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差后劳复与阴阳易
差后劳复六章
差后劳复者,病愈而复发者也。或余热犹存,停水未去,或宿物郁浊,新谷壅阻,偶因调理不节,伤其中气,旧根立发,新病如初。病因不同,立法亦异,清金泻水,发表攻中,内扫宿物,外损新谷,浊瘀消散,障碍清空,还其冲虚澹静之常,复其回运升沉之旧。劳复之病,爰无遗法,盖宿草之再发者,以有根也,削迹无遗根,则蔓自除矣。
差后劳复一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1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寒气逆,津唾上涌也,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此就是病后,中气虚寒,理中丸,温中补气。
差后劳复二
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1 伤寒解后,此是发汗之后,中虚胃逆,故虚赢少气,气逆欲吐。胃逆则火金不降,肺热郁生。竹叶石膏汤之。竹叶、石膏清肺金而润燥,人参、甘草、粳米、半夏补中而降逆也。
2 伤寒之病,皮毛不开,卫气不泄,则肺郁热,汗出表解,则肺热燥,肺气下行而主收敛,燥则不降不敛,故见少气,胆逆则欲呕,肺燥失敛,则胃逆虚赢,竹叶、石膏、麦冬清肺郁热燥,人参甘草半夏粳米补中而降逆。
3 表解汗出,肺家热燥,故竹叶石膏汤,降逆清金。肺燥因外感之闭而郁热,因汗出而内燥,此非胆火上刑,故不用白芍黄芩,以清泻相火,此可以对比学习麦门冬汤,以知其理。胃气之逆,也因肺燥失敛。
差后劳复三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1 病后上虚,不能治水,从腰以下有水气者,肾阴之盛也。牡蛎泽泻散,利小便以泻水,水泄则气降是化阴。气上水下,水气下停,则阳格不降,不能制水,牡蛎泽泻散,泻水而降气。
差后劳复四
伤寒差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1 伤寒愈以后,又发热者,小柴胡汤,温里而清表,从少阳和解表里也;脉浮在表,仍在太阳,以汗解之,脉沉实者,此病在里,病在阳明,以下解之。沉者,脉大之义,实缓有力之义,下胃阳之偏,以和里阴,则病解也。
论;此有小柴胡汤,是半表半里之义,而脉沉实者,偏于大柴胡汤。如无柴胡汤,浮在太阳用桂枝,沉在阳明,用承气,则不考虑大柴胡。
2 此愈后劳复者,,更发热者,小柴胡汤,表里不和也;更复发热,脉浮者,汗解之,还是表病不尽,郁其内热;更复发热,脉沉实者,以下解之,胃腑之偏盛。更复发热者,审其脉证,知在何经,以法治之。
按;本条又接近阳明八十一,少阳八。参考
差后劳复五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
病后邪退正复,清气流通,浊阴消散矣。若因劳而复,则浊阴凝聚,清气堙郁,里热重生,壅闷又作,缘其中气新虚,易于感伤故也。宜枳实栀子豉汤,枳实泻其壅满,栀子清其郁热,香豉散其滞气也。若有宿食不消,阻碍中脘者,加大黄下其郁陈,以还其气化之新也。
1 因劳而复者,劳作汗出,阳泄中虚,故易于伤感。胃气不降,壅闷又作,枳实破中气之壅,栀子清上逆之虚热,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以清胃腑停宿之邪热,以还其气化之新也。胃为阳腑,胃气不降,则生邪热,中气新虚,又不能多用,故用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此胃腑之邪热,即是胃溃疡,肠胃之幽门和贲门螺杆菌的来源。与阳明七十九,茵陈汤证一理)
差后劳复六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1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见微烦者,以病新愈,人强与谷,而胃气尚弱,不能消谷,胃虚不降,故令微烦。食减易消,则愈。
2 大病初愈,一定少吃,一定少吃。中气虚弱,谷不得消,新虚不胜谷气而病易复,得不偿失。阳明篇,物忌盛满。新虚当忌,初愈更忌。
阴阳易一章
阴阳易者,男女交易之病也。以其原无阴阳寒热之偏,而病传于他人,非关于本气,则温凉补泻之法,俱无所用,惟以同气相召,引之前出。盖病原于人我之贸迁,是以其所无易其所有也,法亦用男女之交换,仍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也。彼以易来,此以易往,不烦别方,而阴阳互位,物我各还,妙难言喻也。
1 阴阳易,男女交易,传于他人,易其阴阳寒热之偏也。虽难言喻,但非现代之性病梅毒之类也。虽有仲景之纲,但也近玄学。
阴阳易一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筋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伤寒新差,男女交感,阴邪传染,是谓阴阳易。伤寒之病,无论阴阳,肾水升泄,阴精必寒。以此阴寒之气,传之于人,阴盛气滞,则身体重浊。水寒木郁,则腹满里急,阴中筋挛,膝胫拘急。下寒则阳气升格,热上冲胸,虚乏少气,眼中生花,头重难举。其病肝肾下寒,肺心上热,烧裈散同气感召,阴寒下泻,则复其和平之旧矣。
烧裩散
取妇人中裩裆近隐处,剪取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裩裆,烧灰。
1 重点是伤寒新愈。伤寒新愈,男女交感,阴邪传染,是谓阴阳易。此也就是伤寒新愈,而男女交配,阴邪传染的病。
论;此病之得与病之解,甚是神奇,有点玄学,但这确实是属于伤寒病。中医讲的是物理之性,皆自然之道,也与科学相通,中医治病,不用科学之理,但中医治病,却更科学。用人与自然界万物的自然道理来论治疾病,用五脏六腑的自然气化道理来念经治疾病。中医没有科学发展与创新,全都是挖掘圣人之论。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