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艾滋病真相

艾滋病被发现至今已近30年。随着医学界对HIV病毒和艾滋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艾滋病患者已经可以在服药控制得当的情况下维持数十年的正常生活——在这一点上它与心脏病、糖尿病等没有区别。但由于长期以来官方及民间组织对艾滋病的不当宣传和过分夸大,外界普遍对艾滋病存在偏见与误解。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极差,不耐高温,抵抗力较低,离开人体不易生存。只有通过直接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的某些体液(血液、精液和精前液、直肠液、阴道分泌液、母乳),才有可能被感染。不涉及以上体液接触的普通接触,如同桌吃饭或共用餐具、水杯、脸盆、澡盆、马桶、毛巾等都不会造成艾滋病病毒传播和感染 。

艾滋病病毒检测是艾滋病防治规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高效益的艾滋病病毒预防干预措施。通过检测,不仅可以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和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为求询者特别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心理支持,而且可以促使求询者减少不安全行为,预防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消除歧视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歧视致使许多高危性行为者不愿接受病毒检测,导致约60%的感染者未被发现,这无疑增加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风险。

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来源,研究者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这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起源于非洲中部的野生灵长类动物。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以分为两型:HIV-1和HIV-2,其中HIV-1和黑猩猩的免疫缺陷病毒(SIVcpz)在基因组成方面十分接近,很可能是跨种群传播给人类的。而HIV-2和乌色白眉猴的免疫缺陷病毒(SIVsm)十分接近,很可能来源于此。

传播途径

普通的接触不会造成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只有通过直接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的某些体液(血液、精液和精前液、直肠液、阴道分泌液、母乳),才有可能被感染。这些体液中的艾滋病病毒通过黏膜(直肠、阴道、口腔或者阴茎头部)、开放性的伤口或者溃疡或直接注射等渠道进入人类的血液中。

其中有三种常见的传播方式:

性接触传播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在性接触(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等)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官黏膜的细微破损,病毒即可通过破损处进入血液而感染。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可能会导致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但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血液传播

人被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进行静脉吸毒、移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组织器官都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

母婴传播

因艾滋病病毒广泛存在于女性感染者的血液、阴道分泌液和乳汁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也可因发生大量体液接触而将病毒传给胎儿,感染的产妇还可通过母乳喂养将病毒传给婴儿。

致病机制

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需要通过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受体分为两类,第一受体即CD4,为主要受体,第二受体即CCR5或CXCR4等,为辅助受体。艾滋病病毒分为X4和R5两类毒株,前者通常同时利用CCR5、CXCR4和CCR3受体,而后者通常只利用CCR5受体。在疾病早期和晚期,艾滋病病毒通常分别利用CCR5和CXCR4作为辅助受体。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主要为4步,4个过程的基本情况如下:

1.吸附、膜融合及穿入:HIV-1通过CD4受体选择性吸附于靶细胞表面,借助辅助受体进入细胞。

2. 反转录、入核及整合:胞质中,在反转录酶作用下,病毒RNA形成互补DNA,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病毒双链性DNA。

3. 转录及翻译:RNA聚合酶作用下病毒DNA转录成RNA,其中一部分RNA经加工成为病毒子代基因组RNA,另一部分拼接后成为病毒mRNA,编码病毒结构蛋白(Gag、Gag-Pol和Env前体蛋白)和非结构蛋白。通过内质网核糖体的糖化和加工产生子代病毒蛋白和酶。

4. 装配、成熟及出芽:Gag、Gag-Pol前体蛋白在细胞膜内面与病毒子代RNA一起包装,结合Gag和MA,从细胞膜获得病毒体的包膜,独立的病毒颗粒即形成。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免疫系统的CD4+T细胞(一种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此外还有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CD4+T细胞数量持续减少,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最终导致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人体对抗艾滋病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固有免疫主要是黏膜屏障和局部固有免疫细胞对病毒抗原的识别、内吞、处理和呈递。适应性免疫系统接收呈递的抗原后2~12周,会产生各种特异性抗体。有艾滋病病毒特异性的CD4+T细胞免疫反应和特异性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也起着重要作用。

检测方法

艾滋病病毒检测工作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其他大部分病原体检测不同,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的主要方法包括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艾滋病病毒耐药检测等。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的金标准,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定性和定量)也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艾滋病病毒核酸定量(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判断疾病进展、临床用药、疗效和预后的两项重要指标。

抗体检测

HIV-1/2抗体检测包括筛查试验和补充试验。HIV-1/2抗体筛查方法包括ELISA、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快速试验(斑点ELISA和斑点免疫胶体金或胶体硒、免疫层析等)、简单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等。补充试验方法包括抗体确证试验(免疫印迹法,条带/线性免疫试验和快速试验)和核酸试验(定性和定量)。

筛查试验呈阴性反应可出具HIV-1/2抗体阴性报告,见于未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个体,但窗口期感染者筛查试验也可呈阴性反应。若呈阳性反应,用原有试剂双份(快速试验)/双孔(化学发光试验或ELISA)或两种试剂进行重复检测,如均呈阴性反应,则报告为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如一阴一阳或均呈阳性反应,需进行补充试验 。

抗原检测

第四代艾滋病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可以同时检出艾滋病病毒抗体和HIVp24抗原,广泛用于临床。与单纯抗体检测相比,提高了准确性,尤其是对慢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接近100%。此外,第四代艾滋病病毒检测将艾滋病窗口期缩短至14~21天,有助于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不足之处是,增加了非特异性反应的潜在风险,可能会影响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核酸检测

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一般指检测病毒RNA。病毒入侵体内后快速复制,可在血浆中检测出病毒RNA,即病毒载量。通过测定病毒载量可以进行病程监控、治疗方案指导、疗效判定、疾病进展预测。病毒载量检测也可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用于急性期/窗口期诊断、晚期患者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和小于18月龄婴幼儿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常用的艾滋病病毒病毒载量检测方法包括逆转录PCR实验(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核酸序列扩增实验(Nuclear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

如果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表明没有测出病毒载量,见于未感染艾滋病病毒者、治疗成功者以及自身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的部分感染患者。如果高于检测下限,则说明检测出病毒载量,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结果做出进一步诊断。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种RNA定量系统都有其最低检测限,即可以测出的最低拷贝数或国际单位,RNA定量检测时未测出不等于样品中不含有病毒RNA,因此艾滋病病毒核酸定性检测阴性,只可报告本次实验结果阴性,但不能排除感染病毒的可能;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作为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辅助指标,不能单独用于感染诊断。报告艾滋病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结果时应按照仪器读数报告结果,注明使用的实验方法、样品种类和样品量,当测定结果小于最低检测限时,应注明最低检测限水平。

艾滋病不是性病

中国民间抗艾第一人"高耀洁曾说:面对艾滋病最可怕的是无知。现在说起艾滋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种病是"性病"、"脏病",这与防艾前期全世界近乎妖魔化的宣传是分不开的。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

患者不是死于艾滋病本身,而是它引发的感染与肿瘤

此前舆论宣传的“世纪杀手”、“超级癌症”都把艾滋病过分妖魔化了。艾滋病并非如此恐怖,尽管它确实比一般的病毒更狡猾更容易变异也更难缠。不过艾滋病患者并不是死于艾滋病本身,而是死于其引发的并发症。

HIV病毒是一种供给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从而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HIV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是9-10年,这之前的“病人”只是HIV病毒携带者,他们外表正常也并无任何症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艾滋病感染者初期并无表现,不至于瘦弱如柴全身溃烂

事实上,部分艾滋病感染者会在初期表现出持续低烧、咳嗽、无故腹泻、全身无力等症状,但这些情况很快消退。在上世纪末很多媒体的宣传口径中,或者各大医院卫生院门口张贴的海报上,艾滋病人总是呈现一副令人震惊的狼狈相:全身无比瘦弱所有脂肪几乎消失;口腔牙龈都会出现各种溃烂;体表,甚至是隐私部位出现溃烂和各种奇怪的肿瘤,让人难免将艾滋病与性病联系起来,也与大部分艾滋病感染者。其实这些不是艾滋病的直接表现,这是人体在经受艾滋病病毒多年攻击之后,免疫防线全面衰退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科学研究发现,艾滋病容易导致的病症是:肿瘤、肺部感染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智力减退等);在艾滋病的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而如果及时检查发现,并配合医生治疗,是可以将健康维持在20余年左右,这其实跟糖尿病、心脏病等普通疾病没有太大区别。

与艾滋病人日常接触不会被传染

在艾滋病传播过程中,绝大多数人仍然抱有无知性偏见和歧视。他们认为空气、水这些跟艾滋病人共用的媒介都是可以传播HIV的。而前几年对艾滋病宣传的过于激烈导致人人谈艾色变。跟艾滋病人公用泳池、共餐、拥抱与握手这些基本的社会行为,都变成横亘在人们之间的阻碍。而涉及到性传播的部分,安全套是否安全、无防护措施的性行为、男同性恋群体又将艾滋病导向另一个无知的灰色地带。

艾滋病人共同生活是安全的,蚊子不会传播艾滋病

如前所说,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性、输血以及母婴传播,这三条的共同点也就是HIV病毒传播最关键的部分,那就是一定要在人体内环境才能传播。尽管HIV病毒非常顽固狡猾,但它是非常脆弱的。科学家发现,HIV病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只需数分钟就会死去,而水也会破坏其PH值导致其最后崩溃,可以说HIV病毒一旦离开人体温热潮湿的内环境,是无法生存下去,更谈不上人际传染。因其脆弱特性,又加上在携带者眼泪、汗液或唾液中HIV病毒非常之少,所以与HIV阳性患者接触几乎是不会产生感染的。与HIV携带者发生普通的社交接触如拥抱、握手、亲吻等是不会感染HIV的;与他们共用餐具、马桶、同空间内呼吸也是安全的,甚至与他们一起游泳、使用健身器械也非常安全。而公用牙刷、剃须刀等用品,是应当被杜绝的行为(因为它们可能会接触破损的黏膜与皮肤)。此外有研究表明,蚊虫叮咬并不会传播HIV,因为当蚊子在叮咬健康人时,它们不会将之前叮咬的人或者动物的血液,回注到下一个对象体内。此外,HIV病毒在昆虫体内,只能存活很短的时间。

艾滋病与同性恋本身无关,高传染率源自不洁性交

1981年HIV病毒在美国洛杉矶的五位男男同性恋者体内被发现,它的“面世”就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容易被歧视的成分。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同性恋本身与艾滋病传播并无关联,但艾滋病确实在部分男男同性恋群体中较为流行,其中主要原因是不洁性交,这造成了外界认为艾滋病就是“同性恋病”的错误印象。男男同性恋群体主要性行为之一是肛交。与异性行为相比,直肠弹性不及阴道且比较脆弱,黏膜薄弱容易损伤。有些肛交者尽管使用安全套,但由于选择了油性润滑剂而非水性润滑剂,所以非常容易导致安全套破损。当直肠的破损处接触精液后其中的HIV病毒非常容易进入人体,造成感染。另外,今年年初一个研究报告揭示,精液中的精浆RNA病毒颗粒是促进HIV感染的真凶,而精液中的一些特殊物质也为HIV的传播起到助纣为虐的作用。德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精液中的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能够极大提高HIV感染能力。如果发生无保护性交,男男同性恋人群感染几率是同样条件下男传女的5-15倍、女传男的16-30倍。

安全套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防艾工具

在性传播这条通道中,如果要彻底阻断艾滋病,唯一的方法就是禁欲。除此之外,较为有效而可行的是使用安全套。罗马教皇在2009年访问非洲时曾演讲表示:安全套对防艾无效果,因为安全套的橡胶存在天然缝隙(约有一亿多个120纳米以上孔径,其乳胶膜体存在五千到七万纳米之间的天然裂隙),足够让人类精子(直径约3000纳米)穿过,而HIV病毒比人类精子小450倍。因此,安全套对HIV病毒的防御效果是没有的。但由于HIV病毒必须通过人的体液传播,而水分子的大小是大于安全套材料分子间隙的,所以HIV病毒依然无法穿过安全套,除非安全套出现质量问题或者人为造成破损的情况。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报告也表明,只要使用得当,安全套几乎能百分百预防艾滋病。1985年-1995年,WHO组织在泰国娱乐场所推行“百分百使用安全套”运动。这10年间,因使用安全套而成功减少了2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也曾发表研究论文表示,安全套防艾的失败率仅为16.7%。在这个万事没有绝对的世界,16.7%的失败率和不用安全套的风险率可想而知。

感染艾滋病并非死路一条,现有药物能助患者维持20余年正常生活

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不意味着立刻就会死。尽管这种病毒目前还无疫苗可以防控和治愈,但通过一定的药物辅助治疗,是可以将其控制在非常非常低、甚至于在体内检测不到的状况。美籍华人科学家何大一在1996年推出将多种药物一起服用联合起效的“鸡尾酒疗法”,以其显著的功效一直占据着抗艾用药的主流地位。“鸡尾酒疗法”同时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混合服用,每种药物针对艾滋病病毒繁殖周期中的不同环节,从而达到抑制或消灭HIV病毒的目的,这种疗法被称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它的原理是用抑制剂阻断HIV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并进行复制RNA、从RNA到DNA转录,以及将带病DNA整合到人体细胞DNA里的过程;并使用两种核苷类药、一种非核苷类药物和蛋白酶抑制剂一起破坏并抑制HIV病毒合成后去感染其它他细胞的“出芽”过程。鸡尾酒疗法副作用非常大,会令服用者产生呕吐、无力、恶梦、体重下降等反应,且早期价格高昂,每年费用近20万元人民币,但现在由于有国产药物产生,价格回落到每月480元左右,越来越多的感染者能够负担得起。据2008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调查报告表明,自1996年推出鸡尾酒疗法并全球推广后,HIV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平均延长13.8年,死亡率大幅下降近40%。

(0)

相关推荐

  • 『艾滋病』有关艾滋病的简介问题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这种病毒在体内迅速繁殖,并大量破坏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淋巴细胞(尤其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机体免疫 ...

  • HIV定量检测(病毒载量)

    HIV载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属于单股正链核糖核酸(RNA)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是艾滋病的主要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 ...

  • 今年前10月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13.1万 HIV高敏核酸检测助于早发现

    今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10月底,我们国家现在报告的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

  • 何为艾滋病“窗口期”?有多长?有何影响?

    何为艾滋病"窗口期"?有多长?有何影响? 来源:中工网2021-10-19 10:40 X 10月19日,福建疾控微信公众号发文详解艾滋病"窗口期".文章称,在 ...

  • 100条最容易忽视的饮食真相,别怪我发晚了!

    公众号 -- 以下是正文 -- 1.饭后不要立即喝酸奶 很多人认为酸奶助消化,所以饭后马上喝,但如果一餐吃得很饱,饭后来一杯只会增加肠道负担.饭后1-2小时喝酸奶较为合适. 2.母鸡汤补不了身体 不仅 ...

  • 被科学忽视的自然真相

    太初混沌,衍生秩序.秩序突变,混沌再现.生命有序,智慧逻辑.大道未分,自然无限. 注释:天地未分之前处于混沌状态,后来随机衍生了秩序.如果秩序发生了"突变",又呈现出混沌现象.生命 ...

  • 孩子为什么不懂心疼你?大部分父母忽视的真相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 但是会爱,以及教孩子学会爱,却是一种本事. 作者 | 鱼爸 来源 | 养育男孩(ID:breedboy) 说实话,我挺讨厌那些做作的感恩教育,也不喜欢那些被强加的孝道. 但我却对 ...

  • 《我的姐姐》虐哭上亿人背后,有个被父母忽视的真相

    进化妈:每一个孩子都应被父母看见,每个父母都应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 作者:伊一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最近几周,最火的电影非<我的姐姐>莫属了. 影片很感人,但同时,也很让人心疼. 姐姐安 ...

  • 就读国际学校之前最容易忽视这六个真相

    这篇文章基于上实剑桥剑桥教务长Tim Hawkins对新生家长的演讲稿整理而成,经过笔者整理翻译为十条至关重要却总会被一叶障目的箴言,希望能够让即将就读国际学校或出国留学的青少年.青年和家长们少走一些 ...

  • 『艾滋病』疯牛病艾滋病的真相

    当全世界都在吵嚷控制艾滋病.消灭疯牛病的时候,对于医学知识一窍不通的自己是否也感到有一丝恐惧呢?其实当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成因之后就会发现虽然我们不能做什么.但我们至少可以不用害怕了. 简单地说,疯牛病和 ...

  • 喝牛奶,也有禁忌?这6个真相早知道早受益,健康问题,别忽视

    导语:喝牛奶,也有禁忌?这6个真相早知道早受益,健康问题,别忽视 家门口每年配送的鲜牛奶,早已是一代人的记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根据<中国膳食指 ...

  • 再爱对方,也不要忽视这10条恋爱真相,尤其是最后一条

    好的爱情需要修炼,它没有那么容易获得,所以牢记这10条恋爱真理. 前几天在网易云热评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我之前没有谈过恋爱,你是第一个,我满心欢喜,倾其所有:但还是会怕做得不够好,让你觉得 ...

  • 一家三口全“染上”艾滋病,6个早期症状,一定不要忽视!

    近日一则新闻:一名男子报警称自己杀了人.到了现场,发现这名男子正抱着自己的孩子痛哭,已无任何生命迹象的妻子躺在不远处.原来该男子前段时间检查出艾滋病,他让妻儿一块去检查.但检查结果显示妻子染病时间更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