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个高中择校案例的分析
在列举这几个择校案例之前,先看一下我个人对高中学校进行的分档:
第一档:衡*中;
第二档:石*二、衡*二、*精英;
第三档:武邑*中、冀州*中、*十三、正*中;
第四档:*十四、定州*中、石*一、枣强*中、
景*中等。
第一档和第二档应该没什么争议,第三档和第四档完全是我个人的分类,大家不必较真。
好了,下面是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几个择校案例:
案例1:学生A,初中就读于某县中学,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三十名,初三上期中考试前开始联系择校,参加过第二档某学校的开放日参观活动,明确了自己的升学目标,但是在参加了第三档某学校的校考之后,在未出成绩之前,对第三档学校都没有足够信心,然而校考出成绩之后被预录。紧接着又凭借着初中期间某学期期中考试年级第四的成绩,被第二档某学校于当年春节前免试公费预录。最后以中考成绩全县前二十的成绩,成功在该第二档某学校入学就读;
案例2:学生B,初中就读于某县私立中学,成绩稳定在年级前十名,初三上期中考试后开始联系择校,参加过第二档某学校的面试,遗憾的是没有通过,经学生A的家长介绍,与另一所第二档某学校招生老师联系争取到机会,学生B所在学校是私立学校,初中期间考试成绩被目标学校承认度较低,但仍被学生A入学的第二档某学校在当年春节前以半公费预录。最后以中考成绩全县前十五的成绩,成功在该第二档某学校入学就读;
案例3:学生C,初中就读于保定市某私立中学,初二之前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三,其中年级第一居多。初三上期中考试后开始联系择校,但在最为关键的初三上期中考试中,因某科严重失误,总成绩跌出年级前五,给后期的择校带来严重影响。本来孩子的目标是衡*中,但这次考试失误,导致第二档某学校连面试机会都没给,倒是另一所第二档某学校在观察到初三上期末和初三下期中考试成绩反弹后,免试公费预录。但是孩子并不甘心,怀揣着衡*中的目标,最终因用力过猛,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被衡*中公费录取!另外,家长的表现比孩子更勇猛:衡*中通知录取后,本来有机会将在第二档某学校的预录押金退费的,但家长并不急于退费,回复是:衡*中只是通知录取,但没见到录取通知书心里不踏实!
案例4:学生D,学生A的同班同学,年级排名稳定在前二十,其中进前十的次数较多,初三上期中考试前后开始联系择校,被两所第二档学校同时录取,但是家长做不了孩子的主,孩子忙于学习,暂时也顾不上选哪所学校,于是两所学校都交了预录押金,中考后再让孩子选择。中考后孩子选择了相对宽松的第二档某学校,家长对另一所学校能否退费并不是特别在意,就当是给孩子买了升学保险;
案例5:学生E,学生A的同班同学,与学生D成绩不相上下。家长对孩子升学择校很不上心,初三下期中考试后才开始联系择校,但孩子不甘心比别的同学花钱更多而产生了抵触心理,孩子有了情绪波动,并疑似抑郁,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家长倾尽全力进行弥补,最终以高昂的费用签下了第二档某学校预录;
案例6:学生F,与学生B同一所初中,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五,其中前三居多,孩子和家长都对去外地上学的意愿不大,中考出成绩后,孩子成绩全县前十,家长有了让孩子去外地上学的想法,但因为之前已经填报了本地志愿,已回天无力,只能留在本地读高中;
案例7:学生G,与学生B同一所初中,成绩稳定在年级前十,与学生F一样,高一读完上学期之后想去外地上学,家长费尽周折转到某第四档学校试读,但因为跟不上学习进度又转回本地,家长和学生痛悔不已!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一路走来,有所见所闻,有感而发,以下总结仅供参考:
1、孩子在初三以后,结合孩子的成绩选定适合的目标学校,一定要让孩子有目标,如果有机会,还要带孩子去目标学习看看,哪怕只在学校外面逛一圈,目的是要让孩子有心灵上的触动。鸡蛋从外向内打破是一盘菜,只有从内向外打破才是新生命!孩子内心上的主动变化,比任何外在打压都有效!内心的变化,就是要亲自感受,参观学校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案例1的学生A,在参观完学校之后就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来自于内心,带来的结果就是:平时学校排名前三十,中考全县前二十。
2、要理想看待网络上对某些学校“魔鬼”、“地狱”的描述,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是魔鬼还是天使、是地狱还是天堂。
3、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重要程度参考案例3,要不是因为孩子优秀到“用力过猛”,定会留下遗憾。
4、家长和孩子的目标要达成一致,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家长把道理讲清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前提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家长不能妥协,毕竟孩子尚未成年,心智尚不健全。
5、保、稳、冲要合理搭配。这几个学校,尽量在文章开头那四个档次里挑选,由低到高,至少3个,稳妥起见,三、四档每档两三个都不为过,只要学校能预录,先摁下再说,大不了就跟案例4家长一样:就当是给孩子买了升学保险,先保证有学上,家长和孩子都有了定心丸,再去争取更高档次的学校也有底气了。
6、多关注各学校的招生信息,对重要但是又不确定的信息,一定要联系招生老师确认,即是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也是为了避免错过最好的时机。只要是招生老师要求提供的报名、成绩单等信息,要尽快提供,提供的越早,机会就越大。案例1联系的早,免试公费,案例5联系的晚,虽然以往成绩更好,但孩子受到了打击,录取名额越来越少,所以只能费更多的劲儿、花更多的钱,案例6和案例7属于不联系的,根本连机会都没有。
7、想去外地上学,就只想拼中考成绩的,这种想法千万不要有,除非孩子被内定中考状元。
作为首届新高考的孩子家长,我们是趟雷的,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陆续把“趟”出来的“雷”分享给大家,有经验,吸取,有教训,改之!
欲了解更多关于择校、新高考、选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