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畔抬阁
泽畔村位于隆尧县东良乡境内,在东良南偏东3.4千米。因古代村子位于大陆泽畔,故名泽畔。据村中族人口传,明永乐二年(1404)秋八月,山西洪洞县马姓兄弟移民至泽畔,将故里一带民间社火移植而来。抬阁源于元朝的扛神活动,后逐渐演变成抬着由活人化妆的神,从抬单人到变为抬四人,再演变为现在的八人抬阁;从抬神到抬着各种传说人物成为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项目,至今已流行500余年,被人誉为泽畔抬阁。2008年收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阁,古代一种架空的阁楼。抬阁是过去民间迎神赛会中,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在里面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的一种乡艺。
抬阁很早就已形成。清代二石生撰《十洲春语》一书中说:“郡城於四月望赛元帅会……更以行院姣女,饰之绣縚画茧,緑絁红兜,扮演故事,谓之抬阁。”鲁迅在《朝花夕拾·五猖会》:“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
抬阁主要是阁床,床长3米,宽1.5米,高1.5米,以优质木材做成。上竖一根铁棍,设有踏板。一演员固定于铁棍,一臂伸直,于手掌处另设一竖立铁棍,设有踏板,另一演员站于踏板,固定于铁棍,恰似一演员用手平托另一演员,二演员随音乐作出各种优美动作,令人叹为观止。充分体现了我们前辈艺人的智慧和独到的匠心。
抬阁主要是阁床,阁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底部的床子,用笨槐或其它硬质木料制成,高1米,宽1米,长1.5米,床子面用2公分厚的木板制成,两边各有一根4米长的抬杆,床子中间有一圆孔,圆孔中插一根钢材制成的立柱,与床子固定成为一体。
第二部分是支架。整个支架用钢材制成,支架是抬阁演员的地方,表演时将演员固定在支架上,演员有几层支架就有几层。演出时,演员站在支架上,周围有围布和演员的服装,所以观众只看到人物,看不到支架。表演抬阁上人上站人,手中托人,给观众造成一种不可思议的错觉。比如说“吕洞宾戏牡丹”,底层吕洞宾是座姿,右手抱佛,左手平伸,手掌上站立着牡丹仙子,实际上底层的吕洞宾是固定在支架上,这些钢材支架在演员的服装内,通过后背又弯向左臂的袖管内,尽头有一双假肢,外露三寸金莲。假肢上方约三十公分处有一双小小的脚踏板,演员的左臂实际上是吊在横架上的,左手正好在假肢下面,观众看到的是手掌上托着一个大活人,而真正的着力点是在脚踏板上。脚踏板往上又有两根立柱,用弧形铁板连接,形成框架,在第二层演员的服装内,一直通到腰部。第二层的演员就固定在这个框架内,安全稳固。底层的吕洞宾右手拂尘可随便挥舞,上层的牡丹仙两臂随意摆动,头部能自由转动,也就是整体固定,局部自由,真可谓匠心独到,做工精巧。
在表演时每部床子又配一根顶杆,长3—4米,杆的顶端有30—40公分的横木,有专人持杆跟随。这个顶杆起两种作用:一是为表演队伍的行进排除空中障碍,如电线、横幅、树枝等,二是供上层演员休息时做扶手。
抬阁行进表演时,有鼓队进行伴奏,鼓队中每人腰间挎一面直径四十公分的小鼓,另外还有马锣三到四面,钹三到五对为“抬阁”开道。
现隆尧泽畔抬阁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日沿街巡回表演,队伍长达几十米,场面十分壮观,演出的内容有“赵匡胤送京娘”、“吕洞宾戏牡丹”、“关公保皇嫂”、“西游记”等。
泽畔抬阁自马氏二兄弟传入隆尧,至今已经有500年的历史。古代时其传承由马氏家族相传,密不示人,抬阁表演的历代祖师、谱系均供奉在马家祠堂中。由于原来传承谱系丢失,18代之前已经无人回忆。第十八代有马仲春,第十九代为马景尧(1900-1977),小名狗腻子;第二十代赵文治(1927-2002)和肖老肥,自此代为师徒相传,始有外姓;第二十一代赵云山、何现海;第二十二代白现海、肖福丑,现传承已至23代,有传人崔彦雪。
泽畔抬阁集舞蹈、杂技、音乐、戏剧、美术等为一体,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由于泽畔抬阁为山西移民进入冀南,古朴原始,村落对外交流较少,为此保留着更原始的抬阁形态,是研究抬阁艺术及文化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