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打并非解决直板反手问题的万金油 ,“不执着”才是乒乓常胜之道!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021年第16篇
作者 l 乒谈
作品来源 l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商务合作 l 微信 ID:pt1824862895
球友们,大家周末晚上好。转眼又是3天没有写文章了,非常想念你们啊!这两天也有一些新关注我的球友,在这里欢迎大家,非常感谢您喜欢我的文章!接下来,进入今天的“硬菜”——谈谈直板横打!
乒乓球业余圈中,直板还是占据大多数的,说不定正在看文章的您也是直板球友。面对反手位来球的时候,相信很多球友都会选择用横打横拉来回击:
传统手段(主要是推挡)太被动了,不如横打来的痛快;
推挡没有进攻性,击球效果不如横打好;
如果不用横打,反手位被对方别住太别扭了;
......
类似的观点很多,总之就是很多球友认为,横打比传统反手技术手段先进,所以要尽可能运用横打。但是【乒谈】不认同这个观点,因为,确实横打很好的解决了直板反手位的进攻问题,但是防守方面还是传统手法更加稳定,传统手法的进攻性其实也不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有些球友用横打,源自于职业球员的偶像效应
追寻乒乓球的历史,就可以发现起初直板反手方面一直是以传统手法处理为主的,那时候的直板快攻技术还是一绝。
后来弧圈球打法兴起,横板打法人才辈出,逐渐占据上风。他们将直板的前三板和横板的中远台两面发力结合起来,重点攻击直板的反手位,这样就可以很好的牵制直板球员。此背景下诞生了一些经典的技战术打法,比如:
压左调右,从直板球员的反手位开始施压,伺机调动正手;
调右压左,直板球员站位普遍偏反手,这样可以直接偷袭和调动正手,直板球员扑正手,然后被压回反手;
压右调左再压右,调右压左再调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为了缓解这种被动,直板球员们不断创新,直板横打可以说是最大的创新,没有之一。这项技术和灵感是谁想出来的,谁先用的这项技术,其实都无法取证了,毕竟中国的球迷基数这么大,也有可能这个灵感是不会打球的人无意中想到的呢。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刘国梁率先在国际赛事上运用该技术,主要是解决反手位下旋球的起板问题,基本上没有后续的衔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说到这项技术,不得不提起的一位教练和三位球员就是吴敬平指导和他的三个弟子。马琳身上,可以看的见的是,大家开始尝试将横打和优秀的传统直板技术结合起来,王皓的出现其实是摒弃横打,纯横打的尝试,许昕和马琳类似。
不得不承认,王皓在反手位技术上的天赋恐怕无人能敌。他的成功带动了直板横打的传播,激励了一代人,【乒谈】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恐怕他的成功难以复制。
王皓在横打上的天赋可以说前无古人。他的手腕力量惊人,这点是可以肯定的,所以他将拧拉结合在自己的反手位技战术体系中;再者就是体系化的意识,到后期王皓的反手技术已经是三维化的了,台内拧拉,中近台可攻可拉可相持可反撕反拉,中远台可以连续鞭打式发力,远台可以用反手和横板球员的正手对拉。对,就是这么恐怖。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静下来想想,反手横打技术上能有如此天赋和能力的人能有几位呢?我们中更多的人是有一部分推挡的底子,从意识上很难做到纯横打,比赛中能不能用的出来也是两回事情。所以,可能偶尔能够打上两板横打,平时还是传统手法为主,这可能就是我们中大多数人的写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进攻端:横打难以持续输出;防守端更难
第一,可以说直板横打是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技术。爱的是手感和状态来了真的无人能挡,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站定了两面进攻上手,这恐怕是我们做梦都想要达到的状态吧。但是目前的现状是专业球员中都没几个稳定的,更何况是业余,主要是可以参照的文献或者模板太少。
第二,在进行防守的过程中,传统手法还是有很多可以操作的手法,比如推和挡,侧挤侧切弹击,当然直板横打也可以做这些技术,但是失误太多,效果不尽如人意。
同时,直板横打的握拍和传统握拍手法其实是不一样的,对于正手的发挥其实是有影响的。直板球员,重点其实还是要将正手打造成为自己的第一武器,成为必杀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传统反手,不过时!
以前我们认为传统直板反手位很被动,但是那是以前,不同时期看问题应该有不同的角度和结论,这是因为其实传统反手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
并且,乒乓球技术是一个综合的维度,包括:落点、速度、力量、旋转、弧线、节奏等,每个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比如,近年来球员们常用的侧切技术,其实就是从改变球的旋转性质上下手,使得球速和节奏产生变化,照样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
所以说,面对反手位上旋或者不转,用横打效果好还是侧切效果好,真的没办法肯定。最为理想的状态是这两种技术都掌握,然后根据比赛中的实际情况去决定采用什么处置手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看了【乒谈】前面的论述,估计很多球友又有了新疑问,你说横打横拉有先进的地方,也说传统手法不过时。那么我到底该怎么打造我的反手位技术吗?别急,这就为您送上方案。
1、建立体系化的反手技术框架,夯实横打和传统直板技术基础
既然觉得都好,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都练呗,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未来的直板,努力方向应该是超强正反手结合细腻台内技术。所以说,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要静下来打磨基本技术。问问自己,直板横打体系中都有哪些技术呢,可以从多个维度分析,比如:
从站位距离的角度分析
台内:拧拉、搓球、翻挑(借鉴横板)、弹击
近台:侧切、起下旋、相持、反撕、反拉......
从攻防角度分析
攻击技术:起下旋、相持
防守技术:贴、挡
传统反手技术的练习也是一样。我们需要尽可能想的细致,必要时候可以询问专业人士,形成体系化的思维。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训练自己的基本功了,基本功的训练你其实真的是一辈子的事情。直板横打和传统反手技术有一些是重合的,比如都可以有侧切技术,那么我们也要感受二者在击球手法和效果上的不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弱化技术流派的概念,培养阅读比赛的能力
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不要执着。其实不管是直板横打也好,还是传统手法也好,用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解决反手位的攻防问题以及效果的问题,什么时候用什么手法效果好就用呗,毕竟我们是为了赢球。
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很执着于横打技术,甚至有时候用横打去解决正手位大角度的问题。不要执迷于某项技术,毕竟归根到底它只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最后,再回顾下本文的观点吧。直板横打和传统反手技术都是值得我们去体系化学习的,二者都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未来直板反手技术发展的方向就是精细化掌握每一项技术,然后培养他阅读比赛的能力,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手段解决合适的问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是【乒谈】,13年乒乓经验。普及乒乓技术、解读乒乓人物、带来乒乓资讯、推荐乒乓器材,只想为您展示有意思的乒乓。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有意思,欢迎您关注我,也可以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我们一起探讨乒乓事。
前几天回答球友的问题:关于握拍、发力机制、步法,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进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