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画在大地上的党旗/赵大磊
初春时节,我和县作协的几位作家,来到位于仪封北门外的赵华村老人家里采风。老人的家在一方小果园里,两间低矮的青砖瓦房,一截坍圮的院墙,几只山羊,一群鸭子,便是他所有的家当。
紧挨着老人屋舍的,是一排排繁花盛开的果树,它们伸展着健壮的臂膀,将时间和大地护卫在身下。它们和老人一起在这里生活了六十年,仿佛挚友和亲人,任何风霜雨雪都不能让他们分开。
赵华村老人的家最早不在这里,而在一条路之隔的滞洪区内赵老庄村委小庄村。六十年前,在小庄村的西南角,挺立着一座狭窄的院落,五间草屋,三面围墙,屋顶的茅草和墙根边的麦秸垛,在黯淡的的岁月里颓败着。1959年,因为整修滞洪区,院落被扒掉了,跟和它一样命运的屋舍一起,在数次变迁后被耕种成青青的麦田。
然而,从这里走过的路人,如果不是赵华村老人告诉你,谁能想得到,麦田之下的院落里,曾经诞生过西平县第一个党支部——仪封党支部呢?
这一切,都跟老人的父亲赵西亭有关。
赵西亭,字名久,1901年出生。他在家里十分贫困的情况下,靠着自己的勤奋读完了初级中学,考入百泉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在遂平县玉山小学任教,期间与遂平县早期中共党员于敬斋和李耀南结为好友,并在二人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9月,在仪封镇县立第二小学任教的进步知识分子谢华生通过同学关系与李耀南取得联系。在李耀南和于慎臣的介绍下,谢华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后,谢华生便在县立第二小学和仪封一带进行党的活动,先后发展几名师生入党,成立了仪封党小组。
而在此之前,马列主义思想在西平的传播还很有限。就读于开封河南大学的西平籍党员学生于秀民,曾两次回到西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主张。1927年5月,中共党员彤德忱也曾到西平发动农民运动,并在县城举办农民运动培训班。
仪封党小组的成立,像星星之火,在西平土地上逐渐点燃,照亮风雨如晦的时代。
1927年10月,根据斗争需要,时任县立第二小学校长的谢华生将在玉山小学任教的赵西亭和在遂平从事运动的西平籍党员赵捷三要回西平,准备筹建仪封党支部。抄写党章,制作党旗,拟定工作纲领,制定行动计划……一切都在黑夜中进行,西平的天空,曙光初亮。
10月2日,西平县9名党员悄悄来到仪封北门外小庄村赵西亭家里,召开一次重要会议。他们中间,有教师,也有学生,共同的信念将他们紧密凝聚在一起,结为平等的同志。在昏暗的房间里,他们目光如炬,头对头围绕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激动地畅想着,并以举手表决的方式,成立了仪封党支部。谢华生任支部书记,赵西亭和赵捷三任支部委员。
这是西平县第一个党支部。它似一声滚滚雷鸣,震动着一块块正在萌动的心田。从此,西平的革命斗争有了有力的指导和明确的方向;从此,一艘战船将承载着西平早期共产党员们坚毅的决心,在滔滔巨浪中不断搏击,最终冲破飓风,驶向革命事业的海洋之中。
基于当时的形势,仪封党支部由遂平县党组织领导,直接与李耀南联系。
今天,站在仪封党支部旧址上,我无法在脑海中还原党组织当时成立的过程和原貌,但我能强烈地感受到,1927年那个秋天,金黄的庄稼还站立在原野上,来自长江的风,来自黄河的风,来自更遥远的特里尔①的风,一阵一阵吹过树梢,吹过村庄,吹过大地。风中的小庄村,像一柱耸立的旗杆,擎起乡村的风骨。
小庄村南边的仪封镇,毗邻遂平县,“左流隐水,右峙岈山”,自古为中原重要驿站,孔子周游列国由蔡国去叶国的途中曾经过仪封,兴办学校,教化百姓。在这里传播党的纲领和主张,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西部为重峦叠嶂的山区,为革命斗争提供了很好的屏障。仪封党支部就像西遂之间的驿站,虽然条件简陋力量薄弱,却注定在两县蓬蓬勃勃的运动斗争中越来却强大,越来越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
仪封党支部成立后,豫南特委派吴介华同志到西平指导工作。在豫南特委的指导下,党支部制定了对敌斗争的具体方针:发展群众,开展抗租、抗税、抗丁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夜校和农民运动训练班,发展贫苦农民入党,建立武装,组织斗争。一把熊熊火炬,划亮黑暗的夜空,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景象比火焰更加壮观。那些来自荒野雷电之上的野火,来自远古燧木之上的微火,来自普罗米修斯火把上的圣火,冲破黑夜的枷锁,带来光明和温暖。升腾的火焰,是喷薄而出的热血,为世界注入新鲜的力量。
首先被点燃的是西部山区的出山镇。1928年初,在省立第三师范附小任教的出山籍进步人士关文汇在家乡创办了西平县立第五小学。2月,关文汇奔赴仪封县立第二小学,邀请谢华生到县立第五小学担任教导主任。经遂平县委批准,谢华生到县立第五小学任教,仪封党支部书记由赵西亭接任。
在县立第五小学,谢华生经常利用课堂抨击时弊,宣讲马列主义,鼓励学生向党组织靠近,并以家访的名义向农民宣传革命思想,鼓励他们同地主豪绅作斗争。在革命思想教育的基础上,他相继发展4名进步青年入党。1928年3月,中共出山支部成立,直属遂平县党组织领导,谢华生任支部书记。
中共出山支部的成立,为西平西部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使革命斗争冲破国民党当局的重重扼杀,在乡村如火如荼地展开,延伸至城关、权寨、谷河等地。8月,经遂平县委批准,中共出山直属区委成立。
一条蜿蜒的河流,只要保持踊跃的激情,最终会流向大海的怀抱;一支战斗的队伍,只要紧贴最基层的民心,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从1927年10月成立第一个党支部,到1929年6月底,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西平全县党组织已发展到8个党支部,80多名党员。1929年7月,中共出山直属区委根据信阳中心县委的指示,在出山镇县立第五小学秘密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平县委,并选举了中共西平县委第一届委员会。
从小庄村仪封支部到出山直属区委,再到中共西平县委,这是一段征途;从瑞金到遵义,再到延安,这是一次长征。无论小的征途还是大的长征,它们的精神是一样的,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用一腔热血和赤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在革命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前仆后继,让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和压迫,获得胜利和解放。
今天,在小庄村沿着革命前辈的脚印走一圈,我也仿佛经历了一次“长征”。一马平川的麦田,似一面画在大地上的党旗,在我身边猎猎作响,伸展向远处的嵖岈山。
仪封镇和隐水河,恰似锤子和镰刀。
注释:①特里尔:德国小城,马克思的故乡。
(本文资料来自《走进西平》、《西平老区风云》和赵西亭的儿子赵华村、孙子赵尊芳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