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辑 | 这些精致的中式糕点,戳中了我的心

吃,是中国人春节里的大事,从初一到元宵每天都可以吃出不同的花样。咸甜酸辣,总有一样美食,是春节里的最爱。

小时候,中式糕点或许是春节期间“出场率”最高的美食了,无论去谁家拜年,桌上总会放着各式各样的点心,讨小孩儿们喜欢。

如今物质丰裕,大家也许已经很少吃传统中式糕点了,颜值颇高的西式日式糕点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

当糕点的热搜榜被可颂、布朗尼、提拉米苏等几乎占领,中式糕点的魅力也开始悄悄发散。中国藏着的本土美味和精湛技艺,是任何国度无法比拟的美味。

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中式糕点,不仅长相出众,就连名字也都好听得“酥”了人心。

【桃花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节已经到来,春天就不远了。

“桃花酥”的颜值,完全可以和很多西式糕点媲美。

桃花酥用红曲粉调色,红豆沙做馅,红色意味着吉祥、如意、喜庆……出炉的桃花酥宛如朵朵美丽盛开的桃花,口感更是酥香四溢。

新年里想要图个好意头的朋友们,吃块桃花酥,或许能抓住桃花运了。

【桃酥】

桃酥不是桃花酥,但却是十分常见的点心。吃起来酥、脆、香、甜,老人小孩都适合。

相传在唐元时期,景德镇周边县乐平、贵溪、鹰潭等地农民纷纷前往做陶工,由于当时工作繁忙,当时有一位乐平农民将自家带来的面粉搅拌后直接放在窑炉表面烘焙,由于其常年咳嗽,平日常有食桃仁止咳习惯,故在烘焙时候会加入桃仁碎末。

其他瓷工见此法做的干粮便于日常保存和长途运送瓷器时候食用,便纷纷仿效,因并取名“桃酥”。

【桂花糕】

吃块年糕,“年年高”。中国人的新年,不管什么,都得图个好的寓意。

纯手工做的“桂花糕”是大人小孩们最爱的年糕口味。淡淡的桂花香能让人心情愉悦,咬上一口糕点并非松软的感觉,而是带有嚼劲的,白白的糯米中夹杂着坚果,味道丰富醇厚,极有层次感。

【梅花酥】

传统中式酥皮点心的灵魂在于猪油,猪油独有的香气,不张扬却足以诱惑人心。

不过酥皮点心稍微变换一下,就有不同的花样。比如梅花酥。

制作梅花酥需要用油酥将油皮重重相隔,经过受热,酥皮轻薄,层次分明,口感酥松,轻轻一碰便会掉渣。

没有大雪相配的春节,一块梅花造型的糕点,也能满足大家对于深冬的“梅香自来”的期待。

【绣球酥】

“高枝带雨压雕栏,一蒂千花白玉团。”绣球是一种吉祥之物,绣球花亦有幸福、浪漫、忠贞之意,吃一块绣球酥,祝愿我们生活美好合顺。

一条条酥条编织着对家人的思念,编织着对家人的爱,每一条酥皮条都承载着祝福与期盼。

【绿豆糕】

清新淡雅绿豆糕,原是夏日里最消暑的点心,但现在应该是春节鱼肉之后,最解腻的糕点了。

绿豆糕用天然绿豆粉制成,颜色并不会太绿,而是微微偏黄,酷似煮熟后的绿豆汤的颜色,从颜色到口味,都是令人十分舒适。

不过,不宜贪多哦。

【豆酥糖】

豆酥糖原是浙江的茶食,创始于清代,后来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属于自己家乡的特产“酥糖”

酥糖特点是香、甜、松,进口酥而易化,具有浓郁的黄豆香味,酥松,易溶化,无糖渣,不粘牙,有黄豆香味。

小时候吃酥糖,连外面的糯米纸都会默默的吃完。

【荷花酥】

荷花酥足以让每个人都觉得惊艳。

荷花酥是杭州的小吃,用油酥面制成的荷花酥。形似荷花,酥层清晰,观之形美动人,食之酥松香甜,别有风味。

【芋头酥】

芋头酥只有两个特点,一是好看,二是好吃。

淡紫色的酥皮,层次分明,花纹清晰,圆嘟嘟的很是可爱,内馅芋泥,香甜可口,顺滑细腻,有颜有料有味道。

算是中式糕点界的偶像实力派!

【定胜糕】

定胜糕也是中国传统的小吃,主要由粳米和糯米制成,加一点红曲调成喜庆的颜色。

定胜糕的名字也很有气场,相传是南宋时期百姓为韩家军出征鼓舞将士而制成的,糕面上刻有 “定胜 ”二字,所以就叫做定胜糕。

小时候的春节,或许没有这么多点心可供选择,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围绕在长辈身边,一手吃着点心,一边玩闹的的场景。

现在长大了,过年食品的品种更加丰富,但却觉得年味淡了,总也找不到记忆中那种甜甜的味道。

找一个空闲的下午,陪伴家人坐一块,不着急的吃点点心,聊聊天,话话家常,这或许才是春节和糕点存在的,最大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