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 (1530年), 其原址为元代保安寺。 它是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武功臣的明清皇家庙宇, 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 封建统治者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习惯,三皇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为历代帝王所景仰;而先代帝王,则是后代借鉴和效法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 最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 18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 25 位。康、雍、乾三代皇帝对历代帝王庙都非常重视。康熙曾经留下谕旨:除了因无道被杀和亡国之君外,所有曾经在位的历代皇帝,庙中均应为其立牌位。乾隆皇帝更是提出了 “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乾隆几经调整,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 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 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 662次祭祀大典。
2015年的最后一天,我第三次专程拜访帝王庙。头一回是12月20号,我先去了西什库教堂和广济寺,到了帝王庙人家已经清场准备闭馆。第二天是周一,通常都闭馆,周二早早赶了去他们却依然休息,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历代帝王庙占地 18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历史见证。 民国后祭祀停止,改由教育部门使用。新中国成立后由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使用,后改名为北京一五九中学。1979年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门两侧立着下马碑,上面铸刻 “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以表示对历代帝王和先贤功臣的尊崇。东西两侧的下马碑均用满、汉、蒙、 回、 藏和托忒 (原居住在准噶尔草原民族的古老的蒙古文字) 六种文字刻书, 碑的阳面刻三种文字,阴面(即背面)再刻三种。东侧的下马碑, 汉字在正面, 而西侧的下马碑正面没有汉字。 从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马碑拦腰被砸断后,重新粘接修复的痕迹。
由于是皇家公祭之地,历代帝王庙采用了皇家建筑中的最高等级。庙外街道原称庙街, 迎面是皇家大影壁,原来还有石桥、下马石、 两座景德牌楼,衬托着帝王庙更显尊贵、庄严。 在明清两代,历代帝王庙除了春秋两个祭日,平时大门紧闭,任何人不得进入。而大门对面的影壁,与东西两侧的高大牌楼,组成了一个禁区,同样不得随意穿越。“景德街牌楼”,就是这个禁区东西两侧的标志性建筑。作为皇家坛庙建筑的整体格局的一个重要部分, 无论在建筑规制上,还是在艺术造型上,都充分体现了北京皇家建筑的气度和风范。 这是在景德门里陈列的历代帝王庙的复原模型。 注意临街庙门前的三座石桥和门前东西两侧的“景德街”牌坊。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建筑群中轴线上的几座建筑都是高等级的,从南往北数,先是巨大的影壁,然后是庙门,再往里是景德门,然后是主体建筑景德崇圣殿,殿后是祭器库,正殿两侧有四座御碑亭和东西配殿。 景德门前有东西跨院,东跨院外有钟楼, 院内是神厨,神库,宰牲亭和井亭。西跨院内有关帝庙,典守房等小院。
影壁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通体朱红,绿琉璃筒瓦,硬山调大脊。东西长 32.4米,南北厚 1.35米,高约 5.6米。影壁正中有琉璃团花,四角饰有琉璃岔角。 它也是北京街头最大的影壁 影壁与庙门之间现在被阜成门内大街隔开。 而在明清两代,从阜成门进城去西四,是不能直接穿过景德街牌楼的,必须绕过牌楼,从影壁墙的南侧通行。
历代帝王庙中,几乎所有主体建筑都被冠以“景德”二字。景仰前辈功勋、推崇先人德行,成为这座祭祀场所的主题。 庙门后是景德门,大殿叫“景德崇圣殿”。门前道路东西两侧各设有一座牌楼,形制基本一致,因匾额上书有 “景德街”三字,故被称作 “景德街”牌楼。 作为皇家坛庙建筑整体格局的一部分,它们无论在建筑规制还是在艺术造型上,都充分体现了京城皇家建筑的气度和风范。 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生前曾评价说:北京的古牌楼数这两座构造形式最好, 雕作最为精美;牌楼装点着街市景观,从它的东面向西面望去,有阜成门城楼的衬托,晴天时可看到西山,尤其傍晚日落时特别美。他多次呼吁要保护这两座牌楼。但是,这两座有逾四百年历史的牌楼,其命运在 20世纪 50年代却发生了转变。 网上下载的这张照片应摄于清末,三间四柱七楼的牌楼,西北方向白塔寺的白塔历历在目。牌楼两侧,还有共十二根戗柱,斜着支撑用以加固。
1950年12月,同一地点、连续发生的 3起交通事故,引起了北京市交通部门的重视。这三起事故都发生在“景德街牌楼”附近,不仅造成人员伤亡,也使牌楼受到损坏。勘察、鉴定的结果是 “景德街牌楼”妨碍交通,酿成了事故。在古代文明和现代交通工具发生碰撞、两败俱伤之后,“景德街牌楼”开始面临被拆除的境遇。 在梁思成先生的多次请求下,牌楼在拆除过程中受到了特别的关照:构件榫卯不得用大锯锯断,要小心拆卸以保持构件及榫卯的完整性。1954年 1月,北京市建设局养路工程事物所组织人力,对 “景德街”牌楼进行了拆卸。在拆卸前,对牌楼进行了多角度的拍摄、测量构件、绘制图样等,并在拆卸时对构件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拆卸也格外细致小心,拆卸的构件存放在市建设局阜外的后库中。“景德街” 牌楼终于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梁思成难过至极,伤心落泪了好几天。 这张照片应摄于民国初期的一次维修之后,加固后的牌楼其戗柱减少为 8根,中间门洞两侧的四根大戗柱己经撤除。
由于梁思成先生的多次请求而予以了特别的关照,定位是 “拆卸”,而非 “拆除”。拆卸前对牌楼进行了多角度的拍摄、测量构件、绘制图样等。并在拆卸时对构件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实施中细致小心,拆卸后的构件存放于 “市建设局阜外的后库中”。 到了 2003年年底,北京古建筑博物馆的修复人员,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重新修复、 安装“景德街牌楼”。 而此时,“景德街牌楼”的大量构件,在古建筑博物馆的仓库中,已整整蒙尘了 50年。 2005年12月,新落成的首都博物馆正式开馆,复原后的“景德街牌楼”,也以新的姿态亮相于博物馆宽敞、明亮的大厅中。按照原初的修饰风格,“景德街牌楼”的正面进行了重新绘制,而牌楼的背面,则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原貌。一正一反,彩色缤纷与古老悠远并存,即保留了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 也彰显了日新月异的现代气息。
在博物馆建成后复原重建如此巨大的牌楼,再建是不可能的,因为巨大的构件难以进入展厅。 为了保证复建工程的顺利进行,人们决定在建馆的同时在大厅内复建 “景德街”牌楼,因此,它成为第一件进入博物馆内的文物,也是第一件入馆的展品。 以后的几个月中,建设者们一件件地拼、 一笔笔地画,一刀一刀地精雕细刻。为了留住那段特殊的历史, 牌楼正面按照原牌楼的修饰风格绘制了彩画, 而背后则根据 “修旧如旧”的原则未加任何修饰,保留了古朴的原貌。一正一反,一色彩缤纷一古老悠远,彰显着北京城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和日新月异精彩纷呈的现代气息;彰显着人们对历史的珍重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就是我们今天走近首都博物馆看到的最大文物 “景德街”牌楼
历代帝王庙的庙门是单檐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式的庙门,庙门两侧为八字墙,前后出陛,中间为云山纹御路。 1994年曾对庙门进行挑顶大修,发现庙门建筑均为明代遗物,清代修缮时未作更新,实属难得。 门前原有汉白玉石桥三座,桥南有护栏、 夹墙,左右各有上下马石碑各一。现石桥、夹墙均拆除,“文革”期间,下马碑曾被砸断,埋于地下。1999年10月,两块下马碑被有关部门掘出,之后按原貌恢复。但树立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由朱栅外移至门廊前。 
庙门殿内屋顶,明代建筑结构的细节。
庙门大门上的门钉。 门钉的数量和排列,在清朝以前未有规定。清朝则对门钉的使用有一定之规。 皇家建筑,每扇门的门钉是横九路、竖九路,一共是九九八十一个钉。九是阳数之极, 是阳数里最大的,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因为帝王庙是供奉历代帝王的,所以也用九路门钉。
历代帝王庙的政治地位与太庙、孔庙相齐,但它的古树却差着十万八千里,从数量上说,连那两处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从质量上说,树径的差别是 20公分与 1米多,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历代帝王庙里古树稀少的原因,是当初就没种,还是后来因为什么原因消失了?有人猜测应该是前者,但为什么没种?又是一个疑问。但我认为这种猜测的理由并不充分,还是留待专家解答吧。    中心建筑景德崇圣大殿前的古柏,排列倒是有序,可实在太细了,而且一多半连挂绿牌的资格都没有。 除了这些年青的柏树,在八字墙外东旁门内和西碑亭旁,各有一棵古槐,东旁门内的古槐资格较老,挂着一级的红色树牌 (树龄在 300年以上), 而西碑亭旁的古槐则是绿色的二级牌 (100~300年)。
东旁门内,钟亭南侧的一级古槐。有人说这棵树在嘉靖之前的年代就有了,那时这里还是保安寺。 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骢 (1507一1566年), 是明宪宗朱见深孙,明武宗朱厚照堂弟,武宗于 1521年3月病死后,没有留下子嗣,又是单传,因此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 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骢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朱厚骢就与朝臣们就迎接的礼仪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皇帝的生母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从嘉靖皇帝主观来讲,他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而且他不愿意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来入继大统,因此他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这一点尊崇孔子礼教的大臣们是无法同意的,众大臣的空前团结,压的世宗喘不过气来。这时一个叫张璁的臣子写了一篇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 朝中出现了议礼派与护礼派的对立,由于嘉靖皇帝的支持,议礼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双方的斗争也日趋激烈,导致首辅杨迋和辞官。
由于议礼派逐渐占据上风, 朱厚骢在即位的第四年,正式下令恢复旧称,伯父仍称伯父, 父亲仍称父亲。理学家卫道士大为震动, 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尤其激烈,他大声疾呼说: “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护礼派群臣决定集体向皇帝进谏,于是包括九卿,翰林,给事中,御使等共二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哭声喊声震天,嘉靖皇帝派人将为首的几位押入监狱,群臣更加激愤,出现骚动。世宗皇帝杀心顿起, 将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八十六人待罪, 四品以上者夺俸,五品以下者杖之,以至 18人被杖死,左顺门前血迹斑斑。这件事就是著名的 “大礼仪之争”。 杨慎于前朝殿试第一,得中状元,授 翰林院修撰,在经筵给嘉靖讲课时便直言不讳。他以耿耿忠心去与皇帝争辩人家的父母到底是谁,并准备实践 “文官死于谏”的崇高境界, 结果白白挨了一顿板子,差点被揍死,之后被充军到云南永昌卫。直到嘉靖三十八年, 七十二岁的他死于戍所, 临终时,他还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勉励后人。 杨慎著名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或许也有看破红尘的无奈吧!
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朱元璋盖在南京的历代帝王庙一直由太常寺负责祭祀。嘉靖皇帝在取得“大礼议”的胜利后,对礼制研究很是痴迷,厘定了不少祭典制度,改建或新建了一批皇家坛庙,新建北京历代帝王庙,就是其中之一。 他认为,历代帝王庙远在南京,不便前往亲祭,而在北京祭祀历代帝王,只附属于南郊之祀,也很不正规。于是决定在北京新建历代帝王庙。嘉靖十一年(1532年)夏,历代帝王庙在阜成门内大街建成,当年八月,嘉靖皇帝亲临致祭。 对于这样一个重点工程,按理他不可能会忘记象太庙一样种植松柏的。既使真像有人猜测的那样嘉靖当时没种树,那么到了满清的康雍乾三朝年间,急于把自己纳入三皇五帝正统序列的他们,也不会不闻不问的。 所以,历代帝王庙院中为何没有太庙,孔庙那样的古柏,至今仍是未解之迷。
景德门,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面阔五间 26.6米,进深 14.8米,周围绕以汉白玉石护栏,前后三出陛,中为云山纹御路。 按照封建朝廷的礼制,景德门平时必须紧闭,只有当今皇帝来历代帝王庙亲自祭祀时, 才把这扇门打开。它是专供皇帝出入用的。倘若皇帝来不了,派大臣前来祭祀,大臣也不能走景德门,只能从两旁的掖门出入。
景德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照片中是西侧的掖门,掖门后的房脊是景德崇圣殿的西配殿。
景德门的丹陛石和月台石栏。 景德门内侧的丹陛石下方有一大裂口,不知何时遭到破坏。
景德门廊下西侧,放着一个大鼓,不知是在祭祀礼仪时使用,还是历代帝王庙里有钟楼无鼓楼的一种补充? 未见相应的介绍。
景德门的天花,彩画修复前后对比 。 “景德门旧彩画保留说明"展牌介绍 : 此处的彩画是在 2002年大修时特地保留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这次彩画大修是依据清乾隆年间的彩画作法,严格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 的原则修复的。通过修缮前后的对比,向人们展示了 “现状”(未修之前)和 “原状”(修复之后)的区别。说明了文物古建筑修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人说景德门顶棚的彩画是三朵莲花,象征天皇、地皇、人皇。
景德门的匾额。中间的大门并不开,门前却摆放着两幅大型的门神画象,不知是否古制就有。 右图是景德门内重修彩画后的顶棚全景。
景德门内,东西配殿南侧的东西燎炉。 东燎炉始建于明嘉靖九年,为绿色琉璃燎炉,用于焚烧祭祀历代帝王的祝文、神帛等。 2004年复建。   西燎炉始建于明嘉靖九年,为灰瓦顶燎炉, 用于焚烧祭祀历代文臣武将的祝文、神帛。2004年复建。 
东配殿和西配殿。 历代功臣名将的神位按 “文东武西”的布置,供奉在东西配殿中从祀。东西配殿均为单檐黑琉璃瓦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一间,前出廊。 庙内正殿崇君,配殿祀臣。但最初奉祀的帝王和忠臣良将并不多,“崇祀只创业之君,从祀惟开国之臣”。虽经清顺治、康熙年间 “迭奉钦定增祀”,到雍正初年,也只供奉着二十一位帝王和三十九个功臣的牌位。 根据康熙六十一年特颁谕旨,雍正组织群臣详议后确定, “… 旧从祀功臣三十九人,今增四十人。" 形成了迄今为止的从祀 79人的规模。
东西配殿前的铜制大香炉。 香炉口沿上的铭文“大清乾隆年造”。
历代帝王庙修复开放后,东西配殿的布展内容曾有过不同的变化。我去时正在举办 “功在社稷,德协股肱 一 历代帝王庙从祀名臣” 这样的展览布置,内容还是雍正时确定的 79位功勋卓著的文武功臣。 每位从祀名臣的展板都做成类似牌位形状悬掛在墙上。上部是他的历史画像(类似于今天的标准像),与我们从小人书中看到的形象并不一致。展板下方是该名臣的简介。展板下方还有一部触屏电脑的液晶屏,如果有时间,观众可以详细了解此人的生平资料和功绩。 不过改变了原来 “文东武西”的从祀方式, 改为按照年代顺序,从东配殿到西配殿依次排列。 照片上部的左图和中图分别是东配殿和西配殿的顶棚,上面的彩画也有未重修的地方。 东两配殿的建筑规格尺寸完全一样,但西配殿中有南北向的一排六根红色大柱,支撑着房顶上的横梁。而东配殿里却没有这些大木柱。我就此事请教两边的工作人员,她们的说法也不很明确。
东配殿墙上列出了从祀名臣名单,并注明: 此表显示历史上名臣的从祀位置,本展览的人物顺序按朝代排列。 * 号表示其历史上的位置在西庑殿。《三皇时代》3人 风后、 *力牧,仓颉《五帝时代》5人 夔,伯夷,*皋陶,*龙,*伯益《商》3人 伊尹, *仲虺,傅说《周》9人 *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 *吕候,召穆公虎,*尹吉甫,*方叔 , 仲山甫《汉》8人 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 勃, *刘章,*丙吉,魏相《东汉》4人 邓禹, 耿弇,*冯异,*马援《三国时代》2人 诸葛亮, *赵云《唐》13人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狄仁杰, *姚崇,宋璟, (郭子仪,许远 ,*张巡,*李泌,李晟,*陆贽, 裴度) 括号中 7人移在西配殿。东配殿实际 40人
西配殿列出按朝代排列的从祀名单,带 * 号者历史上位置在西庑殿。 北宋之前另有唐代郭子仪等 7人,西配殿实际上排列了 39人。《北宋》10人 曹彬,*吕蒙正,李沆,*寇准,王曾, *范仲淹,*韩琦,富 弼,文彦博, *司马光《南宋》5人 李 纲, *赵鼎, *岳飞,韩世忠,文天祥《辽》1人 *耶律赫噜 《金》3人 *斡鲁,宗翰,*宗望 《元》4人 穆呼哩,布呼密, *巴颜,*托克托 《明》9人 徐达,常遇春、*刘基,*李文忠, 杨士奇,*杨荣,于谦,*李贤,刘大夏 从历代帝王庙公布的名臣从祀位置看,很多地方提出的 “文东武西”的原则,显然并不准确。例如明代的徐达和常遇春都绝对是明朝的开国军事统帅,可他俩的从祀位置都在东配殿。
东西配殿从祀功臣的展板都围绕墙壁排列, 中间的空地还摆放了几个展柜,陈列着一些著名出土文物的复制品。 上方是 “马踏飞燕”,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国宝级文物。 下方左侧是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1957年出土于成都天回山,现藏国家博物馆。 中部是 1965年出土于江陵望山一号楚墓的“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极其锋利。 右侧是 1976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的铜鸮尊和铜斝,商后期(前14世纪~前11世纪)。
下部从左至右分别是: 大汶口文化晚期“白陶鬶",原藏故宫,现藏台湾。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1955 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现藏国家博物馆。 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的“小口尖底陶瓶”(汲水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1958 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的“彩陶花瓣纹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藏于故宫博物馆。 上部从左至右分别是: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又叫 “骑驼乐舞三彩俑”,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 与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最精美的青铜器四羊方尊以及最昂贵的金缕衣并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观音山沐英墓,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一。 宋代 “磁州窑白釉黑花牡丹纹瓶",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景德崇圣殿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 是历代帝王庙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九间(51米),进深五间(27米),重檐庑殿顶,金丝楠木柱,地面墁金砖,为 “九五之尊”的皇家建筑。 清雍正、乾隆时期曾大修,重绘金龙彩画。到清乾隆时期,殿内供奉主祀三皇五帝、 历代帝王 188人的牌位。 殿前月台,东西 27米,南北 15.5米, 东、南、西三面有石护栏,南面三出陛,中为云山纹御路(13级),左右各为 11级,东、西各出一陛(12级)。 景德殿与御碑亭覆瓦原为绿琉璃,乾隆二十九年改为黄琉璃。 景德崇圣殿之名,寓意为 “景仰德政,崇尚圣贤”。它的建筑,无论在形制上,还是在柱、 梁、瓦、彩画等各对象上,都属最高规制。只有宫殿、陵寝和皇家御准的建筑才能使用这种形制。景德崇圣殿内,每个由宽深两个 方向的 4根柱子包围的空间叫做一间。 它的柱子由 60 根楠木组成,它的彩画是金龙和玺。
走近景德崇圣殿,可以见到正殿上悬有 “景德崇圣”匾,殿内又有 “报功观德”匾。 乾隆帝还为正殿题写楹联:“治统溯钦承法戒兼资洵哉古可为鉴,政经崇秩祀实枚式焕穆矣神其孔安。” 这副楹联的文字如何标点,如何解读,专家们看法尚不一致。 大殿中共分七龛供奉了 188位中国历代帝王的牌位,位居正中一龛的是伏羲、黄帝、炎帝的牌位,左右分列的六龛中,供奉了五帝和夏商两周、强汉盛唐、五代十国、金宋元明等历朝历代的 185位帝王牌位。 他们的牌位神龛前有供桌,摆放着祭品, 包括礼器、食物、玉帛等。 礼器是指盛放献给神祇各种食物的器皿, 有笾、豆、簠、簋、登、爵、鉶等。不同的礼器内盛放不同的食物,称之为 “笾豆之实”。 笾、豆的使用数目也随祭祀等级的高低而变化。不同的神祇所使用的礼器的种类与数目也不同。 案上还供有太牢(三牲),还有香炉和蜡烛。 景德崇圣殿内不许拍照,据说保护文物,手机不闪光也不许拍照。所以殿内的图片均为下载而来。
三皇时代(3人):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五帝时代(5人):少 昊、颛 顼、帝 喾、 尧、舜 夏(14人):禹王、启、仲康、少康、杼、 槐、 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 商(26人):商烈祖成汤、太宗、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 沃甲、祖丁、南庚、阳甲、 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太丁、帝乙 周(32人):周武王、成王、康王、昭王、 穆王、 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宣王、平王、桓王、庄王、僖王、惠王、襄王、顷王、 匡王、 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贞定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 西汉(10人):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 东汉(8人):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 殇帝、安帝、顺帝、冲帝
三国(1人):昭烈帝 东晋(7人):晋元帝、明帝、成帝、康帝、 穆文帝、哀帝、简文帝 南北朝(14人):宋文帝、孝武帝、明帝、 齐武帝、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陈文帝、宣帝、 唐(16人):唐高祖、太宗、高宗、睿宗、 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 后唐(1人):明宗 后周(1人):世宗 辽(6人):太祖、太宗、景宗、圣宗、兴宗、道宗 宋(14人):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 英宗、神宗、哲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端宗 金(6人):太祖、太宗、世宗、章宗、宣宗、哀宗 元(11人):太祖、太宗、定宗、宪宗、世祖、成宗、武宗、仁宗、泰定帝、文宗、宁宗 明(13人):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 穆宗、愍帝
景德崇圣殿月台的前出陛。 照片右边是东南和正东两座御碑亭。
景德崇圣殿后边的祭器库 — 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是存放祭祀物品场所,这也是历代帝王庙围墙内最北侧的一幢建筑。2003年复建。
景德崇圣大殿旁边有四座碑亭。    正东碑亭:建于乾隆年间,重檐歇山顶, 海水江崖石雕地面。亭内立乾隆五十年(1785) 《祭历代帝王庙礼成记》碑,通高 7.54米, 满汉合文。   正西碑亭: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6), 重檐歇山顶,海水江崖石雕地面。亭内立无字碑,通高 7.83米。(展牌说其建于乾隆五十二年)   西南碑亭:建于乾隆年间,重檐歇山顶, 海水江崖石雕地面。亭内立乾隆 29年御制碑,正面是《重修历代帝王庙碑》,碑阴也是乾隆的《…用申诚肃诗》是历代赞礼诗。   东南碑亭:建于清雍正年间,重檐歇山顶,海水江崖石雕地面。亭内立父子碑,通高 7.53米。碑阳为雍正十年(1733)《历代帝王庙碑》碑文,滿汉合文。碑阴为乾隆五十年 (1758)《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碑文,汉字。  这几座御碑和碑亭的年代说法并不统一, 从网上收集的资料也并不权威。
正西碑亭和它旁边的二级古槐。 网上多流传雍正十一年曾重修历代帝王庙,新建了正西碑亭,亭内置无字碑一座。这种于帝王陵庙建无字牌的做法,据说始于唐代皇后武则天的乾陵,其用意似乎是将自己生前功过听任后人评说。帝王庙立此碑,也应有类似效用。 北京文物研究所的陈平先生原来也持这种说法,认为历代帝王庙的四座碑亭都清代建造。 但他于 2004年发表了一篇《历代帝王庙碑亭新考》,他在一本《明会典》中所载的 《今帝王庙图》看到,在明代帝王庙的平面图中,景德崇圣殿的正东和正西就各有一座碑亭,再结合四座碑的体量形制,纹饰等特点进行了仔细的比较。进而提出新的意见: 他认为正西碑亭及亭内的石碑,是明代嘉靖建造历代帝王庙时的原物;而东南碑亭和西南碑亭则建于清代的雍正和乾隆年间;而正东碑亭,他认为是乾隆五十年时仿造明代嘉靖年间的御碑形制和纹饰而成。
照片中左图,右上,右中,右下图分别是西南,东南,正东,正西碑亭中驮碑龟趺的螭首。 陈平认为,正东、正西两碑亭内碑石的形制、纹饰, 与建于清代雍、乾年间的东南、西南两碑亭内碑石,有着明显的差别。 1),正东、正西两亭碑石的体量(包括碑身、碑座、兽),均明显要大于东南、西南两亭内碑石。 2),正东、正西两亭碑首龙头均作圆雕外突,而东南、西南两亭碑首龙头均为平面浮雕。 3),正东、正西两亭碑座螭兽周身均雕刻有精细逼真的鳞片,而东南、西南两亭碑座螭兽周身均不雕鳞片而是龟甲。 4),底基海水江崖的状态、纹饰,及其面积,正东、 正西与东南、西南碑亭也有很多细部差别。 陈平认为:这些差别,应不是同时代的不同做法所致,而是因时代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风格的反映。正东、正西碑亭内碑石所代表的, 应是明代嘉靖年间的皇家碑刻作风;东南、西南碑亭碑石所代表的,则是清代雍、乾年间的皇家碑刻风格。我倾向于他的判断。
上左图是东南和西南两座清代御碑的碑首蟠龙浮雕。 上中图是东南碑亭中,御碑侧面的腾龙图案,可以看到腾龙的尾部还沉没在海水的漩涡中,它是从海水中腾空而起遨游于天的。 上右图是正西和正东两座明代石碑的碑首蟠龙,其龙头是圆雕手法表现的立体外突形状。 下图是正西和正东两座明代石碑碑座下的螭兽,其背部和尾部刻满了细密鳞片,完全没有了龟甲的痕迹,再结合各自螭首的形状来看,你可以看出两只明代的螭兽更接近于龙的形象,而两只清代的螭兽还未脱离龟的形象。 古代驮碑的龟趺,也称赑屃,霸下,填下等, 在汉族神话中是龙生九子之一,排行老六。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其背亦负以重物,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属灵禽祥兽。 碑蚨下连接碑亭地面的青白石水盘细节, 雕刻着海水江崖图案,鱼鳖虾蟹分别刻在与碑亭四角相对的漩涡中心位置,中间还有小夜叉等精美图案。 总之,历代帝王庙的御碑雕刻,是我见过的同类碑刻中最美的作品。
西跨院门内中间是一条路,路北有两个小院,东侧院为“关帝庙”,西侧院按 “历代帝王庙全景导游图”所标,里面应该是斋宿房和遣官房,现为办公场所,闲杂人员不得入内。 正对关帝庙路南也是一个小院,中央一所房子,是 “乐舞执事房”,清代增建,硬山顶, 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是主管祭祀乐舞官员的办公场所。也是 2003年复建。 西跨院最西侧,有一间坐南朝北的房子,是 “典守房”,清代增建,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带前廊。是看守的官员的办公场所。也是2003年复建的。 西跨院中的关帝庙为清代增建,硬山顶, 面阔三间, 进深一间,带前廊。为历代帝王庙里特有的 “庙中庙”,2003年复建。
西跨院路北东侧第一亇小院就是关帝庙。 正面檐下掛着“关帝庙"的匾额,廊前木柱上是一幅楹联 “浩气丹心万古忠诚昭日月,佑民福国千秋俎豆永河山”。 殿内神龛黄幔帐里是关帝金脸塑像, 头戴王冠冕旒,双手持牙笏,臥蚕眉,丹凤眼,五柳长髯。神龛外有“神勇”匾额和 “功高当世允文允武,德被生民乃聖乃神”的楹联,关帝的西侧是持着青龙偃月刀的周仓,东侧是手持官印的关平。 关公是我国接受供奉最多的神。儒教供奉关公为武圣人,道教供奉关公为财神,佛教供奉关公为护法伽蓝。 历代帝王对关公之褒封更是“侯而公,公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 从被曹操封为汉寿亭候起,历代帝王共对其加封了 54次,最长的封号为清德宗 光绪五年的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共 26 个字。 有人说关羽生前没有作过皇帝,不是帝王。但“关圣大帝”地位高于历代帝王。关羽必须进帝王庙,又不能和其他帝王排在一起,所以,在历代帝王庙的西跨院单独修了一座庙中庙 “关帝庙”。
为什么在历代帝王庙中单独建有关帝庙, 形成“庙中有庙”的奇特布局,目前缺乏可考的依据。 不少专家认为:关帝历来被官民共同奉为保护神。在历代帝王庙建筑群里,单独建关帝庙,是想借助忠义仁勇的关帝来镇恶辟邪,起到护卫的功能。 还有些专家推测,关羽曾被众多皇帝尊崇为武圣关帝。倘若按功臣名将的身份,把关帝供奉在东西配殿中显得待遇有点低了;倘若真要按帝王身份供奉在景德崇圣殿里,与历代帝王共聚一室又嫌不够资格,故只好为他单独建庙供人祭祀。 也有学者分析,入祀的帝王按规制都必须生前在位的,但关羽生前未当过一天帝王;而那些享祀的功臣名将,又无一人死后封王称帝的。唯独关羽一人屡屡被封为帝王,所以,在尊崇关羽最盛的明清两代,修建北京历代帝王庙之初并无关帝庙的设置,却不知从何时起, 一座相对独立的关帝庙出现在西跨院里,并同时建起面阔五间配套的祭器库。 现在祭器库中正在举办 “关羽身首魂尊专题展”
小院西侧,是祭器库,现在里面举办“关羽身首魂尊专题展”,介绍了历史上的关羽其人和当阳关陵、洛阳关林、解州关帝祖庙简况, 以 “身卧当阳、头枕洛阳、魂归故乡、位尊帝王” 为主线诠释了关羽的悲壮人生。 展室门内是关羽夜读春秋的青铜像,两侧是持刀的周仓和持印的关平,他俩的塑像可能是石膏的仿铜象,关平身后腰间的宝剑己被碰断了,露着白茬。 关羽退走麦城后,为孙权部将潘璋、吕蒙杀害。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当时在洛阳的曹操,曹操敬重关羽忠义,刻沉香木续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于洛阳。 在洛阳,葬关羽首级之冢称为关林,中国古代只有圣人的葬地才能称为“林”,如孔林、 孟林等。洛阳关林占地 130余亩,位于洛阳市南 7公里,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 此外,在湖北当阳,有葬关羽身躯之冢, 称为陵,而古代帝王墓才能称为陵。 山西解县修建了葬其魂之冢。 在四川成都也修建了葬其衣冠之冢。 首、身、魂、衣冠冢俱全,在中国墓葬史上实属罕见。
钟楼和东跨院 钟楼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重檐歇山顶,悬挂祭祀朝钟处。现楼内悬挂 2004年仿明永乐年制“金镛”。 与之相对应的西侧却没有鼓楼,一般寺庙都有东西对称的钟楼和鼓楼。有人说属于皇家的陵寝建筑,都只设钟楼,不设鼓楼。历代帝王庙内供奉的是逝去的帝王,所以按陵寝规制也不设立鼓楼。
东跨院里有井亭,宰性亭和神厨。 神厨的南侧是宰性亭,始建于明嘉靖九年,重檐歇山顶。是宰杀牺牲的场所,也称打牲亭。亭内有石槽,为洗涤祭品之用。现在是办公区,游人止步。 参观神厨时,我实然想起见过的几处神厨都没有加工祭品的锅灶,房顶上也都没有锅灶必备烟囱。我将此问题请教讲解员,她也不知其所以然。 上网试图搜索答案,只看到一条相关消息: 为了迎接建国五十周年庆典,天坛公园不久前对圜丘东侧的宰牲亭进行修缮。没想到,拆除宰牲亭殿内的水泥地面后,发现一个大池子和 6个巨型灶眼。经专家考证,这就是传说中的南神厨毛血池和制作祭品的神厨专灶。 有空去天坛看看!
宰牲亭前面是井亭,始建于明嘉靖九年 (1530),亭中有一口井,井水专用于清洗牺牲和调制祭祀羹汤。屋面为盝顶,中心露空, 与井口相对,为天地一气之意。 古代的井亭最大的特点是顶子中央开有露天的洞口,如果是攒尖顶,则象是把上部水平截去了尖,称之为盝顶。 顶部开口为的是纳光以看清下边的水井里的水面,同时也为了便于用长竿清掏水井,不必另搭架子,为了支撑洞口, 井亭的大木构架做法也与一般攒尖顶不同,有的加用垂莲,有的用斜木支撑,从外观及受力情况看都类似现代的悬索结构。 现在保有盝顶的井亭并不多见,在故宫里面大约有几座,再就是太庙,天坛,先农坛还有少数存留。 我看过太庙的井亭,好像是六角盝顶结构,可是露天敞口吗? 我没有印象了,有空也再去核实一下。
神厨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祭祀供品制作场所。现举办《三皇五帝与百家姓》专题展览。 他这个专题展挺有意思,将中国常见的姓氏与三皇五帝掛起钩来,使人知道自己的家族源自于三皇五帝中的哪一位始祖。 遗憾的是展板也不让拍照,据说涉及到这一研究的版权问题,防止被侵权。
        结束参观前看到历代帝王庙山门内东侧的钟楼。 钟楼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重檐歇山顶,悬挂祭祀朝钟处。现楼内悬挂 2004年仿明永乐年制 “金镛”。  庙内东侧座落着二层钟楼,与之相对应的西侧却没有鼓楼,钟楼鼓楼通常的位置一东一西。“有钟无鼓”,这是为什么? 学者们分析, 一般寺庙都有东西对称的钟楼和鼓楼。但是属于皇家的陵寝建筑,都只设钟楼,不设鼓楼。 历代帝王庙内供奉的是逝去的帝王,所以按陵寝规制也不设立鼓楼。 为何祭祀性建筑 “有钟无鼓”呢?至今还没能得出令众人信服的论述。 有人推测,只取晨钟,舍弃暮鼓,多少寓含让帝王永生的意思。 也有人认为,在祭祀礼仪中钟的作用尤为显著。悬一口巨钟,体形大,音量传得远,可让广大百姓都听见。 还有人分析,皇帝祭祀的当天早晨,以鸣钟告知执事人员各就各位。然后从皇帝起驾一直到皇帝抵达祭坛,钟声始终不断。比如在祭天大典中燔柴举火,将神牌恭请到神亭、再把神亭抬送至祭坛,也由钟声相随。最后祭祀礼毕,皇帝又在钟声中起驾回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