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话题「我的第一笔稿费」:潮水涌来,豆友们集体怀旧,我做了什么呢?
一,潮水
当潮水涌来,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推动人群呢?
有人用强权和暴力,有人用演讲和服饰等,有时,也许一个拨开回忆闸门的小浪花,足以吸引有趣的灵魂分享那年那日那笔稿费,以及回不去的岁月,珍藏的故事。
如你所见,「我的第一笔稿费」话题现在已经超过20万的热度,超过663篇文章,我开玩笑说,这个话题和这个夏天一样要热(火)了吧!其实,这无关紧要,关键是通过话题我碰到了哪些人哪些故事。我觉得,一个优质的话题,不在于提问的煽动性和吸引力,而在于话题下面留言者的回答质量,往往发至肺腑的评论可以引起大范围的共鸣:读者感同身受,仿佛跨越时空见到一位老朋友。这里有聊起新人被骗稿,写稿做「无用功」甚至不了了之的心酸,有跨界兼职大放光彩的写作达人,有副业的尝试并归纳自己的投稿锦囊的宝妈,还有从迷茫到摸索再到工作室全职的写手,不一而足。
当然,遇到走心的留言,我一定会评论的,以至于与作者后来聊到精神与物质了!其实我想表达的是,热爱生活,当有能力过好生活同时做好独立文案者的角色,写出的文字更能引起共鸣,那是赋予文字价值和情怀的态度。嗯,这就是我想说的。
二,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和我在「悟空问答」、「知乎」、「在行一点」或「百度百科」等等问答平台看到的,提问或回答的几百万上千万的关注度的话题,这个「流量」确实有点少?
我一直在想,豆瓣什么时候推出一款「问答」产品呢?能比短评或话题带来更大的粘性和互动性(可能也要面临一个核心用户数量问题吧!)。在网上了解了下豆瓣的发展史可谓一波三折,中国书影音评论情怀与实力担当,商业气息相对来说被一帮将「匠系」的情怀与「佛系」的产品合二为一的人,拒绝在「穹顶」(情怀)之外,都是为了生存,除了网易的产品,现在还有哪些公司的产品称得上「匠心」二字呢?好像有点跑题了……哈哈哈。
三,话题
这次,豆友们怀旧的对象,不是新年晒老照片,听老歌看老电影,而是聊聊第一笔稿费那些事儿,在豆瓣,热门的话题本来就寥寥无几,没成想我出的这个居然和这个夏天一样热起来了,有些意外,但回过头想想,人生中的“第一次”,对于每个人来说,既可以信手拈来,也是可以放开思绪回忆一番吧!
好奇心,催使我打开话题推荐目录,看了一圈,发现浏览量第一名居然是近期热门电影话题「《我不是药神》有哪些现实意义?」名列前几名的话题有心理类「抑郁,我们共同的秘密」、电影类「你最想活在哪个导演的电影里」、社会类「哪件事让你突然意识到时代变了」、写作类「我的第一笔稿费」、读书类「你谈论过却从没度过的一本书」、音乐类「我们为什么要看音乐节」、生活类「生活里的迷人光影」、自我管理类「有多少人还在坚持写日记」、猎奇趣味类「你买过最贵的书是什么」、人文哲学类「以「三观」评价文艺作品的现象你怎么看」,短平快类「一句话说一个故事」,可见豆友们既热爱电影也热爱“生活”,具体来说是对社会舆论的自觉反思与“情不自禁”的倾诉欲。
而像「重男轻女」、「黑暗料理」、「自律与自由」、「身体健康」、「失眠」、「话剧」、「个人生活」、「杂志」等等话题,关注率一般,显然这些话题不能引起强烈反响是有原因的,一是受众基数少,另外是可能有类似话题或不合自己的「口味」,还有一点是话题下面广告、色情、营销贴太多,读者不忍直视也就不愿提笔了!@豆瓣,豆友社群建设有待完善哦!
豆瓣热门话题应该具备什么「气质」呢?如图分析之:
首先,影视剧背后的社会聚焦、理性思考受众广热度高,比如「《我不是药神》有哪些现实意义」;
其次,写作创作与心理学之间那些事儿,它们可以合并,比如豆瓣时间推出的「抑郁,我们共同的秘密」,也可以分开,比如「我的第一笔稿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将情感表达出来也是对压力的一种释放宣泄,比如「什么时候你明白了生活究竟得一个人扛」;
再次,应季时节、纪念日,时评热点延伸,话题一出,几乎不会受到「冷遇」,比如「属于夏天的歌」;
最后,关于生活衣食住行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学业工作就业遇到的情感困惑,更是需要一个管道来舒压,比如我出的另一个热门话题「自由职业的苦与乐」。
以上话题粗糙分类适用于各种问答社区互动,互联网话题讨论,写作切入点等等,仅供参考。
你喜欢什么「气质」的话题呢?可以和我来个互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