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巧治病-耳穴按摩.
修改日期:2023.03.28.
内容提要: 耳部常规保健按摩. 耳穴针灸疗法. 耳朵按摩的起步. 耳朵的认识. 耳朵按摩功效.
一、耳部常规保健按摩: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藏精,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解剖医学:迷走神经经过颈神经节的周围支传导一部分到耳廓、外耳道、鼓膜。同时耳廓上分布着较丰富的神经:躯体神经、脑神经、交感神经,它们相互重叠,形成了神经丛。 所以经常进行双耳按摩,可起到健肾壮腰、养护全身器官、益寿延年的作用。 有病早预防, 平常不吃药。世界上没有一个老寿星是经常吃药的。发病了,采用非药疗法,激发身体天然的抗病能力去除疾病,减少药物所害,这亦是通达抗衰老的途径之一。 气是生命信息的载体,是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按摩时要有正能量的意念和暗示,促进身体健康。上图是耳解剖.
1、招式一:手提拉摩耳轮外周:包括耳尖、到耳垂、耳屏、对耳屏,便于手提拉摩的部位。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拇食指夹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摩擦耳垂10余次,耳垂处的穴位主要对应头、额、眼、舌、牙、面颊等处。可防治头晕、花眼、近视、耳鸣、痤疮、黄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过头顶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2、招式二:耳甲腔按摩.
以食指指腹自三角窝开始摩擦耳甲艇、耳甲腔各10余次,使之发热,此处主要对应为内脏器官,有心、肺、氣管、三焦,脾、胃、肝、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部位的反射區。可防治脏腑病症,对内脏有保健和治疗作用。
3、招式三:全耳按摩法.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4、招式四:揉按推搓外耳门、耳根外周围.
揉按外耳门.揉按外耳门周围,使之发热发烫,此部位有心、肝、脾、胃、肺、气管等穴。来回搓耳根. 中指放耳前,食指放耳后,来回搓耳根10-20次,使局部有明显发热发烫。推耳根:中指放在耳前,食指放在耳後,沿著下耳根向上耳根方向推動40-50次左右,推后不但耳部发热,面部、头部都会有明显的發熱感覺,對頭暈頭痛、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5、双手掩耳法: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曰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6、双手扫耳法: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7、搓弹双耳法: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壮腰之功效。
以上7法,可根据各人所需选择,或单项或几项配合进行,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按摩刺激耳穴.
1.肾上腺耳穴, 定位,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应用: 升血压,气血不足,面色晄白,头晕眼花,过敏性皮肤病;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支气管炎,肺炎,鼻出血;不明高热、低热,甲状腺机能亢进,冠心病,无脉症,脉管炎,毛细血管性出血;腹痛,腹鸣,腹胀,食物中毒;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膀胱炎,睾丸炎,前列腺炎;月经不调,子宫功能性出血,乳腺炎;外科炎症和疼痛,骨折疼痛,各种类型的关节扭伤痛,皮肤病,带状疱疹,水痘,疟疾,肿瘤等。按摩刺激肾上腺耳穴有可产生应激反应,维持机体的适应能力。
2.交感耳穴 : 定位于对耳轮下角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主治胃肠痉挛,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腹胀气,肠鸣,腹泻,肠绞痛,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肠炎,肠结核,麻痹性肠梗阻,消化不良,消化、循环系统功能失调,恶心呕吐,便秘,细菌性痢疾,心绞痛,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无脉症,心动过速,胸闷,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白血球减少症,期外收缩,脉管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胆绞痛,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膀胱炎,肾盂肾炎,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衰竭,性功能障碍,尿潴留,尿崩症,产后垂体功能低下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失眠,心悸,多汗症,自汗,盗汗,流涎,胃酸过多,肥胖症,急、慢性阑尾炎,慢性胰腺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支气管炎,胸闷痛,痛经,产后宫缩痛,不明原因浮肿,动静脉痉挛,风湿性肌肉痛,腱鞘炎,急惊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哮喘,肺气肿,百日咳,雷诺氏病等。可用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注意:消化道溃疡选皮质下、交感两穴,因该病的发生与精神因素有关。
3.皮质下耳穴: 定位:对耳屏内侧面。本穴性平,故有益气升清,养血通络,缩溺止遗,下气通腑,利湿缓急之功。对消炎、消肿、镇静、止痛、止汗、缓解腹胀、抗休克等有一定疗效,能够调整内脏机能,调节汗液分泌,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病症,同时本穴是耳针麻醉的主穴之一。此穴还有调节大脑皮层和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作用,常用于辅助治疗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引起的症候群,如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假性近视等;对脉管炎、无脉症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脉搏的作用;能促进胃肠蠕动,消除腹胀;用本穴治疗膈肌痉挛时,要取用双侧穴位;还有用于妊娠呕吐、哮喘、智力发育不全和视神经萎缩者等。
4.内分泌耳穴: 定位: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是调节内分泌系统机能的经验穴,对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性腺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应用: 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肥胖;黄褐斑,痤疮。 主治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崩漏,尿崩,附件炎,宫颈炎,经前紧张,前列腺炎,阳痿,遗精,早泄,性机能低下,睾丸炎,附睾炎,不孕症,肾炎,膀胱炎,水肿,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功能紊乱,肥胖症,缺乳,男性乳腺增生,乳腺炎,侏儒症,痤疮,神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水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间日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症,肾上腺机能亢进或减退,脑垂体功能减退症,胆囊炎,贫血,心脏病等。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5.脑干耳穴,位于对耳屏游离缘上,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对耳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即对耳屏3、4区(内侧面)之间。主治眩晕,后头痛,假性近视,感冒,失眠,干咳,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发热,小儿高热,中风,偏瘫,抽搐,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面肌痉挛,遗尿,眩晕,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脑震荡后遗症,脑膜炎后遗症,对脑膜刺激征,大脑发育不全,脑萎缩,智能发育不全,弱智,癫狂,癔病,精神分裂症,多动症,小脑性共济运动失调,头痛,功能性子宫出血,脊椎炎,过敏性皮炎,脑血管病变,脑膜刺激症等。按耳针常规针法操作。
6.升血压:刺激耳屏肾上腺耳穴和交感穴。 降血压:按摩高血压耳穴(高血压:用食指和拇指分别揉按外鼻的外下方,上图)。 切记不要按摩反了。我们按摩交感耳穴、肾上腺耳穴、皮质下耳穴、内分泌耳穴,高压耳穴等,对于调节身体机能有重要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三者是一个相连的作用系统,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素释放受多方面因素的调节,当动脉血压降低,循环血量减少时,交感神经兴奋,致密斑感受器兴奋,入球小动脉的血压和血流量均减少,对入球小动脉的牵张刺激减弱,激活了管壁的牵张感受器,促进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随肾血流量减少而减少,流过致密斑的钠离子浓度减少,致密斑被激活,转而促进球旁细胞释放肾素。球旁细胞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增加肾素释放。7.感冒:食指揉按耳甲腔周围的肺区,还可以用食指和拇指配合,对揉耳屏,刺激鼻喉区。
8.胃炎:用食指按压耳轮脚,刺激胃区消炎,同时用拇指按压耳背上耳轮脚后区相应部位。
9.便秘:用食指揉按耳甲艇下半部分,刺激大肠与小肠区,然后用食指和拇指对捏耳屏上端的耳轮处,刺激直肠区。
10.失眠:用食指和拇指分别揉按耳甲区(由耳甲艇和耳甲腔构成)中央的心区与三角窝尖端的神门区,最后是对耳屏下端的皮质下区。那么针对不同的失眠原因,我们的选穴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神门、肾、心、神经衰弱区、神经衰弱点、神经系统皮质下等。
神门、枕、神经系统皮质下:由于失眠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高级神经活动的正常规律遭到破坏。耳穴神经皮质下穴具有调节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
神门:具有镇静、安神、利眠作用。
心: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主。当阳气不足,则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身软无力;心阴不足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神经衰弱,如心悸、多汗等,取心穴可宁心安神。
耳穴贴压疗法对于失眠有很好的疗效,对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均有良好效果,还有副作用小、见效快、取材易、疗效好、经济、简便等诸多优点。贴耳穴的同时配戴安神宁心香囊效果更显著!11.痤疮:食指和拇指对揉耳垂中部,刺激面颊区,耳背下方,刺激肺区;耳舟上方刺激荨麻疹点。
12.月经不调:食指和拇指对揉三角窝,刺激内生殖器区,再用食指和拇指对揉屏间切迹,刺激内分泌区,然后用拇指与食指,揉按对耳屏,刺激卵巢穴。
13.耳中(膈) : 定位:耳轮角处,即耳轮1区。应用:血虚、血瘀、血热引起的皮肤疾患,顽固性的皮肤瘙痒、荨麻疹。
14.直肠: 定位: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应用: 便秘。
15.耳尖: 定位: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应用:头面五官科各种急性炎症,如麦粒肿,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面神经炎,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等。
16.风溪: 定位:耳轮结节前方,指与腕之间,耳舟1、2处交界处。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指掌角化症;痤疮。
17.子宫(内生殖) : 定位:在三角窝前1/3的凹陷处。应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白带过多,盆腔炎;黄褐斑,痤疮;肥胖。
18.神门: 定位: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应用:失眠,多梦,心烦,疲惫;头痛、面痛、齿痛;荨麻疹,湿疹,瘙痒;戒断综合征。神门治抑郁: 现在都市人们生活压力都比较大,许多人都或多或少有轻度抑郁症、焦虑症,如果是中度,甚至是重度抑郁,就需要去找医生进行治疗。 如果我们平时心中不畅,感觉压抑,可以多按神门穴进行缓解。除了神志病,神门还能有效缓解痛症与失眠。《纽约时报》记者曾对中国针灸麻醉有专门报道:在一次扁桃体切割手术中,没有进行任何麻药注射,持续扎针神门穴,可以起到止痛作用。
19.盆腔: 定位:在三角窝后3/1的下部。应用:带下病,盆腔炎、附件炎。
20.对屏间: 定位: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
21.口 : 定位:耳轮脚下方前1/3。应用:面瘫。口腔炎,口角炎,口周痤疮。
22.胃 : 定位:耳轮脚消失处。应用:消化不良,腹胀;失眠、口臭;痤疮,酒糟鼻;肥胖。
23.大肠: 定位:耳轮脚上方的前1/3处。应用: 便秘; 肥胖; 痤疮。
24.肾 : 定位:对耳轮下脚下方的后部。应用:早衰,脱发;神经衰弱;月经不调。
25.肝: 定位:耳甲艇的后下部。应用:月经不调,痛经,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癔病;黄褐斑,痤疮。
27.脾 : 定位:耳甲腔的后下方。应用: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形容失养枯萎;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白带过多,崩漏。
28.心: 定位: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应用:神经衰弱;口舌生疮,声音嘶哑;癔病。
29.肺 : 定位:耳甲腔中央周围。应用:声音嘶哑,咽喉炎;皮肤瘙痒,荨麻疹,痤疮,扁平疣;便秘。
30.三焦: 定位:耳甲腔底部,内分泌内侧,耳孔外。应用:便秘,腹胀;单纯性肥胖。
31.面颊: 定位:耳垂第5、6区交界线周围区。应用:面部保健美容按摩;面瘫,面痛;痤疮,黄褐斑,扁平疣。
32.牙痛:用食指和拇指分别揉按耳甲腔内,内分泌、三焦与内鼻3穴中间的牙痛奇穴,通常为敏感点,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
33.耳尖--巧治发烧:如果我们在感冒初期,有头疼脑热,温度在38度5以下,可以采取“耳尖刺血”的方法。 耳尖的位置非常容易找到,把我们的耳朵往前一折,上面对折点的位置即是耳尖。我们将耳尖用磺酒消毒后,用三棱针或一次性注射针头,快速在此处点扎下,挤出血来,即可有效缓解热症,此方法不仅能治疗发热,还可治疗麦粒肿、红眼病等。
34.找准耳朵穴好减肥4穴:在耳朵上却有很多可以帮助减肥的穴位. 便秘点. 这个穴位也就是能够帮助缓解便秘问题的穴位,刺激这个点能够有效的增强肠胃的蠕动,帮助让身体当中的毒素能够排出体外,位置是在耳轮内侧上方位置,按摩的方法是间歇按压左右耳朵穴位三十下。 胃点。 这个穴位跟消化有一定的关系,腹部之所以会出现脂肪堆积的情况,是因为胀气或者消化不良导致的,如果对胃点施压的话就能够帮助让消化激素可以活跃起来,帮助促进消化,这个位置是在耳朵中央,按摩的方法是间歇按压左右耳朵穴位三十下。 内分泌点. 这个点能够帮助促进新陈代谢,它能够起到控制下丘脑当中的食欲控制中心,减少饥饿激素的产生,从而让自己有饱腹感,并且加速新陈代谢的速度,它的位置在耳轮内侧下方位置,按摩的方法是间歇按压左右耳朵穴位三十下。 饥饿点. 这是一个跟饥饿感觉有着非常密切关系的穴位,当肠胃向下丘脑发出饿的信号时候,人自然就有了想要进食的欲望,而按摩这个穴位就能够起到阻止信号传递的效果,位置是在耳垂下方,按压方式跟前面三个点是一样的。
三、耳朵按摩的起步.
利用耳穴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已有记载。公元前:耳针学的萌芽和初发阶段,两千年以上。最早有关采用耳穴治疗首推《灵枢__口问第二十八》中记述的一句“两耳无闻取耳中”。这证明远在二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应用耳穴治疗常见病。到了明代(16世纪左右)出现了首张耳穴图谱。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在他所着的《针灸大成》中也记载了采用耳尖穴治疗眼生翳膜。到明代已经出版了耳穴图谱。清朝末叶,耳穴针灸随正统的针灸学的没落而几近湮没。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耳针在欧洲兴起,法国的医学博士P.Nogier在耳廓里发现了不少新穴位,并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耳朵穴位分布恰巧像一个倒置的胎儿。一九五八年中国的学者萧月麟首次翻译成中文。从此之後,耳针学在中国得到很大的发展和创新。中国学者在P.Nogier耳穴图的型础上将之丰富、发展。有些甚至提出和他相反的意见。
四、耳朵的认识.
中医有“十二经脉上行于耳”,“耳为宗脉之所聚”,“肾气通于耳”之说。同时耳廓上分布着较丰富的神经:躯体神经、脑神经、交感神经,它们相互重叠,形成了神经丛。因此耳穴既是全身疾病的反应点,又是疾病的治疗点。“长、厚、软、红、润、贴”是好耳的六大要素。“我们可以看到佛家许多得道高僧皆是长耳,'大耳有福’也是这个道理;其次耳朵的厚度和软度也是标准之一,生活中常说耳根子比较软的人,都是热心肠的人。在中医看来,心与小肠相表里,如果心、肠都好,其表现就是热。热心肠的人心血比较充足,身体相对会健康许多。而红、润则是指颜色与光泽,在临床看诊多年,我们就发现许多重症病人,耳朵是失去光泽的。”
耳穴与身各部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们的耳朵上如此多的线条纵横交错,其实上面有整整93个穴位。人的耳廓上分布着如胃穴、肠穴、心穴、肺穴、肾上腺等许多穴位,并与全身相应脏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使耳聪目明,身体健壮,精力充沛,还可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想要不费力就能达到气血畅通,那每天拿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揉揉耳朵,拉拉耳朵,就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振奋、疲劳消除。當身体有疾病時,耳廓的特定部位會出現局部反应,如:压痛、压酸痛、丘疹、脫屑、結节、变色等。
1.下图耳各部位名称:
1.1.耳輪:耳部穴位图中橙色部分,耳輪是指耳朵外緣的捲曲部分, 深入到耳腔內的突起部分叫耳輪腳。
1.2.对耳輪:耳部穴位图中紫紅色部分,位於耳輪的內側,與耳輪相對的隆起部位,又叫对耳輪體;其上方有兩個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對耳輪上腳,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對耳輪下腳。
1.3.三角窩:耳部穴位图中紅色部分,對耳輪上腳和下腳之間的三角形凹窩。
1.4.耳舟:耳部穴位图中綠色部分,耳輪與對耳輪之間册沟,稱為耳舟。
1.5.耳甲:耳部穴位图中浅蓝色部分,耳輪腳以上和以下的部位叫耳甲。
1.6.耳垂:耳部穴位图中黃色部分,耳廓最底部,無軟骨的部位叫耳垂。
2.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
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附近;
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与軀乾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輪;
与胸腔、腹腔臟器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
与盆腔脏器相应的穴位在三角窩。
3.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位置叫耳舟,这个位置对应着我们的上肢,即前臂、上臂、手、指,在耳舟上还有一个穴位叫风溪穴,常期点按该穴位,能有效地缓解各种过敏性疾病。
对耳轮,对耳轮上、下脚,是与躯干下肢对应,包括颈榷、腰榷、胸榷、脊榷,其中两个上下角就相以于我们的两条腿。
耳甲对应于五脏,如上交的心、肺,下交的肝、肾;而口、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这些消化系统的穴位,则是环绕耳轮角顺序排列。耳穴分佈規律: 耳穴是分佈於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點。
五、耳朵按摩功效.
耳穴疗法主要特点:1、适应症广、疗效迅速 ,2、简便易行、花费低廉,3、副作用少,.经济实用,5、易学易懂,6、预防疾病,7、有助诊断。
耳穴疗法适应症.
(一)各种疼痛性疾病:
1.外伤性疼痛:如扭伤,挫伤、刺伤、切割伤、骨折,脱臼、落枕,烫伤等疼痛.
2.手术后疼痛:如五官、脑外,胸,腹、四肢各种末后所产生的伤口痛,疤痕痛,幻肢痛,廓醉后的腰痛、头痛等,常可用其来减少或代替杜冷丁、吗啡诸类止痛麻醉剂。
3.神经性疼痛: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问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
4.各类晚期痛肿所致的疼痛。
(二)各种炎症性疾病: 如急性结合膜炎、疱疹性角膜炎、电光性眼炎、牙周炎、化脓性牙髓炎、中耳炎、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大叶性肺炎、气管炎、胸膜炎、胃炎、肠炎、阑尾炎、胆囊炎、盆腔炎、睾丸炎、副睾炎、各种脓疡、瘭疽、丹毒、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受、束梢神经炎等,耳针有消炎止痛之功效。
(三)功能紊乱性疾病:如眩晕综合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遣尿、神经衰弱、癌症、性功能紊乱、服肌痉挛、面肌痉挛等。实践证明耳针具有调节神经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的功能,建立新的平衡,促使病症的缓和或痊愈。
(四)过敏性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结肠炎、结节性红斑、风湿热、药热、血请病、荨麻疹等,耳针可以提高内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故具有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
(五)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经绝期综合症,耳针可以调节改善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之用。
(六)传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猩红热、疟疾、肺结核、菌阑、传染性肝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青年扁平疣等,耳针有镇静退热、介痉镇咳等作用,恢复和提高了机休免疫防御功能,而加速疾病的治愈。
(七)各种慢性疾患:腰腿痛、肩周炎、腹胀、消化不良、肢体麻术等,有时耳针却有某些药物所不及的疗效。
(八)其它: 耳针除上述适应症外,尚有催乳、催产功能,亦可治疗食物中毒,输液反应,还可预防输血反应和某些传染病,如腮腺炎,流行性结合膜炎等。
六、耳穴按摩的作用.
1、没有副作用. 所有的药都是有毒的。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死於药物的副作用的。药物的品种越来越多,配伍不当,用量过大,长久服用,服用方法不当都会引起严重的後果,甚至会致命。
用耳穴治疗法,尤其是贴压方法,应是最安全可靠的,没有副作用。唯一的「副作用」就是有点痛,在治疗最初期,耳穴的反应点较为敏感,贴压後可能感到较痛。有些病人,在头几天可能给弄得睡不着,这种情况一般只维持几天左右。随着病的好转,痛就越来越轻,到这个时候,你的疾病也正在痊愈中。
2、比体针方便 . 针刺疗法,需要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才可以取得疗效和避免意外的发生。可是,耳穴疗法、病者自己也可以做到。我说病者可以自己做、是指由医师选穴贴上磁珠或王不留行籽後,病者可以每天自己按压,或者在发病时由病者按压耳穴达到缓解的目的。这是很重要的。尤以治疗一些反覆发作的疾病更为实用。譬如治疗哮喘病,病者每当感到气急、有发作的预感时即按压耳穴,这样就可避免哮喘的发作。比用药快捷且安全。
3、疗效独特且持久。耳穴治疗可以消炎、解毒、泻火、又可以补虚、升阳、止痛和麻醉。而且还可以抗过敏,止晕、抗休克、复苏等。耳穴疗法在改善微循环、松弛肌肉痉挛、降血脂、抗抑郁、戒烟戒毒、减肥、增强免疫力、改善视力、治疗痛经和一切过敏性疾病都有独特的效果。又能补体针之不足。耳针在止痛方面、尤其对急性痛的效果尤为显着。所以手术麻醉方面多采用耳穴,如切皮用耳神门穴。当然也是为了方便操作。手术在头部也可以采用双脚上的穴位,如足三里等。
4、能治病也能防病。利用刺激耳朵来防病的历史最少也有数千年了,比针灸的出现还要早。在古代民间就有按摩耳轮以补肾气,防止耳聋和耳鸣。妇女穿耳,除了打扮外,更可以防治眼病。近代随着耳穴功能的发现,耳穴在防病方面有突出的效果,应用也很方便。譬如出门乘车乘船先进行耳贴就可以防止晕车、晕船。在输血和输液方面,事前做了耳穴治疗,反应就大为减轻。
5、耳穴美容效果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士做美容。好些美容的问题是由於健康不好所造成的。譬如便秘引致脸上长暗疮。患上慢性肝炎,脸上出现褐色的斑。甲状腺肿大出现突眼或者眉毛脱落等。如果你只是涂点化妆品或者画眉,只能掩丑一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健康的体质才会有漂亮的面孔。有些美女,化了妆看来很漂亮,如果两眼无神,就好像一具蜡像。相反,身体健康的少女,就是长相不太漂亮,她充满神彩的脸庞也会令你眼前一亮的。
耳穴疗法有良好的防病治病的效果,能改善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故此能令身心健康,神彩飞扬。这一切都会表现在你的脸上和整体行为上的。
6、能抗衰老和保健。耳针不但可以消炎、解毒、泻火、补虚、镇痛、麻醉,而且还可以抗过敏、抗晕厥、抗感染、抗休克、抗昏迷等。能改善微循环、松弛痉挛、降低血脂、减轻体重、消除抑郁、戒除药瘾、毒瘾,增强免疫,改善视力等等。
由此观之,耳穴疗法,既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预防疾病,甚至可以应用耳穴诊视,找出疾病所在,及早治疗。故此,耳穴疗法可以说是一种方便及简单的保健手段。而且可以由病人自己参与。耳穴疗法(包括体针)绝大多的情况下可以取代药物疗法,故此,可以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
七、耳穴针灸疗法:
穴疗法是一个统称:凡通过诊察或探查耳穴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并给予耳穴适当的刺激以达治病的目的,统称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的手段有很多,过去,一般采用针刺方法,采用的银针一般都是#26的粗针。过去认为刺激量大,调整的力量也愈大。故此一般都是采用短粗针和快速捻转方法。使病人有一种火辣的感觉。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尤其在针刺麻醉方面的应用。
后来有人发明埋针,以期加长镇痛的时间,因此也发明了耳环针。在耳廓上埋针,对治疗一些慢性病是最好不过的。既可加强疗效,又可以省时省钱。
耳廓埋针效果虽然很好,比用针刺痛苦较轻了。可是对一些畏针的人来说,仍是一种心理负担。对一些户外劳动的工人来说也是一种危险。埋了针後,一定要注意耳朵的清洁,否则,一旦耳朵的软骨受绿脓菌的感染,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一般的抗菌素是没法治好的。所以要在埋针前,一定要严格消毒处理耳廓,医生要 咐病人要保持耳朵清洁以免受到污染。埋针的日数二至四天,视病者的耳朵是否乾净和他的生活习惯。如果在办公室工作的,最长也可以保持四五天,夏天出汗多,保持两天就要更换。在户外工作的人士,隔天应该更换,否则容易引起发炎。耳朵分泌油脂较多的人,也不宜埋针过久,隔天更换较为适宜。办公室工作的人士,出汗较少,可以让环针留在耳廓多一二天。
毕竟耳环针是要刺穿皮肤的,总有点痛。对一些女士和小孩来说也可能无法接受的。
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科技当然会随着需要而改进的。耳针疗法的在八十年代发展很快。可说是百花齐放。新的发明有:
耳环针,耳夹,王不留行籽贴压,激光照射, 线香灸,磁珠贴压,冰片贴耳,耳穴低频电刺激,耳超声波疗法.......到了这个阶段,「耳穴针灸」的叫法已经不能正确反映这种治疗方法了。所以,我们认为叫做耳穴疗法较为妥当。
在众多的耳穴疗法中,耳穴贴压似乎较简单,方便和安全,故此容易推广和被病人接受。在美容、戒烟、戒毒、减肥,止痛、过敏性疾病、保健和预防疾病方面应用非常之广。
八、治未病.
祖国传统医学,即是中医学,它是一门充分展示人类智力极限和智慧顶峰的东方科学。中医学,在两千多年前,就对人体健康规律所达到的认识高度,至今仍无法逾越。特别是中医学提出的“治未病”的战略思想,代表着地球上人类医学的最高境界。“治未病”是中医药,我们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
什么是“未病”?
“未病”,就是疾病刚刚有了一点苗头,还处于萌芽状态,还在酝酿过程之中,立足未稳,势力未成,人体正气尚未受到大的侵害。此时,人体还一切如常,只是进入了一种似病非病的“亚健康”状态。
多数的“亚健康”症状,患者有的会有点感觉,有的没有感觉;而且,现代西医院的仪器,往往检查不出来,西医生也看不出来;这查不出来,这看不出来,并不是说明没有“亚健康”症状
祖国传统医学,我们的中医,往往在你根本没有感觉的时候,觉察到症状的苗头。“治未病”是中医的高明之处,中医生应该“智者见于未萌”,抓住疾病的蛛丝马迹,抓住疾病尚处于势单力薄时的治疗先机,轻松将疾病消解于无形之中。
中医说,圣人不是不治已病。这是说到了“已病”的时候,再治就己经晚了,是太费劲了。而在“未病”之时,加以生活、饮食等方面调治,就轻松多了。但是,世间事物都具有双面性的。如果,你是一位专门治疑难杂症,治众家都没办法医治的病,你便让世人称“神医”、叫“医圣”;如果,你仅仅是“治未病”的普通中医师,既使医艺再高明,医术再精堪,非但难成名,钱也难挣。在世人看来,“治未病”的医生,一难成名,二发不了财。即使治好了人家的“未病”,病家也可能并不领情,因为人家本来就没什么大病,以为这不过是癣疥之疾,无关痛痒,医家不过是逞能罢了,算不上本事。
其实,在中医之中,真正能“治未病”的医生,才是最高明的医生!
当然,本来“未病”即“亚健康”症状,只要生活整调,饮食调理,许多人往往可以,不药而愈。这就是古往今来,能够“治未病”的医家,寥若晨星,让人总觉得神医难遇之感。
故此,医家提出新观念,即,只要你有心,学中医,做神医,你也行!
首先,“治未病”的神医,最适合本人做,虽无名利,却有实惠健康。
其二,自己治未病很简单,养生就是治未病,良好睡眠,躲避风寒;合理膳食,适度运动;良好心态,及时排便。
其三,学几招点穴按摩、气功太极、心理自助、砭灸拔罐、足疗刮痧、贴豆敷脐、食疗药膳……诸如此类。
其四,亦不妨吟风弄月,附庸风雅,涂鸦画蛋,长歌当哭,故作高士。此皆治未病之大法、秘法。有此绝招数种,可保康乐百岁,永无病苦。
自己学中医,做神医,养生做到位,未病自然消。
附:学中医 做神医”之一
秋冬常见耳穴养生方法.
1、预防感冒.
用拇指、是指相对压迫耳廓上的耳屏,重点按压外鼻、内鼻、咽喉等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有一定痛感,每部位做10-30次,双耳交替进行,4-7天为一疗程。或借助钝头的小木棒或火柴棒,面对镜子,按照耳穴图触压耳廓上的外鼻、耳尖、感冒、枕穴等,以能耐受为度,其它同拇指按摩法。具有很好的预防感冒的作用,特别对于那些体弱多病者,胜过吃药预防。
2、失眠.
用拇指、食指相对,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对耳屏后沟等处,重点按压神门、晕点、脑点、失眠等穴位,每部位揉按10-30次,每日2-4次,尤以入睡前最为重要,双耳交替进行,4-7天为一疗程。或用火柴棒代替手法按摩。此法对于改善睡眠有显著效果,在睡前按压效果尤其显著,往往在揉按中就进入梦乡了。
3、肥胖症.
用拇指、食指相交,对压在耳廓上的三脚窝、耳甲艇、屏间切迹、耳屏等处,重点按压便秘点、大肠、内分泌、饥点、肾上腺等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10-35次,每日3-5次,尤以饭前、饭后为主要。双耳交替,4-7天为一疗程。也可对着镜子用火柴棒按压,按压强度以能忍受为度。
4、痛经.
用拇、食指相交,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耳垂背面外侧部等处,重点按压子宫、卵巢、会阴等穴位。要求用力适中均于,每部位揉按20-40次,每日进行3-5次,尤在痛时为主要,双耳交替进行。
九、“学中医 做神医”.
什么是耳穴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上通于耳,全身个脏器皆联系于耳。 现代医学证明耳廓有比较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等组织分布,因而当人体某一脏腑或组织器官有异常或病变时,可以通过经络和神经体液等反应到耳廓的相应穴位上,这些就是利用耳穴诊治疾病的基础。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有其特定的区域,临床上可以通过耳穴来诊断和治疗疾病。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一般与头脑、面部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垂和对耳屏;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舟;与躯体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甲艇;与胸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轮脚周围;与耳鼻咽喉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屏四周。
耳穴的辅助诊断:
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郭上的一定部位出现各种阳性反应,如相关部位的耳穴电阻值下降、痛阈值降低、皮肤色泽、形态改变等。耳郭上耳穴部位的阳性反应,既是辅助诊断的依据,也是治疗疾病的刺激点,因而探查阳性反应点是正确使用耳穴诊治的重要操作内容。 耳穴探查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望诊法: 用肉眼或放大镜在自然光线下,直接观察耳郭皮肤有无变色变形等征象,但应排除色素痣、冻疮及随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反应等假阳性。
压痛法:用火柴棒或弹簧探棒等在与疾病相应的部位由周围向中心,以均匀的压力仔细探查。当患者出现皱眉、眨眼、呼痛、躲闪等反应,且与周围有明显差异者,可作为诊治时参考。
电测法:用耳穴电子探测仪器,测定皮肤电阻、电位、电容等变化,如电阻值降低,导电量增加,形成良导点者,可供参考等。
临床应用时,应互相参照,有机结合,才能全面了解阳性反应点的位置与变化,摒除假阳性,为耳针诊治提供依据。
耳穴疗法临床常用的处方选穴原则主要有:
按部处方选穴法:即根据病人患病部位,选取相应耳穴,如胃病取胃穴、目病取眼穴,肩痹取肩关节穴等。
辨证处方选穴法:根据藏(脏)象、经络学说,选取相应耳穴,如骨痹、耳聋耳鸣、脱发等取肾穴,因肾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故取肾穴主之;又如偏头痛,属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可取胆穴治之。
现代医学取穴法: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法,如月经不调取内分泌穴,消化道溃疡取皮质下、交感穴等。
经验取穴法: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取穴法,如神门穴有较明显的止痛、镇静作用,耳尖穴对外感发热、血压偏高等有较好的退热、降压效果等。
上述耳针处方选穴原则,既可单独使用,亦可配合互用。选穴时要掌握耳穴的共性和特性,用穴要少而精。
耳穴疗法疗效的取得,跟是否选准耳穴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要求熟练掌握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根据处方所列耳穴,在穴区内探寻阳性反应点,作好标记,作为施治的刺激点。
耳穴的刺激方法:耳穴的刺激方法较多,应根据患者、病情、穴位、时令等具体情况灵活选用。目前临床常用的有毫针法、电针法、埋针法、压籽法、温灸法、刺血法、水针法、磁疗法、光针法和按摩法等方法。有些刺激方法由于对操作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要求,不适合我们平时应用,在此不予介绍。
下面重点介绍压籽法、磁疗法和按摩法。
1、压籽法:
是指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等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称压豆法、压丸法,是在耳毫针、埋针治病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简易方法。不仅能收到毫针、埋针同样的疗效、而且安全、无创、无痛,且能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易被患者接受。此法适用于耳穴治疗的各种病症,特别适宜于老人、儿童、惧痛的患者和需长期进行耳穴刺激的息者。压籽法所用材料可因地制宜,植物种子、药物种子、药丸等,凡是具有表面光滑,质硬无副作用,适合贴压穴位面积大小的物质均可选用,王不留行籽、油菜籽、莱菔子、六神丸、喉症丸、绿豆、小米等。植物药物种子和小药丸。操作方法是先在耳郭局部消毒,将材料粘附在0.5×0.5cm大小的胶布中央,然后贴敷于耳穴上,并给予适当按压,使耳郭有发热、胀痛感(即"得气")。一般每次贴压一侧耳穴,两耳轮流,3天1换,也可两耳同时贴压。在耳穴贴压期间,应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1~2min。使用此法时,应防止胶布潮湿或污染;耳郭局部有炎症、冻疮时不宜贴压;对胶布过敏者,可缩短贴压时间并加压肾上腺、风溪穴;按压时,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感染。临床应用中,也有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一些药液将王不留行籽或其他压耳的种子浸泡,可起到压耳与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以提高疗效。
2、磁疗法:
是用磁场作用于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镇痛、止痒、催眠、止喘和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适用于各类痛证、哮喘、皮肤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等。如用直接贴敷法即把磁珠放置在胶布中央直接贴于耳穴上(类似压籽法),或用磁珠或磁片异名极在耳郭前后相对贴,可使磁力线集中穿透穴位,更好地发挥作用。间接贴敷法则是用纱布或薄层脱脂棉把磁珠(片)包起来,再固定在耳穴上,这样可减少磁珠(片)直接接触皮肤而产生的某些副作用。磁疗时,采用的磁体不宜过多过大,磁场强度不宜过强,约有5%~10%的患者在行磁疗时出现头晕、恶心、乏力、局部灼热或刺痒等不良反应,若持续数分钟不消失时,可将磁体取下,即可消失。"
3、按摩法:
是在耳郭不同部位用手进行按摩、提捏、点掐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自身耳郭按摩法和耳郭穴位按摩法。前者包括全耳按摩、手摩耳轮和提捏耳垂。全耳按摩,是用两手掌心依次按摩耳郭腹背两侧至耳郭充血发热为止;手摩耳轮,是两手握空拳,以拇食两指沿着外耳轮上下来回按摩至耳轮充血发热为止;提捏耳垂,是用两手由轻到重提捏耳垂3~5min。以上方法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和养生保健。耳郭穴位按摩法是用压力棒点压或揉按耳穴,也可将拇指对准耳穴,食指对准与耳穴相对应的耳背侧,拇食两指同时掐按。此法可用于耳穴疗法的各种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