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战:口腔溃疡三年不消,全是脾虚惹祸!一张方子,引人深思

本文理论依据:《脾胃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来和你聊聊口腔溃疡的事儿。

我有一个亲身经历,特别有代表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性,年43岁。用他的话说,就是大概从三年前开始,她就有口腔口溃疡。这三年来,溃疡面刚刚有所恢复,还没等彻底好呢,立刻又在别处加重。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她的口腔溃疡没有彻底消停。

她为了把这个溃疡制止住,用了中西医的不少办法,包括补充维生素等等,结果都无济于事。

这一次来,主要是因为大概一周以前,她的溃疡忽然加重,上下唇内侧有三个溃疡面。以往,即便有溃疡,她还可以坚持吃饭。但是这一次,她是彻底没法吃饭了。

这个人心急如焚,苦不堪言,所以就来找我的师傅。

我师父一看,三个溃疡面呈现淡白色,患者脉细数无力,而且舌苔薄白,舌质很淡。再一询问,发现她常常乏力、便溏、浑身倦怠乏力,神情疲惫,于是就问,这些年有没有对消化系统进行过检查?

患者想了想,说也有过,但是不系统。从前服用过调整肠道菌群的西药。

我老师想了想,写了一个配伍:黄芪、白术、茯苓各12克,太子参15克,陈皮、柴胡各6克,玄参10克,麦冬、石斛各12克,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

这个患者可能是久病成医。她看一眼后就说,这不对啊,里头的黄芪、白术,吃多了都容易上火,怎么能给我开这个呢?

我老师认真地解释:“这些是补脾的。脾虚的人,阴火降下不去”。

这个患者将信将疑,就走了。

结果,反馈是药用2剂,疼痛停止。药用一周以后,诸证息平。溃疡面愈合。我老师后来嘱咐,用补中益气和滋阴降火的中成药搭配使用,做善后调养。

这里头怎么回事啊 ?什么是脾虚,阴火就降不下来?我给你从头讲讲吧。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属于脾虚生内热。你看啊,她平时便溏、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脉细而无力,苔薄白,舌质淡,这显然是脾虚的表现。脾虚了以后呢,津液生化就不够。津液亏虚,就像田里没水,那身体就有虚热。口腔黏膜就会受到伤害,造成溃疡。因为有这个虚热,所以她脉偏数,而且心烦意乱。这个时候,就得把脾胃补好,让它能生化津液,然后制衡虚火。这就是治本之策。在此基础上,加上点滋阴的东西,来清虚热,起到治标的作用。

这就是我老师说的:“脾虚的人,阴火降不下去”。古人这归纳为:“营气不濡于经络脏腑,以致阴火上僭,治当以甘温益脾胃之元气,佐以甘寒泻阴火而安心神 ”(语出《脾胃论注释》)。

你明白这些道理,就知道上文中配伍的意义了——白术、黄芪、茯苓、陈皮、柴胡健脾益气,升脾胃清阳。太子参、玄参、麦冬、石斛滋阴降火。这就是基本意图。

我把这个写出来,有一个简单的目的,这就是帮你找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真正原因。

有时候,你可能会想,口腔溃疡,无非就是上火呗!心火、胃火、肝火、肾火等等,都可能导致。但实际上呢,有的火,是真正的实火,有的火,就是虚火。比如说上文里的患者,她显然就是脾胃虚弱,津液输布失常,导致的虚火。别看也有火,但是你得补脾,可不能随便去火。这里面有一层主次、辩证的关系,我希望你能搞懂啊。

当然了,文中的配伍,是合法度的。有需要的朋友,你可以在专业人士的辩证指导下参考应用。还是那句话,辩证准确是最重要的。另外,为了少让自己手口腔溃疡的折磨,我建议你好好养保护自己的脾胃。

好了。道理就说这么多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