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给病人开处方的利弊:
中医看病,一般都有开处方,让病人按方抓药。病人也会要求医生开处方,或要求知道处方内容,以为天经地义。
其实开处方给病人,对病人也有不利的方面。有什么不利?因为当今真中医少如凤毛、假中医遍布天下。好中医开出一个处方,病家持方请示诸医评论方药。一般医生都是没有几滴墨水的庸医,不知经方为何物。一看方中有乌头附子,立即阻止勿服,说有大毒。当今温病派、滋阴派的歪理邪说,仍是大行于世。看到附子半夏同用,更把处方批得一文不值,一无是处。说是犯了“本草十八反”的禁忌。还振振有词的念出“半蒌贝蔹及攻乌”的歌诀来,以示他学问超群,见识广博。“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下里巴人,和之者众”。把医圣张仲景的救命神方,斥为妄诞毒药。“三人成虎”,谣言千遍成真理。病家见诸医所说皆同,于是大生惊骇。不是弃之不用,就是满腹狐疑。即使勉强服下,也被吓得惊魂不定,寝食难安。如此服药,哪能有效?如果医生只给抓药,不给处方,则无此弊。所以清代大名医陈修园,在他的《长沙方歌括》的《治病顺其自然说》一文中,就讲到开处方后,所造成的弊端问题。文中写道:
【若辈造此“偏”之一字,任令法高一丈,其奈魔高十丈。且谓古书不可以今用,即于多读书处谓其偏。起死证而生之,即以出奇入险目其偏。以致病家先入为主,广集不偏之医,历试罔效,不得已始延为破釜沉舟之计。究竟终疑其偏:麻、桂、硝、黄,则曰汗下之太过也;姜、附、芩、连,则曰寒热之太峻也;建中、理中、陷胸、十枣,则曰补泻之不留余地也。滋水之地黄,补元之人参,用应多而反少;日食之枣子,至贱之甘草,用应少而反多。此等似是而非之言,更甚于恣肆不伦于理之言。知几者正可以拂衣而去,乃犹曰病尚可为,不忍恝然而舍之。此虽活人无已之心,而疑事无功,未能活人,且以误人。盖药之所以流行于经络脏腑,内外无有不到者,气为之也。气不自到,心气主之,胆气壮之也。彼既疑我为偏,一见我之用药,又出于意想之外,则心气乱。欲求有效,岂可得乎?】
40年前,曾给我父亲开过一付乌头汤,我亲自去买,服后大效。后开方叫他自己去买,走遍县城多家药店,一律拒绝不卖。因见方中有30克生川乌,无不异口同声称为会毒死人,把我父亲吓得心惊胆战。以为我轻率鲁莽,不怕把父亲毒死。可见县城虽大,竟无一家药店知道处方来源。
多年前,曾两次给人开小柴胡汤,方中用生半夏60克,一处药店把病人吓得不肯抓药。说煎服60克生半夏,服下必死。另一处也是不肯卖。经病人死纠蛮缠,才买到。此等庸医,自己无知不算,诋毁别人的功夫很行。
这几年网上给人看病。对于急性病,也免不了要给人开方。但是就屡遭药店质疑。不是说用量太大,就是说配伍不当。这帮无知之徒,治病功夫没有一点,毁谤挑剔功夫一流。只好签上姓名,並拍上医师证书,才给抓药。刚才给一网友开一个小青龙汤,方中有15克细辛,药店就不给抓药。闹了老半天,只好给他开好处方,签上姓名,拍上照片和医师证书编号,才给抓药。当今好中医,几近绝迹,也是庸医太多,阻力重重,医道难行之故。
鉴于上述原因,所以有慢性病患者要求给于处方,我多数不肯出示处方。同意的,就来治,不同意的,是无缘。诊务繁忙,无暇扯淡也。
要学习治病原理,欲知处方用药的,等病治好之后,自会整理成医案,把全部处方,公诸天下。
欢迎好友广为转发。
民间中医陈彩声记于2020,12,24,下午。修改于25日寅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