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慕容复到阳光玫瑰,不知怎么扯到一块的
近期阳光玫瑰的价格确实落差比较大,有人说发展太快过剩了,有人说注重产量不好吃,还有人说价格还要降,早晚淘汰,这还是前几年被捧上云端的阳光玫瑰吗?
我们不能否认阳光玫瑰还是个好品种,色泽,果香,抗病性,丰产性,成花... ...,至少目前没有多少品种优势比阳光玫瑰更明显。
我认为造成阳光玫瑰目前窘境是主要原因是定位不准。太多的种植者不是冲着10块/斤的葡萄种植的,而是冲着100+/斤的葡萄投资的,太多的朋友想象着种他几十亩,每亩2--3000斤好果,卖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年收回投资,两年买房买车,三年实现财务自由... ...
我不禁想起《天龙八部》里面的慕容复,这位顶着光环的男人,多次策划毕其功于一役最终一无所得。
第一次,想破珍珑棋局,做逍遥派的掌门人,棋力不佳,铩羽而去。
第二次,想收服36洞72岛的人马,帮助他们反抗天山童姥,却打不过人家尴尬收场。
第三次,想争夺武林盟主,与庄聚贤合伙大战乔峰,结果被段誉打得颜面尽失。
第四次,想当西夏国驸马,虚竹小和尚半路截胡。
前四次还有根据,有策划,有实施,有底线,第五次就完全是不顾一切的疯狂赌博了,他想和段延庆合作复国,放弃人格尊严拜段延庆为义父,最终输给骨肉亲情,被自己四位家臣唾弃,落得众叛亲离,鸡飞蛋打。
再读慕容复,总结他失败的原因,发现五件精心策划的大事都有一个共性,不顾自身条件,想借助外力成就事业,就是现在流行的找风口。
种阳光玫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心态?为了120/斤,为了大房子,豪车,财务自由,全然不顾自己是否有那样的资源,是否已有市场机遇,只想着找对风口飞一把,忘了飞起来的pig摔死的多,真能成为二师兄的少。踏踏实实在地上跑不行吗?
我们不能否认慕容复是一流高手,有钱,有颜值,有理想,有能力,有名气。只是“胸怀远大理想不能脚踏实地”。阳光玫瑰在目前的葡萄领域是一流的品种,但如果不能脚踏实地的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果盘,又能够走多远呢?
有文章统计,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将达到50万亩,于是有了过剩的结论,其实数据只是看着挺大,每亩4000斤的标准产量,我们国家14亿人口,平均每人每年不到1斤半,所以还谈不上过剩。目前的销售难只不过是市民不吃而已。市民不吃的原因值得总结:
1.只是听说过阳光玫瑰但不认识。
阳光玫瑰顶着“网红品种”的标签,名头很响亮,但毕竟缺少底蕴,市民认识这个品种需要这个品种主动亲民,简单说就是让市民买得起吃得起,就认识了。
2.觉得很贵,吃不起。
前几年,甚至今年中秋节前,阳光玫瑰就是很贵,市民敬而远之也很正常。当价格逐渐回归理性的时候,好果零售价10块左右的时候,市民就慢慢吃得起了。
3.吃了后觉得不好吃。
收购商要青粒的葡萄,颜值确实高,但真正熟透的阳光玫瑰是黄粒,颜值可以吸引市民去尝试和了解阳光玫瑰,终极竞争力却是口感和果香,好吃其实是葡萄最终的归宿,过于注重包装和外观有点跑偏。
其实带点果锈市民不嫌弃,口感不好市民会失望,高价格没有去匹配高品质,市民自然不会买账。
4.压根不爱吃。
这点是没办法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酸甜,纯甜,带香气,玫瑰香型,茉莉香型,草莓香型,谁都无法说到底哪种更好,都在为丰富市民的果盘做贡献。
5.怕食品安全,谣言挺疯狂。
这很可怕,谣言止于公开,在要求农民自律的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多有所作为,更希望市民能多一份宽容和信任。
有的市民要求所有农副产品零残留,其实包括空气和水在内的所有的东西都做不到农药零残留,自来水不见得比葡萄农残少。我们听说有喝了自来水拉肚子的小孩,没听说有吃葡萄拉肚子的。国家对农副产品安全有严格的标准,产地检测和市场抽检都非常严格和规范,只要残留在安全值以内,食品就是安全的。至少葡萄的安全性不比任何领域的食品差。
作为阳光玫瑰的种植者来说,找准定位将决定未来的生存权,而不仅仅是话语权。
如果有充足的社会资源,想把自己的葡萄做成美轮美奂的精致品牌,在高端市场,礼品市场有一席之地的话,那就严格按照生产规程限产提质,让葡萄的质量和价格匹配起来。
如果想在采摘方面有所作为,请注意市场要素,足够的中等收入群体,独特的自然景观或者人文特色,精致而富有新引力的主题园区,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要素才能在采摘市场做的长久,目前的采摘园昙花一现的更多。
如果想走入寻常百姓家,就要有亲民的价格和过硬的品质,同时让商贩有钱赚。
总的来说未来阳光玫瑰的蓝海在市民,让市民吃得起,吃得好,阳光玫瑰还会有进一步的大发展,目前的窘境只是高端市场没站稳,普通水果市场还没打通而已。随着更多的市民吃到物美价廉的阳光玫瑰,随着群众基础的逐步提升,阳光玫瑰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
未来没有相当的资源最好不要攀龙附凤的挤高端市场,踏踏实实为普通市民种阳光玫瑰就挺好,让自然的果香和甜蜜的阳光玫瑰占领市民的果盘,照样会有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