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反禅简史

澄海

  任何学问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省思与实践,才能进窥核心价值。理学、物理、化学都必须专心钻研,也必须透过实践完全人格化,提出实验报告,验证定理。研究禅宗当然必须穷毕生精力研究与实践,不能例外。

  可是一般人总会突然有了个领会或相似的心得,以为这样就是禅,便拿来论断是非。

  绝大部分的人学禅患了这个错觉,教内如此,学术界如此。

  钱穆先生是最好的代表,他有段简单的见性经验,详研《指月录》而得,就以为这就是禅,以空为禅,以空灵为禅。回过头来批评禅、定义禅,完全忽视了《坛经》的第一个公案:惠明打坐到了“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六祖突然向他说:“正与么时,那个是您的本来面目?”

这个“本来面目”才是禅宗所一再强调的“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的本体、本心。没有大成就的师父在旁边督促你、纠正你、暗示你、踢你一脚、打你一拳,你就死在“不思善,不思恶”的空空上。

见得本心是上路的开始而已,从此要以“这”为目标,慢慢修正思想行为,渐渐变化气质,让内心那个天下一体的潜层意识抬头出面,让你那个没有分别作用的觉受,在生命的长河中汹涌。

那是一段非常漫长而辛苦的历程啊!

这样才可以体会六祖这位大圣人,必须在猎队中默默的度过十五年的岁月,难忍能忍,难捱能捱,消磨掉全身的棱角,才获得圆明智慧的历程了。

没有这个功夫与能耐,怎么可以谈禅、说禅?

请问:钱穆有那么高的智慧与学识素养,还得花多少时光在宋明理学中,才有不世的真知灼见啊!为什么对禅的研究态度就变得那么轻率了呢?怎么可以因为短暂的空寂感受,便断定是禅的全部?

例如他讲六祖:“(六祖)一日背柴到城里卖,聆人念《金刚经》,心便开悟,此悟正是由心领会,不藉旁门。”(《六祖坛经大意》)。“由心领会”就是推理与觉受的合理结合,但这不是禅宗的悟,而是解会了。解会的力量是不足以使六祖辞母就五祖禅庭的。解会的力量太小,必然有股很大的心得,很大的启示。

儒者反佛,以韩愈最有名。他是保守的本土文化守卫者,极力反对佛教文化,全盘的反对佛教。至于以儒佛之辨反禅最激烈的是罗整庵,他反对士大夫学禅,要他们回到儒学。

我们以他的《困知记》,稍论其偏颇处。任何学问都是人类公有的文化财产,应该透过公平的批评,还其透明的真相,这是学术应有的态度;至于喜欢不喜欢,是个人主观范围,应该割舍。这像种香蕉,如何选种、培育、照顾及改良,是一条公平而透明的准则,是可以公开讨论批评的;至于喜欢不喜欢香蕉,那是个人嗜好问题。有些人不懂,自己论东说西,挑肥拣瘦,看到别人文章涉有批评,便酸溜溜的反对,其实是心虚;还说只可以关起门来评论,不用公开露面,这是掩饰自己的无能,不能光明正大。人类文化的进化,靠的是公开、透明、接受批评,不断的向精益的道路前进。

理学的兴起当然有时代背景,自从安史之乱直到五代十六国,一直在混乱的战争中,社会中坚的士大夫当然会挺起肩膀为“万世开太平”,在“内圣外王”的理念下,积极参与朝政,与君王共治。另一方面,多元性的摧破佛教的消极遁世思想,特别是枯坐俺息的默照禅。

兴儒排禅是大前提,理学从性理建立他们的世界观,当然涉及本体论。而且儒学的本体论是一部被遗忘的《中庸》。因为《中庸》似道似儒,向来不受重视。梁武帝是第一位发现这部书价值的人;后有唐朝的李翱,他们都是学佛而旁及《中庸》之秘。

宋初天台宗智圆和尚著《闲居篇·卷十九》,即有《中庸子传》上中下三篇,自号中庸子。因为当时士大夫排佛,承续韩愈。智圆为了弥补儒释之嫌,以方外一人而尊《中庸》,后来契嵩又有《中庸解》,他是云门宗下四世,更大胆的调和儒释之争。

本来学术要客观,摒除了主观的态度,才能尊重他人,也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重要的是客观态度而已。可惜,理学既起,打着新儒学的旗帜,当然彻底反对禅学。以至于让儒禅各有一席之地也被打破了,这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很可惜的阶段。

(0)

相关推荐

  • 宋朝的理学人物

    ​中晚唐儒学复兴运动 北宋理学的发展,实际上是整个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当中的一支.而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实际上是从唐代儒学复兴运动而来的,所以要讲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就要从中晚唐的儒学复兴运动以及古文运动开始 ...

  • 从孔孟到宋明理学,儒家精神不断“异化”,透过阴霾看见真正儒学

    几乎任何一门学说,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都会不可避免地与当时提出它的人的初衷背道而驰,产生所谓的"异化". 笔者在之前写"厚黑教主"李宗吾先生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李 ...

  • 陈来:宋明学案

    宋明学案 陈来 岳麓书院国学讲会 2007年6月27日 今天讲会的题目是<宋明学案>,学案就是录载学术的传承.发展.演变,"宋明学案"就是把我们国学的宋元明这个时代的国 ...

  • 李翱是开宋明理学先河的第一人-《复性书》

    李翱是开宋明理学先河的第一人-<复性书> 2021-6-17摘于凤凰国学.立夫讲国学 一.李翱是开宋明理学先河的第一人 二.<复性书>说什么? 1.李翱却认为,佛教最厉害的地方 ...

  • 宋代儒学发展过程中的兴佛与排佛的微妙关系

    导语: 佛教在宋代以后开始进入衰败时期,因为此时对外来佛典的大规模翻译和阐释已经基本结束了,而佛教自身在理论上也没有新的建树,因此信徒也日趋减少.然而,直至宋初,佛教在士人批判声中,有些僧人为了补救弊 ...

  • 澄海:儒者反禅简史

    儒者反禅简史 任何学问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省思与实践,才能进窥核心价值.理学.物理.化学都必须专心钻研,也必须透过实践完全人格化,提出实验报告,验证定理.研究禅宗当然必须穷毕生精力研究与实践,不能 ...

  • 儒者反禅是一场误会

     儒者反禅是一场误会 澄海 罗整庵在理论上是攻击禅学最彻底的,但是他是否了解禅?先说他的参禅.(以下皆引自<困知记>) 昔官京师,逢一老僧,请问如何成佛?渠亦漫举禅语为答云:"佛 ...

  • 陆九渊:心学是儒不是禅

    陆九渊是一位与朱熹齐名的哲学家.陆九渊的心学,与佛教禅宗的思路比较接近,虽然有些神秘,但简易直捷,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发明本心".本心到底是什么心?现代中国人很难明白,西方人更不 ...

  • 心学是儒不是禅

    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接下来,让我们认识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陆九渊. 陆九渊是一位与朱熹 ...

  • “全历史”的“儒”的演变简史(一)

    引言:全历史.半历史,"儒.文.道"三位一体 先区分一个概念:"全历史"和"半历史".全历史就是基于整体历史的,以整体的历史为历史:半历史则 ...

  • 海灯法师徒孙二指禅己练成,能否反证其一指禅真功?

    海灯法师徒孙二指禅己练成,能否反证其一指禅真功?

  • 从囚徒到大儒,从秀才到传奇,反清复明的故事里多了一抹色彩

    导读:如果有个人杀过人,坐过牢.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流浪在外,您一定觉得他不是什么好人吧?但事实上,这个人却受到了后世很多人的尊敬与追捧.那么,这位传奇般的人物会是谁呢?请看今天的故事. 顾炎武是明末 ...

  • 张立文:易、儒、道、禅三句真言

    一.<周易>的三句真言 (一)生生之谓易.包括两层含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二)保合太和.天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 髡残:人一半禅一半儒;画一半野一半正

    髡残是清初四大高僧画家之一,三百多年来,髡残一直以其人品与画品并重的高华之气,影响着画坛,成为画家心目中的丰碑.髡残出家为僧后好游名山大川,所作画品,兼具了玄思和禅意,艺术上有一种傲岸的气度,有一种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