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夺权,并成就盛世,为何后人对李世民和朱棣的评价不同?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每读至此,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的形象便浮现在眼前。他“屈己纳谏、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宽厚爱民”的形象深入人心,广为后人称赞。同样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明成祖朱棣,相比较之下却略逊一筹。
兵变夺权
李世民生于武功李家别馆,其名有“济世安民”之意。自小聪敏、英勇果敢、习武术、善骑射。
公元167年,年仅19岁的李世民在助其父李渊反隋过程中,已经开始展露其领兵才能。建唐初期,为进一步削弱各地割据势力,李世民四方征战,战功显赫,因此在军民中威望日盛。
奈何李渊优柔寡断不守信用,太子之位本来当属李世民,却被李渊交于其长子李建成之手,有胆识有抱负的李世民怎肯屈才,兄弟两的争斗逐渐日益激烈。
公元626年,李建成想借李元吉出征突厥的机会铲除李世民,此计败露后,李建成和李元吉于长安宫城玄武门被李世民亲手射杀,李世民此举也是出于自保。
同年9月,李渊禅位于李世民,年号改为贞观。
朱棣生于战乱,从小接受封建正统教育,文武兼修。就藩以后,李世民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其在北方军队中影响越来越大。
然而至高无上的皇权总是那么诱人,历朝历代皇室子孙争权夺位的斗争从未休止。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相继死去,朱元璋的皇孙朱允炆即位。
为避免诸王权势过大,朱允炆厉行削藩,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付燕王朱棣。朱棣在充分准备之后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开启了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于公元1402年成功即位,是为明成祖。
同为夺权,为何后人却更青睐李世民?
举兵带来的不利影响
玄武之变发生在宫内,波及范围小,耗时短,不涉及无辜百姓。
而靖难之变历时4年,战争区域包括北平、南京、江淮、山东等。在这场统治阶级争夺政权的斗争中,手无寸铁的百姓难免受到牵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同时,长达4年的战争对于明初刚恢复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破坏。
对待失败方的处理方式
玄武之变后,高祖颁布诏令大赦天下,仅把叛逆之罪归于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赦免其党羽。李世民也尽释前嫌,赦免了曾支持李建成的冯立、谢叔方等人,并感慨其只是忠于人事罢了。
赦令颁布后,投机取巧的人争相告发流散民间的李建成和李吉元的余党,李世民遂颁布太子令,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与李建成与李元吉有牵扯的人,不得相互告发,别人也不得告发这些人,一旦发现以诬陷罪论处。
此外,高宗将助其安邦治国的二十四位功臣画像置于宫中凌烟阁上,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多数参与了玄武之变,其中也包括了魏徵等,原李建成一党的人员。
相比李世民的仁善大度之举,朱棣的做法相对残忍许多。朱棣攻入帝都南京后大肆杀戮曾效力于朱允炆且不愿意降服的文臣武将,多名建文旧部先后被杀。
其中仅因方孝孺被诛杀的就有873人,受黄子澄牵连的死者就有345人。众多建文旧臣及其亲属也未能免于族灭之难,或凌迟,或流放、或被逼为娼者数不胜数。幸存者直至明仁宗即位才始获赦免。
在位期间的功绩
李世民知人善用,从谏如流的佳话广为传咏。
亲贤远佞,重用忠直廉洁之士,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都是被重用的忠贤之士;一代名将李勣、李靖等亦为李世民的效力。
李世民身边可谓人才济济,同时也是他们协助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
唐太宗重农业,尽可能减轻农民赋税负担,以身作则戒奢从简;一反为重农轻商的传统,为商业的发展尽可能提供便利;积极发展自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使其成为联通欧洲和非洲的经济通道;新设弘文馆,储备人才。
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图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书20余万卷。致力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为巩固边疆,对大唐有威胁的民族部落绝不手软,先后平定了突厥、吐谷浑等,唐朝的盛名远播四方,开创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盛世,为随后的大唐盛世奠定的基础。
朱棣同样开创了永乐盛世。
经济上,朱棣认为“家给人足”是治世之根本, 十分注重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稳定社会秩序,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督促生产,永乐二十二年间的税粮收入达到明代的巅峰。
文化方面,由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人,编著的《永乐大典》是一部空前的大型类书,保存了自先秦至明初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积极进行海外交流,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完善和补充了对佛教的管理政策,后并为后朝沿用。
军事上,不得不承认朱棣具有非同常人的雄才大略,如梁启超而言“明成祖承高帝之后,待国家安定下来实力越来越强后,便开始着扩充版图。向北征讨蒙古,意欲清除元朝残党;向南征讨南安,将其并入明朝版图;建造烽台,防御倭寇。为此后近三百年的明朝统治打下坚实基础。
同样是做出了丰功伟业,但不得不承认,贞观之治的影响更加深远。
此外,文武兼备的唐太宗李世民还是一位诗人,他的作品行文潇洒、气魄雄伟、文体多样,在赋、史论、政论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后人常能从他的作品中,领略到他作为一代明君的胸怀与才略。
在后人的视野里他的形象相较普通的夺位统治者更加的饱满而且具有亲和力,他是一位有温度的皇帝,这也或许是后人偏爱他的原因。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新唐书·太宗本纪·卷六》《何孝荣:论姚广孝与“新明朝”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