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个盛产状元的地方
点击播放 GIF
苏州土产是状元
苏州,是一个盛产状元的地方。
这样的说法,倒不是唐突了科举文化塔尖尖儿上的人才,而是苏州这地方确实考出了太多状元。
而且,“苏州土产是状元”的说法,就出自苏州人自己口中。
相传清朝初年,翰林院一帮文人聚在一起聊天,各自夸耀家乡土产,苏州籍的汪琬却在一旁不吱声。
大家转过头来问他,“你们苏州号称‘天下名郡’,有什么土产呢?”
汪琬一本正经地说道:“苏州土产极少,只有两样东西。”
众人忙问:“哪两样?”
汪琬答:“一是梨园子弟。”
众人听后连连称是,继而追问另一样是什么。
汪琬则慢吞吞答:“状元也。”
一帮文人听罢,知是自讨无趣,便一哄而散了。
从那之后,“苏州土产是状元”的说法也就流传开来。
“状元是土产”的桥段,并不是信口胡来的,中国历史上,自科举制度开始到清末废除时,共产生文武状元700多名,而苏州一地,就考出过45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
国学大师钱仲联曾评论说“夫一郡之地,自唐迄清一千三百余年间,状元乃有五十人之众,就清代而论,占全国状元总数四分之一弱,举国无有也。”
如今,苏州钮家巷的状元博物馆里,还有一份长长的状元名录,列举了从公元869年到公元1874年间夺魁的状元,苏州古城千年的文脉由此尽显。
与其一家富贵,不如士皆富贵
苏州产状元,并非偶然,这里的教育自古就是一等一得好。
元代大儒郑元祐在《学门铭》中记载,“天下郡县学莫盛于宋,然其始亦由于吴中,盖范文正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
郑元祐提到的吴中,便是今天的苏州,而“文教自此兴”的故事还要从范仲淹在此建府学的故事说起。
北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回到老家苏州为官。
他在古城中买了一块地,准备修建宅院,建宅子之前,先请了一位风水先生给瞧瞧,风水先生看后,说此地是福地,假如子孙后代在此居住,就会“踵生卿相”,也就是说,范家会一个接一个地出高官。
家人知道后,高兴地不得了,催促他尽快建房子,但范仲淹却没急着动工,因为他有别的想法。
与其我一家富贵,倒不如让苏州地面上的士子们都富贵起来。
随后便将这块宝地捐了出来,造了苏州府学。
府学建成后,他请来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来做学校校长,并邀请许多著名的学者来此讲学。
一时间,苏州府学盛况空前,影响遍及全国。
范仲淹捐宅兴学的举动在当地影响极大,苏州富商大户纷纷效仿,兴资办学,从此有了“苏学天下第一”的说法。
王季玉办学
在苏州,文化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即使在中国历史上最积贫积弱的年代,苏州人也在坚守着那份文化的从容和优雅。
在苏州市第十中学中,老校长王季玉的雕塑静静而立。
苏州市第十中学,原名“振华女中”,最早是由王季玉的母亲王谢长达办起来的。
在那个百年中国的至暗时刻,王谢长达看到当时中国女性的苦难命运,决定以教育的方式改变中国,于是联合了几位有识之士办起了一家女子学校,取名“振华”,鼓励女性学习知识,振兴中华。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王谢长达深感吃力,于是,她找来女儿王季玉接手。
当时,王季玉刚刚从美国读完硕士归来,收到母亲的请求后,她放弃了优渥的生活,一头扎进办学工作中。
经营学校,需要大量的资金,王季玉就想办法开源节流。
资金紧张,她就不拿工资,只拿非常少的生活费,居住在设施简陋的房子里,一床一桌就是她全部的家具,牛奶过期也照喝不误,还调侃地说“这不就是酸奶吗?”
不仅如此,她还跑到海外募捐,衣着寒酸的她在那个上流人士聚集的地方显得格格不入,被人叫作“叫花子校长”,但她却全然不顾,只是一心为学校筹集经费。
就这样,在王季玉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办得有声有色。
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苏州沦陷,学校被迫停办。
学校停办后,为了不领侵略者颁发的“良民证”,王季玉改名易姓,远避他乡。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到苏州筹办复校。
1967年3月,82岁的王季玉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位中国近代教育界的传奇女子,用自己的一生为这座城守护住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苏州这座古城,在两千多年的历程中,也曾历经数次战乱,但只要文脉不断,战火过后,古城总是能快速地恢复,并且攀上新的高峰。
今日的苏州,一面是本土,一面是国际,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它带着历史的底蕴,正在张开怀抱,拥抱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