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索 集4401-4500

探 索 集4401-4500

作者:王东镇

目   录

4401.我看地球                                    2020.7.30

4402.火星文明复活的可能性                        2020.8.1

4403.强对流天气与磁场中的光子循环                2020.8.2

4404.星球层次结构与地震                          2020.8.5

4405.防患于未然                                  2020.8.6

4406.“钠”可能是海洋元素                        2020.8.8

4407.核裂变中阿尔法、贝塔、伽马射线的思考        2020.8.19

4408.食用核桃仁注意副作用                        2020.8.22

4409.造山运动与星系文明的周期性毁灭              2020.8.27

4410.不同元素的分子差别                          2020.8.30

4411.相同元素不同分子结构的不同物理属性          2020.9.26

4412.火星可以恢复生机吗?                        2020.10.16

4413.两天的经历 一生的思考                       2020.10.18

4414.重新认识星际关系                            2020.11.7

4415.核外电子与星系                              2020.11.13

4416.地球“莫霍面”与“古登堡面”的物理意义      2020.11.14

4417.系统内星球是不会相互吞噬的                  2020.11.16

4418.星际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与磁场排斥力          2020.11.26

4419.日本古陆与日本沉沦                          2020.11.28

4420.银河系的小行星带                            2020.11.30

4421.我想知道月球是否反物质星球                  2020.12.1

4422.我不相信正反物质的“湮灭”理论              2020.12.1

4423.最近距离的反物质研究                        2020.12.6

4424.“氘”、“氚”结构的普遍性与稀有性          2020.12.7

4425.“聚变能”是人类认识的误区                  2020.12.9

4426.让生命绽放异彩                              2020.12.20

4427.利用月壤的两点建议                          2020.12.21

4428.周期性的文明毁灭是客观规律                  2020.12.22

4429.正反物质蕴藏的能量是相同的                  2020.12.23

4430.长春是我的第二故乡                          2020.12.29

4431.需要厘清的物理学                            2020.12.31

4432.地核的年龄在二十亿年左右                    2021.1.5

4433.寒冷源于核聚变                              2021.1.12

4434.太空环境决定星球环境                        2021.1.15

4435.冷寂和物质能量循环的思考                    2021.1.21

4436.莫把假说当真理                              2021.1.22

4437.木星什么时候开始“燃烧”?                  2021.1.23

4438.正反物质可以化学反应吗?                    2021.1.24

4439.系统内星球是不会相互吞噬的                  2021.1.27

4440.迈进古稀的战士                              2021.2.3

4441.大气层元素的水运和生物富集                  2021.2.4

4442.星球和系统可能无限大吗?                    2021.2.5

4443.通过原子结构认识宇宙结构                    2021.2.7

4444.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2021.2.8

4445.季风、洋流与地底风暴                        2021.2.12

4446.写给春天的文章                              2021.2.13

4447.择偶年                                      2021.2.14

4448.我最新的自我介绍                            2021.2.26

4449.“码起来”睡觉                              2021.2.27

4450.无奈的择偶要求                              2021.2.28

4451.挖大沟                                      2021.3.2

4452.三月的故事                                  2021.3.7

4453.看守所是犯罪学的百科全书                    2021.3.8

4454.煤炭和油气资源是碳循环的一个阶段            2021.3.9

4455.物质普遍的化合物形态                        2021.3.10

4456.星球内部物质存在形态的思考                  2021.3.18

4457.古稀(诗一首)                              2021.3.22

4458.寻偶面对的尴尬                              2021.3.24

4459.我也“夕阳红”了                            2021.3.24

4460.星球板块运动动力源的思考                    2021.3.27

4461.清明告父母                                  2021.4.4

4462.基础核裂变、核聚变                          2021.4.5

4463.核裂变、核聚变与重力环境内在联系的思考      2021.4.5

4464.系统内星际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2021.4.7

4465.第三种核力可能是电磁作用力                  2021.4.8

4466.基本物理作用力和原子结构的递增趋势          2021.4.10

4467.原子结构分析的重要突破                      2021.4.10

4468.巨光子的比重与强作用力的形成                2021.4.11

4469.化学元素的同一性                            2021.4.12

4470.化学元素结构上的渐进和突变                  2021.4.12

4471.值得重视的过渡区间                          2021.4.12

4472.层次塌陷?还是直接形成?                    2021.4.12

4473.关于弱作用力的思考                          2021.4.14

4474.核试验中链式反应的思考                      2021.4.16

4475.关于单电荷组合形态的思考                    2021.4.26

4476.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                          2021.5.4

4477.物质形态的量变和质变                        2021.5.5

4478.假说的依据                                  2021.5.30

4479.临界温度伴随重力条件的改变                  2021.6.3

4480.临界温度化合物形态下的不同                  2021.6.3

4481.生物低温核裂变核聚变                        2021.6.8

4482.阳光为什么不能温暖太空?                    2021.6.8

4483.寒冷源于核聚变                              2021.6.10

4484.核外电子与星系的形成                        2021.6.14

4485.碳酸钙分解聚变为油气资源的可能性            2021.6.20

4487.我在《世纪佳缘》的自我介绍                  2021.7.1

4488.“蓝色星球”源于氧元素的大量存在            2021.7.4

4489.二氧化碳驱油有助油气资源的再生              2021.7.6

4490.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激波和热障            2021.7.7

4491.第七、第八周期零族元素可能的核外电子构型    2021.7.9

4492.质子与中子                                  2021.7.12

4493.相对稳定的板块运动与核聚变区间              2021.7.14

4494.光子是什么?                                2021.7.14

4495.物质形态的正反基因                          2021.7.15

4496.为什么地球没有反物质形态发现                2021.7.16

4497.地球偏负电荷光子的相对过剩                  2021.7.17

4498.“双电子”光子的思考                        2021.7.19

4499.宇宙是光子形态原子形态的放大                2021.7.23

4500.产生酷暑的光子形态                          2021.7.25

注:正文中的序号按原文发表时在《探索全集》中的序号排列,与本目录中的序号不同,特此说明。

4401.我看地球

2020.7.30

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伴随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元素形成的规律性:不同周期元素伴随不同的重力条件和光子密度形成;拥有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的类似的熔点变化曲线;前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依次形成,第六及以后周期元素的结构出现“跳跃式”改变,统一在“镍核”基础上形成,不再具有连续性。所以,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能形成所有星球一个相对完整的层次,以后各周期元素各自形成所有星球相对独立的层次。

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也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可以在外太空环境形成,是宇宙射线的主要物质成分;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可以在地球大气层环境形成;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主要在地球的相应区间形成。

是否如此,我们还不得而知,目前属于假说。

第六周期元素可能是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可能是内陆核元素。由于第七周期元素较少,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层次,我们可以统称它们地核元素。

以上分析基于地球环境和已知元素,其他星球可能类似,也可能有所不同。地壳中存在的少量高端元素可能部分来自地球内部的火山通道,部分来自元素重组过程的物质残留,以化合物的形态留在重力条件较低的环境。

由于外太空只有“氢”、“氦”两种元素,初始星球只有通过元素重组才能产生高端元素,这是一个气化和爆炸的过程,表现为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会产生极高的光子密度和不同的重力环境,形成相应的化学元素,在收缩过程中形成星球相应的层次。

由于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不同层次与此类似,会对偶聚集相反电荷与相反偏电荷物质,形成星系。所有星系都是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的,通过交流正负电荷组成相对独立的磁场。

初始太阳元素重组以后可能拥有五个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九周期元素,对偶形成四颗太阳系巨行星。伴随新对偶层次的形成,依次形成四颗类地行星。现在,太阳可能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其中两个发育尚不完善的对偶层次对偶形成两个小行星带。

地球目前拥有两个对偶层次,初始层次包括大气层到下地幔,对偶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地核对偶产生月球,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所以,地球拥有两个磁场,两个磁轴,相互排斥,对偶层次之间可能存在磁悬浮,“古登堡面”可能是磁悬浮面。

太阳宇宙射线可能是伴随阳光辐射形成的,属于正物质宇宙射线,自发的向正物质形态的八大行星聚集,密度递减,与八大行星的大气层撞击产生核裂变,重新释放光子,是所谓阳光和地球热层能量的主要来源,重组产生八大行星不尽相同的大气成分。地球主要形成“碳”、“氮”、“氧”三种生命元素,所以生机勃勃。

月球是反物质星球,排斥相反正物质太阳宇宙射线,所以没有地球环境。

光子有偏正电荷光子与偏负电荷光子之分,拥有核外电子形成正反光子,对偶聚集产生巨光子。一个正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组成质子,306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中子伴随质子形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15分钟。所以,宇宙中不可能存在中子星。

正反光子可能与相反物质形态相互排斥,所以宇宙中没有正反光子统一形成的化学元素,也没有相反物质形态化学元素组成的分子形态和星球。

同电相聚产生电子、原子和相同偏电荷物质的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光子和星系。电子、原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星球和星系会继续成长。

光子品种不全不会产生聚变反应。高温主要产生于光子形成过程的核裂变或光子品种不全,低温主要来自光子向化学元素转化的核聚变。形成化学元素的核聚变是吸热反应,所以没有聚变能(正负电子聚变为光子除外)。

地球伴随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月球伴随地核形成,太阳伴随银核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银核可能是多核系统,各自产生二级恒星系统,相互排斥,是以产生悬臂现象,太阳轨道也会出现悬臂形态。地球伴随太阳运行,空间环境会显著不同,所以有冰河期、洪水期。银河系也不是静止不动的,太空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加上周期性的新星诞生和超新星爆发,星系文明的周期性毁灭是不可避免的。

好在星空寥廓,星球和星系成长缓慢,地球环境相对稳定,不必杞人忧天。

地日、地月之间既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远日点、远地点相互吸引,近日点、近地点相互排斥是为“核力”。地球表面属于地日磁场,潮汐变化主要受地日磁场变化影响;月球影响是间接和次要的。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产生磁场温差,表现为高度温差、深度温差、纬度温差和季节温差,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不大。太空所有恒星辐射的光子密度不过2.74k,阳光直射、斜射关系多大?加上宇宙射线的影响不过产生昼夜温差,季节温差可能源于磁场倾角和磁轴位置的相对“漂移”产生的纬度变化。

我们无法深入星球内部考察星球结构,可以依据星系形态间接了解星球结构。我们不能深入星球内部考察物质运动,可以通过星球表层物质运动间接了解星球内部物质运动,因为二者之间可能通过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产生的对偶关系。岩层扭曲可能产生压电效应,导致地磁变化,产生生物反应,成为地震前兆。

本文集中了我与传统观念对于地球的不同认识,仅供参考。

4402.火星文明复活的可能性

2020.8.1

星球文明能否存在,取决于星球环境是否适宜生物生存。一个恒星系统同一时期可能只有一颗星球存在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如果不幸处于严酷的太空环境,整个星系都可能没有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

例如:如果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核心位置,来自银河系主星的反物质宇宙射线会极为强烈,导致太阳活动极为强烈,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系统能够存在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吗?如果太阳处于银河系边缘,来自银河系主星的反物质宇宙射线极为稀薄,也会影响太阳正物质宇宙射线的强度,间接影响行星和卫星环境。不过,最接近太阳的行星还是有可能存在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

如果太阳在银河系中目前的位置相对稳定,地球目前的环境就会相对持久,火星目前的环境也会相对稳定。如果太阳在逐渐向银河系主星接近,地球环境就会向金星环境接近,火星环境向地球环境接近。在太阳系没有新星诞生的情况下,火星环境有可能向地球环境转化。反之,有可能更为恶劣。

星球环境由系统环境决定,包括附近的太空环境,主要因素是环境中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的强度。

正负电荷可以聚变为光子和化学元素,宇宙射线可以裂变为光子,转化为新的化学元素。光子密度决定环境温度,星球表面化学元素的种类决定能否产生生命要素,适宜的星球表面温度和化学元素是星球文明存在的必要条件。鉴于宇宙射线的密度伴随距离递减,对系统内星球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星系不可能所有星球同时存在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其中之一拥有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有若干行星转化为三级恒星,情况可能发生变化,若干卫星同时出现文明可能与所有行星文明的消失并存。

当我们的目光局限在太阳系范围的时候,火星就是“过气”的地球,不可能重新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当我们把目光扩大到银河系范围太阳的运行轨道,火星还有一线希望。

4403.强对流天气与磁场中的光子循环

2020.8.2

强对流天气往往伴随电闪雷鸣,暴雨或者冰雹。

我们看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看不到的可能还有深入地下的偶发核聚变,强对流天气不过是一种表象。

强对流天气仅仅发生在夏季,活跃的气象变化反应了星球磁场一定纬度区间偶发核聚变的相对活跃。

强对流天气总是伴随深厚的云层,带来局部磁场的增强和降温现象,紧接着就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和冰雹。

没有局部光子的反复裂变就没有持续的电闪雷鸣。没有局部光子的深度裂变,也不会有冰雹和暴雨的形成。所以,光子在一定范围的强磁场中裂变为正负电子是可能的。

不仅如此,没有光子的经常性核聚变、核裂变,也不会有相对适宜的温度,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

综上所述,光子不仅可以聚变为化学元素,还可以裂变为正负电子,参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

电闪雷鸣中有没有水分子的裂变,某些化学元素的形成,也未可知。

地球上的相对水平衡是如何形成和稳定的,与强对流天气有没有关系,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原子的离子和分子形态使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通过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使正负电荷相对均衡。可是正物质的形成需要较多的正电子,反物质的形成需要较多的负电子,正物质星球反而难见正电子,反物质星球难见负电子。正负电子在不同星球如何分布,也是有趣的问题。

地球上的水蒸气是分子形态正物质,偏带正电荷,对偶聚集负电荷。地下负电荷的聚集也可以对偶聚集正电荷与偏正电荷物质,产生深厚云层。这种对偶聚集形成局部强磁场,裂变光子产生强对流天气。

至于孰先孰后,就不重要了。

4404.星球层次结构与地震

2020.8.5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形成规律。如果我们把所有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上,还可以发现各周期元素类似的熔点变化曲线: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的熔点变化,0族元素全部是气体元素。这种熔点变化可能是星球层次形成的物理原因。

除此之外,不同周期元素的形成可能与重力条件和光子密度有关: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宇宙射线的主要物质成分;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主要在地球大气层形成;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也是地壳和软流层的主要物质成分;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个人看法)。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分析,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第六周期开始中间层次出现32个质子、中子对结构,化学元素的形成从“钯核”元素再次转变为“镍核”元素。以后周期全部出现类似改变,不能从前一周期元素直接聚变为新周期元素。因此,我认为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能构成所有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以后每周期元素构成相对独立层次。

星球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还会通过吸收相同星际物质,包括宇宙射线和陨石,相同偏电荷,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继续成长。

分析太阳系:初始太阳系可能只有四颗行星,也就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颗行星都没有卫星。初始太阳可能拥有五个对偶层次,九周期元素,初始层次拥有五周期元素,对偶银核主星某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伴随时间的推移,星球的成长,现在太阳拥有八颗行星,两个小行星带;四颗巨行星也各自拥有四颗主卫星,两个小行星带。现在的太阳可能拥有十一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

再看地球:初始地球只有大气层到下地幔的一个对偶层次,对偶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伴随地核的形成,地球有了月球,也就是第二磁场。目前第七周期元素很少,依附第六周期元素形成,相对完整时,就会出现第二月球,第三磁场。

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目前还是我的个人看法,源于对天体物理的发展学说和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的认识。

分析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没有正反质子形成的原子和分子结构,也就没有正反物质统一形成的星球。原子的离子形态和分子形态使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两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组成星系。原始星球只有“氢”、“氦”两种太空元素,通过元素重组,也就是“大爆炸”和超新星爆发,完成元素重组和星系的形成。

恒星表面虽然炙热,核聚变主要是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过程,连续核聚变可能形成非常低的局部温度。例如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与宇宙射线的冲击形成了数千k的高温,到了地球大气中间层就只有摄氏零下45-85度的低温了。不要忘记,所有化学元素都是光子聚变形成的。没有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吸热反应,就没有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放热反应。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吸热反应,形成了星球层次。

目前,我们还不能深入星球内部考察星球层次,深源地震说明星球的深层次同样存在相对的刚性结构,对地面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浅层地震。

我们都知道蛇蜕和蝉蜕,星球的成长只能通过地震和火山实现。

地球依附太阳存在,太阳依附银核存在。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轨道却可能是悬臂形态,接受银核宇宙射线的影响变化极大!间接影响地球的成长发育。

还有,太空物质和能量的分布未必均衡,也会影响地球的成长发育,带来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不均衡。

星球内部的核聚变也有经常性核聚变与偶发性核聚变。经常性核聚变产生季风和洋流,推动星球的板块运动。偶发性核聚变带来突发性气候变化和地质灾害。

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缘和地质断裂带附近,因为那些地方是星球层次的薄弱环节。压电反应可能是特有反应之一,带来局部磁场的增强和一系列物候,与地震强度有正比例关系。

我不是职业科学家,也不是地震学家,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地震是灾难性物理现象,主要源于星球的成长,复杂的星际关系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星球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通过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成长,同时不断吸纳空间物质壮大自己。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也需要不断吸纳空间物质。

·     同电相聚是星球成长的原动力。正物质星球聚集正电荷和偏正电荷物质,反物质星球聚集负电荷和偏负电荷物质,只有单一电子是不能形成光子,产生化学元素的。所以,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是星球成长的必要条件。所幸,任何星系都是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的,遵循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有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就会有正负电荷的对偶交流,产生星际磁场,组成系统,产生星系。星系不是万有引杰作,而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的产物。前者只能形成天下归一,后者才有繁星密布。

·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可能是等量交流,伴随太空正负电荷的分布不可能是均衡的,所以星球的成长速度也是不均衡的。成长旺盛,必然地震频发。成长缓慢,地震和火山活动也相对平和。超新星爆发会集中释放大量光子,迅速改变局部太空环境,可能带来影响范围内翻天覆地的星球变化。所以,监测地震要从宏观环境的监测开始。

·     宏观环境还有复杂的星际关系:远日点地球会受到银核与太阳的双重引力;近日点地球会面对太阳排斥力和银核吸引力的双重作用。月球的影响要小得多,但也不是没有:近地点地月之间相互排斥,主要是地核与月球相互排斥;远地点地月之间相互吸引,也是地核与月球之间相互吸引。太阳系七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相对有限,主要是轨道排斥力,而不是吸引力。

·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可能是等量交流,伴随太空正负电荷的分布不可能是均衡的,所以星球的成长速度也是不均衡的。成长旺盛,必然地震频发。成长缓慢,地震和火山活动也相对平和。超新星爆发会集中释放大量光子,迅速改变局部太空环境,可能带来影响范围内翻天覆地的星球变化。所以,监测地震要从宏观环境的监测开始。

·     宏观环境还有复杂的星际关系:远日点地球会受到银核与太阳的双重引力;近日点地球会面对太阳排斥力和银核吸引力的双重作用。月球的影响要小得多,但也不是没有:近地点地月之间相互排斥,主要是地核与月球相互排斥;远地点地月之间相互吸引,也是地核与月球之间相互吸引。太阳系七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相对有限,主要是轨道排斥力,而不是吸引力。

·     地下物质运动会影响地壳的物质运动,产生挤压现象,导致地电异常。某些物质的压电现象是有科学依据的,电场异常可能也是临震标志。类似标志还有地热异常、氡元素异常、小震频率异常、生物反应异常等等,都是需要对比才能发现。所以,资料的积累和分析非常重要。

·     宏观分析,加上微观分析,地震预测还是可能的,只是精准存在难度,因为临界点很难把握,基础工作还不完善。

·     酷暑,说明环境中的光子密度较高,地球内部和外太空的光子密度也会相对较高,新陈代谢就会加快,星球成长也会加快。

·     地壳在形成的时候会发生收缩,留下许多断裂带,有的成为峡谷,有的成为火山通道,地热异常往往与地质断裂带和火山活动相关。板块运动也会产生许多地质断裂带。

·     地球不会蜕皮,只能通过开裂成长,地震与火山就是成长的标志。

·     地球不止一层壳体,每一周期元素都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层次,所以还有深源地震和深层火山通道。深层地震和火山喷发虽然不会对地面建筑造成严重影响,却会改变地心压力,间接影响地壳运动。因此,与下地幔化学反应对偶形成的地震云也会间接反映地表物质运动。

·     有朋友认为“地震云”来自“氡”衰变,我有不同看法:“氡”是阿尔法衰变,也就是“氦”粒子衰变,不会释放电子,也不会因此形成地震云。

·     水蒸气是带电粒子,会与地心偏电荷物质对偶聚集、对偶运动是完全可能的。不仅如此,空气也会出现类似现象。所以,热带风暴和龙卷风可能显示下地幔正在酝酿和发生局部核聚变!

·     是地球已知最重的气体元素,形成于内外地核之间,外地核的底层,质量比黄金还要高七个级别,来到地面也是沉在下面,二次、三次衰变才会释放电子,有一个相对长的周期。所以,异常可能预示地震,不会产生地震云。

·     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暖流现象,也与地心物质运动密切相关。所以,酷暑也会带来厄尔尼诺现象的活跃。

·     电子、光子、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地球才没有成为炼狱,地震与火山活动就是转化的代价。所以,高温与地震是孪生兄弟。

·     星际关系不是万有引力关系,而是正反物质星球对偶存在的关系。举例来说:银核是正物质星球,太阳等二级恒星必定是反物质星球;它们的行星是正物质星球,行星的卫星还是反物质星球。并且,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类似不同层次核外电子与不同层次质子之间的关系。

·     人类一直在寻找反物质,其实反物质离我们很近,月球就是反物质星球,太阳也是反物质星球,太空中我们看到的星星几乎都是反物质星球。因为只有反物质星球辐射正物质宇宙射线,可以被我们看到,正物质星球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被正物质地球和地球人排斥,所以表现为黑洞。

·     太阳系刚刚形成的时候只有四颗行星,也就是四颗太阳系巨行星,四颗类地行星都是原始太阳形成以后陆续形成的,同时形成的还有太阳系巨行星的四颗主要卫星,遵循的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

·     所以,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

·     举例来说:地球不是与整个太阳对偶,仅仅是地球的初始层次,也就是第一对偶层次(包括大气层、地壳、软流层和上下地幔)与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对偶形成,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内外地核与月球对偶形成,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所以,地球拥有两个磁场,两个主要星际关系。

·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分别与太阳的不同对偶层次对偶形成,组成共同磁场。由于同极相向,相互排斥,所以存在轨道倾角。

·     太阳拥有十一个磁轴和十一对磁极,地球只有两个磁轴和两对磁极,地表是地日磁极,还有一对地月磁极我们没有确定。影响地球表面物质运动的只有地日磁场,地月磁场主要影响地核物质运动,间接影响地球表面物质运动。

·     影响星际关系的主要是核力,这是一种远吸、近斥作用力,不是万有引力。形成核力的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所以正原子拥有核外负电子,反原子拥有核外正电子。自由电子再多,核外电子不会增加一个,万有引力就是多多益善了。

·     影响星际关系的还有同电相聚作用力,主要形成原子和星球,间接影响星际关系,星球的椭圆形轨道主要受同电相聚作用力影响。在银河系,银核是主要正电荷引力源,所有正物质星球的远端轨道都受银核影响形成。银核所以不能将它们吞噬,因为它们还有反物质主星吸引,吸引它们的不是万有引力,而是核力。

·     所以,地球面对的星际关系主要是地日关系、地月关系、地球与银核之间的关系,其次才是与八大行星之间的关系。地球与八大行星之间主要是排斥关系。

·     了解了星际关系,天体与地震之间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大家可以自己分析。

·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源于星球的成长,而星球的成长源于星际物质交流和积累,这是每时每刻都不会停止的过程。所以,地震的风险时刻存在。

·     地震的危害主要集中于强震,一般小震不被人们重视。可小震频发就是危险信号了,可能是强震的前兆。强震的前兆还会有其他方面,如地磁、地电、地热、地下放射性气体和地下水位的变化等等,甚至包括生物的异常反应和强烈的气象变化,都可能预示强震的发生。所以,平时资料的积累非常重要,通过多种症候的对比,才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强震预测。

·     地球不止一个壳体,一个对偶层次,第三周期及以后周期的化学元素都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地质层次,所以地震有浅层、深层之分。震源也会不同,可能是内部膨胀,也可能是应力释放,还有可能是地质塌陷、断裂,甚至是岩浆入侵引发的“水爆”现象。

光子、原子之间是会相互转化的,强烈的核聚变会产生强烈的岩浆运动,对偶产生板块位移和强烈的大气运动。所以,气象变化与地质变化密切相关

·     地下不同层次的物质运动可能引发大气不同层次的物质运动,因为它们都可能产生偏电荷现象,发生对偶聚集和运动。所以,我主张通过气象变化研究地下物质运动。可是云层只形成于靠近地表的位置,高层气象变化和空气的运动难以观测,地球大气的对流层可能仅仅反映下地幔的物质运动,对地表物质运动的影响是间接的。地球大气不同层次与地球内部不同层次物质运动的对偶关系是否成立,如何对偶,也需要深入研究才能知道。我是支持气象变化与地震预测研究的,但是前者反映地下物质运动敏感,后者相对迟钝,甚至没有反应也是可能的。

·     天道酬勤,在地质断裂带和地震多发区建立地震监测网,积累相关资料,可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强震预报。

·     就像原子存在层次现象一样,系统内星球一般都存在层次现象,因为系统内星球全部是庞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存在物质能量的交流和逐步的成长过程。

·     小行星带是系统内星球的孕育过程,可能全部由第一周期元素组成,没有层次现象。一旦融合为一体,就会发生化学元素的重组过程,产生层次现象。一般表现为超新星的爆发,也就是第一周期元素裂变为光子,然后发生化学元素的重组,产生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同时在收缩过程中产生层次现象。

·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元素的熔点,我们可以发现所有元素的熔点都不相同,并且存在相对一致的变化过程:从低熔点向高熔点元素过渡,再向低熔点元素回归。原子量越大、核外电子构型越是完美的元素熔点越低,0族元素全部是气体元素。

·     核聚变是降温过程,也是光子转化为原子的过程。不同重力条件和光子密度产生不同元素,所以任何系统内星球内部温度都是不同的,存在相对的高温层次和低温层次的演变过程。就像地球表面存在地壳一样,上下地幔之间可能还有相对低温的中间层。

·     星系由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才能交流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形成共同磁场,关系类似原子与核外电子。

·     分子现象和离子现象必然产生偏电荷现象,所以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产生磁场和星际关系,而不是万有引力使然。星际关系也不是星球对偶,而是不同物质星球的对偶层次对偶。例如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分别对偶太阳的不同对偶层次形成,只与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而不是与整个太阳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所以,万有引力是错误的。

·     星球形成以后会继续成长,可不同对偶层次之间存在相对的壳体结构,也就是相对的低温区间,壳内压力超过壳体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火山和地震现象,它们是星球成长的标志。

·     由于星系形成过程中太空物质基本瓜分完毕,所以星球的成长非常缓慢。空间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也不是均衡的,在不同空间位置星球的成长速度也不相同。所以,星球的成长也不是均衡过程,增加了地震和火山喷发预测的难度。

·     由于同一系统星球的成长发育存在相对的一致性,还要面对超新星现象的周期性问题:所有银河系二级恒星的新行星可能同期形成,它们的新卫星也可能同期形成,同期发生的超新星爆发可能带来系统内星球一定时期的疯长,甚至毁灭整个星系!我们看到地球表面的破烂不堪,可能不止一次面对超新星的爆发。

·     局部核聚变和局部地壳应力的失衡也会引发地震,所以地震是不可避免的。

·     我们很难预知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地震预测很难。但是应力变化可能引发正负电荷分布的变化,可能发现一些地震的前兆。问题是误判可能带来恐慌和生产生活秩序的破坏,所以很难下决心进行预防。

·     小震密集可能发生大震,地壳缝隙加大可能渗透深层气体元素,还有许多物候可能预示地震,提前预测不是不可能的,只是准确性难以把握。

·     影响地面最大的是浅层地震,气象反映主要发生在地球大气的中间层,距离我们太远,难以观察。深源地震可能反映在对流层的气象变化,对我们影响有限,地核地震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通过卫星监测地球大气中间层的异常现象,可能有利于地震预报。

·     人类活动只能诱发小型地震,一般可以忽略不计。与天然地震重合了,也是无可奈何,我还是认为不必杞人忧天。

4405.防患于未然

2020.8.6

我经历过海城和唐山地震,沈阳市都有六级左右的震感。我的经验是:小震不用躲,大震躲不了。

但是国家层面不能这样,还是要防患于未然,所以各级政府都设有地震局,或地震台站。

在防震方面日本做的最好,我们可以学习。地震预测至今还是难题,成功的预测只有海城一次。从浅源地震主要发生在地下10-30千米的莫霍面来看,岩层扭曲和应力增加是强震的主要原因,可能产生压电效应,也就是局部磁场的形成和两侧电场的改变,显著变化会有一定的临震准确性。

还有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要有一定的抗震裕度,地震断裂带上的水坝不能两岸全部刚性连接,至少一侧要有滑动区间。人员密集的商业网点和危险性较大的油气储罐可能的话最好设在地下,抗震优于地面。

高层建筑要适当控制,人员逃生和火灾扑灭都有困难。

其他都属于常识,不需要一一介绍了。

4406.“钠”可能是海洋元素

2020.8.8

“钠”是第三周期的第一个元素,也是第一个“氖核”元素,拥有一个表层核外电子,很容易与拥有一个核外电子相对“缺位”的“氯”元素结合,成为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我所以认为“钠”可能是海洋元素,源于海水中存在核聚变现象,导致海水温差与地壳中磁场产生的每深入一百米温度升高摄氏3度的深度温差不符。海水越深,温度越低,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光子哪里去了?

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查第三周期元素,只有“钠”形成于海洋的可能性最大。“镁”也有一定的可能性,看海洋沉积中“镁”的含量就清楚了。

复杂化学环境可能有利于某些化学元素的形成,海水属于复杂化学环境,本文目前属于我的猜想。

4407.核裂变中阿尔法、贝塔、伽马射线的思考

2020.8.19

核裂变释放阿尔法、贝塔、伽马三种射线。阿尔法射线是“氦4”射线,射程不超过七公分,穿透力很低;贝塔射线是电子流,正物质释放负电子,反物质释放正电子;伽马射线是电磁波,也就是光子流,穿透力最强。

三种射线揭示了原子形成的秘密:同电相聚产生电子;正负电子对偶聚集产生光子;一个正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对偶聚集产生质子;306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一个质子最多与两个中子结合产生“氚”结构;一个中子最多与两个质子结合产生“氦3”结构;一个质子与一个中子结合产生“氘”结构;两个“氘”结构自发的结合在一起产生“氦4”结构;“氦4”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中子依附质子形成,脱离质子中子最多存在十五分钟;“氚”结构中子之一具有电子不稳定性,通过裂变一个巨光子为偏电荷光子和正负电子,转化为“氦3”结构;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使正物质形态元素中没有反光子和反物质形态,裂变时只释放负电子。反物质元素内部没有正光子和正物质形态,裂变时只释放正电子。

外太空和大气层环境“氘”、“氚”、“氦3”结构极少,原子内部每一层次的“氘”结构可能最多只有一个,“氚”结构有递增趋势,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位素源于“氚”结构的递增。

外太空和大气层环境质子一般独立存在,原子内部则以质子、中子对形式存在。所以,第一周期元素显示了质子、中子结合的基本形态,高端元素主要由“氘”、“氚”、“氦4”三种结构组成,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和原子形成规律可以分析所有元素结构。

阿尔法射线的穿透力虽然较弱,仍然可能与紧密结合的某些原子聚变为新的化学元素。所以,“铀235”可能通过阿尔法辐射转化为“钚239”。

在原子形成的环境,所有元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环境改变可能破坏原子的稳定性,弹性范围构成“临界点”。

核裂变以阿尔法射线形式,还是以贝塔射线形式,或者伽马射线形式,或兼而有之,取决于不同的元素和环境条件。因此,只有少数元素成为能源与核材料。

“氦3”现象使某些阿尔法裂变可能存在“氦3”粒子,伴随贝塔裂变的阿尔法裂变可能存在“氦3”粒子。“氦3”结构在高端原子中可能难以存在,自发的转化为“氦4”结构,或者分裂出去。

4408.食用核桃仁注意副作用

2020.8.22

据说核桃补脑,却不知道还有副作用。就是美味不要多食,腹泻禁食,饮酒禁食。

最近发现今年核桃很便宜,琥珀核桃仁的价格甚至低于猪肉,于是买了点品尝,居然引发了腹泻。原以为可能是食品卫生问题,反映商家却问我一次吃了多少?于是想到副作用的可能。网上搜索,找到前面提到的副作用,警示网友。

4409.造山运动与星系文明的周期性毁灭

2020.8.27

星球存在造山运动,是我们通过肉眼就可以发现的事实。可是至今都没有认真的研究造山运动的由来。

分析银河系结构,我们可以发现银河系是多核结构,所以存在两个悬臂。有没有暗悬臂,要看多核结构中有没有类星体。如果银河系的核心不但存在“黑洞”,还存在“类星体”,就是银河系不但存在正物质核心,还存在反物质核心。如果银河系的核心结构只有“黑洞”,没有“类星体”,就一定存在与银河系对偶的以“类星体”为核心的“暗悬臂”星系。

太阳系是单核星系,它的行星系统也是单核星系,星球轨道近似椭圆形。

银河系是多核星系,每个核心都有自己的二级恒星系统和行星系统,所以二级恒星系统的运行轨道呈现悬臂形态。

二级恒星沿悬臂轨道运行,要依次经过银河系核心区间和相对的边缘区间,经历排斥力和吸引力的挤压、拉伸,强烈宇宙射线和较弱宇宙射线的冲击,星球成长速度会显著不同。越是靠近银河系核心区间,成长速度会越快,依附二级恒星的行星系统的成长速度也会加快,出现相对短周期的造山运动。

分析太阳系不同类型的行星系统,我们会发现巨行星系统、类地行星系统和小行星带。巨行星系统是早期行星系统,类地行星系统是近期形成的行星系统,小行星带是孕育中的行星。可见星系形成以后也会面对周期性的“超新星”爆发,周期性的“超新星”爆发也会显著改变星际环境,带来星球周期性的“疯长”,产生相对长周期的造山运动。

每一次造山运动,都是星系文明的周期性毁灭。大面积“超新星”爆发,有可能毁灭整个星系。

4410.不同元素的分子差别

2020.8.30

分析《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界限一目了然。何以泾渭分明?可能存在临界现象。

原子的牢固至今让人叹为观止,是以有强作用力的认识,其实未必。一根火柴就可以让某些原子转化为光子,某些化学反应也可以让某些原子转化为光子,原子结构未必铁板一块,只能说多数原子结构相对牢固。所以,能源资源有限,世界相对安定。

其实,物质的物理化学属性不仅体现在原子差别,还体现在分子差别:金属与非金属的差别可能主要源于分子结构。

所有金属元素都是结构相对不完善的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非金属元素都是结构相对完善的元素,没有或较少核外电子相对“缺位”。是以,金属元素分子结构牢固,导电性能优良,延展性较好;非金属元素上述性能较差。

还有,不同元素核外电子相对“缺位”的互补现象:“氢”、“氧”元素的核外电子互补自发的倾向组成水分子;稀土元素非常高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使它们成为工业维生素。

不同周期元素形成于不同的重力区间,可能存在“势能”,产生化学反应的规律性。深入分析,可能加以利用。

化合物与元素一样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属性,元素可以看为特殊化合物。

原子结合是核结构,化合物结合是分子结构,也可以看作核结构的特殊形式。一些化合物形式降低熔点,一些化合物形式提高熔点;一些化合物形式增强了元素的稳定性,一些化合物形式使核裂变更为容易,碳氢化物的燃点普遍低于氢气的燃点。

4411.相同元素不同分子结构的不同物理属性

2020.9.26

石墨、石墨烯、钻石是碳元素的不同物质形态,差别仅为分子结构的不同,可见原子的结合形式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

其他元素和化合物是否也有类似情况我不清楚,相信不会是偶然现象。

如果是一般规律,材料科学就有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4412.火星可以恢复生机吗?

2020.10.16

从外观来看,银河系是由两个黑洞统领的双子星系,因此拥有两个悬臂。

从地球是正物质星球推理,太阳是反物质星球,银河系的两个核心仍然是正物质星球。

在天文尺度来看,银河系核心的两个黑洞近在咫尺,却不能相互吞噬、合二而一,无疑是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否定。其实,星系的存在、光子的存在、核外电子的存在,何尝不是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否定?

本文主要讨论火星的未来。如果太阳系是环绕银河系的两个核心运行,火星是已经死去的地球,不可能恢复生机。如果太阳系是环绕银河系两个核心之一运行,伴随太阳辐射强度的改变,火星还有一定时期内恢复生机的可能。

据说银河系的直径是十万光年,还有二十万光年之说。太阳系目前运行在银河系悬臂之一的中间位置,可能在向银河系的中心靠近,也可能在远离银河系中心。向银河系中心靠近,来自银核的宇宙射线就会越来越强烈,太阳释放的宇宙射线也会越来越强烈,火星也可能在一定时期恢复生机。远离银河系中心,来自银核的宇宙射线就会越来越弱,不仅火星恢复生机在一定时期无望,地球也有一定时期失去生机的可能。当然,距离银河系中心太近也有失去生机的可能,金星环境也不适合生物生存。

太空环境决定星系和星球环境。所以,必须结合太空环境研究星球环境。

4413.两天的经历 一生的思考

2020.10.18

我的一生充满坎坷:六岁丧母;七岁继母进门,兄弟四人只有我留在继母身边走读,第一天报到的却是在旧车库上课、只有一间教室的街道小学,次日才转到沈阳市沈河区三经街小学;中考前夕得了脑震荡,醒来什么都不记得了,许久才恢复记忆,结果语文没有考好,分到新成立、校舍还没有的沈阳市八十九中学三班,两天后转到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恢复高考时我已经工作十年,超过二十七周岁,最擅长的政治考试又被少计十分,分到中专带帽的“辽财沈阳大专班”。

在八十九中学第一天报到被班主任老师宣布为生活委员,第一堂语文课是作文,我的作文在第二天被语文老师当成范文全校朗读,我又被宣布为学习委员,第三天转学到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八十二班。由于是转学,开始时受到了许多同学的蔑视,期中考试我的作文得了全校最高分才受到尊重。

在八十九中时,班里最初的学习委员是一名非常漂亮而又性格开朗的女生,主动与我接触,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致婚姻不幸、晚年的我经常怀念。

有了八十九中学的两天,与刚到二十七中学境遇的对比,我经常思考转学是否正确?大专时的辅导员老师问我是否需要就高考计分错误申诉,我选择了放弃,后来成为学校学生会主席。

4414.重新认识星际关系

2020.11.7

牛顿关于地心引力的发现是物理学的巨大进步,却也导致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错误认识。因为物质有正反之分,正反物质之间有不同的物理定律支配。

从物质构成分析,正反物质的差别不是很大:拥有完全一样的中子,仅仅是质子的构成有所不同。正物质质子由一个正光子和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拥有1834个电子质量;反物质质子由一个反光子和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同样拥有1834个电子质量。就是一个正反光子的差别,产生了正反两种物质形态。

正光子由一个偏正电荷光子、一个负核外电子组成;反光子由一个偏负电荷光子、一个核外正电子组成;巨光子由一个偏正电荷光子与一个偏负电荷光子对偶聚集组成。正反物质的离子形态和分子形态产生偏电荷现象,虽然微乎其微,集腋成裘,就会产生不同物质星球的偏电荷现象。同电相聚,产生电子和相同物质形态的原子和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不同种类的光子和星系现象。

所以,宇宙中没有万有引力,只有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和这种对偶聚集产生的电磁作用力,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大一统理论也有了相同物质基础的基石。

这是全新的宇宙观,是物理学的深刻革命,有一个普及的过程。在没有成为基本常识之前,地球流浪、消灭月球、宇宙诞生于一次爆炸、正反物质相互湮灭、黑洞吞噬、中子星合并、恒星和巨行星是气体星球、聚变能,等等荒谬的认识还会存在,普及新的宇宙观任重而道远。

4415.核外电子与星系

2020.11.13

分析《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的存在是最重要的现象。其次,是核外电子数量与质子数量的对偶关系;核外电子构型与核内质子、中子对存在形态的对偶关系。虽然人类至今不能深入原子内部考察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存在与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中子对的分布规律,仍然使原子结构的分析成为可能。我对原子结构的分析,就是源于上述对偶关系。

强作用力的存在源于人类至今不能分解原子结构,这是非常模糊的物理作用力,侧面反映了原子结构的牢固,星球结构和星际关系源于同样的物理作用力。所以,星球结构和星际关系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核外电子“跃迁”不过是人类的猜想。除非核内质子、中子对的位置可以“跃迁”,核外电子的位置才能“跃迁”。

核外电子现象源于质子结构中正反光子的存在:一个正反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正反质子。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它们分别拥有一个核外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产生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相互“纠缠”、对偶聚集,产生巨光子。三百零六个巨光子聚集产生中子,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是裂变为质子,还是巨光子、偏电荷光子、正负电子,我没有找到相关答案,所以还不清楚。因此,中子星是不存在的。

光子结构不是万有引力形成的,可能源于正负电子结合的某种极值现象。正负电子的形成也不是源于万有引力,而是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与某种极值现象。原子、星球、星系的形成同样不是源于万有引力,而是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使然。所以,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质子、中子结合有五种基本形态,也就是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其他原子形态是第一周期元素形态的延伸。外太空环境只能产生第一周期元素,所以成为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星球环境才能产生其他元素,所以星球的形成经历元素重组过程,产生超新星爆发现象。

了解了光子、原子、星球与核外电子现象的基本原因,星系的形成就不难理解了:星系的形成类似核外电子的形成,源于主星结构的偏电荷现象。

正常的质子和质子、中子对处于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没有偏电荷现象。离子和分子现象产生偏电荷现象:核外电子的“缺失”与两个质子共同拥有一个核外电子都会产生偏电荷现象。大规模的偏电荷现象会产生相反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是以产生星系。星系不是万有引力使然,而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的必然产物。所以,星系是正反物质星球的对偶聚集,不是相同物质星球的汇聚。月球不可能来自地球的一部分,太阳和太阳系八大行星必定是不同物质形态!

我们不可能深入太阳考察太阳结构,却可以根据太阳系的形态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推理太阳结构:目前太阳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初始层次对偶银核某一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另外十个对偶层次对偶产生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根据不同周期元素形成于不同物理环境,前五周期元素主要形成于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以后周期元素形成于相对独立星球层次,太阳可能拥有十五周期元素。太阳系其他星球的物理结构和主要元素也可以依次推理。

根据电子、光子、原子的相互转化规律,可以推理质能定律,质能定律也是物质不灭定律,改变的只有物质存在形态。星球温度不可能无限增加:一定光子密度必定导致核聚变,产生降温效应。磁场中的光子也会产生核裂变,转化为正负电子。强对流天气就是局部磁场中部分光子裂变为正负电子,再转化为光子,或者化学元素的过程。

黑洞和类星体现象可能源于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不同物质星球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吸引相同物质宇宙射线,导致黑洞和类星体现象。黑洞和类星体的辐射强度可能相似,只是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在不同物质星球和生物眼中表现为黑洞和类星体。

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产生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前者表现为吸引力,其实只是片面表象。后者表现为“核力”,一种远吸、近斥作用力,产生星球轨道。

自然环境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银核与太阳的引力很大,不会吞噬系统内的对偶星球。看似无序的宇宙,其实有内在规律支配,相对有序的运动。理解了以上内容,您还会妄想地球流浪,或者消灭月球吗?

4416.地球“莫霍面”与“古登堡面”的物理意义

2020.11.14

目前,人类不能深入地球内部考察地球层次,只能通过地震波分析地球结构,“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存在是两个特殊的现象。

“莫霍面”在地球岩石圈,可能反映地球岩石圈板块的存在。“古登堡面”存在于下地幔和地核之间,可能反映地日和地月两个相对独立磁场的存在。

“莫霍面”是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

“古登堡面” 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以古登堡界面为此命名。

“莫霍面”地震横波和纵波加速,“古登堡面”地震纵波减速、横波消失。前者显然是岩石层的特征,后者可能是磁悬浮现象存在,本文主要分析后者。

地球不是单一磁场:从大气层到下地幔主要由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组成,我称其为地球第一对偶层次,也是所有星球初始层次的物质构成。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核聚变连续形成。第六周期开始出现了元素中间结构的巨大变化,核聚变只能在同一周期元素内连续进行,可能形成星球内部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产生新的星球。

分析太阳系巨行星和类地行星的不同,我认为星系由主星不同对偶层次对偶形成,类似核外电子现象,分别形成相对独立的磁场,相对独立的交流正负电荷。

初始太阳可能有相对独立的五个对偶层次,初始层次对偶银核某一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组成共同磁场。其余层次对偶产生太阳系四颗巨行星,组成共同磁场。太阳系四颗类地行星以后伴随太阳的成长渐次形成,发育程度不同,拥有不同数量的卫星。

是否如此?还有哪些特殊现象,需要深入研究。

地球地日和地月磁场同极相向、相互排斥,很可能产生磁悬浮,交流正负电荷量的区别也会产生运动速度的不同。所以,地球内部两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可能拥有不尽相同的运动速度。

太阳系拥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加上初始层次,目前太阳可能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一个相对独立的磁场,相互排斥,产生磁场倾角。

星球每个新对偶层次的形成都会对偶产生相反物质星球,发生元素重组带来的超新星爆发,星际环境的重大改变。地球表面岩层的破烂不堪,未必是一次超新星爆发的影响,金星、水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卫星的诞生对太阳系和地球表面环境的影响都是深刻的。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潮汐现象主要归于月球引力的影响,很可能是错误的。地球表面属于地日磁场,只有地核与月球组成共同磁场,间接影响地球表面物质运动。

星际关系也不仅仅是引力关系,还有排斥关系:远日点、远地点相互吸引,近日点、近地点相互排斥,都会影响潮汐运动。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之中,银核与地球同属正物质星球,太阳与月球同属反物质星球,也有相互影响。地球的近日点、远日点,月球的近地点、远地点,可能有银核和太阳的影响。

本文主要讨论“古登堡面”的形成原因和物理意义。只有了解星球对偶层次产生的星际磁场关系,才能了解“古登堡面”产生的物理原因和物理意义。

4417.系统内星球是不会相互吞噬的

2020.11.16

核外电子的距离远远小于系统内星球的距离,可以相互吞噬吗?自由电子可以相互吞噬吗?光子由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可以相互吞噬吗?原子内质子和中子的距离更小,合二而一岂不是更为容易?那样,还有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吗?

浏览网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报道,某黑洞一天吞噬一颗恒星是其中之一。

真正的“黑洞”是否存在都是问题,一天吞噬一颗恒星更是无稽之谈。

所谓“黑洞”,只是我们视野中的现象,并非光子都不能外泄形成的。真是那样,还有星系存在吗?宇宙早就再次成为奇点了!

由于宇宙庞大、原子微小,我们都难以深入考察,产生了许多假说,有的还堂而皇之的成为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的内容,甚至获得诺贝尔奖,成为目前的真理,不足为奇。所以,科技创新,采用更为合理的解释认识客观事物是科学工作者永远的责任。

在我看来,黑洞与类星体不过是正反两种物质形态的恒星,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在一定尺度相互排斥形成的。

正负电子对偶聚集组成光子是客观规律。在太空,或一定范围正反光子的比例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不同,产生正反两种物质形态的初始元素。

如果一定尺度内正反光子或初始元素相互排斥,两种物质星球就会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受到相同物质星球的吸引、相反物质星球和生物的排斥,出现“黑洞”和类星体并存的现象。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正反光子,或正反物质形态组成的原子、分子,就是证明。

宇宙中不仅存在吸引力,还存在排斥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就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对立统一。磁场和星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作用力的体现。

每个星球和系统的形成都是广阔空间物质的相对集中,才有太空寥廓,庞大星系悬浮空中。看似很小的空间,可能异常寥廓,两个系统相遇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使相遇,也有融合与排斥两种可能,系统重组与平衡打破会出现什么现象,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未必是相互吞噬那样简单。

我们地球全部由相同物质形态组成,也能看到排斥现象,遑论宇宙?

我认为,星系是由正反两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的,不仅存在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同时存在排斥力,才能组成系统,相安无事。太阳引力再大,不会吞噬系统内行星,夺走月球。“黑洞”与类星体的辐射强度可能类似,两个“黑洞”近在咫尺未必会合二而一。

太阳膨胀,地球会离太阳更远,至少先把水星吞噬看看!

头脑是用来思考的,产生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不足为奇,出现各种假说,甚至成为真理,也不足为奇。科技创新更为重要,我致力于科技创新。

4418.星际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与磁场排斥力

2020.11.26

据说,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光顾地球,造成了恐龙的灭亡。

是否如此,我不知道,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因为恐龙终究是在那个时期消失的。

有鉴于此,人类对小行星光顾地球异常恐怖,许多职业和民间科学家日夜监视着不速之客的来临。

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为什么不会因此增加一个?地球表面最古老的岩层据说有四十六亿年,地球表面像样的陨石坑却不是很多,这是为什么?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质量各不相同,难道是偶然形成的吗?

星际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与磁场排斥力的存在可能是合理的解释。

这种相对均衡可能是一比一的均衡,也可能是二比一的均衡,深入研究才能知道。

这种怀疑源于核外电子与质子偏电荷的比例是一比一,而偏电荷光子偏电荷的比例是二比一。还有,地核与月球直径之比;单核主星与双子星系的存在。

传统物理学主张万有引力,星际关系是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相对均衡。其实,物质有正反之分,拥有偏电荷现象,只有同电相聚产生吸引力,正反物质之间只有宏观对偶聚集作用力,一定范围是相互排斥的,才有相对稳定的星际关系。人造卫星如果没有追加动力,也会沦为陨石的。

星际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不是绝对均衡,所以有陨石光顾。光顾的陨石很可能是相同物质形态的陨石,也就是吸引力是有选择性的,并且是系统外小行星。太阳系八大行星都是正物质星球,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但是分别对偶太阳的不同层次形成,拥有相对独立的磁场,同极相向,相互排斥,排斥力大于吸引力,所以老死不相往来,存在磁场倾角。

还有,太空元素只有“氢”、“氦”两种,一般小行星只有这两种元素,坠落地球属于“冰陨石”。只有火山喷发可以将部分软流层和上地幔,及地表岩石转化为小行星,成为“石陨石”和“铁陨石”,不会出现“铱陨石”、“金陨石”。因为“铱”元素和“金”元素都是地核元素,在星球表面属于稀有元素,更不可能在太空环境形成。

太阳系拥有两个小行星带,对偶太阳两个正在形成的对偶层次产生,处于“束缚态”和“扩容期”,小行星虽然很多,属于系统内星球,不可能光顾地球。威胁地球的只有正物质“游兵散勇”,还有两个小行星带和地球以远行星护卫。所以,有威胁的小行星不是很多。看似有威胁的小行星,也要区分正反物质星球和磁场排斥的可能,分别对待。

4419.日本古陆与日本沉沦

2020.11.28

日本位于欧亚板块的边缘,地震频发。因此,出现了许多以日本沉沦为题材的科幻小说。

可是,地球最古老的岩层据说是在日本发现的,已经存在四十六亿年了。想来,太阳系四十六亿年历史的说法也源于此。

地球是否已经存在四十六亿年暂且不论,以地球年龄推理太阳系和银河系的存在年龄也是四十六亿年是错误的,因为地球很可能产生于银河系、太阳系出现以后。

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系统,四颗巨行星都有数十颗卫星,四颗类地行星或者孤家寡人,或者只有一两颗卫星。详细分析,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都有四颗主要卫星,其余卫星分别属于两个小行星带,类似太阳系存在两个小行星带。我们可不可以以此推理太阳系四颗巨行星与太阳同期产生,原始银河系与原始太阳系同期产生?

这样推理就产生了星系成长说:太阳系的四颗类地行星与两个小行星带,四颗巨行星的卫星和两个小行星带,都是原始银河系、原始太阳系产生以后的数十亿年里陆续形成的。这样,所谓宇宙形成的大爆炸很可能是银河系形成的元素重组过程,才有所有星系离我们远去的可能。所谓宇宙年龄一百三十七亿年的推理,不过是银河系和太阳系的年龄。

中国古陆据说是长江以南的一片区域,靠近沿海,其余都是古海洋,我也是从某一本书上看到的。

人类的认知是不断发展的,不应该停滞在原有的水平,我的《探索集》就是理论创新的产物。只有理论创新,才有科学的发展进步。

4420.银河系的小行星带

2020.11.30

太阳系已知有两个小行星带,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分别拥有两个小行星带,银河系有没有小行星带?有多少小行星带?

小行星带不是主星破碎形成的,而是伴随主星新的对偶层次形成的,新星成长发育的过渡阶段。所以,只要主星和星系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还会成长发育,就一定会有小行星带出现。

分析太阳系和太阳系巨行星小行星带的形成规律,主星的每四次核心分裂可能出现一次层间分裂,水星与太阳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小行星带,银河系两个核心每四个二级恒星带之间都可能存在一个小行星带。

是否如此,通过验证才能知道。

4421.我想知道月球是否反物质星球

2020.12.1

我是通过原子结构分析星系结构和光子结构的。核外电子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意义是突破口,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奇正现象、偏电荷光子和正反光子的存在、正反物质的存在是理论基础,产生了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组成星系的认识。所以,我想知道月球是否反物质星球。

是,我的一系列推理成立;否,我的现有认识需要重新研究,物理学关于反物质的理论也需要重新研究。

人类早已经从月球带回月岩,为什么迟迟没有相关结论?我不清楚,寄希望于我国带回月球物质的形态属性分析。

4422.我不相信正反物质的“湮灭”理论

2020.12.1

正物质质子由一个正光子和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反物质质子由一个反光子和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巨光子由一对正负偏电荷光子组成。正光子由一个偏正电荷光子、一个负核外电子组成,反光子由一个偏负电荷光子、一个正核外电子组成,已经达到了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正反光子和正反物质的差别微乎其微,怎么可能相互“湮灭”呢?

所以,正反物质相互“湮灭”的理论是错误的。

正反物质相互“湮灭”的理论可能来自正负电子相互“湮灭”的理论。正负电子相遇转化为不同类型的光子,并没有“湮灭”,不过是改变了存在形态,所以物质不灭。

我确实没有学过高中物理,甚至没有学过初中物理,初中二年就赶上了十年动乱,68年参军,开始通读马恩列斯和毛主席著作、中国和世界历史,研究社会科学。2008年才开始自学大学本科物理化学,研究自然科学,基础自然不如许多网友扎实,也少了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

我不屑于重复书本上已有的结论,侧重于质疑问题的研究,也就是理论创新,《探索集科技篇》(目前2307篇)、《探索集太空篇》(目前962篇)、《探索集石油地质篇》(目前83篇)记载了我自然科学方面的学习思考过程和主要研究成果,否定正反物质的“湮灭”理论是成果之一,人类登月的成功也是对“湮灭”论的否定,本文对正反物质形态差别的分析是理论否定。

正反物质的“湮灭”理论确实耸人听闻,演化出许多科幻故事,以致成为定论,却是错误的。流行的未必是真理,所以我致力于理论创新。

4423.最近距离的反物质研究

2020.12.6

我把人类的登月活动和月岩分析看作最近距离的反物质研究。

我是通过原子结构和电子、光子、原子的关系判断星际关系的:星际关系的实质是正反物质的关系。

地球是相同正物质星球,没有正反物质共处的原子和分子形态。据此,我认为正反物质的微观形态相互排斥,不同物质星球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

那么,反物质形态存在何处?通过核外电子形成原因的分析,我认为星际关系就是正反物质关系:正反物质在宏观形态对偶存在!

当然,不是等量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偏电荷物质的奇正关系:地核与月球对偶聚集形成,地核直径是月球直径的一倍,正负偏电荷之间可能是“倍量”关系。

核外电子的存在说明偏电荷光子的存在:没有偏电荷光子的存在和原子由光子组成,就不会有核外电子的存在和正反两种物质形态。

地球上没有反物质形态,反物质形态存在何方?不是虚无缥缈的暗物质形态,近在咫尺的太阳和月球都应该是反物质形态,才符合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才可能有正负电荷交流的星际磁场关系。

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包括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因此形成星际关系:星际关系不是万有引力关系,类似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关系、偏电荷光子与核外电子的关系。这种关系产生“核力”,近距离排斥,远距离吸引,产生星际轨道。所以,系统内星球不可能相互吞噬,也不会出现“地球流浪”。

我不奇怪人类飞行器可以轻易离开月球,感兴趣人类飞行器可以降落月球,排斥力何在?一定还有重力形成的原因,难道是电磁作用力?

正反物质之间存在核外电子的不同和微观排斥的可能,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存在疑问,还有一不小心“逃离”地球的可能。

正反物质之间如果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有地球“分析纯”毫无用处,如何分析月岩物质成分?光谱分析不知是否可行。

一次月球旅行可能耗资数十亿,两公斤月岩每克的价值都不能用金钱衡量,我期待科学上的重大突破。

4424.“氘”、“氚”结构的普遍性与稀有性

2020.12.7

“氘”、“氚”结构是氢同位素的两种形态,在自然环境极为罕见,在原子内部却是平常形态。

“氘”由一个质子、一个中子组成;“氚”由一个质子、两个中子组成。“氘”在自然界的丰度约为百分之零点零一五;“氚”在自然界的丰度几乎为零。“氕”,也就是纯质子的丰度约为百分之九九点九八五。

在自然界,“氘”结构通常以“氘”、“氧”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也就是“重水”形态。分解“重水”,可以获得“氘”结构。

在相对高端的原子内部,“氘”、“氚”结构的丰度类似自然界纯质子的丰度,而纯质子的丰度近乎为零。特别是“氚”结构,越是高端元素的内部比例越高,我称其为中子递增趋势。

所谓自然环境,就是太空环境和大气层环境,人类可以观察的环境。

分析宇宙射线,纯质子约为百分之八十九,“氦4”结构约为百分之十,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约为百分之一。“氦4”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是否存在“氘”结构向“氦4”结构的天然聚变趋势?

迄今为止,人类还无法深入原子内部观察原子结构,却可以通过原子质量与核外电子的数量分析原子结构中“氘”、“氚”、“氦4”结构的数量,方法极为简单,四则运算即可,我已经运用四则运算成功计算了《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的内部结构。第一次在2017年初,为简约总量分析,从单个元素分析到所有已知元素。第二次在2017年末,为逐层分析所有元素每层结构中“氘”、“氚”、“氦4”结构的数量,成果发表在许多国内论坛,收入《探索集》和《探索选集科技篇》,标题为《3970.元素结构分析表(再修订稿)》(2017.12.5)。

通过元素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元素结构的渐变规律和突变规律。与元素形成环境结合,可以大体确定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是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是内陆核元素。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能构成所有星球第一对偶层次,第六周期和以后周期元素分别构成所有星球内部一个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所有星球元素重组发生的大爆炸可能产生与爆炸规模相关的若干周期元素,超越元素正常形成周期。所以,地球表面可以发现地核元素。

“氘”结构所以在“重水”中存在,可能与海洋环境有关,重力环境超过大气层和外太空。也可能与直接氧化有关,因为外太空和大气层也有“氘”结构存在,“氦4”结构由两个“氘”结构组成,大气层元素内部都有“氘”结构存在。

提到“氘”、“氧”结合,就要提到水分子的形成:有“氧”必有水,因为“氢”原子可以在任何重力环境形成才有高端元素的产生。

通过“氘”、“氚”结构的普遍性与稀有性分析,中子与质子、中子对的形成与重力环境密切相关,分裂也与重力环境的改变有关:元素在形成环境相对稳定。

伴随星球的成长,中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但是不会产生中子星。因为中子只能伴随质子形成,通过分裂产生短暂的独立存在形态。

另外,中子是电中性物质,中子星是正物质星球,还是反物质星球?不可能天然形成,也不可能存在于系统之中,不过是人们的猜想。

4425.“聚变能”是人类认识的误区

2020.12.9

环境温度由环境中的光子密度决定,核聚变能够增加环境中的光子密度吗?

光子由正负电子组成: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成为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成为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成为巨光子。

一个正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组成质子;一个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组成反质子;306个巨光子组成中子。反过来,化学元素释放光子的极限不会超过化学元素形成吸收的光子,是为质能转化守恒定律。

据说两个“氘”原子可以通过高温离子现象聚变一个“氦3”原子;一个“氘”原子、一个“氚”原子可以通过高温离子现象聚变一个“氦4”原子,同时释放贝塔射线。贝塔射线就是正负电子流,并没有光子产生,何来“聚变能”?

综上所述,除了正负电子聚变为光子,化学元素之间的核聚变只能消耗能量,不能产生能量,“聚变能”是伪命题。这也是人类“聚变能”研究耗时多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没有成功的原因。

太阳能量释放来自两个方面: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与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光子核聚变。地球大气边缘也有类似现象,形成地球大气成分。

至于氢弹的威力大于原子弹,我认为来自核裂变的程度不同:所谓氢弹核裂变的光子转化更为彻底!

网上搜索:“氘”、“氚”的燃点,或闪点是摄氏400度。没有达到离子化的高温(据说需要上亿度)就已经不复存在了,还会有核聚变发生吗?

目前的“聚变能”研究类似对撞机研究,都是消耗国力、没有多大意义的烧钱项目,应该当机立断退出。

4426.让生命绽放异彩

2020.12.20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读《二十六史》,中国最长寿的人活过一百四十八岁。瞻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许多烈士的生命定格在二十岁左右,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和鲜血创造了战胜美帝国主义的奇迹!

还在小学生时,我不清楚自己将来怎样生活,从事什么职业,但是下定决心不会平庸度过。

我十七周岁参军,开始通读马恩列斯和毛主席著作,中国和世界历史。复员后走进工厂,考察社会和现代工业生产的同时继续理论学习,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中国应该向何处去。粉碎“四人帮”后,立即投入口诛笔伐批判“四人帮”的斗争,写出《评“四人帮”的两篇黑文》、《论社会主义生产》、《近代史》等文章,投稿《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地方党报。恢复高考后考入大学,掌握了财务知识。毕业后进入政府机关,开始实践历年所学,迅速改变了沈阳市收费管理的状况,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发表了《论收费管理》和《论理想的社会主义和现实的社会主义》等文章,考察了第三产业的方方面面。随后,响应国家机关干部“五不准”的规定,拿出几乎全部积蓄帮助妻子退回不应该收的款项,引发了所谓“张虹、王东镇受贿案”,主动投案自首,承担了全部责任,在看守所生活六年、监狱生活两年后假释,考察了看守所、监狱和公检法,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社会最黑暗的一面。刑满后,驰骋网坛,发表了《论改革》和《探索集反腐篇》、《探索集差别篇》、《探索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篇》、《探索集人生篇》、《探索集哲学篇》、《探索选集科技篇》、《探索选集太空篇》、《探索选集石油地质篇》等《探索集》系列文章,至今4426篇,涵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探索和回答了许多迫切的理论问题,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入狱前我的座右铭是:“在点点滴滴中学习,在点点滴滴中磨练,在点点滴滴中严格要求自己,在点点滴滴中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出狱后我的座右铭是:“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我的一生可以用“学人所难学,为人所难为,容人所难容,忍人所难忍”概括。可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刁难过任何人,拿过任何单位一分钱。没有这件事,是个好干部”(办案检察官刘志刚同志语)。管理过全市收费和商品房价格,治理“三乱”,如今依靠“低保”和“廉租房补贴”生活和奉献的“贪官”。

4427.利用月壤的两点建议

2020.12.21

一、研究月壤的物质属性,也就是核外电子是正电子,还是负电子。如果是正电子,说明月球是反物质星球;如果是负电子,说明月球是正物质星球。如果是前者,对于天体物理研究可能带来革命性的后果。

二、如果月壤是反物质形态,可以研究正反物质形态之间可否发生化学反应,这种研究没有反物质是不可能进行的。

取自月球表面局部区域的两千克月壤不可能全面了解月球,进行上述研究还是可能的。如果进一步测试正反物质之间是否相互排斥,对于研究地球、月球环境的不同可能有所帮助。

任何物理化学分析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数量。所以,两千克月壤弥足珍贵。

4428.周期性的文明毁灭是客观规律

2020.12.22

据说银河系的直径是十到二十万光年。也就是说:以光速运动,穷尽几代人生也不可能穿越银河系。即使抵达最近的另一个太阳系,也超过2.5光年。所以,逃往另一个地球是不可能的(每个子系统只有一颗星球可能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

还有,伴随星系的成长,周期性的超新星爆发是不可避免的。银河系的所有子星系几乎同时期有超新星爆发,会带来系统内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文明都难逃灭顶之灾!

看看地球表面破烂不堪的地壳,灾难到来时任何生物都不可能存在。

地球是太阳系的倒数第三颗行星,仅仅经历两次超新星爆发。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已经经历四次超新星爆发,即使永远存在地球环境,文明可以再生,也难逃周期性的文明毁灭。

银河系有两条悬臂,说明银河系是多核星系。所有二级恒星系统都会环绕各自的主星运动,经历从银河系中心区域到各自轨道边缘的环境改变,也会带来周期性的灾难,同样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周期性的文明毁灭是客观规律。

4429.正反物质蕴藏的能量是相同的

2020.12.23

质子由一个正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反质子由一个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都是1834个电子质量。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全部是1836个电子质量,没有正反之别。所以,正反物质蕴藏的能量是相同的。

最近浏览网页,发现有人将反物质宣传为超能量,很少就能够进行太空旅行,是一种误导。

正反物质的差别仅仅是核外电子的不同,核外电子的不同源于正反光子的不同,差别微乎其微。在微观尺度和星球范围正反光子和正反物质可能相互排斥,所以互不相容,没有正反物质组成的原子和分子形态,不同物质恒星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有的表现为类星体,有的表现为“黑洞”。

由于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很难发现反物质现象,反物质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赋予了特殊能量和正反物质相互湮灭的神话。

星系可能由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组成,月球和太阳都可能是反物质星球,通过月壤就可以研究反物质现象和正反物质的相互关系。所以,有限资源不易分发,应该集中用于科学研究。

如果富裕,拿去炫耀和分享还是可以的,区区1700克属于富裕吗?

4430.长春是我的第二故乡

2020.12.29

我户口本上的籍贯是山西省原平县东社公社王东社村,那是父亲的家乡,我一次都没有去过。我是在沈阳市长大的,视自己是沈阳市人。生母籍贯是长春市人,有许多亲属在长春,我参军时的部队也在长春,所以视长春为第二故乡。

参军时部队很少在营房里:第一年主要在长春市郊区的团农场劳动;第二年在中苏边境参战备战修工事;第三年在黑龙江师农场劳动;第四年在辽宁国防施工;第五年在长春附近的山区全训。每年只有很少时间在营房修整,与亲属见面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生母1957年病故,继母1958年进门,没有1968年我的参军与长春亲属的联系就断了,我的到来让她们惊喜交加。生母有六个姐妹,四个在长春生活(四姨、四姨夫转业后又增加一个),一个与我同岁,一个比我还小(续娶姥姥所生)。与我接触较多的主要是三姨和姨夫,还有五姨和姥姥、姥爷、太姥姥。

姥爷和三姨、三姨夫、五姨都在吉林大学工作,每年可以见面几次。五姨初次见面刚刚离婚,没有孩子。三姨有三个孩子,儿子初次见面后就参军了,大表妹随后下乡,临近复员时才再次见面,只有小表妹见面较多。初次见面两个表妹都是小学生,我也不过十七岁,已经把自己当成解放军叔叔了。

五年部队生活刻骨铭心。虽然在长春市生活半径很小、时间很短,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经历,被我视为第二故乡。

4431.需要厘清的物理学

2020.12.31

宇宙是在膨胀,还是收缩?外太空是绝对真空,航天器调整姿态的反作用力出自哪里?中子星如果存在,为何没有成为奇点?

我当然有自己的看法,大众却未必清楚,现代物理也缺乏明晰的答案。

举例来说:一边是宇宙膨胀解释现有宇宙年龄与宇宙边界的矛盾,一边是星系合并、碰撞和恒星吞噬的报道。孰是孰非?

没有作用力,就没有反作用力。对空气发力没有规模都不会产生反作用力,绝对真空环境的反作用力来自哪里?

中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中子星是如何形成的?质子与中子相差两个电子质量,前者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后者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即使核外电子可以压缩到原子内部,正反光子也不会转化为巨光子,质子也不会转化为中子,中子星何以形成?

现代物理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问题应该解决了!

四大物理作用力之一的万有引力就值得商榷:物质有正反之分,相互排斥才没有合二而一的现象发生,何来万有引力?

强弱是程度现象,没有回答原因,强作用力、弱作用力怎么可以成为基本物理作用力?

恒星环绕黑洞,或者类星体运动,有进有出才能形成系统,怎么可以贸然称为吞噬?还有每天一颗、两颗的速度,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吞噬殆尽?

任何物理作用力都有时效性和作用范围,何以大爆炸的影响还在持续?甚至超过光速?

当一种理论不能解释现实,就应该有新的理论取代。所以,物理学需要厘清。

4432.地核的年龄在二十亿年左右

2021.1.5

浏览网页,发现科学界对地核的年龄有了新的认识:从四十六亿年缩短为十亿年,这是一个进步。

我个人认为地核的年龄在二十亿年左右,与金星和月球的年龄相当。

我的依据是“星系成长说”,即星系形成以后会不断成长的,伴随星球内部层次的增加,对偶产生相反物质星球。

星系的成长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和太空物质的获得:星系的形成源于太空正反物质和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因此形成星际磁场,不断成长。

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主要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其次来自宇宙射线和太空物质的冲击。地球表面和内部高温的来源与此类似: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产生磁场温差;宇宙射线和太空物质的冲击主要形成了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

由于太空正负电荷和正反物质分布的不均衡,及周期性的超新星爆发,星系的成长速度是不均衡的,导致文明的周期性毁灭。

例如:银河系的悬臂现象说明银河系是多核星系,太阳系运行在银河系中心与轨道边缘的环境肯定不同,成长速度也会不同;太空元素只有“氢”、“氦”两种,初始星球主要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经历元素重组,也就是大爆炸才能产生第一周期以外元素,也会产生星际环境的周期性改变。

星系的成长是非常缓慢的,初始太阳系可能只有四颗巨行星,四颗类地行星都是伴随太阳的成长渐次产生的。它们的卫星则是伴随主星的成长渐次产生,月球伴随地核形成,金星同期形成。

所以,月球的年龄不可能与地球相同,可能与金星类似。地核的年龄也不会是十亿年,可能二十亿年左右。

4433.寒冷源于核聚变

2021.1.12

根据质能转化定律,单位物质蕴藏的能量是固定的: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和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宇宙中的所有物质转化为光子,就会同此凉热。

那么,宇宙背景温度是如何形成的?应该是核聚变的最低光子密度。

正负电荷自发的聚集为正负电子,正负电子自发的聚集为不同光子,不同光子自发的聚集为化学元素,正反化学元素对偶聚集为星球和星系,就是我们看到的宇宙。

宇宙是历史的宇宙,因为物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只是历史瞬间的宇宙。

据说地球一定高度两极的温度高于赤道的温度,因为赤道地区核聚变的深度超过两极。

靠近地壳,两极的温度低于赤道,应该是两极核聚变的程度超过赤道。

无论两极,还是赤道,光子密度都要超过外太空,因为磁场强度超过外太空,而磁场由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形成,这种交流形成不同的光子密度,超过核聚变的速度,就会产生磁场温差。

宇宙射线对星球的冲击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核裂变,也会改变局部光子密度,在星球大气边缘产生一定程度的高温区域。阳光可以温暖地球,不能温暖外太空,因为在外太空主要以宇宙射线的形式存在,再次转化为光子,才是我们看到的阳光。

所以,直接来自太阳,甚至所有恒星的光子密度不会超过2.74k。失去所有阳光,还有磁场温度和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温度,星球温度也不会低于2.74k的所谓宇宙背景温度。

4434.太空环境决定星球环境

2021.1.15

迄今为止,我们研究地球环境还是局限于地球自身的热运动。其实,影响星球环境最大的因素是太空环境。

为什么太阳系只有地球拥有地球环境?首先是地日磁场强度是相对稳定的,决定了磁场温差的相对稳定。其次是太阳宇宙射线的强度相对稳定,决定了地球昼夜温差和大气成分的相对稳定。

月球是地球的伴生星球,环绕地球运动,与地核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吸引来自银核和地球的反物质宇宙射线,排斥来自太阳的正物质宇宙射线。所以,距离地球很近也没有地球环境。

伴随太阳系的成长,地球运行到现在火星的位置,来自太阳宇宙射线的强度就会有所改变,地球环境和大气成分也会有所改变,可能形成类似现在火星的环境,不会与现在火星的环境完全相同。

太阳系还在环绕银核运动,处于轨道的不同位置接受银核反物质宇宙射线的强度也会有所不同,间接影响太阳宇宙射线的强度,也会影响地球环境的改变。

银河系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运动,不同的太空环境影响整个银河系的星球环境。

所以,研究地球环境不能局限地球自身的热运动,还要放眼太空环境。

4435.冷寂和物质能量循环的思考

2021.1.21

我们看到的宇宙是物质能量相对集中的宇宙,每颗星球都聚集了广阔空间的物质和能量。并且,每时每刻还在继续集中的过程。如果没有逆过程存在,宇宙不可避免的会进入冷寂阶段。

能量的集中有多么恐怖,核武器的威力不过是部分展示。石油燃烧释放的能量,仅仅是其中氢元素释放能量的一部分。而每个碳元素蕴藏的能量是氢元素的十二倍,氧元素蕴藏的能量是氢元素蕴藏能量的十五倍以上。各种元素蕴藏的能量与原子量成正比例,越是高端元素蕴藏的能量越高。恒星爆炸释放的能量远远超过行星,黑洞和类星体爆炸代表广阔空间的物质能量重组。

任何星球和星系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绝大多数元素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爆炸和燃烧只是偶发现象,局部空间趋于冷寂可能是客观规律。

星球和星系磁场可能延伸非常广阔的空间,获得物质和能量的补给,这种补给来自哪里?宇宙背景温度已经是核聚变的极限,现有星球还是缓慢的成长,宇宙射线还在源源不断的形成,难道有无穷无尽的暗物质、暗能量吗?

无论万有引力,还是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都是集中理论,不能解决宇宙中源源不断物质能量的来源问题。所以,要有物质能量的循环研究补充。

相对稳定的宇宙,源源不断的物质能量来自哪里?

4436.莫把假说当真理

2021.1.22

在人类的科学朦胧期产生过许多假说,中子星是最为耸人听闻的一个,曾经让我痴迷。

据说中子星的密度相当高,烟头大小的质量相当于三十六头亚洲象,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中知道的。

中子星高密度的原因在于所有原子没有核外电子,质子全部转化为中子,原子间没有了距离密度当然超过一般星球。

且不说核外电子可否压缩到原子内部,质子与中子的构造和质量就不相同: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拥有1834个电子质量;中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拥有1836个电子质量。即使核外电子可以压缩到原子内部,质子也不会转化为中子。

还有,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核外电子进入原子内部物质就失去了偏电荷现象,物质的分子形态和原子形态就会崩溃,星球就会转化为无数基本粒子。所以,中子星不过是耸人听闻的臆想。

在人类不能深入原子内部和广阔空间观察客观世界的时候,产生许多假说不足为奇,当成真理就会谬之千里。

中子星都不存在,还会有中子星合并吗?

4437.木星什么时候开始“燃烧”?

2021.1.23

木星是太阳系里质量最接近太阳的行星,于是有人问木星什么时候开始“燃烧”?

在这里,我们面对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太阳是什么时候开始“燃烧”的?

我们不能确认太阳从诞生就是现在的样子,因为太阳诞生时很可能只有四颗行星,也就是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以后陆续有了四颗类地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太阳系的每颗一级行星和每个一级小行星带都代表太阳拥有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一重相对独立的磁场,加上初始层次(对偶银核某一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太阳目前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一重磁场。一个星球拥有多少对偶层次,几重磁场开始“燃烧”,我不知道,初始太阳未必就是现在的样子是可以确定的。

也许太阳拥有地球或者金星以后才开始“燃烧”,木星就要等到自己的两个小行星带部分或者全部转化为二级行星以后才可能“燃烧”。也许还要靠后,因为我们不知道星球开始“燃烧”的具体条件。不过,太阳系的其他三颗巨行星很可能与木星一起“燃烧”,因为它们拥有相同数量的对偶层次和磁场。

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一起“燃烧”以后,我们是否就要面对五个太阳?我认为不会。因为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与地球一样是正物质星球,只能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被地球和我们的视野排斥而表现为“黑洞”,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远远小于真正的太阳。间接影响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太阳和月球是反物质星球,吸引反物质宇宙射线,间接影响地球环境。

4438.正反物质可以化学反应吗?

2021.1.24

正反物质的差别很小,仅仅是质子核外电子的不同:正物质是负核外电子;反物质是正核外电子。

通过正反物质差别的分析,我提出了五种光子形态的见解: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它们拥有核外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组成正反光子;它们对偶聚集,组成巨光子。

我没有实验条件,不能证明它们的存在,只能通过质能守恒定律证明这种可能。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正反物质的分子形态和原子形态,我据此提出了正反物质微观形态相互排斥的假说;同电相聚组成电子、原子和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组成光子和星系的假说;“黑洞”现象未必是光子不能外泄,可能源于不同物质星球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的假说;正反物质星球分别聚集正负电荷,通过交流正负电荷形成星际磁场共同成长的假说;正反物质形态不能进行物理和化学反应的假说。

如此,即使某些太阳系巨行星的一级行星可能拥有氧气和水资源,正物质地球人类也难以利用和生存。

鉴于正负偏电荷光子可以对偶聚集组成巨光子,不排除不同核外电子对偶聚集组成分子形态的可能,那将是一种全新的物质形态,目前没有实例。

人类的成功登月证明正反物质形态可以近距离接触,还没有证明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也是物理反应,是核聚变的特殊形式。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4439.系统内星球是不会相互吞噬的

2021.1.27

睡前看央视科教节目,介绍北大一个科研小组通过两个黑洞撕裂并吞噬一颗恒星的过程证明了双黑洞的存在,激起了我撰写本文的冲动。

双黑洞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银河系双悬臂的存在就可以证明双黑洞的存在,双子星的存在可以反证双黑洞的存在,而一颗恒星是不可能撕裂铺满轨道被两个黑洞分别吞噬的。因为太阳同轨大约2.5光年就会有一个几乎相同的太阳系,一旦发生撕裂和吞噬就不是一颗恒星的问题。

另外我要说明的是:星系不是由相同物质星球形成的,而是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的;不是整个星球的对偶,仅仅是对偶层次的对偶。

举例来说:与太阳对偶的不是银河系的双黑洞内核,而是其中一个黑洞内核层次的一部分。不是对偶整个太阳形成共同磁场,仅仅对偶太阳初始层次形成共同磁场。太阳的其他层次对偶形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它们的关系类似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关系。谁见过核内质子吞噬核外电子的过程?

任何星系都不是万有引力形成的,类似原子与核外电子的关系,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星际关系形成的核力是一种远吸、近斥作用力,近则相互排斥,远则相互吸引,永远不会相互吞噬。

黑洞也不是光子不能外泄,而是正物质星球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和反光子,被正物质星球和视野排斥所致。其对偶形成的类星体辐射正物质宇宙射线和正光子,强度与黑洞类似。我们看到的满天繁星除了太阳系的正物质行星之外,可能全部是反物质恒星。

人类为了证明引力波想出了黑洞合并与中子星碰撞,为了证明双黑洞的存在想出了一颗恒星被两个黑洞撕裂。一个错误导致另一个错误,已经屡见不鲜。

由于不能深入考察,物理学存在太多假说,有待创新。抛弃传统观念的束缚,才能少走弯路。

4440.迈进古稀的战士

2021.2.3

再有一个月,我将进入古稀之年,距离家父告别这个世界的年龄还有一年。

兄弟四人,我是成就最为接近家父的人:曾经是唯一的共产党员,国家干部。但是级别没有超过父亲,早早的就被开除了党籍公职。可是成就一定不会低于父亲:父亲没有留下传世的业绩,我的《探索集》已经发表4440篇,跨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还在小学的时候,我以为自己活不过十七周岁。可是十七周岁的时候,我已经成为解放军叔叔,第一个不再依靠父母抚养。

父亲学过木匠,当过秘书、军人、国家干部,这些我也干过。可能造化弄人,经历上我也接近父亲。可是父亲没有进过监狱,考察过看守所,我却在人间地狱生活了八年。

父亲学习可能是同龄人中比较出色的一个,我看过的书,经历过的磨难,同龄人难有比肩。

父母文笔不错,我的文笔有目共睹:中学时就拿过全校作文第一名,博客被《中国线索网》列入中国名家。

我通读过马恩列斯毛主席著作,中国和世界历史,十九岁开始通读《资本论》,可能是那个年代最早读马列的战士。

刑期一到,我就冲入网坛,发表了《论改革》,受到中国改革论坛的邀请,并且定期邮寄汇总刊物。

接近六十岁,我开始补习大学本科物理化学,转向自然科学研究,发表文章的比重有可能超过社会科学的比重,深度已经超过许多高中同学的接受能力,受到某些专家学者的赞誉和邀请。我的邮箱中塞满了《自然科研中国》、《自然-通讯》、《科学报告》等刊物的电子版,专业学术会议的邀请函,还有一封印度某富翁50万元的资助函。

我可以依靠扒堆菜、处理果、社会“低保”生活,不会依靠外国慈善家摆脱清贫。在看守所生活过六年的人,什么日子过不了?

我现在还不敢宣称活过父亲,因为还有一个月才满七十周岁。其实活多久并不重要,是否有意义更为重要。

我不会滥竽充数,追求《探索集》的数量,4500篇应该可以达到。

儿子与父亲相比是自然情节,总不能一代不如一代。

任何年代,杰出人物总是少数。所以,历史是由普通人创造的。

可是,满足于普通人,社会发展就会迟缓,我梦想成为杰出人物!

4441.大气层元素的水运和生物富集

2021.2.4

我认为化学元素的形成离不开光子密度、种类和重力条件,所以将第一周期元素称为太空元素;第二周期元素称为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称为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称为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称为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称为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称为内陆核元素。在星球的元素重组瞬间,大爆炸可能产生非常高的重力条件,在星球表面也会残留不同周期的化学元素。我们在地壳中发现的高端元素主要源于星球元素重组过程。

我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源于地球目前存在两个主要对偶层次,两个对偶磁场,下地幔和地核之间可能存在磁悬浮和磁场封闭,地核元素很难通过。

通过分析元素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高端元素都是在低端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高端元素的形成需要通过低端元素阶段。那么在不同重力条件下,高端元素的形成是否可以半途而废,停留在初级阶段,我认为可能性不大,连续核聚变可能会持续进行,产生强烈的降温效果,形成星球的某些中间层次。

所以,大气层元素主要在大气层形成,各周期元素主要在对偶区间形成。由于没有实证,不排除初级元素在高重力条件形成并且稳定的可能性。例如地壳中氢元素的形成置换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形成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的可能性。

但是,化学元素主要形成于对偶区间可能是客观规律,“锂”、“铍”、“硼”等大气层元素的找矿就要尊重客观规律,主要沿水运富集的思路进行。碳化合物的找矿还有生物富集和海洋富集,碳化合物的二次重组思路。塔里木盆地被地质断裂带环绕,是碳化合物二次重组的最佳区间,也是我国油气资源的主要产区之一。

分析世界煤炭和油气资源的主要产区,几乎全部与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有关,证明它们的形成主要源于碳化合物的二次重组。这就否定了上述资源的不可再生说,有利于科学勘探、开采、利用上述资源。

4442.星球和系统可能无限大吗?

2021.2.5

经常看到地球和太阳系、银河系与其他星球、星系大小的对比,不由得想到星球和系统可能无限大吗?

首先,太空中的一般物质密度应该是有限的,所谓全部宇宙物质聚集为一个奇点是不可能的,目前宇宙形成于一次奇点爆炸的理论就是荒谬的。

其次,只有“氢”、“氦”元素可以形成于任何重力条件,一般太空物质只有基本粒子和上述两种元素。而它们对偶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磁场和升温现象,引发爆炸和元素重组,不可能无限聚集下去。

所以,星球和系统应该有极值现象。

电子,应该是一定范围正负电荷聚集的极值现象;光子,应该是单位正负电子聚集的极值现象;化学元素,应该是一定重力条件光子聚集的极值现象;星球和星系,应该是一定范围空间物质聚集的极值现象。

所以,星球和星系不可能无限大。

星球和星系形成以后还会成长,太空物质不可能无限增加。只有新陈代谢,也就是部分已有星球和星系的毁灭,才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其他星球和星系成长所需的物质。

所以,我不相信星球内部的温度可以无限增加,也不相信星球和星系可以无限成长,太空物质无限聚集。某某星球多么大的说法未必可信,不是噱头,就是误判!一次系统内超新星的集中爆发可能在相当长的期间点亮一片空间,误判是难免的。

4443.通过原子结构认识宇宙结构

2021.2.7

每一本《学生字典》后面都有《元素周期表》,让我着迷。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看不懂《元素周期表》,因为十年动乱让我的学业停止在初中二年。恢复高考以后,我也只能选择文科,物理化学知识的“空白”成为我的遗憾。

术业有专攻,因为知识浩渺。接近六十周岁,基本实现我社会科学方面的贡献以后,我毫不犹豫的转向自然科学的研究,开始通读大学本科物理化学。

并不是我好高骛远,想一口吃个胖子,而是附近的图书馆售卖中小学教科书,也就没有相关书籍借阅。

我的学习可谓生吞活剥,搞清楚原子结构始终是我关注的重点。一本《奇异夸克》让我放弃了夸克理论,因为六种夸克会有无数排列组合,无助于原子结构的分析。已有的质子、中子理论使原子结构的分析相对容易,我的分析就从原子质子、中子结构的分析开始,编制和发表了人类第一张《元素结构分析表》。

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做饭,每天都要同煤气打交道,从来没有思考过燃烧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因为科普知识已经告诉我们热能源于分子的振动,此时却不满足于现有的结论,想到了核裂变的可能性。因为有光合作用,就会有原子向光子的转化,我为自己的创新认识激动,因为找到了质能守恒的基础和不同物质形态相互转化的基础,也是认识宇宙的基础。

在一本教科书的附录里面,我发现了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1836倍的记载,核外电子现象却与这种记载矛盾,我开始思考偏电荷光子存在的可能,提出了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和“巨光子”五种形态的光子理论,将质子质量修订为电子质量的1834倍,中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从质能守恒定律出发,否定了聚变能的存在。

最近发现所谓“聚变能”来自“氘”、“氚”聚变为“氦3”,“氦3”聚变为“氦4”,倒是有质子和中子释放,转化为能量,不过与传说中的能量相去甚远,不如直接燃烧氢气来得方便。还有,“氘”、“氚”、“氦3”在自然界的丰度实在可怜,在原子内部倒是相对充裕,不足以支持“聚变能”理论,坚定了我否定“聚变能”的立场。

通过原子结构的分析,我发现了“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扩大到星球和星系结构的分析,否定了“万有引力定律”,创新了宇宙形成和宇宙结构理论。捎带着抛弃了模糊的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实现了基本物理作用力与正负电荷基础物质存在的统一。

我是在人类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新,主要是理论分析,因为我没有实验观测手段,终究让沉寂了许久的物理界有了点新意。

物理化学终究是实证科学,我只能抛砖引玉,催促春天的到来。

4444.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2021.2.8

当我还是政府官员的时候,留下了丰富的人脉。以致检察官两年审查的评价居然是:“没有刁难过任何人,收过任何单位一分钱。没有这件事,是个好干部。”

我通读过马恩列斯和毛主席几乎所有的著作,中国和世界历史,考察过部队、工厂、农村、大学、政府机关、公检法和第三产业的方方面面,还有看守所和监狱,完全可以经商致富,起码还可以做家务和更夫。可是中国不缺这些,世界不缺这些,我的理想不是这些。

我集中精力学习和创作,才有今天《探索集》的丰硕成果。

心底无私天地宽,赤贫正好可以考察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了解社会百态,用事实抨击司法腐败,获得真爱。

历尽磨难才有坚强。许多同龄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我还活着。《探索集》已经写到4444篇,我也没有死!

我的阅历是创作的源泉,知识是创作的底蕴,每一篇《探索集》都可能是无价之宝,只有我才能写出!

这就是我的价值,我要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4445.季风、洋流与地底风暴

2021.2.12

我们都知道大气层和海洋有着自发的运动现象,还有偶发的物质运动。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

还有磁场温差和星球自身的运动,形成原因是什么?动力来自哪里?

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阐明了空间物质分配的一般规律和空间物质运动的基础。正物质向正物质星球聚集,反物质向反物质星球聚集;正电荷向正物质星球聚集,负电荷向反物质星球聚集,产生星际磁场和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形成磁场温差和星球自身的运动。磁场温差是能量的储存,达到临界点就会发生核聚变,核聚变是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导致强烈的降温现象,是星球物质运动的原动力之一。

连续不断的核聚变产生连续不断的物质运动,偶发的核聚变产生偶发的物质运动。所以,星球温度不会无限增加,星球形态才有相对的稳定性。

动辄星球内部若干万度的说法不过是人们的猜想,高温也会产生核裂变,导致星球的毁灭。所以,太阳表面温度也许是太阳的最高温度也说不定,起码地球表面的最高温度形成于地球大气层的边缘。

质能转化定律说明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能量也是物质的,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分子的运动,是光子形态的物质和不同物质形态的光子。除了正负电子向光子的转化与核裂变的发生,“聚变能”是不存在的。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不仅产生核聚变,还有可能产生核裂变以补充正负电荷物质形态的不足,同样产生降温现象。冰雹和强对流天气与局部磁场光子的裂变现象密切相关。

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我们难以观察,星球表面的物质运动则看得到、摸得着。有的表明自身物质运动,有的显示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不太容易区分,因为物质运动可能也有对偶现象。

所以,规律性的现象相对容易预测,偶发现象不太容易预测,但有规律可循。

以上是我的创新认识,没有成为普遍真理之前属于奇谈怪论。

4446.写给春天的文章

2021.2.13

昨天是中国农历春节,我没有发表新春感言,一篇《4445.季风、洋流与地底风暴》是我写给春天的文章。

我“刑满”后的第一篇文章是《信仰危机与腐败》,第二篇文章是《论改革》,也是写给春天的文章。

我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篇文章是《评“四人帮”的两篇黑文》,第二篇文章是《论社会主义生产》,第三篇文章是《近代史》,遗憾的是都没有能够面世,也找不到了。那时还没有网上论坛,除了报纸杂志,没有其他发表渠道。

自从有了网上论坛,我就不再给报纸杂志投稿,直接在互联网上发表,很快就能面世。

网上发表文章虽然环境比较“宽松”,但是没有稿费,还要“倒贴”上网费用,最多时每个月一百多元。要知道出狱以后很长时间我没有任何工资收入,六十岁以前“低保”也没有,经常为了房租、吃饭和节省每一分钱费心筹划。

现在有了“低保”和参战补贴,我才没有后顾之忧。

文章写多了就会出现“重复”,四千多篇文章我不可能记住所有标题和内容。有的时候知道重复了,视角不同,还是会发表。

现在写文章基本是信手拈来,也会思考一些时日,基本“成熟”才会“动笔”。

今年春节我收了若干“红包”,实在不好意思。《探索集》不仅是我的贡献,也有亲友的帮助。

4447.择偶年

2021.2.14

古稀之年,我突然觉得应该“脱单”了。

我一生有两个愿望:一是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对人类有所贡献;二是拥有一个心心相印的伴侣。

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第二个愿望屡屡受挫,并且遍体鳞伤。于是把自己变成“赤贫”,看看世界上有没有“真爱”。

“真爱”未必没有,我却未必敢于接受,屡屡逃避,安于“王老五”。

终于,进入古稀之年,情人节这天有老同学打听我的住址,向我推荐女友,我索性将住址告诉了更多的人,看看有谁感兴趣。

中国人讲究“缘由天定”,最终还是“顺其自然”。“人定胜天”只有少数人可以实现,不是“强人所难”,就是“强扭的瓜不甜”。我的弱点是心太软,英雄救美的结果被人剥得精光扫地出门。于是得了“婚姻恐惧症”,满足于自由撰稿人的生涯。

“低保户”七十择偶,可能是最后的抉择,已经有人以此祝福。希望有心人抓住最后的机会,说不定梦想成真。

我把今年确定为“择偶年”,希望实现第二个理想。

4448.我最新的自我介绍

2021.2.26

最近,我更新了《世纪佳缘》中的自我介绍,内容如下:

被开除了党籍公职的学者,依靠“低保”和参战补贴、租房补贴生活的“贪官”。以真名实姓无偿发表《探索集》系列文章4400多篇,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觅无房、无车、月收入2000元以下、不吸烟、身体健康、皮肤白皙、容貌85分以上、可以来沈阳市同居的女士为妻。凡是没有本人署名的信件均不是本人所发,来信不署名不予认可。无照片者、性冷淡者请绕行。

4449.“码起来”睡觉

2021.2.27

一间20平方米的囚室,塞进了36名犯罪嫌疑人,只能“码起来”睡觉。

所谓“码起来”睡觉,就是一颠一倒侧立排列睡觉,一床被盖6个人,没有翻身的余地。白公馆、渣滓洞都不会有这样的体验,只有看守所里可以遇到,这时候你期待的只是一个平卧的空间。

这样的生活环境虱子横行、疮疥泛滥是不可避免的了,油性的“增塑剂”是唯一的治疗药物,你还会在乎致癌的可能性吗?

4450.无奈的择偶要求

2021.2.28

我十七岁参军,二十二岁当工人,二十七岁上大学,三十岁成为国家公务员,三十三岁担任处级领导干部,四十二岁响应国家机关干部“五不准”的规定帮助妻子退回不当收入,引发了所谓“张虹、王东镇受贿案”,于是主动投案自首,承担了全部责任,四十八岁时被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次年开除党籍公职,理论上拥有二十五到三十二年工龄。

可是,原内务部一九五九年的一纸公函剥夺了我的全部工龄,也就是剥夺了我养老的权利,六十岁以后只能依靠社会“低保”和参战补贴、租房补贴生活,以更低的标志择偶,才不至于寄人篱下,靠“吃软饭”生活。

于是,有了我在某征婚网站上的最新自我介绍,寻觅无车、无房、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女士为妻。

无理的规定产生荒谬的社会现象,国家宪法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要求不及应该废止的部门公函,说明了极左思潮和部门利益还在荼毒,改革还任重道远!

脱贫应该包括纠偏,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才更加深入人心。

4451.挖大沟

2021.3.2

挖大沟是我监狱期间从事的主要劳动,俗称“出外役”。

有资格出外役的犯人不是很多,要经过严格审查,刑期短、罪行轻、身体好、没有逃跑倾向才有可能,在我服刑的监狱只有经济犯监区才有外役队。

挖大沟没有技术含量,主要凭体力,是人就能干,与我当兵时的挖战壕几乎没有区别。

犯人劳动除了改造之外主要是为监狱创收,挖大沟的效益好于其他劳动,所以颇受重视。我入狱前管理全市收费和商品房价格,主要与煤气、自来水、电业、通讯和城建部门打交道,建立了广泛的人脉,服刑期间联系外役的工作也主要由我承担。可我的减刑并没有受益我的贡献,主要是三弟和律师与法院达成了我假释期间不进行申诉的谅解,我才提前两年获得了假释。

我在看守所超期羁押六年就是因为难以定罪,办案检察官明知道我没有犯罪事实,是代人受过,却想卸磨杀驴,名利双收,同时报复我法庭上公开揭露他们徇私舞弊犯罪事实的行为。办案检察官之一到监狱退还扣押私人物品时对我说:法院如果判你无罪,我们不会抗诉。主审法官曾经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同意关多少年,判多少年?我拒绝并扬言绝食抗争时,却判我十年有期徒刑。

这就是司法腐败,“刑满”以后我向省市人大、纪检委、法院、检察院申诉多年没有任何成果。最后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昨天有网友提到了我“挖大沟”的经历,于是撰写本文,以示纪念。

4452.三月的故事

2021.3.7

1951年3月22日是我的生日,户口本上的生日。之前曾经是2月23日,后来说是搞错了,一查户口本是3月22日,才改过来。

1968年3月2日是我领取入伍通知书和绿军装的日子,放假半个月以后,3月17日离开沈阳市来到位于长春市西郊兽医学院的步兵136团新兵连,开始了五年的服兵役。1973年3月2日复员回到沈阳市,在邻居姐姐家住了一宿后,找到了父亲的老战友我的第二个家原沈阳市副市长张盘新同志家和我的第三个家原老邻居沈阳市副市长王健同志家,开始了我们长达二十年的友谊和亲情(当时我的父母和全家还在农村走“五七”)。可是1985年春天市委组织部到沈阳市物价局考察我的副局长人选时,1993年11月初我决定投案自首时,都没有告诉他们,2001年10月15日我出狱时他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以上是我生命中发生在三月的故事。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每年的3月5日是学习雷锋同志纪念日和周恩来同志诞辰纪念日,更有意义。

4453.看守所是犯罪学的百科全书

2021.3.8

看守所是羁押未决犯的场所,也是犯罪学的百科全书。社会有什么犯罪现象,看守所就可能羁押什么犯罪嫌疑人。即使没有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也可能通过犯罪嫌疑人的经历和故事有所了解。

我先后在沈阳市皇姑区看守所和大东区看守所生活了六年,羁押过若干监号,包括集中羁押杀人犯的监号和“严管”犯罪嫌疑人的监号。不但了解了形形色色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和犯罪过程、犯罪手段,还了解了警察与小偷、预审与犯罪嫌疑人、武警与犯罪嫌疑人、管教与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之间、看守所、入监队、法院、检察院和监狱的许多黑幕。

我现在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可我的基础是研究社会科学,分析所有的人和事,各种社会现象,《探索集》的主要篇幅也是针对社会问题,各种犯罪分子最好退避三舍。

我不畏惧死亡,在看守所我都可以死一万次了。检察官也想置我于死地,法院审我的是刑事三庭,专门审重犯和死刑犯的法庭,对他们我还能客气吗?何况事关司法腐败,粉身碎骨也要让党和国家看到司法腐败的严重性!

事后告诉我:“法院判你无罪,我们也不会抗诉。”这种廉价的卖好有什么用?当初的许诺哪里去了?我面部左侧的神经痉挛是永久的痛!

《探索集》揭露了所谓“张虹、王东镇受贿案”的全过程,也是办案检察官和法官永久的耻辱。

不是谁都能熬过六年看守所生活的煎熬,“庾死”也是杀人手段。如果我不以绝食抗争,说不定我还要在看守所超期羁押多少年!

我经历过部队大学、工厂大学、机关大学、真正的大学,也经历过看守所大学、监狱大学,人生可谓丰富多彩。俗话说:人生能有几回搏?虽然代价惨重,我终究搏过一次,不枉此生!

丰富的人生经历才有《探索集》的精彩,许多经历只能留在我的心里。

4454.煤炭和油气资源是碳循环的一个阶段

2021.3.9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碳是大气层元素,第二周期元素都是大气层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碳元素和氧元素,都是生命元素,地球环境也主要由这两个元素形成。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是氢元素,属于第一周期元素,却是所有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

元素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聚变成为高端元素和裂变成为低端元素的概率很低。所以,地壳和大气层中的碳、氧含量有递增的可能。我们所以感觉不到,因为它们很容易形成各种化合物,组成不同的循环链条。煤炭和油气资源是碳循环链条的一部分,可能由碳酸钙形态在软流层重组形成,或二氧化碳形态在地壳中重组形成。

氢元素的形成和置换反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产生连续核聚变而是发生置换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是物质形成过程的奇特现象,可能是物质形成并列的链条。

如果成立,不仅中国漂在石油上,地壳都可能漂在石油上。

地质断裂带是油气资源向上运移的主要通道,煤炭主要是石油的化石形态,地质断裂带两侧和板块边缘应该是煤炭和油气资源的富集区域,我国和世界煤炭、油气资源的分布确实如此。所以,中国不是贫油国。

4455.物质普遍的化合物形态

2021.3.10

在自然界,物质的元素形态极少,化合物形态却非常普遍,并且拥有相对独立的物理化学属性,不由人不想到天然形成的化合物与化合物形成的规律性。

例如二氧化碳和水分子的形成,橄榄岩和花岗岩的形成,乃至油气资源的形成。

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产生强烈的降温现象,不达到一定的程度是不会停止的。临界点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纯化学元素,还是某些化合物?或兼而有之?有什么规律性?我们尚不清楚,应该是不尽相同的物质形成链条。在软流层,应该混有地壳的化合物重组现象。在其他层次,也不排除化合物的重组现象。

是相邻元素的化合物形态,还是高低搭配的化合物形态,是不同的物质形成链条,后者伴随初级化学元素在非形成区域的形成,或相对高端化学元素形成过程的中止。例如,氢元素不是在外太空,而是在大气层、地壳、甚至软流层形成。

氢元素可以在任何重力条件形成,才有高端化学元素的产生。不是持续形成高端元素,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存在,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是不同的物质形成路线和链条。大气层中氢气的存在、氢化物的存在,说明这种现象的存在。其他化学元素有没有这种可能?形成于相对高端化学元素形成的区域?不能排斥可能性。但是,不应该存在高端元素形成于低端元素理论上形成的区域。例如,大气层元素、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甚至地核元素在外太空形成。所谓“黄金星”、“钻石星”,不过是人们的幻想。

油气资源形成于地壳和软流层,是外太空和大气层元素形成于地壳和软流层,应该是碳化合物重组,最大可能是碳酸钙分解重组。有可能直接分解与氢元素重组,也可能存在二氧化碳阶段,不排除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可能性。

远古生物不会集中堆积在煤炭和油气资源成矿的区域,后者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油气资源还有源源不断形成的趋势,说明它们是可再生资源,不过再生过程漫长,碳循环过程漫长。

从油气资源成矿规律的分析,到化合物形成规律的分析是一种进步,有待进一步深入。

4456.星球内部物质存在形态的思考

2021.3.18

化学元素的形成与光子密度和重力条件有着内在的联系。是不是说星球内部的物质是《元素周期表》那样以非常纯净的形态次第分布的呢?可能性不大。看看地球表面的物质形态,就可以大体知道星球内部的物质形态。

原因之一是核聚变伴随强烈的降温现象,产生非常强烈的物质运动,并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不尽相同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看看地球表面的气象活动,就可以想象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什么时候产生什么规模和类型的核聚变几乎是不可知的,相对的有序和绝对的无序运动并存,无时无刻不在破坏星球内部的稳定性。

不同化学元素的熔点不同,形成时的光子密度也会不同。周期不同,重力条件也会不同。不可能形成的初级元素可能由于光子密度不够意外出现,与高端元素组成化合物形态,原有化合物也可能再次分解组合。

重力筛选还是存在的:较重物质形态下沉,较轻物质形态上浮是客观规律。但是,岩浆不会变成铁水,地壳中的铁元素和地核元素可能源于星球形成时期的元素重组过程。还有,化合物的比重没有超过地壳元素的比重。

4457.古稀(诗一首)

2021.3.22

童时望古稀,感觉很神秘。

自己入古稀,还想做新郎。

4458.寻偶面对的尴尬

2021.3.24

头几年还在思考怎么样离开这个世界,上网搜索遗体捐献。最近突然觉得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有所不甘。正好有同学介绍相亲,开始思考寻偶的问题。

女方条件好,我会失去低保、参战补贴、租房补贴,成为“吃软饭”的人。女方条件不好,我又不可能“凑合”。“对偶婚姻”这一古老方式倒是出路之一,时髦的说法是“报团养老”,谁愿意与我“报团”呢?

我从不后悔做过的事情,以为是必然发生的,面对现在的尴尬与当初的舍身一搏也有一丝悔意——早知这样,还会头脑一热吗?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必然发生的。我的弱点是心太软,一事当前总是先为他人考虑,先是勉强的婚姻,后是被人剥得一干二净无情抛弃!

唯一的好处是问心无愧,活的坦然,可以集中精力实现人生目标。

“甘蔗没有两头甜”,人生能够实现一个目标已属不易,何况是“舞文弄墨”,探索深奥的基础理论,不但是社会科学,还有自然科学。

也有“两全其美”,就是寻觅一个综合条件不如自己,或者类似的“天仙”。都是“低保户”,谁也别挑谁,不会丧失仅存的经济条件!

我现在租房的地方是征地农民安置小区,满院子都是“低保户”,也有属意我的,放下身段不是没有可能。于是在某业主群发布了征婚启事,碰碰运气。

我会“吉星高照”吗?

4459.我也“夕阳红”了

2021.3.24

2021年3月22日是我的七十周岁生日,我的公交IC卡将从“爱心卡”升级“夕阳红卡”。

害怕去早了吃闭门羹,昨天才去办理,非常顺利。

我的低保金下个月开始可能也会上浮百分之二十,社区已经让我写了申请。

乾隆时老人达到一定年龄享受县官待遇,我也熬到乘公交车免费了。

免费的只是市属公交车,私人公交车还是要付费的,需要打听清楚。

出狱二十年了,许多地方还没有去过,如果门票可以免费就去看看。还有地铁和许多线路的终点站,应该去看看。当然,避开上班时间。

“逛新城”是老年人的特权,有了待遇才有可能,“红眼病”要不得!

4460.星球板块运动动力源的思考

2021.3.27

星球的板块运动是相对长期、稳定的物质运动,类似的还有洋流和季风运动。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和星际磁场的存在应该是基本动力源,而板块运动和洋流、季风现象提示的是非均衡的规律性,目前还没有人进行相关的研究。

我说的不是目前表象的气象学研究,而是星球内部核聚变的规律性研究,并且是星球内部不同磁场核聚变的规律性、关联性研究,也是地震学的深入研究。

直觉告诉我星球内部的核聚变可能存在均衡性,更可能存在非均衡性和相对的集中区域,是星球板块运动和洋流、季风现象的原动力,气象学和地质学应该深入到星际磁场运动规律和影响层面了。

仅供参考。

4461.清明告父母

2021.4.4

自从大哥有了私家车,每年清明都会拉上我们兄弟四人去回龙岗革命公墓祭奠父母,汇报一年来各自的情况。

由于疫情和大哥不在本地,去年以来改为各自在家祭奠,我以本文祭奠。

翻看了一下《探索集》目录,一年来撰写发表了88篇,应该是我的主要成绩。个人生活方面没有任何灾病,已经进入古稀之年,办理了公交“夕阳卡”。

由于老同学为我介绍相亲,重新燃起我实现人生第二目标的希望,在《世纪佳缘》交了年费,可以翻看网友资料和来信。

我知道人们都很实际,我也不愿意寄人篱下,难有实际成果,丰富一下生活也是社会实践。

我参军是十七周岁,今年是七十周岁,一生历尽磨难,也有了坚强的性格。芸芸众生,青史留名能有几人?能够留下一部《探索集》,丰富人类文明,我愿足矣!

社会科学方面,《探索集差别篇》、《探索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篇》、《探索集反腐篇》、《论改革》、《论理想的社会主义和现实的社会主义》是我的主要贡献。自然科学方面,《探索集科技篇》、《探索集石油地质篇》、《探索集太空篇》和对于原子结构、星球结构、星系结构的分析是我的主要贡献。古往今来能有几人?依靠“低保”和参战补贴生活奉献的“贪官”又有几人?

我已经从思考怎样离开世界,到再续姻缘,是个进步,也为时代增色添彩。

由于实践和知识的限制,创作已经进入瓶颈,每天数篇的现象可能不会再有。但是生活总会产生题材,生命延续,《探索集》就会延续。我不会让物理学继续沉寂,总会有新的题材出现,写满《探索集》4500篇还是可能的。

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以此文祭奠父母。

4462.基础核裂变、核聚变

2021.4.5

提起核裂变、核聚变,人们就会想到铀235、钚239。其实,基础核裂变、核聚变是氢元素的核裂变、核聚变。

我们日常所见的燃烧现象基本是氢元素的核裂变,而所谓光合作用则是氢元素的核聚变,核裂变不过是核聚变的逆过程。

我们熟悉的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核聚变,光子聚变为简单化学元素的过程。光子的无机核聚变过程我们还不清楚,却没有理由否定。

任何星球都不是它们诞生时的样子,经历了漫长的成长过程,主要物质来源就是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光子聚变为氢元素,氢元素聚变为高端元素。铀235、钚239都是地核元素,形成于地核条件,或星球元素重组产生爆炸形成的类地核条件,相对容易发生连续核裂变,转化为光子和电子辐射。

夸克理论是原子核物理的“玄学”,不但晦涩难懂,也没有事实依据。化学元素的光合作用有燃烧现象佐证,质能定律作为基石,应该取代教科书中的夸克理论。

分析《元素周期表》,所有高端元素都由氢元素聚变形成,不过稳定性不同。有的成为常规燃料,有的成为核燃料,有的难以核裂变。如果所有物质形态都容易核裂变,我们还能够看到相对稳定的宇宙吗?

4463.核裂变、核聚变与重力环境内在联系的思考

2021.4.5

抛弃了原子结构的夸克理论,我们面对的就是原子结构的质子、中子对理论和“氢元素”的三种形态,也是质子、中子结合的三种形态。

其实,每种化学元素都是质子、中子结合的不同形态,形成于不同重力环境和光子密度。

在大气层环境,氢气的燃点据说是摄氏570度,碳氢化合物的燃点更低,煤油的燃点据说是摄氏80度。而磁场温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据说每深入地壳百米增加摄氏3度,很快就会超过摄氏570度,高端化学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呢?只有一种可能:核裂变、核聚变与重力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

不仅核裂变、核聚变与重力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相同物质的不同形态与重力环境也有内在联系,才有天然气的液化形态和油气资源在地壳深处的形成。

放射性物质在它们形成的环境可能没有放射性,环境改变使它们呈现不稳定形态,产生放射性。所以,环境与物质形态有着内在联系。

分析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质子约为百分之八十九,“氦4”约为百分之十,基本粒子约为百分之一。氢元素的“氘”形态可能自发的趋向“氦4”核聚变,我们面对自然环境里的丰度才如此之低。而氢同位素的“氚”形态在外太空和大气层环境是稀有形态,在原子结构内部却有递增趋势,说明质子、中子对的形成,氢同位素的形成,与环境存在内在联系。

所以,我在分析原子结构时,双“氘”为“氦4”,“氘”为特例;“氦3”为特例。所谓“聚变能”,成为我嘲讽的对象。

理论错误会导致无效研究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聚变能”、“引力波”、“对撞机”可能都是实例,我们应该警惕“科学陷阱”。

正负电子可以自发的聚变为不同光子,不同光子可以自发的聚变为化学元素,才有我们面对的宇宙。强力对撞产生核裂变的概率远远高于核聚变,且原子形成自有内在规律,我通过原子结构的分析批判了“撞出来”的新元素。

4464.系统内星际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2021.4.7

我们看到的宇宙由许多无序和相对有序的系统组成。无序,泛指没有稳定的依附关系;有序,泛指组成星系的星际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银河系是已知的一级恒星系统;太阳系是已知的二级恒星系统。地月是已知的一级行星系统;月球也有了卫星,就成为二级行星系统。

银河系是否与其他星系组成了系统,我们还不清楚。系统内星球具有相对稳定的星际关系,是已经观察到的事实。

星系的组成不是万有引力的杰作,也不是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相对均衡,而是相互依存的磁场关系,或亲缘关系,由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形成。所以,宇宙中的系统不是孤独的,具有类似光子的对偶关系。延伸开来,可能组成类似原子、分子和更为广泛系统的可能。

我们不能创造宇宙,只能通过现象研究宇宙。

分析核外电子的存在,源于核内质子的偏电荷现象。分析核内质子的偏电荷现象,源于光子的偏电荷现象。分析光子的偏电荷现象,源于正负电子对偶聚集的奇正现象,这种奇正通过核外电子与不同偏电荷光子的对偶聚集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所以,核外电子现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核内质子位置不变,核外电子不会“跃迁”。核内质子不可能转化为中子,核外电子就不可能真正消失。由于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以质子、中子对的形式组成原子,“中子星”是不存在的。

我的上述认识,源于原子结构的分析,核外电子现象的分析。

仅有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还不能产生星系,还要有同电相聚作用力对偶聚集相对庞大的同类物质,形成对偶星球和星云,才能产生相对庞大的系统。

星系的规模有多大,就会产生更大范围的相对真空。元素重组过程的大爆炸,也会产生排斥现象,星系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

分析宇宙射线的物质构成,只有“氢”、“氦”两种主要成分,没有星球元素重组发生的大爆炸,任何星球都难以产生《元素周期表》上的其他化学元素。

正物质偏带正电荷,反物质偏带负电荷,所以我认为星系由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

核外电子共轭的分子现象和离子现象产生正反物质的偏电荷现象。虽然微弱,汇聚起来足以形成对偶星球和星系。

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使正负电子聚集为光子,正反物质聚集为星系,却不是完全融合,而是远吸、近斥,保持一定距离和相对的独立性,教科书称为核力。

同电相聚作用力也是一种核力:原子的形成可能源于这种核力,因为质子是相同偏电荷物质。星球的形成也源于这种核力。所以,我否定了万有引力,质疑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的模糊表象性,建议基本物理作用力为同电相聚作用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电磁作用力,外加运动和质量产生的离心力。

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排除了“引力波”的存在,规范星球运行轨道的作用力是磁场。磁场拥有一定的弹性,制约了对偶星球的逃逸和吞噬。即使地球消失了,地球轨道还会出现新的地球,因为太阳的对偶层次没有消失。

系统内的星际关系不是简单的星球关系,而是星球之间的对偶层次关系,类似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对偶关系。所以,地球只环绕太阳运行,月球只环绕地球运行。

星球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小行星带是过渡形态,具有暂时性,也有长期性。星球和星系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继续成长。所以,系统内的星际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465.第三种核力可能是电磁作用力

2021.4.8

教科书中,核力是星际间的远吸、近斥作用力,我认为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现象。昨天,我把同电相聚作用力列为第二种核力,因为核内质子存在相同偏电荷现象。同电相聚是电子和星球形成的主要原因,也应该是原子形成的原因之一。但是,找不到质子和中子形成与结合的原因,似乎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现象没有关系。而且,一个电子的偏电荷现象与质子1834个电子质量、中子1836个电子质量比较似乎过于微弱,不至于形成原子牢固的结合,一定还有更为强大的作用力组成原子核。

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这种数量比例可能由极值现象决定。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偏正电荷光子与核外负电子组成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与核外正电子组成反光子;一对正负偏电荷光子组成巨光子。什么作用力产生这些组合?这些组合又会产生什么作用力呢?我只能想到电磁作用力——我还相对陌生的物理现象,电磁作用力可能是第三种核力。

偏电荷光子具有偏电荷现象,巨光子的形成可能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产生局部小磁场。305-306个巨光子与正反光子的结合累积这种小磁场成为强磁场,加上质子之间相对微弱的同电相聚作用力,形成原子牢固结合的所谓强作用力是否足够了呢?目前,我还想不到其他原因。

我目前想到的源于正负电荷现象的三种(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电磁作用力)基本物理作用力都在原子结构中发现了,所谓“强作用力”是否可以抛弃了?

4466.基本物理作用力和原子结构的递增趋势

2021.4.10

原子结构是基本物理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破解了原子形成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以质子、中子对无限递增的形式呢?应该与光合作用的极值现象有关。

一个正反光子最多与305个巨光子结合;一个中子最多由306个巨光子形成;一个质子最多相伴形成两个中子;两个“氘”结构自然聚变为“氦4”结构;两个质子可以且至少与一个中子结成对结构;中子是质子无限对结构的媒介;原子结构的扩大离不开质子、中子对的增加;过多的中子冲击可能破坏质子、中子对的稳定性,导致核裂变;质子、中子对的增减与重力条件密切相关,亦受制于光子密度和种类。

宇宙射线只有“氢”、“氦”两种元素,说明外太空的重力条件只能形成第一周期元素,第二周期元素可能是大气层元素,以后各周期元素的形成可能与重力环境的不同相关。大爆炸可能瞬间形成复杂和极端的重力环境,产生复杂的元素形态,完成星球元素重组过程,可能是恒星和行星形成的必然过程,超新星现象的原因。

如此,恒星和一定规模的行星不可能只有第一周期元素,也不是“煤球”在缓慢燃烧(所谓持续不断的“氢”——“氦”聚变)。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可能来自宇宙射线冲击和磁场核聚变,地球表面的热层亦是如此形成。地球大气成分和热层下面的低温主要源于大气层核聚变,地球表面的第二周期元素主要源于大气层核聚变。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是吸热反应,不是放热反应。“氘”——“氦4”聚变没有能量释放。除了正负电子聚变为光子,“聚变能”是不存在的。“氚”——“氦4”聚变释放的能量是两个中子发生的核裂变,不如直接燃烧氢气来的实惠!

所以,耗费巨资、人力研究聚变能是浪费国力的“科学陷阱”。

4467.原子结构分析的重要突破

2021.4.10

研究原子结构许多年了,始终没有搞清楚质子、中子在原子结构中的作用,今天终于有所突破。没有质子的存在,就没有核外电子的存在,分子形态的存在;没有中子,就没有质子、中子对的存在,复杂原子结构的存在,中子可能拥有“胶子”的作用。

质子结构中正反光子还可能起到核裂变导火索的作用,核裂变首先源于质子裂变,才有大量自由中子和光子释放,引发连续核裂变。

这些都是猜想,在没有证实之前还不是严谨的科学理论,仅供参考。

为什么存在“氦3”结构?可能质子的结合至少需要一个中子媒介。

为什么高端元素存在中子递增趋势,也就是“氚”结构递增趋势?可能与“胶子”需求的增加有关。

以前似乎意义不大的一些学习终于派上用场,我的理论研究似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负偏电荷光子的对偶聚集可能形成局部磁场,又是电中性物质形态,让我迟迟不敢认定电磁作用力在原子结构中的作用,所谓“强作用力”的物质基础就不能确定,因为一个电子的偏电荷比较一个质子、中子对实在太少了!同电相聚作用力形成原子似乎有些单薄。可电磁作用力有可能形成无限大的质子和中子、原子,与重力环境脱离关系。我只好借助极值现象与宇宙射线成分的分析,将更为深入的研究留给真正的专家学者。

基础知识的先天不足是我的致命弱点,涉猎广泛勇于创新让我不受条条框框的制约,经常突发奇想有所突破,把中子看成“胶子”可能是正确的。

哪一个科学理论不是从猜想开始,我有何奇?

相对科学的猜想和否定,都是我的贡献!

4468.巨光子的比重与强作用力的形成

2021.4.11

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元素序号等于核内质子的数量,亦等于结构中正反光子的数量,核外电子的数量。而巨光子的数量等于原子量减去元素序号乘以306加上305乘以元素序号,可见原子主要由巨光子组成。

巨光子由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形成,每个巨光子都构成一个磁场,整个原子就是一个局部的强磁场,加上同电相聚作用力产生的核力,原子结构的强作用力就是这样形成的!

分子形态主要由核外电子共轭和互补形成,结合的牢固性自然不能与核内结构的电磁作用力加同电相聚作用力相比,所以分子形态相对容易改变,核裂变相对难以发生。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4469.化学元素的同一性

2021.4.12

所有化学元素都由正反光子和巨光子组成,是化学元素的同一性。

正光子是拥有核外负电子的偏正电荷光子;反光子是拥有核外正电子的偏负电荷光子;巨光子由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形成。正负偏电荷光子的存在是化学元素形成的物质基础,正负电子的存在是正负偏电荷光子形成的物质基础。正负电子的存在是正负电荷聚集形态的某种量级,未必是最小量级,不排除是最小量级,因为更微观的物质世界我们还不清楚。

同电相聚作用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电磁作用力,都离不开一个电字,因为正负电荷的存在是宇宙的物质基础,是所有物质形态存在的物质基础。而化学元素的同一性,是质能定律的基础。

所有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也是它们所能释放的最高能量,形成所需的最低能量,无中生有的聚变能和裂变能是不存在的,是质能定律的精髓。背离质能定律的所谓科学是伪科学,是削弱国力的科学陷阱。

4470.化学元素结构上的渐进和突变

2021.4.12

分析《元素周期表》,相邻元素的结构存在渐进和突变。

第一周期元素囊括了质子、中子对的五种形态,是所有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也是宇宙射线的基本成分,可以在零重力环境形成。

第二周期元素是在第一周期最后一个元素“氦4”基础上形成的,变化的是“氦4”基础上的表层,“氦4”成为以后所有元素的共同内核。我称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大气层也可以形成第一周期元素,但是外太空的重力条件不可能产生第一周期以外的元素。

第三周期元素是在第二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氖”元素成为以后所有元素的共同内核。“氖”有三种同位素,以后元素的同位素更多。从化学元素形成的规律看:每增加一个质子,增加一种化学元素;相同元素每增加一个中子,增加一种同位素。“氦核”、“氖核”、“镍核”是以后所有化学元素的共同内核,“钯核”是第五周期其后元素的共同内核,第六周期及以后元素的共同内核是“镍核”,而不是“钯核”,这是一种突变,因为原子结构的第四层在“镍核”基础上出现了32个质子、中子对结构,以后各周期元素都会在“铀核”基础上出现类似改变,每周期元素都可能形成星球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产生对偶星球和相对独立的磁场,形成新的系统。

例如:第三周期元素可能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第六周期及以后周期元素只能在本周期内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能形成所有元素重组以后星球的初始层次,以后周期元素分别形成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形成相反物质星球,相对独立的磁场。

例如:地球对偶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月球对偶地核形成。近日点相互排斥,远日点相互吸引;近地点相互排斥,远地点相互吸引。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同极相向,相互排斥,形成不同倾角。

地球海洋潮汐主要受地日磁场控制,地月磁场主要影响地核物质运动。

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分布,核内质子的分布相对稳定,核外电子就不可能跃迁。

原子结构的形成可以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星球的内部结构可以通过星系结构反映。小行星带是尚未成型的子行星和独立卫星,太阳系拥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说明太阳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一个相对独立的磁场,十五周期元素。当内陆核成熟以后,地球会拥有第二个月球。

4471.值得重视的过渡区间

2021.4.12

《元素周期表》上面的s区间和ds区间每周期只有两个化学元素,熔点与相邻元素显著不同,却可以相互衔接,我称其为过渡区间。

S区间的元素熔点普遍偏低,比较p区间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较多,活性很高,相对容易裂变。ds区间的化学元素集中了贵金属元素,很值得玩味。

相对容易裂变的化学元素还有“磷”元素和“镁”元素、“铝”元素。鬼火是“磷”元素在常温下燃烧,镁光灯是磷粉燃烧,铝热剂是铝粉燃烧。燃烧是核裂变的一种形式,化学元素转化为光子。爆炸也是一种核裂变,只是强度不如“铀235”和“钚239”来的强烈,因为“铀235”和“钚239”的原子量更高。

严格来说,f区间也是过渡区间,拥有相对较高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使稀土成为工业维生素。“铀235”、“钚239”都是f区间元素,相对容易与其他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是目前仅有的可以发生连续核裂变的化学元素。

“钕”和“铀”更是以后化学元素的共同内核,不是加速器通过低端元素的原子量相加可以轻易碰撞出来的。所以,我质疑“铅”(82号“铂核”元素)、“镍”(28号“镍核”元素)碰撞可以形成110号“铀核”元素。

4471.值得重视的过渡区间

2021.4.12

《元素周期表》上面的s区间和ds区间每周期只有两个化学元素,熔点与相邻元素显著不同,却可以相互衔接,我称其为过渡区间。

S区间的元素熔点普遍偏低,比较p区间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较多,活性很高,相对容易裂变。ds区间的化学元素集中了贵金属元素,很值得玩味。

相对容易裂变的化学元素还有“磷”元素和“镁”元素、“铝”元素。鬼火是“磷”元素在常温下燃烧,镁光灯是磷粉燃烧,铝热剂是铝粉燃烧。燃烧是核裂变的一种形式,化学元素转化为光子。爆炸也是一种核裂变,只是强度不如“铀235”和“钚239”来的强烈,因为“铀235”和“钚239”的原子量更高。

严格来说,f区间也是过渡区间,拥有相对较高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使稀土成为工业维生素。“铀235”、“钚239”都是f区间元素,相对容易与其他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是目前仅有的可以发生连续核裂变的化学元素。

“钕”和“铀”更是以后化学元素的共同内核,不是加速器通过低端元素的原子量相加可以轻易碰撞出来的。所以,我质疑“铅”(82号“铂核”元素)、“镍”(28号“镍核”元素)碰撞可以形成110号“铀核”元素。

4472.层次塌陷?还是直接形成?

2021.4.12

分析第六周期元素结构,我遇到了中间层次结构的显著变化问题:第四层结构从第五周期元素的18个质子、中子对变为32个质子、中子对。表层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开始就是26(2,8,18,26),第五周期第五层的“钯核”元素似乎全部压缩到“镍核”为基础的第四层,出现了原子结构的“塌缩”现象。

核结构是不可能“塌缩”的,就像核外电子不可能压缩到原子内部。只有一种可能:新的重力环境形成新的化学元素。

初始星球只有“氢”、“氦”两种化学元素,多是质子“氕”和“氦4”结构,也就是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不足以形成高端化学元素。只有裂变为光子重新组合,产生足够的“氘”、“氚”结构,才能形成高端化学元素(中子递增趋势)。这一过程通常以爆炸形式出现,形成梯次重力环境和高密度光子,才能实现(超新星现象)。

分析原子和星球、星系结构,没有实物解剖和近距离观察,只能理论推理,是个漫长过程。

外太空和大气层丰度极低的“氘”、“氚”结构在重力环境改变的地下,甚至地心,可能成为“氢”同位素的普遍形式,单纯质子的“氕”形态可能成为稀有形态,甚至完全消失。

高端元素原子量较高,一般不会出现在低端元素形成的环境。大爆炸可能例外,核试验出现少量第七周期元素(地核元素)就是实例。

剖析某个元素的内部结构有多少“氘”、“氚”、“氦4”架构,四则运算就可以做到:原子量是质子、中子之和,元素序号是质子数量,余数是中子数量,序号倍数的余数是“氚”结构数量,双“氘”为“氦4”,余数是“氘”结构。依次逐层分析各周期元素,就可以编制《元素结构分析表》,理论上是成立的,你也可以试一试。

4473.关于弱作用力的思考

2021.4.14

所谓弱作用力,特指“氚”结构裂变为“氦3”结构的物理现象,是针对强作用力而言的一种说法。

所谓强作用力,特指核结构的牢固性,并没有揭示牢固性的由来。所谓弱作用力,存在同样问题。

最典型的例子是“碳14”裂变为“氧14”,“碳14”中的两个“氚”结构裂变为“氦3”结构,原子量没变(只是少了四个电子质量),元素的性质变了。

值得注意的是“氚”结构裂变为“氦3”结构不是组成中子结构的306个巨光子之一裂变为一对正负偏电荷光子,而是其中一个偏负电荷光子裂变为正负电子,也就是通过贝塔裂变实现了原子性质的改变。说明一个质子肩挑两个中子并不稳定,两个质子携手一个中子相对稳定。

所谓弱作用力是对所谓强作用力的补充和否定,应了“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这句话。

其实燃烧也是一种核裂变:原子裂变为光子的过程。阿尔法射线也是一种核裂变:释放一个“氦4”结构,转化为低端化学元素。还有爆炸现象:某些化学元素瞬间裂变为光子。

如果释放“氦4”结构的“铀235”与相邻“铀235”足够近,相邻“铀235”有可能吸收这个“氦4”结构转化为“钚239”,核聚变也不是很难。

至于“氚”结构转化为“氦3”结构为什么一定通过贝塔裂变,而不是巨光子之一裂变为正负偏电荷光子,我也不清楚,只能承认现实,承认巨光子结构非常牢固,贝塔裂变才能破坏。

“碳14”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4。2代表一个“氦4”内核,4指表层结构有4个质子、中子对。“碳14”的14代表原子量,去掉一个“氦4”内核4个原子量,表层结构有4个质子、6个中子,10个原子量。10-8=2,“氘”结构以外多出两个中子,应该是两个“氚”结构、一个“氦4”结构。

“氧14”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6。2代表一个“氦4”内核,6指表层结构有6个质子、中子对。“氧14”的14代表原子量,去掉一个“氦4”内核4个原子量,表层结构有6个质子、4个中子,10个原子量。6的倍数是12,余数为-2,全部为“氘”结构少了两个中子,应该是存在两个“氦3”结构。表层结构由两个“氦3”、一个“氦4”结构组成。

如果“碳14”中的两个“氚”结构只有一个转化为“氦3”结构,“碳14”就会首先转化为“氮14”,再转化为“氧14”。查《元素周期表》“氮14”没有贝塔裂变,应该是“碳14”中的两个“氚”结构同步裂变为“氦3”结构。

以上介绍了我分析原子结构的方法,仅供参考。

查《元素周期表》,并不是所有元素的“氚”结构都存在贝塔裂变,所谓弱作用力的范围是有限的,更应该深入研究。所以,我没有将所谓强作用力、弱作用力视为基本物理作用力。

4474.核试验中链式反应的思考

2021.4.16

据说目前人类只掌握了“铀235”、“钚239”的核裂变。“铀235”、“钚239”的差别是一个“氦4”粒子的差别,可以是“氦核”,也可以是表层的一个质子、中子对,后者的可能性较大。

据说人类控制“铀235”、“钚239”的核裂变是通过控制中子数量实现的,中子数量的增加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应该是“铀236”、“铀237”、“钚240”、“钚241”的出现,在这里我们研究“铀235”的变化。

分析《元素周期表》里面的铀同位素,有“铀234”、“铀235”、“铀238”,没有“铀236”、“铀237”,很可能“铀236”、“铀237”在星球表面的稳定性最差,可以出现连续核裂变。其他元素的同位素有没有类似情况呢?通过研究才能知道,不知道人类是否做过这种研究?

中子可能是质子之间结合的胶子,没有中子就没有高端化学元素。中子过多又会导致质子、中子对的崩溃,发生连续核裂变,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已知化学元素都是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为什么“铀236”、“铀237”在地球表面不能存在,深入研究才能知道。通过第一周期元素的分析,质子、中子对只有五种形态,“氚”形态还有贝塔裂变的可能。

据说中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可能通过贝塔裂变转化为质子,也就是“氕”粒子。氢气的燃点据说是摄氏570度,可能发生二次核裂变,“氕”粒子转化为光子。这样,原子弹爆炸可能出现二次杀伤:中子辐射和二次光辐射。中子辐射难以观察,贯穿力强,要特别提防!

原子弹爆炸的第一次光辐射可能来自质子裂变,高密度光子可能破坏巨光子和原子形成的电磁作用力,将质子分裂为正负偏电荷光子产生高温和高温冲击波,连锁反应是中子的二次核裂变,继续释放热能。

控制中子数量,可以使“铀235”像煤球一样燃烧,是核反应堆的利用方式。

“钚239”的核裂变是直接核裂变,还是首先裂变为“铀235”,没有看过相关介绍,也不清楚。迄今为止只有“铀235”、“钚239”成为核燃料,说明其他高端元素的稳定性还是不错的,或者资源性不好。

我是半路出家研究核物理与天体物理,是哲学家、经济学家与自然科学家论道,仅供参考。

4475.关于单电荷组合形态的思考

2021.4.26

有电子-光子的物质组合形态,就可能有单电荷的物质组合形态,中微子有可能是单电荷的物质组合形态。但是,中微子的穿透力和运动速度排除了人类观察研究的可能,更有可能是一种假说。

电子不是最小的物质形态,我假设单电荷是最小的物质形态,也仅仅是假设,有利于物理学研究。多少单电荷组成正负电子,我不知道,也不必一定知道。正负电荷-正负电子-光子的五种形态-质子、中子-一切化学元素-星球-星系已经构成相对完整的物质形态和质能定律的物质基础,适当的舍弃和束之高阁是必要的,因为科学发展的现阶段我们不可能知道一切。

单电荷组合是否可以发展出其他系列的物质形态,与已知物质形态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我不清楚。承认现实,研究现实更为重要。

基本粒子未必都能发展出高端物质形态,原子未必包含所有基本粒子。“泡沫室”可能发现某些基本粒子的运动轨迹,未必确定基本粒子的种类和形态。人类的许多研究和试验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成果,正确的路线很重要。否则,就是劳民伤财。

束之高阁不等于完全放弃,经常思考是不可避免的,有了新的认识再拿来共享。

4476.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

2021.5.4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所有元素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第一周期元素涵盖了质子、中子组合的五种形态。也就是说,第一周期元素是所有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

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深入原子内部考察原子结构。但是,可以通过质子拥有核外电子,中子依附质子形成的客观规律,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分析原子结构。

0族元素是各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也是结构相对完美的元素,核外电子构型反映了元素形成规律。据此,可以分析出所有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和内部结构。

分析《元素周期表》,原子具有层结构,k层核外电子全部是2,说明“氦核”是所有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依次是2,8“氖核”,2,8,18“镍核”;2,8,18,18“钯核”;2,8,18,32“钕核”;2,8,18,32,18“铂核”;2,8,18,32,32“铀核”;2,8,18,32,32,18“110核”。更高的元素地球没有,只能分析到第七周期元素。

分析这些内核,“钯核”、“铂核”、“110核”是阶段性共同内核,只是所属周期最后八个元素的共同内核。“氦核”、“氖核”、“镍核”、“钕核”、“铀核”是所有其后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它们后面的所有化学元素都是在它们基础上形成的。人工合成元素要遵循元素形成规律才能事半功倍,违反客观规律是难以合成人工元素的。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核元素拥有同位素,可能发展出不同系列的高端元素,产生了元素结构分析的复杂性。还有若干贝塔放射性元素,产生拥有“氦3”结构的高端元素,增加了元素结构分析的难度。但是,“氘”、“氚”、“氦4”架构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可以实现大多数元素结构的分析。辅以少量拥有“氦3”结构元素的特殊性分析,人类完全可以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分析原子内部结构。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周期元素的形成可能与重力环境和光子密度有关,因为宇宙射线中只有第一周期元素。可是所有元素都由第一周期元素组成,地壳中几乎囊括了《元素周期表》的所有元素,如何解释?不排除任何重力环境都可能产生相对低端的化学元素,转化为高端元素需要相应的重力环境和光子密度。星球形成的元素重组过程发生的大爆炸可能形成梯次重力环境,产生相对高端化学元素沉积星球表面,出现地壳丰富化学元素的现象。还有内部压力增加产生火山通道的可能,周期性的将星球内部物质带到星球表面。岩浆分析,后者的可能性较小。

通过大气层的温度变化分析,我们发现核聚变可能产生相对较低的环境温度,也就是光子密度。达到临界点可能终止核聚变,停留在相对低端元素形态,不排除较高重力环境产生低端元素的可能。但是,应该排除较低重力环境产生高端化学元素的可能。较高重力环境产生低端元素也是特例,应该数量有限。所以,油气资源原生在岩浆中的可能性不大,碳酸钙分解出二氧化碳沿地质断裂带进入地壳圈闭重组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大。

4477.物质形态的量变和质变

2021.5.5

我们面对的世界,不过是物质的不同形态。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经过人类和不同生物的改造。

分析《元素周期表》,基础的物质形态是质子,然后是质子、中子对。原子结构每增加一个中子,产生一种新的同位素,一个质子最多与两个中子结合,更多的同位素需要更多的质子与更多的中子结合。

分析《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每增加一个质子,产生一种新的化学元素,对偶产生一个核外电子。质子的位置不发生改变,核外电子的位置就不会发生改变。

质子和中子都不是夸克形成,而是光子聚变形成:一个正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组成质子;306个巨光子组成中子。而光子由正负电子聚变形成:两个正电子与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与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组成巨光子;偏正电荷光子拥有负核外电子组成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正核外电子组成反光子。所以,“氚”结构中的一个中子可以通过贝塔裂变释放组成一个偏电荷光子的正负电子转化为质子,变为“氦3”结构。原子可以通过燃烧裂变为光子,才有质能守恒定律。

质能守恒定律是对“聚变能”的否定,所以人类至今没有创造出“聚变能”。

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形态几乎都是自然形成的,所以正负电子对撞机没有多大用途。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宇宙风速就可以形成,不用光速就可以实现化学元素向光子的转化。不同化学元素的对撞,最大可能是转化为光子,然后聚变为大气层元素。没有地心重力环境,不可能创造出地心元素。发达国家放弃的项目,我们没有必要耗费巨资引进。要警惕科学陷阱,无谓的耗费国力。

化学元素的人工合成是很难的,化合物的人工合成相对容易,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每一种化合物都是新的物质形态,拥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属性,是特殊形态的“原子”,原子则是拥有相对稳定和统一内核的化合物。对撞机所以创造不出新元素,主要是撞不出新内核,“氚”结构递增的新内核。违反物质形成规律的科学实验是浪费国力。

4478.假说的依据

2021.5.30

迄今为止,人类还无法深入原子内部考察原子结构,也无法深入每颗星球、每个星系考察星球结构,星系结构。所以,关于原子结构、星球结构、星系结构和宇宙一般认识的理论都是假说。

假说不等于瞎说,要以人类现有的知识为基础大胆推测,得到普遍认可和一定程度的证实才能成为暂时的“真理”,登堂入室成为教科书和主流认识。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和“定论”,敢于推陈出新,才有科学的发展进步。

我相对系统的研究自然科学始于2008年社会科学的研究告一段落以后,家里的藏书全部读完,再次将目光转向图书馆和自己欠缺的自然科学知识,开始系统的补习大学本科物理化学、医学、地质水文、天体物理、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此时已经接近60周岁。

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让我不再迷信任何权威,批判的学习现有知识,而既有知识储备也让我有了一般的判断力,所以我的学习伴随批判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通过学习发现人类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远远好于自然科学,现代自然科学已经陷入相对停滞的状态,迫切需要类似十八、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的科学爆炸打破沉寂,我大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

我对于原子结构、星球结构、星系结构的分析,源于核外电子现象的分析,产生了偏电荷光子的假说、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假说,诞生了新的宇宙观。是否正确,有待深入研究和证实。

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也面对讥讽和嘲笑,偶尔回敬一篇,大多一笑置之。

我17岁参军,开始通读马恩列斯和毛主席著作、中国和世界历史,考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生历尽磨难,才有《探索集》系列文章的诞生。

今年我已经70周岁,记忆力开始下降,没有新的研究方向写作也会减少。即使如此,也会偶尔露峥嵘,写一两篇有价值的文章,这是我继续生存的意义。那是生命的积淀,不是谁都可以写出来的。

假说也要有依据,依据源于人类知识的积淀。

4479.临界温度伴随重力条件的改变

2021.6.3

无论核聚变与核裂变都存在临界温度,也就是临界光子密度。

在地表条件下,氢元素的临界裂变温度,也就是燃点是摄氏570度。如果在地幔和地核重力条件燃点也是摄氏570度,可能就不会有氢元素的形成和存在了。可所有高端元素都是在氢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氢元素的形成,就没有高端元素的形成。所以,临界温度可能伴随重力条件改变。

伴随重力条件改变的不仅是裂变温度,可能还有聚变温度与分解合成温度。已有化学元素与化合物在临界温度改变时是聚变为高端元素,还是形成新的化合物,可能有复杂的因素。碳酸钙可能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油气资源形成的重要环节。海洋环境形成了钙,吸收了二氧化碳,组成了碳酸钙,伴随板块运动进入软流层和上地幔,分解出二氧化碳,是聚变为高端元素,还是油气资源,我们说不清楚。从火山喷发气体来看,二氧化碳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是喷发气体的主要成分。所以,我设想二氧化碳可能沿地质断裂带蓄积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大。

我国处于欧亚板块的边缘,又有喜马拉雅隆起,具有油气资源形成的优越条件,不可能是贫油国。丰富煤炭资源的存在必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存在,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因为煤炭资源很可能是油气资源的化石。

煤炭资源枯竭了,不代表油气资源也枯竭了,地下深层很可能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因为形成二氧化碳蓄积的地下孔隙仍然存在。浅层油气资源的存在,必定还有深层油气资源的存在,不要浅尝辄止。

物质形成与循环没有停止,碳循环与油气资源的形成就不会停止。所以,煤炭与油气资源是可再生能源。

煤炭和油气资源燃烧,裂变的是氢元素,不是碳元素。碳是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当然也是裂变临界温度最高的化学元素。氢元素无处不在,碳元素就是碳氢化合物形成和存在的必要条件。

油气资本宣传能源的不可再生说不过是为了抬高身价,没有科学价值,不要上当。

氢元素是常规能源,是能源之母,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有氢元素形成,才有高端元素形成。所以,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储备石油不如储备油井。

4480.临界温度化合物形态下的不同

2021.6.3

在地表重力环境,氢气的燃点是摄氏570度,不同碳氢化合物的燃点就不同了,煤油只有摄氏80度,说明临界温度在不同化合物形态是不同的。

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也可能改变化学元素核裂变、核聚变的光子密度。氢元素与碳元素结合,可能降低了核裂变的临界温度。

其他化学元素是否存在类似现象,通过试验才能知道,可能是普遍现象。人的体温相对稳定,说明复杂化学环境某些化学元素的临界温度在体温附近。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过程,植物中的叶绿素可能有助于光子在常温聚变为氢元素,与二氧化碳实现化学反应产生碳氢化合物。某些化学和重力、温度条件可能有助地壳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

物质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中的星球是有生命的,通过磁场聚集和交流正负电荷,转化为磁场温差与化学元素,共同成长。氢元素是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初级形态,所以无处不在。碳元素是大气层元素,也是高端元素的中间形态,主要形成于大气层环境,通过碳循环与氢的化学反应转化为油气资源。这是持续不断的过程,所以油气开采不是一锤子买卖,要珍惜油气资源的形成环境,不要杀鸡取卵。

4481.生物低温核裂变核聚变

2021.6.8

如果分析原子、星球、星系结构是无机化学的话,分析生物结构就是有机和生物化学了。我没有多少知识储备,囫囵吞枣看的一些书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从无机化学到有机化学研究的过渡纯属自然。

生物的生存区间非常有限,不可能高温,也不可能非常低温,至少要有第一到第三周期元素存在,要有水分子存在,不是所有星球都具备这些条件的,所幸地球具备了这些条件。

地球具备这些条件纯属偶然,也是必然,任何恒星系统都可能有一些星球具备这些条件。由于星球和星系是成长的,生存条件的存在也是暂时的,地球迟早会丧失现有生存条件,转化为地球以远星球类似的情况。

太阳系伴随太阳同期形成的行星只有四颗巨行星,以后依次产生四颗类地行星,只有类似地球的轨道产生地球环境,也要银河系和太阳释放能量的大环境没有多少改变。所以,地球环境纯属偶然。

我们知道宇宙射线由百分之八十九的氢元素、百分之十的氦元素、百分之一的基本粒子和其他成分组成,所有高端元素也由氢、氦架构组成,生物环境自然可以形成氢、氦元素,发生核聚变,而它们体内相对的恒温只有可控核裂变维持,所以生物体内存在低温核裂变核聚变。

我认为: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也可以裂变为相应光子。是为质能守恒定律。

光子由正负电子组成,电子由正负电荷组成,同电相聚和极值客观规律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和偏电荷客观规律产生光子和星系。生物的形成是复杂客观环境的必然结果,不是所有客观环境都能产生的,所以具有偶然性。氢、氦、碳、氮、氧,可能是蛋白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元素,生命维系不仅是化合分解反应,也有某些化学元素的形成和裂变过程。自身不能维系,才从外部获取。超出一定的弹性,就是生命的终结。

生命存在的温度区间属于相对的低温区间,所以存在生物低温核聚变核裂变。

4482.阳光为什么不能温暖太空?

2021.6.8

据说外太空异常寒冷,只比绝对零度(-273.15度)高约摄氏2.74度。为什么阳光可以温暖地球,不能温暖太空呢?一般的解释是真空造成的,因为真空不能保暖,没有说服力。

环境温度由环境中的光子密度决定,太空寒冷是因为太空中的一般光子密度只有2.74k(始于绝对零度的摄氏2.74度)。原因有两个:一是太空寥廓发生的光子扩散;二是太空中的光子会转化为氢、氦元素组成的宇宙射线。正物质宇宙射线会向正物质星球聚集,反物质宇宙射线会向反物质星球聚集,与大气层撞击转化为光子和新的化学元素。我们看到的阳光直接来自所有恒星的光子密度不会超过2.74k,其余的主要来自太阳宇宙射线的转化。

温暖地球的不仅只有阳光和宇宙射线,还有星际磁场温差:地下没有阳光直射,据说每深入一百米温度升高约摄氏3度。因为正物质星球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聚集负电荷,通过交流正负电荷组成星际磁场,产生磁场温差。即使没有阳光,也会高于太空温度。

所以,太空寒冷不是真空造成的,而是来自太空磁场与恒星的光子密度只有2.74k。

4483.寒冷源于核聚变

2021.6.10

根据质能守恒定律,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聚变形成,也可以释放上述光子。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是吸热反应,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当然,正负电荷(电子)聚变为光子的核反应除外,一切光子形成过程都是放热反应。

保暖措施可以产生光子滞留,如果外太空不是真空,确实不会那么寒冷。恒星释放的光子如果没有聚变为氢、氦原子组成的宇宙射线,外太空也不会那么寒冷。只有光子形成,没有化学元素形成的核聚变发生,整个宇宙都不会寒冷,甚至可能酷热!

地球大气边缘有一个热层,又叫增温层,温度最高数千k,主要源于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如果没有产生地球大气主要成分的核聚变发生,地球表面就是炼狱!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元素都是大气层元素,包括其中的金属、非金属元素,通过沉降汇聚才能成为矿藏。

地球大气热层下面赤道附近的中间层温度最低摄氏零下85度,两极零下45度,而地面两极温度最低,源于核聚变的深度不同。核聚变可能连续发生,直到停止的临界点。

核聚变发生不仅需要巨光子,还要有正反光子,正反光子的存在是首要因素。正反光子不过是正负偏电荷光子拥有了核外电子,而不是对偶聚集为巨光子。所以,没有正反光子也不会有化学元素形成的核聚变发生。

正物质星球没有反物质元素存在,反物质星球没有正物质元素存在,可能压根没有相反物质形态的光子形成,可能受到排斥。前者可以解释星球内部也没有相反物质形态元素形成,后者可以解释“黑洞”现象的形成。

正反光子形成需要相同数量的正负电子,偏电荷光子形成需要不同数量的正负电子,核外电子共轭与离子现象都会产生物质的偏电荷现象。正物质星球偏向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向负电荷,聚集负电荷,通过星际交流产生的星际磁场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

核聚变不仅需要光子种类数量的临界需求,不同化学元素还有重力条件的要求,存在持续核聚变与间歇核聚变的可能,产生岩浆、洋流、大气环流等各种运动形态,还有对偶运动形态。相对稳定的运动形态有相对稳定的客观规律支配。

本文研究寒冷源于核聚变,外太空的寒冷源于宇宙射线和星球、星系的形成,星球表面和内部的热运动(寒冷属于低温热运动)源于星球表面和内部的核聚变。

4484.核外电子与星系的形成

2021.6.14

迄今为止,人类还无法深入原子内部考察原子结构,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原子外部有一层电子云,称为核外电子。核外电子的数量与核内质子的数量相同,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的分布,亦即核内质子、中子对的分布,因为中子依附质子形成和存在。

核外电子的存在源于核内质子的偏电荷现象:正质子存在一个正电子量的正电荷;反质子存在一个负电子量的负电荷。我认为质子存在偏电荷现象的原因在于形成质子的光子存在偏电荷现象:偏正电荷光子由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聚变形成;偏负电荷光子由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聚变形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聚变为巨光子;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成为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成为反光子。一个正光子与305个巨光子聚变为正质子;一个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聚变为反质子;306个巨光子依附质子聚变为中子。质子与中子有五种结合形态,构成《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光子转化为原子的过程,燃烧现象的实质是原子裂变为光子的过程。物质形态变化,质量不变,蕴藏的能量不变,是为质能守恒定律。

传统物理学认为星系的形成源于万有引力,产生“擒获说”。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为什么不会因此增加一个?那么多流星,为什么没有转化为行星,或者小行星带?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为什么没有被太阳吞噬,而是成为行星?“擒获说”显然缺乏说服力。

通过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偏电荷的对偶关系,我们可以总结出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光子的形成也是基于这种对偶关系,差别是均衡对偶与偏电荷对偶,最终达到均衡对偶。由此,双子星系的形成也是客观规律使然。

银河系有两个悬臂,我怀疑银河系也是双子星系,核心是两颗黑洞形式的正物质恒星,对偶产生的二级恒星系统分别形成两个悬臂。

星系的形成源于核力,教科书解释核力是一种远吸、近斥作用力,所以系统内星球不会相互吞噬,而是有序运动。

核力的形成源于正负电荷的相互关系:同电相聚、对偶聚集,而不是相互湮灭。所谓湮灭,不过是从相对独立的电子形式转化为对偶聚集的光子形式。

拥有核外电子的原子是电中性形态,分子形态和离子形态的原子由于部分核外电子缺失呈现偏电荷形态。星球一般呈现偏电荷形态,不同偏电荷形态的星球对偶聚集组成星系。

分析系统内星球的对偶关系,我们可以发现相对独立的磁场:太阳系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与太阳组成共同磁场,它们的卫星则与各自的主星组成共同磁场。不是太阳的磁场强度不够,而是形成的对偶关系不同。

不同的核内质子对偶形成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形成独立磁场的只有对偶质子,而不是整个原子。与八大行星组成相对独立磁场的是组成太阳的不同层次,而不是整个太阳。初始太阳可能只有五个对偶层次:初始层次与银核之一黑洞的某个层次的一部分对偶形成,组成共同磁场,其余四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形成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组成四个相对独立的磁场。以后伴随太阳新的对偶层次的出现,依次产生四颗类地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地球伴随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月球伴随地核形成。地球与太阳存在依附关系,月球只与地核存在依附关系。所以,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不是依据万有引力形成,而是依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形成。影响地球表面物质运动的主要是地日磁场,而不是地月磁场。影响潮汐现象的不仅是吸引力,还有排斥力。

4485.碳酸钙分解聚变为油气资源的可能性

2021.6.20

碳酸钙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主要在海洋环境完成,沉积在海洋底部,伴随地质运动进入软流层和陆地深处,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一旦分解出二氧化碳,就有可能在重力和高温作用下与氢元素结合,转化为油气资源。所以,板块边缘、地质断裂带附近和磁场温度较高的地层深处碳酸盐地质,都有可能成为油气资源富集区。

最近,我国发现的几个十亿吨级油气田,都在上述区域。

煤炭产区也不要忽视,煤炭主体很可能是石油、沥青的化石,浅层转化为煤炭,深层可能还是油气资源,应该加强煤炭产区深层地质勘探,极有大油田的可能性!

氢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可以形成于任何重力条件,高温高压可以加速化合物的分解组合,促进碳循环的进行和碳氢化合物的形成。而碳氢化合物能量的释放,主要是氢能量的释放,碳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复杂化学环境可以降低核聚变、核裂变的临界条件,现有油气资源蕴西藏域可能存在较好的成油气条件,不要轻易破坏,促进油气资源的再生。

4487.我在《世纪佳缘》的自我介绍

2021.7.1

本人王东镇干部子弟,是依靠“低保”和参战补贴、廉租房补贴生活的科学家、思想家、自由撰稿人。我6岁丧母,10岁承担全部家务劳动,17岁参军开始通读马列、中国和世界历史,思考社会问题。本人除了检察官的电棍留下左侧面部神经痉挛的残疾外,身体健康。生活简朴,爱好游泳、爬山、步行、围棋等运动,以在点点滴滴中学习,在点点滴滴中磨练,在点点滴滴中严格要求自己,在点点滴滴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为座右铭,是1991年《论理想的社会主义和现实的社会主义》、2002年《信仰危机与腐败》、2004年《论改革》、2008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和人类第一张《元素结构分析表》的作者。57岁开始通读大学本科物理化学、医学、水文地质、土木工程等,探索自然科学。至今以真名实姓无偿发表《探索集》系列文章4480多篇,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均有独到见解,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觅无房、无车、月收入2000元以下、不吸烟、身体健康、皮肤白皙、容貌85分以上、可以同居的女士为妻。凡是没有本人署名的信件均不是本人所发,来信不署名不予认可。无照片者、外地的、性冷淡者、吸烟者请绕行。另外,条件比我好的女士以抱团养老的形式结合为佳;条件类似或不如我的女士,婚姻形式自选。或先按第一方案,双方感觉分不开时再按第二方案。

均是过眼云烟,只有思想永存!

我来到这里,抓住最后的浪漫。

4488.“蓝色星球”源于氧元素的大量存在

2021.7.4

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因为地球拥有大气层和海洋。并非所有拥有大气层和海洋的星球都是“蓝色星球”,大气和海洋成分、状态,大气层厚度也是重要因素。

最重要的因素是氧元素的大量存在,有“氧”必有水,有水必有“氧”。

物质存在三态,达到临界温度会相互转化,并非所有的冰都由水分子形成。来自外太空的大量冰陨石很可能不是水分子形成的,而是氢、氦元素的固体形态。因为只有“氢”、“氦”元素是太空元素,可以在太空重力条件形成。宇宙射线由百分之八十九的氢元素,百分之十的氦元素组成,可以为证。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氢原子拥有一个核外电子,氧原子拥有两个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二者正好互补组成水分子。所以,“氢”、“氧”元素自发倾向水分子组合。

“氢”是第一周期元素,也是所有元素的基本架构,可以形成于任何重力条件,只有太空环境相对稳定,没有化合物形态。

“氧”是第二周期元素,也是大气层元素,一般形成于大气层重力条件。也是高端元素形成的过渡阶段,部分形成于高端元素形成过程的中断。

从一定重力环境形成一定化学元素的客观规律出发,地球成为“蓝色星球”与地球轨道的位置密切相关。

太阳系有八颗主要行星,只有地球是“蓝色星球”,因为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与地球表层大气撞击正好形成目前的地球大气成分。所以,太阳系八颗主要星球的大气成分各不相同。太阳系里地球以远行星很可能曾经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距离太阳更近的两颗行星很可能在未来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

据说木星的某些卫星也有大量水分子存在,那是与木星宇宙射线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星际关系的形成规律,太阳是反物质星球,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木星是正物质星球,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木星的卫星是反物质星球,排斥太阳宇宙射线,吸引一切反物质宇宙射线,主要是来自木星的宇宙射线。木星虽然不是“火球”,星际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的交流也有相反物质形态宇宙射线的形成。所以,氧元素和水分子都有正反物质形态,并非所有“蓝色星球”都适合地球人生存。

4489.二氧化碳驱油有助油气资源的再生

2021.7.6

驱油有火驱、水驱、化学驱油等方式,最合理的应该是二氧化碳驱油,因为油气资源很可能是氢原子置换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形成的。二氧化碳驱油不仅可以降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还有助油气资源的再生。

碳是燃点较高的化学元素,不容易裂变为光子,却有助氢元素裂变,降低氢元素的燃点。例如氢气的燃点是摄氏570度,煤油的燃点只有摄氏80度。氢气的安全性较差,储运不是很方便,油气资源却相对方便,所以成为常规能源。

氢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可以形成于任何重力条件。碳是大气层元素,可能形成于地球大气的增温层,与氧结合成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生物光合作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也可以溶解于海洋,与钙元素结合转化为碳酸钙,也就是石灰岩,伴随板块运动进入软流层和地壳深处,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再次分解为二氧化碳,与氢元素结合,置换出氧元素,转化为油气资源,某些地质条件可能有助于这种置换。

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可以生产汽油早已是成熟工艺,只是专利保护没有普遍应用。

光子与化学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通过质能定律解释,现实宇宙就是转化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们囿于油气资源的生物转化,致使我国成为“贫油国”。解放思想以后,形势已经根本改变,若干十亿吨级特大油气田的发现向我们展示了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广阔前景。世界煤炭和油气资源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说明油气资源很可能由二氧化碳转化,是碳循环的一个阶段。油气资源是可再生能源,不是化石能源。

利用油田的地质条件注入二氧化碳,可能有助于油气资源的再生。没有人为注入,也有地心压力自然注入,恢复油田的生产能力。我们应该改变目前杀鸡取卵的生产方式,采用养牛挤奶的方式开采油气资源,更为合理。

4490.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激波和热障

2021.7.7

太阳系边缘存在柯伊伯带是天文学家的共识,说明太阳第一对偶层次与第二对偶层次之间有新的对偶层次形成。不仅是这两个层次之间有新的对偶层次形成,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说明与它们对偶的太阳层次之间也有新的对偶层次形成。

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是我依据核外电子现象提出的观点,彻底否定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说明正负电荷存在对偶聚集客观规律。这种对偶聚集可能是相对均衡的,可能是局部倍量的,通过核外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

通过核外电子构型我们可以发现原子内部的层次现象,对偶形成核外电子的层次现象。所以,核内质子不会“跃迁”,核外电子就不会“跃迁”,核外电子的“跃迁”理论是错误的。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说明太阳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不可能是气体星球(初始层次对偶银核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均拥有四颗主卫星和两个小行星带,说明拥有七个对偶层次,也不是气体星球。

我们很难深入太阳和其他星球内部考察结构,却可以依据客观规律与系统形态分析内部结构。这不是臆想,而是物理科学。

太阳同轨有若干类似太阳系存在,宇宙射线相互作用可能存在激波与热障,不过微乎其微。因为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本就不是很高,到达太阳系边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地球大气相互作用才有数千k的热度,到达太阳系边缘怎么可能产生数万度的光子密度?真是那样,地球还有黑夜吗?

在互联网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未必全部真实。教科书也有许多假说,只能参考。

我的看法也是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4491.第七、第八周期零族元素可能的核外电子构型

2021.7.9

《元素周期表》只给出了第六周期零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第七周期元素由于天然数量有限,第八周期元素由于没有发现,没有给出。

在编制《元素结构分析表时》,我根据《元素周期表》给出零族元素核外电子构型的演变规律,大胆设想第七周期零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32、18、8,计算了第七周期元素的内部结构。由于已知第七周期元素多是人工核素,数据可能有误,编制并不顺利,怀疑一些人工核素可能存在学术造假。

第八周期元素地球根本没有,人工核素也没有,核外电子构型更是无从知晓。不知道核外电子构型,造假都很困难。所以,人工核素的发现到第七周期元素就停止了。

我分析第八周期零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可能是:2、8、18、32、32、32、18、8。以后各周期零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依次在中间增加32,造出相关人工核素才能证明。

4492.质子与中子

2021.7.12

刚才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子质量是质子的百万分之一,并且质子与中子在原子内部是均匀分布的,显然与事实不符。

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具有1834个电子质量;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具有1836个电子质量。中子依附质子形成和存在,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中子与质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由一个质子、两个中子组成的“氚”结构中的一个中子,在所谓弱作用力作用下通过释放一个偏电荷光子的正负电子,转化为质子。这个“氚”结构因此转化为两个质子、一个中子组成的“氦3”结构。

质子与中子在原子内部是以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成对存在,不是均匀分布,而是严格按照核外电子构型,拥有相对统一的内核和层次分布。

可见公开发表的文章未必就是真理,言之凿凿未必就是事实,掌握知识才不会受骗上当。

4493.相对稳定的板块运动与核聚变区间

2021.7.14

地球的板块运动是历史形成的,带来相对集中的地震、海啸和火山运动。

地球的板块运动是地球内部相对有序的核聚变活动推动的,所以相对稳定。

星系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共同成长。而星际与星球内部正负电荷的分配应该有客观规律支配,层次对偶、磁场对偶是客观规律之一,相对的集中区间推动了板块的形成和运动。

太阳系八大行星第一对偶层次分别与太阳不同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相互排斥,影响通过轨道倾角体现,对星球表面物质运动的作用不是很大。它们的卫星与星球内部的其他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对星球表面物质运动的影响是次要的。所以,它们是否处于一条直线对地震、海啸和火山运动影响不大。

地球第一对偶层次包括大气层、地壳、软流层、上下地幔,均与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地球第二对偶层次由地核组成,对偶形成月球,与月球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在地球内部两个磁场之间可能存在磁悬浮,影响星球内部的物质、能量交流。影响地球表面物质运动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地日关系,而不是地月关系。不仅仅是吸引力,还有排斥力。

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有可能存在带电运动,引发海洋和大气层对应带电运动,反映地球内部物质的带电运动。海洋和大气层还有相对独立的自身运动,不可能全部反映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全面分析才能正确判断。

今天早晨看了几部反映海啸和大地震的片子,想到它们相对集中的区间必定与星球内部核聚变区域的相对集中有关,于是写了本文。

4494.光子是什么?

2021.7.14

光子是物质存在的光子形态,由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也可以由化学元素裂变形成。

光子至少有五种形态: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成为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成为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相互纠缠、对偶聚集成为巨光子。

一个正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结合聚变为正反质子;306个巨光子依附质子聚变为中子,脱离质子只能以中子形态存在15分钟。质子与中子的结合有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基本形态,所有化学元素不过是质子、中子结合的不同形态。

光子与化学元素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质量不变;电子与光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质量不变,是为质能守恒定律。

我对化学元素与光子相互关系的认识源于燃烧现象的分析:燃烧现象的本质不是分子的振荡,也不是简单的氧化现象,而是某些化学元素向光子的转化,核裂变的一种形态。我对光子五种形态的认识源于核外电子现象的分析:有偏电荷光子存在,才有正反光子存在,才有化学元素的核外电子形态和正反物质形态。双子星的存在与偏电荷光子的存在可能受相同客观规律支配:“奇正现象”可能是普遍的客观规律,银河系的双悬臂可能证明银核是双子星系。

通过核外电子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光子的形成、星系的形成可能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而电子的形成、星球的形成、原子的形成,可能源于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前者具有远吸、近斥的物理现象;后者具有“万有引力”的表象,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有人问:光子到哪里去了?我的回答是:或者聚变为化学元素,或者裂变为正负电子,或者滞留空间。环境光子密度,决定环境温度。

4495.物质形态的正反基因

2021.7.15

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是有正反、公母、阴阳之分的,所以丰富多彩。可是光子形态之前的物质世界只有正负电荷和正负电子,即使拼凑出正负电子组成的光子,仍然单调。有了偏电荷光子和源于偏电荷光子的五种光子形态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宇宙中出现了正反两种物质形态的化学元素,星球和星系。它们全部源于偏电荷光子的出现,所以偏电荷光子是物质形态的正反基因。

偏电荷光子是由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或者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的光子形态。自发的倾向相互纠缠,或者获得核外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达到一定的数量组合,转化为质子和中子,形形色色的化学元素,星球和星系。

偏正电荷光子偏带正电荷,偏负电荷光子偏带负电荷,它们组成的质子在离子形态与核外电子共轭的分子形态同样偏带正负电荷,就使宇宙中的物质和星球形态出现了正反之别,分别聚集正负电荷,通过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成长发育。

星系的形成不是万有引力的作用,万有引力只能使“万物归一”。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使正反两种物质形态的星球组成星系,不断成长发育。

偏电荷光子这种正负电子的“奇正”组合是自然选择,还是客观规律,我不清楚。有没有一对正负电子组成的光子形态,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没有条件证实。我想到的就是偏电荷光子形态是正反物质世界的原始基因。

4496.为什么地球没有反物质形态发现

2021.7.16

从空间物质的形成规律看,地球依附太阳形成,太阳依附银核形成,地球初始就由正物质构成。但是,正负偏电荷光子的形成概率可能是相同的,正反物质形态的形成概率可能也是相同的,为什么地球没有反物质形态发现?

首先,就没有听说有人对地球所有物质形态做过分析,理所当然的认为地球,甚至所有星球都是正物质星球,反物质形态的概念就没有多长时间。

人类已经成功登月,并且取回了月壤,分析过月壤的化学成分,分析过月球的物质形态吗?

人类对反物质形态充满神秘和恐惧,其实正反物质形态差别很小:每个质子只有一个正反光子的差别,305个巨光子完全相同;中子形态完全相同。正反光子都由4个正负电子组成,只是排列组合不同:正光子由一个偏正电荷光子与核外负电子组成;反光子由一个偏负电荷光子与核外正电子组成。质子由1834个正负电子组成,中子由1836正负电子组成,约等于一个原子量。而碳原子有约12个原子量,氧原子有约16个原子量,正反碳原子只有6个质子(原子量)的区别,正反氧原子只有8个质子(原子量)的区别,相遇怎么可能相互“湮灭”,或者发生核裂变、核聚变呢?不要把电视剧和人们的臆想当成真理。

正反物质在微观形态可能相互排斥,所以没有混合原子和分子形态,至少目前未见报道。在宏观形态可能对偶聚集,类似不同光子的正负电子组合。电子、原子、星球的形成可能遵循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光子、星系的形成可能遵循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

物理作用力不仅有吸引力,还有排斥力,远吸、近斥作用力。所以,万有引力是错误的,不存在的。

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可能自发的排斥反物质形态,制约反光子和反物质的形成。地球是偏正电荷星球,聚集正电荷,通过星际交流获得负电荷,可能是等量交流,交流对象又是太阳的对偶层次,聚集正负电荷的量和需求就不相等,而正物质离子形态的核聚变需要较多的正电子,反而产生正电子的相对匮乏,反光子和正电子难得一见。

稀缺不等于没有,一定是物理机制制约了地球反物质的形成,需要全人类的深入探索。

4497.地球偏负电荷光子的相对过剩

2021.7.17

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通过与太阳、月球对偶层次交流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共同成长。

地球第一对偶层次与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对偶形成、交流正负电荷,地球第二对偶层次与月球对偶形成、交流正负电荷,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所以,太阳不可能把月球从地球身边拉走。

地球第一对偶层次包括大气层、地壳、软流层、上下地幔,第二对偶层次是地核,所以地幔与地核之间可能存在两个磁场之间的相互排斥,产生磁悬浮现象,表现为“古登堡不连续面”。

对比地核与月球直径,大约是倍数关系,即地核半径约等于月球直径。

地核主要由第六周期元素组成,密度明显大于前五周期元素。而月球物质构成不会超过第五周期元素,即使直径与地核相同,质量也会完全不同,聚集负电荷的能力不同。地球第一对偶层次与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存在同样问题。

偏电荷光子的形成就存在正负电子的比例不同,与核外电子的形成可能受不同客观规律支配,抑或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一种特殊形式。

这种差别可能有利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总不能获得的全部正负电荷都去用于交流。如果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是等量交流,就会出现正物质星球正电子的相对匮乏,反物质星球负电子的相对匮乏。因为正物质星球的核聚变需要较多的正电子,反物质星球的核聚变需要较多的负电子,引发正物质星球偏负电荷光子、反物质星球偏正电荷光子的相对过剩。这种相对过剩可能是系统内星球温度普遍高于太空背景温度和正物质星球辐射反光子、反物质星球辐射正光子的重要原因(开始是偏电荷光子,在太空转化为正反光子和正反宇宙射线)。

核聚变不仅是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还是适当比例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如果地球光子比例全部适于核聚变,地球就会成为冰窟。

4498.“双电子”光子的思考

2021.7.19

从核外电子现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偏电荷光子的五种形态,有没有“双电子”光子呢?我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因为需要证明。

偏电荷光子很容易屏蔽,也很容易转化为化学元素,无线电信号却可以穿墙越壁,遇到导线转化为电流。偏电荷光子也可以转化为电流,一般要通过半导体材料,无线电信号不必通过半导体材料,显然有一种光子与偏电荷光子不同,可能是“双电子”光子。

“双电子”光子一定是由一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的光子,两个正电子、或者两个负电子不可能组成光子。X射线可能是“双电子”光子,或者穿透力更强的电荷组合。

电流可以转化为光子,说明导线里流淌的一定是正负两种电流,不然另一种电子从何而来?至于如何并排运动,应该是如影随形吧?

有人立刻想到“湮灭”问题,物质怎么能够“湮灭”呢?只能转化形态,从电子到光子而已。

导线发热,是两种电子在导线中结合的结果,超导可以避免它们的结合。

4499.宇宙是光子形态原子形态的放大

2021.7.23

宇宙是宏观物质世界,光子、原子是微观物质世界。没有微观物质世界,就没有宏观物质世界。

它们有没有共同之处呢?共同的物质基础决定它们必然有共同之处。

宇宙中无处不在的是正负电荷,设正负电荷是最小物质形态,正负电荷的物理属性决定宇宙的基本形态。

电子是正负电荷的团聚形态,电子组成光子,光子组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组成更为宏观的物质世界,我们的分析从电子、光子、原子开始就可以了。

正负电荷组成正负电子,为什么不是更为宏观,或者更为微观的形式?可能是一种极值现象,阶段的极值现象。

中微子如果存在,就是更为微观的物质形态,我们无法分析。电子、光子、原子是已知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形态,从它们开始认识宇宙就可以了。

电子、光子、原子形态的存在,说明物质世界的演化存在阶段性。电子不会无限大,光子和原子也不会无限大,星球和星系同样不会无限大,因为任何物理作用力都有作用范围。

所以,万有引力、宇宙源于一个奇点的爆炸都是不可能的。

正负电荷的存在就决定了宇宙不可能聚集为一个奇点。光子的存在说明物质形态的进一步演化需要不同物质形态的参与,是不同物质形态的对立统一。电子是同电相聚,光子就是正负电子的对偶聚集。“双电子”聚集是简单形态,不能形成更为高级的物质形态,偏电荷光子形态才有原子的形成。偏电荷光子有偏正电荷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正反光子、巨光子五种形态,1个正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组成质子,306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有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基本形态,以后每一种元素都是质子、中子结合的不同形态。然后有分子形态,星球形态和星系形态。

星系形态应该是光子形态的扩大,原子和分子形态的扩大,受共同客观规律支配。

双子星未必是两个内核,应该是两个同质内核,还有相反内核,类似光子不同形态之一。

类星体是实实在在的星体,统领庞大星系的星体,与黑洞对偶的星体。黑洞是看不见的类星体,类星体是看得见的黑洞。一个是正物质星球,一个是反物质星球。

“双电子”光子不可能聚变出化学元素,才有更好的稳定性,传输电信号,进行探伤。核外电子应该是类似“双电子”光子的正负电荷对偶聚集,星系是类偏电荷光子组合的正负电荷对偶聚集。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产生远吸、近斥物理作用力,电磁作用力,光子形态和星系形态,是基本物理作用力。它们都是万有引力的否定,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目前的基本物理作用力包括万有引力、电磁作用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应该修正为同电相聚作用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电磁作用力、离心力。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4500.产生酷暑的光子形态

2021.7.25

光子可能有六种形态:“双电子”光子——一般电信号;“三电子”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四电子”光子——正反光子;“六电子”光子——巨光子。X射线靠近“双电子”光子,又似乎有所不同,暂时存疑。

相对稳定而又普遍的光子形态应该是“双电子”光子、“四电子”光子、“六电子”光子形态,实现了正负电子的相对均衡。“三电子”光子很容易转化为正反光子和“六电子”光子,属于匆匆过客。

“双电子”光子质量最小,穿透力强,移动速度可能最快,其他光子的移动速度递减。“偶数电子光子”实现了正负电子的相对均衡,相对容易转化为电流,“奇数电子光子”可能需要通过半导体材料转化为电流。

从元素结构分析:质子由1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氕”由1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组成;“氘”由1个正反光子、611个巨光子组成;“氚”由1个正反光子、917个巨光子组成;“氦3”由2个正反光子、916个巨光子组成;“氦4”由2个正反光子、1222个巨光子组成。巨光子是构成化学元素的主要光子成分,也是核裂变释放的主要光子成分。从核聚变(光子除外是吸热反应)产生严寒,核裂变(光子释放)产生高温来看,酷暑应该由巨光子堆积造成。

从正物质星球自由正电子相对匮乏,反光子可能受到排斥;反物质星球自由负电子相对匮乏,正光子可能受到排斥来看,正反光子的数量都会受到影响,也会产生巨光子堆积。酷暑和星球内部的高温主要由巨光子堆积形成。

在地球表面增加正光子供给,引发核聚变,可以给地球表面显著降温;反之,阻碍核聚变的发生,可以给地球表面显著增温。不失为影响环境温度的一种方式。

(0)

相关推荐

  • ​产业动态 | 从先进制造业集群内涵特征探析集群培育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新时代各地区发挥产业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在全 ...

  • 探 索

    探   索 窦 旭 民 太阳东升月挂西 自然景象真稀奇 天下多有诡异事 谁能解惑搞清晰 人类齐心 窦 旭 民 非典肆虐刚制服 新冠肺炎出江湖 何惧菌魔飞天舞 人类齐心斩病毒 2021年1月30日于渭滨 ...

  • 探 索:刘 氏 家 族 的 起 源

    人们用"张王李赵遍地刘"来比喻刘姓的人众布广,这与西汉.东汉400余年间历朝皇帝坚持"大封同姓,以镇天下"有关.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众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每一个 ...

  • 平台作者:于公谨[小说]连珏探案集(五)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连珏探案集 文//于公谨 第五章  "聪明"的 ...

  • 平台作者:于公谨[小说]连珏探案集(四)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连珏探案集 文//于公谨 第四章.谋杀未遂 照顾关明礼,是院长做出 ...

  • 平台作者:于公谨[小说]连珏探案集(三)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连珏探案集 文//于公谨 第三章  过敏死亡 还有,董成峰所开的货 ...

  • 平台作者:于公谨[小说]连珏探案集(二)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连珏探案集 文//于公谨 第二章 推理 连珏不自觉地楞了一下,开始 ...

  • 平台作者:于公谨[小说]连珏探案集(一)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连珏探案集 文//于公谨 第一章  车祸 连珏和孙大江.唐雅兰等三 ...

  • 【上海文苑】No.21922期A版||​​​​​​探 索 作者:临 依

    上 海 文 苑 欢迎阅读 <上海文苑>秉持建设华语红色文学新高地的理念,聚集了全国各地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文学爱好者,他们都热爱生活,用自己的文笔勾画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所有的作品均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