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明朝首辅张璁(上)

正德十二年三月的北京街头,一个头发半白的举子,惴惴不安地来到都察院监察御史萧鸣凤的门前,鼓足勇气叩响了御史的大门。
萧鸣凤御史在京城以相面灵验闻名,这个举子虽然十分不愿意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让一个算命的来决定,但是此刻他实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今年他已经四十三岁,经过七次的会试失败,他对于自己的科举之路几乎没有太多的信心了。
此次进京赶考之前他原本就犹豫不决,已经年过不惑的他在家乡开馆授徒,日子虽然清苦一些,但也还是能够维持的,现在再来京城跟一些年轻人拼搏,无论是身体或者心理上都有点吃不消了。只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他实在不愿意带着一肚子学问悄悄地离开这个世界。
看到来人是一个破落的举子,萧御史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照面,萧御史立马改变了自己的眼神和态度,忙请这个举子在他面前坐下,并认真地察看这个举子的手相,看完之后,半天沉默不语。这个举子由于不知就里,面对御史大人也不敢出声。
“你回家再准备一次吧,三年后你必高中,再过三年,你必定能大富大贵。”萧御史的话让这个举子顿时坠入云里雾里,他心里想:“御史大人,忽悠人没有这样的,我都已经倒霉到无路可走了,干嘛还拿我穷开心呢?”,想归想,但是说是不能说的,就他现在这个条件,别说将来大富大贵了,能在五十岁之前考中进士,这已经是祖上积德的事了,考虑到相面的是个御史,这个举子只好再次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三年后,这个举子依然出现在会试的考场,正德十五年,他果真通过会试取得了进士资格,正德十六年殿试获得三甲第78名。在明朝,每届录取进士大概100名左右,因为他是以三甲的成绩,再加上他四十七岁的年纪,他最终被分配到礼部当一面观政,相当于部委的一个办事员。这样的职级,别说在古代了,就是现代社会,一个四十七岁的处长几乎在部里也是一个准 备退居二线的人了。当年萧御史说他再过三年能大富大贵,这不是痴人说梦吗?但是历史就是有这样的惊人奇迹。
这个举子名叫张璁,浙江温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嘉靖四年升詹事兼翰林学士,嘉靖六年入内阁,嘉靖八年当上内阁首辅,位极人臣,当年萧鸣凤御史的预言全部应验。
根据温州地方志记载,张璁家兄弟四人,他排行最小,出生时因为难产,父母惊恐,差点将他遗弃,后来是在长嫂的哺育下成人,幼年家贫,聪颖特别喜欢读书,有胸怀天下的伟大志向,13岁能赋诗,即以卧龙自许,20岁考取秀才,24岁中举人。此后,他就开始流年不利,七次会考皆名落孙山。47岁中进士进礼部当了一名观政。这样的境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此生就此了了,但是历史给了张璁一个成就自己的天大机遇,当然这个机遇主要还是缘于张璁几十年来在礼学方面研究,瞬间得到了厚积薄发的结果,历史给了张璁一次机会,张璁牢牢地把握住了命运之门。
嘉靖初年,发生了“大仪礼事件”,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正德皇帝驾崩以后,由于没有子嗣,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的策划下,按照“兄终弟及”的传统,将朱见深的孙子、朱祐樘的兄弟、兴献王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熜从湖北接到北京当皇帝,按道理来说,皇帝正常地实现了交接,应该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什么事一牵涉到皇帝,事情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按照主流的知识分子(杨廷和派)的观点,朱厚熜应该称朱祐樘为父亲,称朱祐杬为皇叔,要是现在人看来,这是一个特别“找抽”的决定,个性刚强的嘉靖皇帝也觉得这个决定特别的荒唐,难道当个皇帝,就不能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父亲?为此,他还曾经向杨廷和派发出威胁,要是不能认自己的父亲当父亲,他宁愿不当这个皇帝。明朝的大臣还真的很强悍,皇帝不当有人当,我杨廷和要是撂挑子了,国家还就真的玩不转了。嘉靖皇帝坚持了三次自己的爹应该是爹,但是被大臣们驳倒三次,你现在不能称呼你的亲爹为爹。郁闷的嘉靖皇帝愤怒几乎到了极点,但是面对这些饱学的臣子,嘉靖明明知道他们的理不多,但是又恨自己没有能力驳倒这些大臣。
争论到七月无果,张璁向皇帝递交了一份奏折《议大礼疏》,这篇奏折大概有1000多字,引经据典,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主要说明了三个意思:一是兴献王只有一个儿子,按照礼仪是不能将长子过继给别人的;二是不认父亲的人是不孝的,不孝的人是治理不了国家的;三是嘉靖继承的是朱家的帝业,他不是因为儿子

(0)

相关推荐

  • 明朝传奇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偶像,从入仕到做首辅只用了八年时间

    要说明朝276年的皇朝历史,有1位升迁速度最快的官员,他从中进士到做内阁首辅只用了八年的时间.这位升迁速度最快的官员就是明朝嘉靖前期的内阁首辅张璁.那么他是如何做到升迁速度这么快的呢?他又有哪些政绩呢 ...

  • 晚清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奇闻异事

    (一).慈禧"变法" 慈 禧 都知道慈禧是个顽固的保守派,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仅维持103天就被她绞杀,怎么会"变法"呢?还真有,1902年,慈禧发布了一道 ...

  • 民间故事:狐狸摆下阵势,迫使举子给狐王拔牙,多年后狐王灭了他

    宋高宗年间,小镇上有一户姓相的医药世家,祖辈出了不少名医.他家的孩子,到了七岁的时候,送到学堂里启蒙,识字后便跟在爷爷身边,背诵草药名称,从小进行熏陶.长大成人后,还要跟在父亲身边出诊,直到掌握了全部 ...

  • 骆用卿

    明代,浙江余姚有位名叫骆用卿的奇人,精通堪舆之术,是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地师,据说嘉靖皇帝的永陵就是由他选址的. 正德十五年,原任兵部员外郎的骆用卿因父亲去世回籍奔丧,服满后打点行装,准备进京候任.管家匆 ...

  • 明朝首辅张璁、侍郎王瓒家族墓

    张璁(1475-1539)字秉用,号罗峰,后因避讳,由嘉靖皇帝钦赐名孚敬,字茂恭.浙江温州府永嘉三都普门村人(今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 张璁自幼聪慧,胸怀大志,24岁中举人,后科考坎坷,7次上 ...

  • 浙江行>>一山发两族,明朝首辅张璁、侍郎王瓒家族墓

    张璁(1475-1539)字秉用,号罗峰,后因避讳,由嘉靖皇帝钦赐名孚敬,字茂恭.浙江温州府永嘉三都普门村人(今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 张璁自幼聪慧,胸怀大志,24岁中举人,后科考坎坷,7次上 ...

  • 走进上华街道樟下园村:桃园头村有明朝首辅赵志皋墓

    走进上华街道樟下园村:桃园头村有明朝首辅赵志皋墓 樟下园村位于上华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偏北3500米.村民委员会驻童家自然村,村以主村樟下园得名.区域面积为0.78平方公里.耕地715.35亩,养殖水面9 ...

  • 21岁就当上状元的明朝首辅,死得活该,却不应该列入《奸臣传》

    很多人读到明朝历史,都认为大明不应该亡,特别认为崇祯勤政,与历代亡国之君的懈怠嬉戏有所不同.其实,崇祯就是一个暴君,他在十七年内阁将大学士换了50个,首辅换了19任,弄死7个兵部尚书,最后落得&quo ...

  • 明朝历史人物——徐阶(明朝首辅)

    (1503-1583年),汉族.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明松江府华亭县人(今上海松江区)心学(王守仁创)传人.早年即工诗文,善书法.嘉靖二年(1523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忤张孚敬,被斥 ...

  • 明朝历史人物——解缙(明朝三大才子,明朝首辅)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纶之弟.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解缙(xiè jìn )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 出生在吉 ...

  • 明朝历史人物——杨廷和(明朝首辅)

    杨廷和(1459--1529),汉族.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举于乡,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进士及第.孝宗弘治二年(1489)进修撰.历官左春坊大学士,典诰敕.以指斥佞幸忤刘瑾 ...

  • 明朝历史人物——夏言(明朝首辅)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州,贵溪(今江西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谥文愍.以才隽居首揆,天下重其书.贞珉法锦,视若拱璧.正.行亦遒美,但肥过而滞 ...

  • 明朝历史人物——李贤(明朝首辅)

    李贤(1408年-1467年1月22日),字原德,谥文达,邓(今河南邓州市)人.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为一代治世良臣.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大学士,廉洁奉公,政绩卓著.曾奉敕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