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A241:此中心情倩谁传——读《天涯双探:青衣奇盗》
文/望月听雪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纵然有重文轻武的因果,但宋朝的辉煌是无可比拟的,一幅《清明上河图》便铺陈开一个繁荣盛世,汴京烟云。
宋朝的诗词歌赋登峰造极,宋朝的悬案疑云亦纷呈上演,为了争权夺利的帝王宫闱之案、文人词人身世之谜,狸猫换太子、烛影斧声与宋太祖之死、岳飞风波狱之谜、杯酒释兵权、陈桥兵变、范仲淹岳阳楼之谜、德诏自刎……桩桩件件,留下千古迷局,让世人琢磨不透,令后人唏嘘嗟叹。“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这个故事便是以北宋末年为时代背景,此时的宋朝吏治腐败、狱讼多发、奇案频现。一起无人能破的连环盗窃案,让两个性格迥异的少年相识相遇。一个背负家仇,一个渴望自由,他们怀揣各自的理想和秘密,走上了携手破案的追凶之路。
易厢泉,白衣白帽少年,为了自己无辜身死的师母,常年戴孝,左肩立一只鸳鸯眼小白猫,更添几分素白的神秘感,一人一猫都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般缥缈无定踪。十六岁举目无亲的他,开始游历中原西域并以看相为生,冷静正直、聪明且神秘莫测。因了其无比聪明睿智的头脑,内心孤寂异常。身负亲生父母火海疑云,加之师父师母扑朔迷离的冤情。他的世界便是,揭开迷案,将罪人绳之以法,不畏义死,不荣幸生。“玉树临风一少年,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吟到恩仇心事涌,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夏乾,身着孔雀系青衫,身佩双鱼玉佩,袖藏徐夫人匕首。江南富家公子,一流弓箭手,话唠、乐天派、好奇心旺盛,人机灵但总办傻事,心善且擅长交谈。不愿恪守家业而拘泥于一方小天地之间。他有着更远大的理想,但少时并不清晰明了,想浪迹天涯,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他的世界便是,找寻人生的真正意义,不自由,毋宁死。“只羡鸳鸯不羡仙,烽火未许换年华。玉钗重合镜重圆。愿向江湖同展望,且从游侠拓新天。相期毋负此良缘。”
两个少年,怀揣着各自的理想,于这个表面平静无波其实内里暗潮汹涌的庸城,带着心心相惜志趣相投的少年情怀,走到了一起,“大地忍令浮劫火,风霜历尽订三生。少年豪气任纵横。折戟消兵歌牧野,沉河洗甲看流星。难忘最是弟兄情。”
故事在一个青衣奇盗的连环盗窃案中拉开序幕。这个江洋大盗,青衣如风,来去无踪,擅武艺,通药理,在中原各地犯案数十起从未失手,身份未知,目的不明,最大的特点是偷盗前留书宣战的习惯。这像极了《名侦探柯南》里的黑羽快斗,十七岁,江古田高中2年B班学生,精通易容、变声、逃脱术。发现其八年前去世的父亲黑羽盗一就是怪盗基德后,为找出杀害父亲的凶手,成为第二代怪盗基德,来无踪、去无影,通过大胆的盗窃行为来调查父亲的死因。“明月上柳梢,只见青衣飘,不见人,亦非妖,日出之时,云散烟消。”
青衣奇盗在成功偷取八个扳指、一个青铜鼎、四个簪子、一棵灵芝,留书预告将于庸城偷取一双犀骨筷子,巧夺天工的镂空工艺、皇室的图腾雕刻于上,连环盗窃并藐视官家的留书作风,于朝廷官场面上有损,因此官家大动干戈,欲将其捕捉归案,可屡次失败,被其玩弄于鼓掌之间,至此愈加颜面扫地,故张贴皇榜,悬赏能人异士,由此,易厢泉揭了皇榜,带着自己的隐秘和个人目的,从汴京城出发,来到了庸城,扬州的城中城。
“远远地,易厢泉站在一棵银杏树底下,笑着看着他。他还是着白衣白帽,戴着一条白围巾,和小时候一样瘦瘦高高,眼睛里闪着犀利的光。一只鸳鸯眼小白猫站在他的左肩膀上,瞪了夏乾一眼,跳上树梢溜走了。”这便是两个少年在儿时分别之后的第一次重见,欢喜的眼神里掩不住那份自然而然的欣喜,“梦深幽,度关山千里,寻觅旧时游。树老荒塘,苔深苇曲,曾寄心事悠悠。只而今,飞鸿渐杳,算华年又过几清秋。”
大敌当前,平日里颐指气使的捕快却被盗贼一封消失了字迹的信笺愚弄,而此时的易厢泉,静静立于街灯下,一身白衣被灯染成了浅黄,孤单冷漠。但他的眼睛里闪着光,大盗若隐若现的身影,庸城的绵绵阴雨,官府里来去匆匆的人。这些人和事如幻灯片一般在他的脑海中一一闪过,慢慢的,便像图画一样变得越来越清晰明了,他忽而笑了,那种心如明镜一般的笑容就像浓浓黑夜里一盏孤寂的灯光,照耀着夏乾的心间,信任于此间便悄悄根植于心了,一种对智者的欣赏。坦坦荡荡的少年才能有这样的心绪,果然是天生一对、意气相投的伙伴。
“他仿佛来自黑夜,此时正站在那棵银杏树下,青黑色的衣裳质地贴身柔软。青黑衣衫是夜行衣,似乎是黑影与落叶交织而成的产物,在瑟瑟秋风吹拂下轻轻扬起,与月光完美糅合从而构成了一幅令夏乾终身难忘的画面。敏捷的身手,乌黑的头发,名扬天下的青衣奇盗居然这么年轻。”这是夏乾按照易厢泉的推断,伏击于此处,终于得见神秘盗贼的真容,然而文章走至尾声,读者会明白原来青衣奇盗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埋伏在许多最危险但又是最安全的场所,如客栈、医馆、夏乾家。
在捉拿盗窃案的间隙,又牵扯出一起离奇失踪案,多年前的青楼女子碧玺,从湖畔小屋跃进湖中,然后便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红信是侍候碧玺多年的丫鬟,亦从小楼上一跃而下,自此消失无踪。通过缜密的调查和推理,易厢泉判断出二人并非得了肺痨,而是比这个可怕百倍的麻风病,少女若得这个病,毁容残废,真是生不如死,且传染性极强,若无法找到尸体,污染水源,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易厢泉不得不暂时搁置盗贼案,转而面对这起关乎庸城命脉的生死案。结局是几度反转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叵测人心,复仇的利剑能深深地将一个治病救人的形象焚毁得体无完肤,“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有多少爱,便有多少恨。爱,在碧玺日日清淡苦楚、度日如年的日子里;恨,在碧玺临空抛离的一瞬间;爱,在红信跃下的一瞬间;恨,在红信呆呆于井底望见他的一瞬间;爱,在方千曾经帮助遮掩挪尸的时刻;悔恨,在方千呆若木鸡,重又立于井边之时;“方千先到了井口边,默默站着。他闭起双眼,像是风化在月下、树下、草中的千年岩石,又冷又硬。万千落叶无声飘下,时间似乎就在此刻停留。秋虫凄切地叫着,月夜如网,一草一木皆染上模糊寒冷的色彩,隐藏了它们细密的影子。”爱,在傅上星医治的谈笑风生里;恨,在傅上星知晓真相的时刻;恨,在傅上星字字锥心的叙述回忆里;爱,在厢泉看师父钓鱼的欢快时光里;恨,在厢泉目睹师母惨死、师父身陷囹圄的一刹那。究竟还有多少爱恨情仇会在之后的故事里上演,这便是这个时代里诸多小人物的情感世界,随波逐流,无法和上天抗争的命运,最终将何去何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儿时模糊记忆里那漫天的大火,映红了天空,也深深印在了少年弱小的明亮眼眸中,抹不去,似心尖插了一把利刃一般,无法呼吸,无法释怀,脖子上那一道深深的红痕,便是血的见证,今后的岁月里都要背负着寻寻觅觅,真相背后是再一次的痛还是可以释怀的欣然,不得而知。
“我要走了,你要回家去,书院也要开学了。”“易厢泉离开了,走得悄无声息,就仿佛从未来过。庸城又恢复正常,和之前一模一样,只是少了个能干的侍卫,少了个清贫的郎中,少了个无人关注的病榻女子。书院的那棵银杏树安然地立着,好像城禁第一日的时候也是这样,只是银杏的叶子成熟了一些,由青黄变得金黄。”“坐在酒肆里的说书人激动地说着大盗的故事,张口就是'手持铁扇觅民贼’,门外一群小孩子挤在那儿听着,脖子上都画了一道红色的疤痕。”
故事至此第一部《青衣奇盗》完结,然而青衣奇盗的故事并未划上句号,还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与易厢泉、夏乾纠缠不休,而夏乾终于离开了家,跟随易厢泉前往汴京,一个更加繁荣富庶却危机四伏的所在。一路并不会安然太平,山间突遇风雪,偶然进入一个古怪的村子,古老的童谣如诅咒一般笼罩这所有人,似乎有一双神秘的天眼在注视这这场死亡游戏,期待《天涯双探2:暴雪荒村》。“明日旅途知几许,冲寒且击兼程鼓。”跟着易厢泉、夏乾的江湖之旅,看尽宋朝悬案迷局。“独立苍茫每怅然,恩仇一例付云烟。断鸿零雁剩残篇。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田。此中心情倩谁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