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家余听鸿:但凡有个营生,就别去做中医

曾经有人问我,文老师,你这个专栏,能办到什么时候?你还能坚持多久?

我说,我也不知道。或许明天,或许后天,或许在某个小事的耽搁之下,我就停笔了。

因为,我所坚持的东西,全凭一腔热血。而所谓的热血,也总有耗干的时候。

更何况,做医的人,本来就毁誉参半。有人感谢你,就有人在背后骂你。好的,不好的,你都得承受。

这就为坚持二字,蒙上了更多的阴影。

在中国现当代的中医发展史上,有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叫余听鸿。他生于1847年,卒于1907年。他因为医术了得,所以被称为“余仙人”。

而就是这个医术高超的余仙人,却反对别人学医。他甚至说,但凡有个营生,就不要做中医。

有一回,他接待一个患者。这个人很年轻,当时才十七八岁。什么毛病呢?就是两条腿痿弱,走不了路。

这个人见到余听鸿之后就说,我有湿气,但无法治愈。

余听鸿为他诊脉,发现尺脉细软,于是告诉他,这是肝肾不足导致的。

余听鸿为他开方,以六味地黄汤为底子,加入虎骨、龟板、鹿筋、肉苁蓉等。后来,这小伙子就慢慢好起来了。

等到小伙子渐渐痊愈了,他就专程来感谢余听鸿。

说话间,余听鸿想起了什么,就问,你为什么当初认为自己有湿气?

患者说,他自己自学了中医,已经三年,很有兴趣,所以才给自己辨证的。

余听鸿一听,笑了。他抬起眼睛,寻思良久,慢悠悠地说:“医之一业,功少过多,利小任重,有生计者,不必习也”。

什么意思?就是说,医生这个行当,过错多,功劳少。责任大,获利小。只要有个营生,就不用去学它。

作为一代大医的余听鸿,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

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作为这个行业里的资深者,他一定是体会了很多为医者的辛酸苦辣,这才有感而发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如果问一个中医人,你这一辈子,治好的人多,还是治不好的人多?我想,如果他老老实实地回答,应该是治不好、无效的人多。为啥?从你执业之初、懵懂无知开始,你就得犯错误。不犯错,就无法纠正和进步。你的所谓医术,无不是用错误换来的。所以,一定是功少过多。

别的不说,单说我平台上的读者朋友。他们常常跟我说,文老师,我身边没有好中医。言外之意,他身边的所谓中医,没一个像样的。这就意味着,很多中医人,无法获得患者的信任。而之所以这样,说到底,还是因为治好的人少,治不好的人多。

而且,就算你治好了一百个,治不好一个,回过头,这一个失手的,就足以毁了你的声誉。

由此可见,为医,确实不易。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问,文老师,你跟我唠叨这些事儿,到底啥意思?

其实,我就是想告诉你,我们在有了身体不适,去看中医的时候,一定要有平和的心态,和坚持治疗的决心,请务必对医者信任。

有些病,有些体质偏颇,是需要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疗程才可以根本性改善的。如果急于求成,就很难获得良效。尤其是一些和情志有关的疾病,比如失眠,若因为吃药无效而心生焦躁,那还不如不治了。我就见过一些人,吃两副药,还没睡好,于是把药一扔,说医家骗人。你说,这到底是谁的不是呢?

为医者,不易。求医者,更不易。医患双方,需要给彼此足够的信任和空间。对不对?

如果有一天,世上真的无人做中医了,这就真是一出人间悲剧了。

也许,余听鸿的慨叹,就是出于为医者的无奈吧。

还好,到目前为止,文老师我的这个专栏,还没有遇到被骂祖宗八代的情况。既然如此,那我就小心翼翼地做下去。为中医的传播、发展,为提高大家伙的健康素养,为那么多爱好中医的人,做下去。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