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学生怎么说
(本文发表于《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年第7-8期,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
在一本书中读到这样一个事例: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某班上有一个学生是脑炎后遗症患者,手脚都不灵便,动作完全不能做到位。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学生可不可以参加广播操比赛?这件事引起了教师们的热烈讨论,见仁见智,到最后也无法形成统一意见。毫无疑问,教师们无论是主张让这个学生参加比赛,还是持相反意见,其出发点都是出于对学生自尊心的维护,甚至没有征求当事人的意见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然而这件事情本身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笔者则从另外一个视角提出问题:是否参加比赛,为什么不能听听这个学生的想法呢?在很多时候,我们为学生做了大量工作,但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听听学生怎么说?如果不听听学生怎么说,那么,我们“为”学生做的工作就有可能变成了我们“对”学生做的工作。“为”与“对”,一字之差,其内涵却大相径庭。对此,美国心理治疗学家,现实治疗法的创始人威廉▪格拉瑟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长久以来,我们都深信外在控制理论的假定:‘无论人类或任何其他物种,都能凭借着对他们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来驱使他们工作或变好。’由于这项错误理论的运用,学校对那些无心念书的学生所做的,往往比为他们所做的要来得多,因而使得情况变得更糟糕。”
不幸的是,威廉▪格拉瑟所剖析、抨击的外在控制理论正被我国职业学校普遍运用着。一个十分典型的现象是:学生在入校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课程设置、宿舍安排等在内的各项准备工作。看起来这些工作都是“为”学生做的,而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对”学生做的——因为学生的想法、愿望、需求等并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二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学生所做的工作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内容是远离学生需求、有违教育规律的。这部分内容集中体现在对外部控制理论的绝对依赖上。外部控制理论并非一无是处,但正如威廉▪格拉瑟所说:“大部分学校对外在控制理论的运用,往往撷取了它最具破坏性的部分。”
我们总以为,学生是我们培养的对象,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当然应该由校方拿出具体方案。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学生是由一个个生命个体所组成的,每个人的内在需求是不尽相同的。显而易见的是,外部控制理论是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
我们总以为,学校应该对学生的成才成长成人负责。因此,如何做到无缝隙管理,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犯错误、出问题便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目标。然而我们忽略了另一个事实:成才成长成人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校教育能做的至多是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引领、影响以及良好的环境、氛围。
不让学生犯错误,真的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吗?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就普通人而言,人们更喜欢的不是十全十美的人,而是既有超凡能力,又偶尔犯点错误的人,心理学上管这叫‘犯错误效应’。”
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认为,学校应该给孩子犯错误的空间。他说:“儿童总是容易犯一些成年人认为的错误,他们是在错误中学习,学校应该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尝试,让他自己去感悟,让他有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这就表现为对生命的本然状态的一种宽容。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谈教育。”
错误本身固然不能称之为“好事”,但人无完人,犯错误又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犯错误更是与成长如影相随的。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错误,便没有学生的成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没有任何问题可能正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有一个小故事为这一观点提供了佐证材料:一个驾驶水平很高的船王,把自己的所有本事都教给了儿子。他感到儿子已经把所有技术都学到手了,于是,他就非常放心地让儿子独立驾船出海。孰料,他儿子再也没有回来。悲伤之余,他不明白,一次不算大的台风,一个比较浅的海域,儿子怎么会丧生呢?一位老人了解了这一切后告诉他,你也有错啊!你的错误在于,只传授给他技术,却没能传授给他教训。
三
回到本文的话题上来,许多学校之所以不愿意听听学生怎么说,主要是因为学生还处在未成年阶段,因此认为听取学生的意见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秉持这样的观点实际上反映了教育者教育理念和站位的偏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者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既然如此,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听取被服务者(学生)的意见应该是教育工作的应尽之责。在所有的服务行业中,“顾客至上,用户满意”已成为无须论证的“行规”。教育当然不能和其他服务行业简单类比,因为教育方针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教育培养的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特性决定了教育不能以“顾客满意”为唯一宗旨,但这些特性与教育者为学生成长提供服务不是矛盾的,而是有机统一的。
学生处在成长、发展阶段,他们的意见固然有可能不够成熟,甚至不乏偏执幼稚,但学生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往往为我们审视自己的工作提供了新鲜而独特的视角,而且学生的意见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触及到了学校管理中存在的要害问题,让我们反思,让我们警醒。
最近我参加了对一个中职校某系部的督导,主持召开了学生座谈会,面对面地听取学生对系部工作的意见。在学生的发言中,听不到专业建设、师能师德、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这些高大上的词语,学生以他们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对系部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而且以鲜活生动具体的事例和细节夸赞了一批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比如,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G老师是个热爱工作的人。”我说愿闻其详,学生举例说,G老师走在校园里只要路上有垃圾,他都会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老师随手捡垃圾,给学生留下的是“热爱工作”的印象,恐怕也出乎这位老师本人的意料吧。还有一位学生说:“Y老师非常注意培养我们自己管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不是放任不管,他会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自己讨论、发言、做PPT,但同时会提出明确要求。在他的影响下,我们感觉到了压力,更有了动力。因此,无论他来不来班上,我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不乱。”有一位学生评价Z老师“她对学生很温柔,说话总是笑嘻嘻的,学生亲切地称她为‘微笑姐姐’”。等等。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学生座谈会给我的感受是,凡是老师们发自内心地为学生好,所做的一切都能打到学生“心的深处”。比如学生对W老师的评价是“很负责任”,并举例说,有一次学生打球受伤,W老师又是借轮椅,又是开车接送学生上学。另一位学生接着补充说:“学校不让学生化妆,W老师拿出自己的卸妆水帮我们卸妆,关键是,那个卸妆水可是日本的大品牌,很贵的……”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也表达了一些不满意的情绪和看法。比如,实训设备跟不上、图书馆里书籍太少等。我参观过校园,知道因为校区要搬迁,实训设备不足是暂时的困难,很快就会解决。但图书问题我还真的没留意。学生座谈会后,我特意到图书馆去看了看,果然如学生说得那样“书都发黄了,而且数量很少,想看《三体》都没有。”隔着玻璃窗,我目测了一下,图书馆的藏书量估计还没有我书房的书多。我把学生的这些意见郑重地向学校作了反馈。
当前,中职教育遇到了诸多困难。但我们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教师,有如此可爱的学生,这些都是办好中职极为有利的条件。只要我们做好专业调研,调整好人才规格,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然后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办好中职教育还是大有希望的。这其中就需要我们经常性地做好一件事情——听听学生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