风格一脉相承,更增爽畅铦锐,洵得胡小石先生神采。1987年,师为《中国书法》撰文,纪念胡小石先生百年诞辰,附此《山居志序》篇首数行,竟被当成胡小石先生作品刊出。
《李徳裕年谱》:师自述,1943年时,已三易稿。此较金文笔记更秀润流美,精致人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被误认为胡小石先生手迹的
游寿先生《山居志序》手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游寿先生《李德裕年谱》 手稿
1946年
《伐绿萼梅赋》:书写于丙戌(1946年)上元。此时,师年四十,对钟繇书涵泳已久,同年,师曾临《力命表》,跋曰:“以与旧岁较之,其老成之致,虽久不事笔墨,功力有加。”《伐绿萼梅赋》初稿创作于乙酉冬至(1945年),此誉录稿距初稿不足二月。通篇以钟书为体,又参以魏志爽利峭拔,且暗含大令风采,其中“佳人”二字,全取法于《十三行》。想必师对小王书亦颇留意。余初入师门,师命习小楷,即从《十三行》入手,后始转学钟太傅诸表。可见师对小王书之推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46年 游寿先生《伐绿萼梅赋》手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49年 游寿先生治学手稿(局部)
未完待续
(原文载于 《清风流响》,2006)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哈尔滨师范大学所编
游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
《清风流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简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栾继生教授,1963年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游寿教授,兼任游寿先生助手十年。一直从事中国历史文献、书法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进行书法创作。作品碑帖融合,富于书卷气息。已出版《栾继生书法作品集》2部,在《中国书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曾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参加国家、省内外书法展览 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人民日报·市场报》、人民网、《书法赏评》《黑龙江画报》《书画世界》等媒体有专题介绍。
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中国《史记》研究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