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村的叙事诗,前无古人,后无继者,少有的名篇佳构
《画人传》~第272篇
吴梅村的叙事诗,前无古人,后无继者,少有的名篇佳构
文/卢秀辉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江左三大家”,无一例外都仕了清。钱谦益以南明弘光朝礼部尚书身份而降清,入清后,为礼部侍郎致仕;龚鼎孳在明朝时,官兵科给事中。在李自成大顺政权时,为直指使。迎降于清军后,累官至刑部、兵部、礼部尚书;而吴伟业在弘光朝时,被召任为少詹事。入清后,以国子监祭酒致仕。国子监祭酒是做什么的?总管全国各类官学。
吴伟业在明末清初影响很大。著名学者张溥见到吴伟业的文章,感叹地说:“当今文章正应在此子矣!”张溥说这话时,吴伟业才十四岁。家人听到如此高的评价,恳请张溥收吴伟业为学生。于是,吴伟业从张溥受业,得到了他的传授,成就了他的通今博古之学,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崇祯四年(1631年),吴伟业二十三岁参加会试,以第一名高中会元。殿试被皇帝钦点一甲第二名,高中榜眼。有举子提出疑问,认为吴伟业二十三岁,如此高中,难道有舞弊之嫌?群情沸沸下,主考官将会元原卷呈请崇祯皇帝御览,崇祯皇帝在卷子上批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个字,天下遂不复议。吴伟业对崇祯皇帝感恩戴德、刻骨铭心,得君主如此知遇之恩,可以说,轰动天下。吴伟业例授翰林院编修,但是,因为党争,吴伟业在仕途上很不得意,转职南京后,他在对个人仕途失望之余,又见明王朝内外交困,已经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了,无法振兴国事了。于是,吴伟业告假,回归苏州太仓,做逍遥相公去了。明代的吴伟业还是能写下《捉船行》这样的诗的,康熙、乾隆朝行吗?诗云:
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
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桨追风摇急橹。
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辞船小要何用?争执汹汹路人拥。
前头船见不敢行,晓事篙题敛钱送。
船户家家坏十千,官司查点侯如年。
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
君不见官舫嵬峨无用处,
打彭插旗马头住。
甲申之变后,吴伟业的儿女亲家陈之遴是崇祯十年的榜眼,两亲家都是榜眼不多见。陈之遴是由明入清的大臣,做到天官一级,因政治斗争,令他想到促亲家出山为官。陈之遴知道,以亲家吴伟业的才华,入阁拜相也不是难事。陈之遴做通了吴伟业母亲的工作,由他的母亲出面,敦促吴伟业北上为官。
吴伟业的声望和文采为他赢得了一个名声,赫赫有名的先朝遗老。他的出仕,将瓦解遗民,客观上起到了著名遗民顺服清朝、为清廷怀柔政策的成功树立了榜样。于是,他的出仕首先在朋友圈受到了的强烈反对;然后受到了江南文人的强烈反对;更是受到了遗民志士的坚决反对。但是,吴伟业入仕意志已决,于顺治十年(1653年)九月应诏入京。他在《野望》中写道:
京江流自急,客思竟何依。
白骨新开垒,青山几何围。
危楼帆雨过,孤塔阵云归。
日暮悲笳起,寒鸦漠漠飞。
吴伟业自己也是有很多矛盾心理的,客观上,母亲相促、亲家相邀、清廷相诏;主观上,也看出吴伟业的彳亍、徬徨,遇事不决断,犹如他对“秦淮八艳”卞玉京的事一样,瞻前顾后,想法太多,没有原则性。在赴京的路上,他还自欺欺人地向当时要人多次上书投诗,请求放归。到京后被授为秘书院侍讲,后来又升为国子监祭酒。但是,他没有能够进入内阁,亲家陈之遴的算盘落空了。四年后,顺治十三年(1656)底,吴伟业的高堂去世,他得以南还丁忧,从此以后没有再出仕。这段入清为官,他引以为憾,也是吴梅村人生的一个污点。
吴伟业对“秦淮八艳”卞玉京也是瞻前顾后,想法太多,不能决断,伤害了两人。他们俩在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相识,那年春天,吴伟业的堂哥吴继善,去成都当知县,吴伟业一众亲友为他饯行,座中有秦淮名妓卞玉京。卞玉京对吴伟业一见钟情,在冲动之下,向吴伟业表达了爱意,吴梅村答以“固为若弗解者”,装听不懂的样子,卞玉京叹了一口气,落寞而去。后来,吴伟业在长干里寓所得到卞玉京的书简,明确了想嫁给他,使吴伟业心里很是矛盾。就在此时,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父亲田畹看中陈圆圆与卞玉京。吴伟业胆怯了,在卞玉京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
二年后,卞玉京嫁给了一个姓郑的世家子弟,过得不如意,卞玉京用侍女柔柔替换下了自己,她自己则飘然而去。甲申之后,卞玉京怕被清人所抢,改道士衣冠,潜迹江南。
顺治七年(1650年),吴伟业在钱谦益处又得遇卞玉京,卞玉京怕勾起前事,径自回避了。顺治八年,卞玉京一身黄衣,道姑打扮。又来太仓找吴伟业,她想了断俗事,和吴伟业打个招呼。二人见面,借助忧伤的琴声,互诉过往。此次相会,影响了吴伟业一生,他直到临死前一刻,还念念不忘。卞玉京对他有情有义,吴伟业的个性,害了自己、害了卞玉京、害了这段姻缘。他在《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一诗中说!
鴐鹅逢天风,北向惊飞鸣。
飞鸣入夜急,侧听弹琴声。
借问弹者谁,云是当年卞玉京。
玉京与我南中遇,家近大功坊底路。
小院青楼大道边,对门却是中山住。
中山有女娇无双,清眸皓齿垂明珰。
曾因内宴直歌舞,坐中瞥见涂鸦黄。
问年十六尚未嫁,知音识曲弹清商。
归来女伴洗红妆,枉将绝技矜平康。
如此才足当侯王。
万事仓皇在南渡,大家几日能枝梧。
诏书忽下选蛾眉,细马轻车不知数。
中山好女光徘徊,一时粉黛无人顾。
艳色如为天下传,高门愁被旁人妒。
尽道当前黄屋尊,谁知转盼红颜误。
南内方看起桂宫,北兵早报临瓜步。
闻道君王走玉骢,犊车不用聘昭容。
幸迟身入陈宫里,却早名填代籍中。
依稀记得祁与阮,同时亦中三宫选。
可怜俱未识君王,军府抄名被驱遣。
漫咏临春琼树篇,玉颜零落委花钿。
当时错怨韩擒虎,张孔承恩已十年。
但教一日见天子,玉儿甘为东昏死。
羊车望幸阿谁知,青冢凄凉竟如此。
我向花间拂素琴,一弹三叹为伤心。
暗将别鹄离鸾引,写入悲风怨雨吟。
昨夜城头吹筚篥,教坊也被传呼急。
碧玉班中怕点留,乐营门外卢家泣。
私更装束出江边,恰遇丹阳下渚船。
剪就黄絁贪入道,携来绿绮诉婵娟。
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
月明弦索更无声,山塘寂寞遭兵苦。
十年同伴两三人,沙董朱颜尽黄土。
贵戚深闺陌上尘,吾辈漂零何足数。
坐客闻言起叹嗟,江山萧瑟隐悲笳。
莫将蔡女边头曲,落尽吴王苑里花。
吴伟业的最大心愿,是在他身后:“吾死后,敛以僧蓑,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曰:'诗人吴伟业之墓’”。寿衣着僧蓑,他下去要见他的知遇之恩的恩人崇祯,是不能着清人装束的。着明人服饰为寿衣,被人告发,必起大狱。唯有僧蓑,多方好交待。墓碑书“诗人吴伟业之墓”,也是不愿死了还被人念叨在清为官的事。
吴伟业著有《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梅村诗馀》,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史乘《绥寇纪略》,《春秋地理志》等。他的长篇叙事诗,前无古人,后无继者,被诗评家们一致公推为名篇佳构。
一说《红楼梦》的作者是吴伟业,在红学界数次引发争议。与吴伟业创作红楼梦说相关的,还有所谓《吴氏石头记》的抄本,该抄本据称有批语:“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但是,一直不见原本现身。
吴伟业是位有着多方面兴趣爱好的著名文人,社交圈子广泛。他与绘画界的名流杨文骢、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王时敏、王鉴等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受这些画界名流的影响,其画风亦随时尚,具有时代特点。他的绘画得黄公望、董源笔意。风格清新雅丽,脱离尘俗。虽然一生绘画不多,但每每下笔,必出精品。他的山水画构图,长松杂树,葱茏苍翠。山石圆浑秀润,呈雨后苔滑状。意境净洁平和,明显带有怡悦情性、寄心翰墨的文人写意画之审美情趣。他的山水用空旷来代表江南、代表诗意,代表着性灵及他的梦想。他的笔墨绝无大放,小心中透着左右不定的性格,难以自决,在他的画中表现得一览无遗。静气弥漫,极为享受。
吴伟业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字,有传统功力,又能自出机杼。他学米芾,但是,没有米芾的开张,比较收敛,犹如他的为人,他的一生,收敛身形,小心翼翼。他的书法于平和中见流畅,“姿态静逸,极有韵致”,秀丽清润,充满江南文人气息。
卢秀辉有《为吴伟业梅村歌》一诗,赞曰:
玉京琴声时时促,
晚来凭阑处处曲。
清尊红萸好题诗,
楼倚晴空等闲玉。
前朝榜眼文振声,
后世祭酒疑难明。
三年仕宦何如还,
清狂冷雨古琴鸣。
河汉低垂醉吟口,
漫山烟树青冥手。
云净沧海衣袂拂,
往事何处浮生走。
万事琢磨未便言,
江南仕人谁知圆。
老去嘱着穿僧衣,
使汝有颜对君魂。
误传红楼拟生前,
石头佳话因君传。
吴越故事陈迹古,
清光只有月难眠。
收敛身形书为喜,
姿态静逸万古里。
小心翼翼流畅中,
帽檐今日鬓霜子。
画却山水前身订,
低俯心声惟在听。
图中欢唱大江南,
数度云岩重阳应。
我叹梅村思量多,
权衡万事自推磨。
一琴在壁怅望里,
满轮寒彻天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