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三道红线”后涉房贷款也收紧,房企的苦日子来了......

“三道红线”发布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显而易见,房企资金端或承压。如今,政府又有新政策,对个人购房者也有了限制。

据权威媒体报道,监管机构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控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涉房贷款规模。

融资环境受限,涉房贷款再收紧,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政府将“房住不炒”进行到底。

对房企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比“三条红线”更甚,涉房贷款再收紧无疑又是一记猝不及防的惊雷。毕竟,之前是针对性攻击,这次是无差别攻击。

对此,有大行分析人士称,并未收到相关发文,但近期新增房贷额度确有压缩。

事实上,涉房贷款收紧并不是空穴来风,早在年初监管就有要求,本年度新增涉房贷款不能超过全部新增贷款的一定比例,这一比例或将为30%左右。

虽然未见到发文,但从国有银行方面的行动就可看出一些端倪。

据统计,2020上半年中,六大国有银行的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均有所下降。除了中国银行新增涉房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6.68%,其他国有大行的新增贷款占比均已调整至30%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银行新增涉房贷款占比仍然高企,但与2019年相比,其涉房规模已有所压降,今年上半年规模较去年末减少了2602.64亿元,占比下降了12.66%。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这个数字比例分别是26.18%、29.85%、27.11%、27.66%、30%,均低于30%,且较去年末都大幅下降降幅分别是22.38%、16.86%、14.02%、11.42%、11.58%。

但股份制银行则分化明显,不过国有银行更有参考的价值,多家大行新增涉房贷款降至30%以下,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的大方向。

若真是如此,这个比例水平大致相当于2015年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推出之前的比例水平。

而去库存政策后,房地产贷款新增占比自2015年的30.6%,猛增至2016年的44.8%,到2019年末降至34.0%。

一定会有人留恋2015-2017这几年的房地产爆发期,很多房企规模猛增,房子闭着眼睛都能卖出去,但是有高峰期就会有低谷期,没有什么行业是一帆风顺的。

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段美好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在监管层面,房地产金融仍维持“严监管”态势,对买房人、房企的影响不容小觑。

首先对于买房人来说,房子越来越贵,买房都得靠房贷,涉房贷款收紧可不算是利好消息,可贷款的金额减少,自己支付的钱更多,导致买房的进程受到限制,买不起房子。

买房门槛变高,这让很多人望之却步,也让“金九银十”没那么旺了。

那么银行是如何应对的呢?有部分银行信贷额度紧张,呼吁客户提前偿还按揭贷款,甚至还为提前还款的个人办理了绿色通道,可享受免等待一个月、即时办理服务。

究其原因,还是压降涉房贷款规模。若其他贷款增速规模跟不上要求,涉房贷款就需要腾挪空间。

其实不止买房人,还有开发商也息息相关。中国开发商的资金来源中,业主的首付和按揭占了不小的比例。

如今政策一出,买房人买不了房,房企们收不到这么多钱,影响拿地和运营,如果再在融资方面再不理想,那可真的是有些凉凉了。

“三道红线”扼住了咽喉,再加上控制个贷规模,对于房企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不用为了买房假离婚了,炒房客不好扑腾了

郁亮在前几天的发言中也讲到了房地产金融这个问题,他将中国房地产行业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2002年之前,是土地红利阶段,拿到地就容易赚钱;

二是招拍挂之后,是金融红利阶段,需要更多的资本市场和金融支持才可以买更多的地;

三是管理红利时代。

郁亮表示:“今年来房地产金融占比越来越高,这是不对的。一个国家发展不能只靠房地产,应该有科技、基础服务、制造业等等,政府一定会管控,只是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话音刚落没多久,政策就有苗头了。

再回顾近3个月以来多个城市的调控政策,贷款基本都在收紧,政策走向是非常明确的,整个大环境都在收紧楼市资金。

去杠杆已经成为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系统的重点。

而眼下,先有“三道红线”,卡开发商脖子,再有“涉房贷款收紧”,卡银行脖子。

房企的金融政策日趋收紧,接下来的日子变得更加不好过了。

本文作者:任知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