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牛尊
西周青铜牛尊是模仿牛的形象铸造的一件青铜酒器。虽然鸟、兽等仿生题材的青铜器在西周中期较为常见,但这件牛尊却独具匠心,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这件牛尊通高24厘米,身长38厘米,腹深10.7厘米,重6.9千克,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牛尊的出土富于神秘色彩,出土前三天出现了神秘的五彩亮光。1966年腊月初二晚上,岐山县京当乡贺家村饲养员贺富荣和贺清忠闲聊至半夜,出门解手,发现村上修梯田的那片地里,冒出一道五光十色的光团,约两米多高,不停地闪烁,持续约半个小时后消失。两个老人从小就听说,“宝”出土前要“放光”,况且他们从小耳闻目睹这种“宝贝放光”也不止一次。他们感叹地说:“这几天要挖出宝了!”
第二天午饭前,与贺家村相距1.5公里的扶风县法门镇强家村十多位村民,站在村子的饲养室房顶上抹泥换瓦时,向西望去,发现贺家村一片地里正闪动着红红绿绿的亮光,而且位置较固定。出于好奇,想挖宝贝的村民强长生立即和5个年轻人扛着镢头,来到那块冒光的地里挖了起来,可怎么也没挖到,便一笑而散了。
第三天一大早,岐山县贺家村村民贺成善在村东北挖渠时,突然手下发出“咣”的一声,亮出了一团绿幽幽的东西。他意识到可能碰到宝贝了,于是马上掷掉镢头,俯身以手掏土,很快一只金光灿灿的“金牛”赫然入目。原来这是一个有半米深,大小约0.5平方米的方形竖坑窖藏。该窖坑西北距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西周宫殿遗址不到200米。他用手除却了泥土,金牛沉甸甸的,估计有20斤重。他慌忙将“金牛”又埋入土里,留下记号后一口气跑回村中,找到队长贺兴福,一起返回取出“金牛”。
“金牛”出土后不久就落到了造反派手里,被拿到青化镇当废铜出卖。难能可贵的是主管收购的同志坚持原则,说这是文物,应该上交考古队,拒绝收购并耐心予以劝导。造反派没有卖成,就把牛尊背了回来。这时贫协贺西珍说:“这金牛能点灯,拿来先让咱祖先享受吧。”于是,就往牛肚中倒了些油,从牛嘴中插进捻子,果然成了一盏油灯。过年时,油灯在贺家祠堂香案上直燃到正月十五,成了四邻八乡人观看的一道风景。
当时,村上有两位青年向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写信报告了牛尊出土情况,并说有村民主张在元宵节送神后把“金牛”砸烂卖铜。毁坏文物当时被视为“破四旧”的革命行动,是时髦潮流,因而经常发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闻讯后,立即派戴应新前往贺家村,经过做工作,终以赔偿误工和保护费名义,出资13元征集到这一罕见的西周铜牛尊。后经专家鉴定,“金牛”被定名为青铜牛尊,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存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库房。三年后移交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出并多次到国外展览。
关于青铜器出土前出现彩色亮光现象,据科学研究表明,这种现象叫“磷铜反应”。当地下的磷与这些青铜器在一定的气候、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就会产生彩色的亮光,而且昼夜可见。
牛尊整体造型呈伫立伸颈翘首作吼叫状,双眼圆睁,张耳抱角,长体中空浑圆,四腿粗壮。鼻作流呈鸟喙下颌状,背上开方口置盖,覆瓦状盖面上铸虎钮,方向与牛向一致,虎头大,昂首竖耳扬尾,长脊下压,四腿发达有力,体微后缩作准备扑攫势,生动塑造了这种大型猎食动物搏击前的瞬间形态。牛尊头平向前伸,嘴、鼻连生在一个圆面上,显得特别粗大。鼻下有流,以便斟注。双目圆睁突出,眉额以阴线刻饰。双角呈圆弧状方扁形,表面刻划表示角节的阴线。两耳左右平伸。躯体浑圆壮实,尾巴紧缩臀后。四足为圆柱形短足,牛蹄二趾。四足挺直,稳定有力。牛背上凿方孔,孔上加盖,盖与牛背以环纽相连。盖面立虎纽,虎形小巧,造型与牛尊类似。整体造型生动,比例匀称,庄重大气。
更为难得的是,设计者在整体造型不失生物形态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了牛的各个部位实现了酒器的实用功能,使其既实用又美观。牛尊的吻部,开一小流倾酒。而立在牛身上的老虎,实际上是一方盖,提纽揭开盖子,便能注酒于器腹中。倒酒时只要提抬起牛的后肢,前腿着地,使上昂的牛头前倾,酒水就从前端的流中流出。
与造型相比,器身的纹饰构图疏朗,庄重大气,与商末周初青铜器上神秘怪诞的装饰风格截然不同,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和容易理解的亲切感。牛尊全体纹饰是云纹和夔龙纹,满饰于腹背及足部。纹饰构图疏朗,线条粗阔,作大块面布局,造成恢宏豪放的气氛,十分优美。这种大块面舒朗的装饰风格,与商末周初神秘诡奇的作风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神秘性减弱而理性增强。牛尊基本上属于写实的形象,而其装饰却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使造型的呆滞也因此转化为憨厚驯顺的情态,掩瑕为瑜。
在古代,牛常被用作祭祀天地山川、社稷鬼神的牺牲,即所谓“太牢”,而太牢的使用,又是礼仪中最高等级的礼节。所以,牛尊的制作也应该是含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据《周礼》记载,古时有一种“裸祭”的仪式,是一项专门为死者进行的灌祭。祭时以酒献于死者,死者不能饮,便灌注于地。举行这种仪式时,酒具一般都为特制器。而特制器大多作鸟兽形,凿背纳酒,从口吐出,以灌于地。牛尊可能正是这种用途的器物。
原载于《中国文物报》2021年2月9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