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路遥英年早逝,挚友贾平凹正在操办葬礼,一个女子闯入灵堂,当众扇了贾平凹一巴掌,并责骂他“不要...
某次,贾平凹正与一女星在办公室聊剧本,他两聊的比较投缘,所以脸上显得非常开心,可不知怎么,他的老婆突然打开门走了进来。贾平凹并没有试图向其解释什么,因为他两压根就没什么,但此情此景,难免会让他老婆想多,所以夫妻二人因此产生了很深的矛盾。
文学家总是很有个性,贾平凹就是不屑于解释的那种人,但是作为这些文学家的妻子却要为此买单。遇到这种事其实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容忍。
所以就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贾平凹的好友路遥英年早逝,他主动操办路遥的葬礼,可正在操办着,他的妻子却突然闯进了灵堂,当着所有人的面,重重的扇了贾平凹一巴掌,并责骂他“不要脸”,这样的事重重的戳到了贾平凹的内心,所以他愤怒的做了决定,此事之后,贾平凹选择了与妻子离婚,还尽了丈夫的一份责任,净身出户,将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妻子。他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嫌弃妻子,而是他听进了路遥去世前给他的劝戒。
路遥与贾平凹、陈忠实被称为“陕西三杰”,三人都在文学领域中成就突出,同时也都是比较好的朋友。路遥在去世前坚持要见贾平凹一面,他要提醒贾平凹:“看看我的样子,要以此为戒呀。”
这句话其实有很多含义。一方面路遥之所以壮年去世与他透支精力创作《平凡的世界》有密切关系。他这句话有可能是在告诉老朋友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过透支生命。另一方面可能是与他的婚姻有关。路遥一直醉心于写作,他的家庭都由妻子林达照顾,妻子也一直在竭尽全力。后来随着路遥身体的一步步恶化,妻子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选择了与其离婚。路遥很可能是在告诉贾平凹要顾及妻子的感受,不要因为创作而忽视了家庭。
不管在外人看来这是什么含义,但是贾平凹的确从中得出了自己想要的一些告诫。这些告诫应该与婚姻有密切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参加完路遥丧礼后就与妻子离婚的主要原因。他无法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和处世理念,再加上妻子在葬礼上做的那些事,没有办法,他的选择结果只能是选择离婚,并给妻子尽可能多的补偿。
贾平凹对于人性有着精准的把握,尤其是对于女人。在“陕西三杰”中,他可以说是对女人最了解的作家。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对此都有呈现。而这样的了解,也很可能也是他最后选择与妻子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独到之处时,总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传奇,贾平凹也正因为他对于女人的深刻了解,他便写出了《废都》这样经典的作品。1993年,这本书一经出版,便万人空巷,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学作品,一度卖断货,贾平凹也因此跻身文学大家的行列。
不过与之相伴的就是铺天盖地而来的负面评价。很多人指责这本书描写太过于直接,对当时的人而言,是完全接受不了的, 也有不少人说,贾平凹将他们都带偏了,本来自己不会看这类小说,却在贾平凹的影响下看了。
随着负面的不断发酵,这样的指责直接导致了《废都》在当时被禁止了,直到2009年才被解封。一经解禁,这本书就再次展现了它的强大之处,卖出了一千二百万册。
不过当初的这本书被禁还是对贾平凹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实他郁闷的不是被禁,而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这类题材的内容不光彩,他郁闷的是自己呕心沥血的东西不被人理解啊。
所以他一度心情抑郁,闷闷不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平凹进入了一座茶楼,在这里他结识了十二位容貌出色、气质出众又经历丰富的都市丽人。在他最郁闷的十年间,他经常出入茶馆,与这些异性朋友聊天、谈地,举行类似沙龙的活动。在缓解心情的同时,贾平凹也在认真观察、了解她们的经历、思想和一言一行,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素材。
后来茶楼关门,《暂坐》便出来了。然后如《废都》一样,再一次引发了读者间的争论。
这次的争论更加平衡一些,有人说从中悟出了很多人生哲理,启发很大,还有人依旧说着这类内容的弊端:太直接,俗。
贾平凹的心态这次也有所提升了,他不再期望所有人都理解他的作品,而是淡淡的说:“生活就是由俗事组成的,你们要是只能从中看到肤浅的男女之事,这将是种可悲的遗憾。 ”
作为一名合格的读者,主要的关注点不应该是觉得某本书怎么怎么样,而是应该认真体会如何能够从书中得到更多的感悟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