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食疗单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写在上周,这周我已经买到了猪头肉,也买到了相配的意大利红酒,谢谢小伙伴关心😀)
丹麦的天啊,真的是不知该从何吐槽。十一长假,国内的小伙伴还能穿着短袖裙子四处浪,我这里连续几周,气温最高也就8、9度,整天不是风就是雨,没什么事还来点冰雹,大街上的人穿得和冬天差不多。
下班冒着雨回家,突然就很想吃猪头肉。上海小区旁边菜市场门前有一个没有名字的熟食摊,常年卖卤猪头肉和爆鱼。一年多没回去,也不知这小摊还在不在。买一块肥肉少、门腔多的猪头肉,让老板在案板上快速地切成片,少洒椒盐,多放香菜,再加一勺油辣椒,拌匀了,拎回去慢慢吃。此时呢,最好再有一瓶意大利的干红,单宁味重一些,涩一点酸一点,不要浓郁的果味,缓解猪头肉的油腻。阴雨的天气里,一片猪头肉,一小口红酒,最适合慢悠悠消磨时间。
(猪头肉配意大利红酒,哈哈哈)
还想吃日本东京新宿老街上的关东煮。一大锅热腾腾的牛杂、猪杂,煮得软软糯糯,想吃什么店家帮你捞,一把大剪刀剪成小段,放在面前的小盘子里,一口一块,慢慢地嚼。配清酒或韩国的烧酒,估计上海的石库门也不错,暖暖和和,即使是在日本,吃到撑也花不了太多的钱。
吃不到日本的关东煮,上海小区门外那家潮汕牛肉火锅也不错。想吃毛肚、牛肚,带点脆;也想吃煮得透烂、颤巍巍的牛筋。别说什么入口即化,没牙的老太太才啥都要求入口即化。牛筋的弹牙、毛肚的脆嫩才是这些食物恰到好处的口感。厚厚的半透明的蹄筋,咬在嘴里像咬了一口胶,香软又粘牙才是好味道啊。
在北京的时候,吃这些下水,总是要配上澥得恰到好处的麻酱,撒一点点香菜末。丹麦买的白芝麻酱,不知为什么总有一股烤糊了的芝麻味,吃起来有点苦,哪怕只是此刻的精神食疗,一想到这样的麻酱,也立刻就觉得味道减了三分半。
(从这张图开始,以下都是网络图片)
精神食疗单里还有一味红烧大肠,不要上海的那么甜,不要四川的那么燥,要咸甜辣适度还带着汤汁,配上东北白米饭,或者一碗面。面务必要新鲜,万万不可用干的挂面,现拉的兰州拉面可以,现切的机压面条也可以,但我觉得国外超市冷藏柜台里新鲜的spaghettis最好,煮到半软——上海的面条总是煮得太硬了,要比那个稍软一些才好——浇上两大勺软嘟嘟汁水醇厚的肥肠,拌匀了,呼噜噜地吃下去,从喉头到胃底,由衷地赞一句:“爽”!
清蒸鲈鱼,菜市场现买现杀一斤左右的活鱼,回来不要等,洗干净,加葱姜酒直接上锅蒸,出锅时淋上随锅一起蒸热的蒸鱼豉油,码上切得细细的葱丝,浇一勺滚烫的明油。不用酒,不用饭,白白嫩嫩的蒜瓣肉,一个人一口一口直接吃完。
呛蟹!用东海舟山外新鲜饱满的梭子蟹,腌得不要太咸,一刀切开,蟹肉半透明像凝胶,蟹黄橙红鲜亮,配煮得稀烂的白米粥。粥不能太烫,太烫则衬得蟹肉腥,要刚刚温手的温度,蟹背壳剥开埋进粥里,蟹身执在手上,吃一口粥,嘬一口蟹肉连着黄,咸里带着甜,甜里透着鲜,一只蟹能喝上一大碗粥。
唉,这些筋头巴脑,五脏下水,鱼鲜海鲜,在国内时,其实根本就不怎么吃,怎么一到国外,就偏偏成了心心念念的了呢?果然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吃货的灵魂啊!
喜欢文章请点右下角“在看”。
另外,我开通了页面广告,可能在文章中间,也可能在文章底部,你点击一次(看不看都可以),我就可以获得1毛钱(或者2毛钱?我也不知道)的收入。哈哈哈,别嫌麻烦,别嫌我小气,我还指望大家的广告点击吃上下顿的猪头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