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翩翩贵公子,也是徐悲鸿的头号情敌!

常玉,“其人美丰仪,且衣着考究,拉小提琴,打网球,更擅撞球。除此之外,烟酒无缘,不跳舞,也不赌。一生爱好是天然,翩翩佳公子也……”

对于国内的人来说,徐悲鸿尽人皆知,常玉别说在百姓当中,即便是在业内,也很少为人所知。

1919年常玉以留法勤工俭学的方式到达巴黎,与徐悲鸿、林凤眠熟稔,艺术观点却与他们不同,他不进美术学院进修,常在咖啡馆里一边看《红楼梦》或拉着小提琴一边画画。

《镜前母与子》 1930

2015年,保利秋季拍卖,常玉唯一宗教题材作品《镜前母与子》780万元起拍,1000万元落槌,成交价1150万元。

《八尾金鱼》 油彩 73.8×50.2 cm 佳士得估价1.2亿

八条憨态可掬的金鱼,或黑,或白,或红,灵动地“游曳”于画布上,随性所至,灵气斐然,栩栩如生。佳士得亚太区副主席林家如说:“金鱼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有富贵吉祥的美好寓意,‘八’又谐音‘发’,这些元素和画面的红色,映在桌布上面的吉祥和长寿符号一起,有一种非常幸福的感觉。”

盆中牡丹 1940年 香港苏富比拍卖成交价6千万

如今,常玉的各题材画作都成为艺术藏家的心头好,争相收藏。可常玉有生之年从未大红大紫,他过得甚至潦倒,客死他乡。但他的绘画道路,是他自己一步步,从画坛、画廊和巴黎人的生活中去了解法国现代绘画的脉络,以此为基调从事艺术创作,并坚持此理念一生。

他的绘画笔调洒脱,行笔畅逸,使人能感觉到常玉在遵循中国传统技法的同时,又在努力试图突破传统格局的束缚而倾力探索。

评论家王进玉认为,常玉在绘画上具有的时尚意识与先锋精神是有目共睹的,与同为革新派的徐悲鸿倡导写实主义绘画有所不同,他选择了具有个体化、抽象性的艺术表达,并将简练流畅的绘画风格体现于裸体题材创作上。

他绘画中的背式女人体特点独具,画中的女人有的独眼视人,若有所思,有的欲言又止,眉宇间还夹杂着冷眼相观、不屑一顾的神情。

《端坐仕女》常玉作

有的作品女人体的青丝发髻最为招眼,体态含羞带怨,颇有作者“不可向人语,独自暗神伤”的自怜情态。

常玉的女人体作品表现角度与常人不同,他以整个身体轮廓表现内心的风景,他笔下纤细女子不多,大都是丰满肥硕,即便是亭亭玉立、玉体冰肌的女人体也都是脂润肌满,风韵张扬。

白色在他的画里,几乎是无所不能,可以是物体,可以是空间,甚至也可以是轮廓线条本身,评论家称:“配合简约至极的构图看来灵气生动,传达了丰富的中国意象。”

常玉深谙水墨,他毫无保留地在素描作品中释放出他熟练的笔墨语言,用书法畅快写意的线条创造出流动优美的作品,他夸张地处理他笔下人体的臀部和腿部比例,以展现女人脂润肌满,风韵张扬的面貌,也就是这个特点,被徐志摩戏谑地称为“宇宙大腿”。

他画中的女人或倚或卧,背对观者,根本不在乎别处的眼光。他很强调画中女儿的眼神,高冷又带着些不屑。

《着橙色上衣的金发少女》

在巴黎侨界,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儿,留法中国画家常玉倾慕徐悲鸿的妻子蒋碧薇女士,徐悲鸿在巴黎时经常因为生活小事起疑不悦,尤其是妻子蒋碧薇和常玉的偶尔交往,常使他心存芥蒂。所以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徐先生是“小心眼儿”,称常玉是他的“情敌”。

他与徐悲鸿是否真有这么一段公案我们无法定论,但他与另一位徐先生——诗人徐志摩却是关系很好的朋友。

徐志摩画像

1931年,常玉为挚友徐志摩绘制了一张画像,托从巴黎归国的画家王济远转交给徐志摩,这也是常玉为数不多的为友人绘制的肖像作品,一气呵成的线条使得志摩浪漫的诗人气质跃然纸上。

只是,画未到,人已逝,徐志摩飞机遇难身亡。

如果说人物画是常玉对人体独特魅力的探索,那么风景动物主题就是他内心世界一处纯粹干净的角落,创意和意境很特别。

《仰躺的花豹》

画中多表现苍茫大地,古道绵绵,或黄沙漫道,渺无人烟的苍凉情境。画中在无边的空旷辽远的苍穹中,只有那小小如沧海一粟孤单的动物,动物有时急行、有时缓步,或深思、或徘徊使观者无不感到这位异乡游子晚年的孤独。

《孤独的小象》

常玉曾说起这幅画,他说:“那是一只极小的象,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奔驰……这就是我。”

到巴黎求学之后常玉有过一段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是中间兄长生意失败,他失去经济来源,在那个繁华的都市从翩翩佳公子变成流浪者。

但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因此而画一些迎合他人口味的画作,依旧画自己喜欢,贫困且潇洒地活着,徐志摩称他的屋子是“艳丽的垃圾窝”,他却并未颓废,依旧坚持作画并且馈赠友人,丝毫不见怨愤的情绪。

朋友回忆中常玉无疑是可爱又调皮的

如果常玉喜欢你,他会给你名片。然后当你发现他给你的所谓的名片,是他在用过的地铁票或公交车票上,优美地写下他的名字与电话号码时,就会看着你惊讶的表情得意的笑。

他怎么能不可爱呢,否则怎么画出这些跃动的身姿,怎么看得见这么鲜活的生命?

有才情的人往往高傲,常玉便是这般脾气,他随性而活,作画也不会迎合他人,所以经常和约画的人说:“一先付钱,二期间不看画,三画完拿走不提意见”。这样放任的性格,「不合作」的态度,使常玉和画商乃至整个艺术市场渐行渐远,日渐潦倒和窘迫。

《草原上的马群》

常玉画动物时,那些小东西全都充满懵懂的稚气,他画小马打滚、奔跑、三五只结队嬉闹,有一种孩童式的天真。这些崩腾的动物像是他内心奔腾思绪,是他最单纯的追求,是促使他能坚持不懈的动力。

阔野与荒漠就像是外部的艰难环境,而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就是他内心的火光和希望。

艺术家眼中总是能发现美的,常玉绘画的题材也很广泛。他不仅画人体曲线,画动物奔腾,也喜欢画静物,诸如瓜果蔬菜、瓶花等题材的作品留下不少。只是在他的画作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当时风靡欧洲的现代派的热烈色彩,反而更接近中国古典绘画中文人所追求的淡雅清新。

常玉 静物

西方现代主义之父 保罗塞尚的静物画

常玉 静物

与西方其他艺术家比较,常玉的对浓艳色彩似乎并没有十分执拗,他更倾向于简洁的画面和透亮清雅的颜色。这种源自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意识,根植于他的绘画习惯中,不论是人体曲线的轮廓,曲折鲜活的植物枝条,还有秀润的色彩搭配,都能看到他的书法国画功底。

猫与雀 1950 油画纤维板

粉莲盆景(花中君子)1940 油画纤维板

梵高的七幅《向日葵》图

同样是瓶花题材,中西方之间的差异明显,比起夺人眼球的浓艳色彩,中国古典绘画则讲究意趣,画面看重布局、线条。常玉又以菊花、荷花这些古代文人喜欢的花作为题材,可见他始终都坚持着将东西方艺术元素融合。

常玉继承了元代以来的文人画传统,努力在西方的绘画中,实现中国人「平淡」和「天真」的美学理想。

常玉才华横溢,不拘一格。他的绘画在东西方不同艺术风格与审美特色中游刃有余、融会贯通而解构创新。透过笔墨线条结合简约洗练的用 色,以及巧妙的空间布局,既沿承了西方现代艺术思维和探索脉络,又体现了东方的诗意与美学元素。

《牡丹图》

徐悲鸿夫妇与常玉所赠画作合影

常玉书法师承赵熙,是清末民初四川的“五老七贤”之一,著名书法家。中国传统书法和水墨山水对常玉影响至深,贯穿到他后来的创作中。用吴冠中的话说,“故国的宣纸哺育过少年常玉,这是终生不会消去的母亲的奶的馨香。”

来源:雕虫大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