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风过后,祭五祀祭土谷
昨晚诸暨刮妖风,损失惨重,城里的损失大于乡村。泉溪书房所在,虽也暴风骤雨,但毕竟只损失了一个遮阳棚。而微信上却是一片狼藉,惨不忍睹。这是多年来罕见的灾害。晚饭后,我即查阅了乾隆、光绪诸暨县志,发现历史上妖风确实罕见,瘟疫也不多。诸暨多的是水旱灾害。录此存照,或能发现一点什么秘密。另,正好近期在点校骆问礼的祭文,特将其祭五祀和祭土谷神的文字录如下,算是一种寄托和祈盼,惟神鉴安,佑我室家,福我众庶。
宋高宗绍兴元年辛亥(1131)大疫,岁饥。
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戊寅(1158)大风。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癸未秋大风,螟伤稼。
宋乾道元年乙酉(1165)春盛寒,首种败,蚕麦损,夏疫。
元大德十年丙午(1306)饥,大疫。
元至大元年戊申(1308)疫。
明宣德二年丁未(1427)江潮至枫溪,大风。
明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大风,江潮至枫溪。
明宏治十七年甲子(1504)大风,江潮至枫溪。
明嘉靖十年辛卯(1531)大风,江潮至枫溪。
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清明,雨雹大如斗,伤麦。
明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大风。
明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夏五月十二日黑雾迷天,冒行者即疫,茹腥必毙。
明崇祯元年戊辰(1628)七月二十三日大风,雨拔木杨沙自辰至未水深十余丈,埂庐坏湖乡居民溺死千余人。
康熙三年甲辰(1664)夏四月朔雨雹。
康熙五十一年(1712)十一月户部为汇报风雨等事,复准诸暨被灾田亩照例蠲免,仍令常平仓米谷赈济。
乾隆二十八年(1763)八月偶被风雨勘不成灾,奉恩借给籽本蒙赐缓征三十年正月概予蠲免。
雍正三十七年壬辰(1772)夏六月二十六日大风,拔木,沿山数十里倒屋压壁无算。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夏四月二日酉刻烈风雷雨冰雹如拳大,木拔,小麦淹。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雨雹伤稼。
同治二年癸亥(1863)春正月弧矢射天狼,二月霪雨,桑麦稻秧俱伤,夏旱,大疫,冬除夕雷。
同治十年辛未(1871)春三月初十日大雨雹。二十二日雷电大风飘瓦拔木,毙人无算。夏四月十二日,大雨雹。冬十月初一十二都大雨雹,屋瓦皆飞,五十都杨村雨菽。
光绪元年(1875)秋七月二十八日未刻,烈风,雷雨,蛟水骤发决堤。
光绪五年己卯(1879)夏秋七月十三日大雨雹。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春正月二十五日未时,六十五都大雨雹。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三月大风。九月复大风,坏庐舍庙宇无算。
祠五祀文
恭惟诸神,各有显道,祐我室家。兹当岁终,谨以刚鬣粢盛,清酌庶品,祗荐常事。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