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臭豆腐制作技艺
临西臭豆腐起源于临西县老官寨乡水波村,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老百姓秋、冬季餐桌上离不开的美味佳肴。成品臭豆腐为豆青色完整方块,毛茸密实,口感细、软、鲜、香,外形整齐美观,营养丰富,质地滑嫩,味道鲜美,“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而可口、散发奇香”是它的最大特点,是一种独具风味的美味佳肴。产品以临西县为中心,在周边地市销售为主,远销江苏、浙江、北京、天津、内蒙、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湖北、湖南等大半个中国。2017年,收录邢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清代康熙年间(1661-1722),沈氏三兄弟宗圣、宗孔、宗舜从清河迁至临西(时为临清)西水波村。其叔沈贵逃荒江苏,学到了臭豆腐制作技艺,便回乡自开臭豆腐坊。经过不断实践改良,臭豆腐色味俱佳,名声日振。清光绪年初,沈氏麒昌、麟昌在山东临清开创了“园香斋”酱菜园,“臭豆腐”被选为进京贡品,列为御膳小菜,臭豆腐当即名扬天下。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园香斋与临清济美酱菜厂合并。后沈氏多名子孙被邢台、邯郸等周边多地酱菜厂聘请传艺。
制作臭豆腐时,选用当地特产的高蛋白春大豆,用当地深井水浸泡,然后磨豆滤浆。将豆浆放置大锅内煮沸,再冷却到85℃左右,加入卤水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豆腐花凝结约30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25--30分钟,压尽水分,即成豆腐。
豆腐做好后,进行切块制作豆干。豆干呈长、宽均匀的长方体。然后将豆干入屉培菌。培菌时将豆腐块分层排列,入木盒屉发酵,温度在12℃时,需经6-8天左右时间,即可全部长白而带黄的菌毛(毛霉菌)。
将生好菌的豆腐块码为长条状,整齐装在大瓷缸内,一层豆腐撒一层盐,同时加入适量白酒,白糖等,腌制15-20天,加入凉白开水至没过豆腐,盖盖子腌制。
再将腌制好的豆腐块取出并分离开,再重新码齐,倒入另一大缸。进行封缸发酵。先用牛皮纸封好缸口,再加盖子用石灰封缸,置于阳光下,经过6-12个月(视时间而定,必须经过伏天)的发酵,开缸取出,即是成品臭豆腐了。
制作好的臭豆腐呈青灰色,表面一致,表面毛茸密实、有光泽,方块完整、整齐。气味闻着有臭味,吃有香味,但无恶味,咸淡适口。
临西臭豆腐历史悠久,有史料依据的传承关系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随着家族的发展,制作臭豆腐的技艺也代代相传,有着较为清晰的传承谱系,现已经传承至第十二代。
第一代传承人沈贵生,清康熙时人,生卒年月不详;第二代有沈宗圣、沈宗孔、沈宗舜三人。第三代沈继义(1742-1822),第四代沈安民(1779-1849),第五代沈连英(1797-1865),第六代沈珠珍(1830-1877),第七代沈一岩(1862-1940),第八代沈麟昌(1885-1940)、沈其昌(1886-1962)、沈风昌(1917-1992);第九代沈玉贵(1918-1969)、沈玉珴(1924-1982)、沈玉琏(1902-1990)、沈玉璲(1935-?)
第十代有沈善豪(1952-),第十一代有 生于1952年2月14日
沈善学 生于1950年8月13日
第十一代沈金猛、沈金利、沈金福、沈金朝、沈金府、沈金可、沈金治、马金群、王金坤;第十二代有沈庆祥、沈庆榜、沈庆云、马学朋、马学亮、马宗坡、马宗怀、马宗寿、马宗双、马宗祥。
沈善学、沈善豪,临西臭豆腐制作技艺第十代传承人,临西县老官寨镇西水波村人。
现在,临西臭豆腐作为西水波村的支柱产业,已经发展到80多个作坊,这些作坊在国家商标局注册,领取了卫生许可证。在传统技艺基础上经过了一系列改革又有了新的发展,临西臭豆腐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离不开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