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遇害后:头颅被埋62年无人发现,父亲以他为傲,兄弟不简单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这12个字,是日本关东军当年形容赵尚志将军的话。半生戎马,很多人都认为赵将军跟杨靖宇将军一样,都是1米9的大高个。直到多年后,这样一张照片被发现: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2,前排中间这位拿着马鞭的就是赵将军,当时他24岁,身高1.62米。这张照片中,有他亲密的战友于天放和张甲洲将军等人。他们不少都是清华和北大的高材生,东北14年抗战中,他们多数牺牲。
很多人看到这张照片,都不敢相信端坐在中间的这位略显稚嫩的面孔,会是赵尚志。因此,照片发现后,文史学者还专门找到赵家后人辨认,确定他就是赵将军无疑。
拍完这张照片10年后,赵将军英勇牺牲,年仅34岁。人们都说他和杨靖宇将军都走得太可惜了,如果他们能活到建国后,那东北抗联里至少会出一位开国大将。
然而,大伙儿似乎都忽略了赵将军牺牲后的那些人、那些事: 他的头颅究竟在哪里?那个一辈子以他为傲的老父亲,在他去世后说了些什么,让战友们落泪?那几个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哥哥、弟弟、妹妹们,又都做了些什么,让人们对赵氏一门钦佩不已?
本期,魂说就为大家梳理赵将军牺牲后的那些事:
一:头颅被密埋62年无人发现
赵将军是在1942年牺牲的。这一年,他刚和另4位战友一起从苏联回国。吸取了早前经历的很多教训,此次回国他准备大干一场。
在他回来前,苏联方面称苏军即将跟日本人开战,让赵尚志先带人回来炸毁日本人控制的发电厂。但赵将军等了两个月,并没有等到苏日要开战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他打算自己先坚持抗日,偷袭敌人在附近的梧桐河警察局。
日本人早就听说赵将军回国的消息,也很清楚他的号召力,生怕他又拉起一支抗日队伍。于是,便派了两个伪军打入了他们的5人小队伍,这两人一人叫张玉清、一人叫刘德山。
在去偷袭警察局的路上,他们路过了一个叫吕家(一说李家)菜园子的地方。大伙儿觉得天气太冷了,便决定找个老乡家暖和一下。结果,赵将军刚敲门,背后的刘德山就朝他开了一枪。子弹打中赵将军的后腰,他倒在了地上。
这时候,赵将军才明白,刘德山是日本人派来的奸细。他迅速掏出手枪,朝着刘德山连开两枪,对方当场毙命。此后,20多名警察包围了吕家菜园子,赵将军被俘。2月12日,他牺牲在敌人的监狱里,年仅34岁。
壮志未酬,却死在宵小之徒手上,可叹、可气!然而,更让人气愤的是敌人残忍地把他的头颅割了下来,带到了长春,准备邀功请赏。而尸身,则被他们投入了松花江。
赵将军牺牲后,为了让英雄瞑目,同志们曾多次寻找他的头颅。第一次寻找是在1945年,大伙儿在长春搜索了数次,都没有结果;第二次寻找是1946年长春刚解放时,我军又对几个最有可能的地区进行了重点搜索,仍一无所获。直到1987年,一个名叫东城政雄的日本人道出了一些当年的细节:
赵将军的头颅被带到长春后,就被秘密保存起来了。日本人觉得能抓住这样一个大人物,是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想把头颅运到日本。但后来他们还是觉得不好保存,便准备烧毁。此时,有一个名叫炎虚的僧人,实在不忍心便劝住了他们。
随后,炎虚又向日本人提出请求,希望能让自己带走赵将军的头颅,安葬在般若寺内。日本人挺给他面子,便同意了。当时正是日本人最嚣张的时候,炎虚也不敢声张此事,便默默地把头颅埋在了寺庙的某处。
日本人透露的这一情况,很快传到了抗联老兵李敏耳朵里。多年来,她一直在苦苦寻找老领导的头颅。接到这一消息后,她马上赶到了长春般若寺。遗憾的是,炎虚高僧早就离世,头颅埋在哪里无人知晓。
本以为马上就要找到了,线索却又断了。就在大家都要放弃希望时,2004年,也就是赵将军离世62年后,寺里翻修时工人们在后院北墙根下挖出了一个无名头颅。
一开始,大伙并不相信这会是赵将军的头颅,因为当时他们都误以为赵将军是一位个子高大、身材魁梧的北方汉子。而这个头颅从大小上来看,极像一个女性头颅。直到鉴定结果出来,头颅透露的信息与赵将军牺牲的时间、年龄、身高都完全相符,大家才意识到:这样一个名将的头颅一直都被密埋在墙根下,62年来无人发现。
二:父亲以他为傲
能找到赵将军的头颅,对赵家后人来说,显然是一种莫大的安慰。所以,一听说头颅找到了,他们便来到祖父赵振铎坟前告知他。他们都知道,祖父赵振铎一生都以能有赵尚志这样的儿子为傲。
赵振铎共育有11个子女,赵尚志是他最疼爱的第3子。当年他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死后,在我坟前戳个板儿,上面写“赵尚志之父”五个字足矣!
说这句话时,70高龄的赵振铎没哭,但孩子们都哭了。
或许,从儿子参军那天起,赵振铎就已经料到了这一天,毕竟儿子的这一身正气,都是从他这儿学去的。
赵振铎是热河人,能文能武。他的性格,颇有点儿古代侠客的意思。明明可以在朝中做个小官,他却见不得百姓被欺压,回到乡里创办清乡会,并担任会长;明明是晚清秀才,他却受不了封建的那一套,他不许女儿裹脚,要求儿子“路见不平,一定要拔刀相助”。
这样的个性,让他在当地很有名望,乡里人被官僚欺负了,也都愿意找他出头。最后,官府们实在受不了,便一把火烧了他家,他不得不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哈尔滨谋生。
就是在这里,年轻的赵尚志开始了自己不凡的人生。在父亲看来,这个儿子真的很争气。
家里弟弟妹妹多,他就和二哥四处做杂役赚钱养家,又是在铺子里当学徒,又是卖烧饼,什么苦活累活他都干过。但就算是这样,17岁的他还是能考上黄埔军校第4期,对于赵振铎来说,再没有比这个更让他“有面子”的事情了。
儿子从军后,就开始四处奔波了,赵振铎见到他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老伴开始在他面前念叨:“都怪你,从小就把儿子往这条路上带!”每次听到这话,赵振铎就只是苦笑。儿子自有他的志气,他这个当爹的唯愿他平安。
1931年的一个深夜,许久没回家的儿子,终于出现在父母面前。他骨瘦如柴,满身是伤,连站都站不稳。母亲慌了,哭着把儿子拉进屋。
这是赵尚志第二次被捕了,回家前他在敌人的监狱里被折磨了数月。敌人发明了一种名叫“披麻戴孝”的酷刑,在肋骨上撕开口子并撒上盐,再给他缠上纱布。过了一段时间,伤口会结痂,会跟纱布粘在一起,他们再硬生生地把纱布一条条扯下来。如此数次后,赵尚志的肋骨处已经不成样了。
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哭个不停,是59岁的老父亲给儿子处理的伤口。赵振铎知道干革命苦,却不知道鬼子会那么狠。他轻轻地帮儿子褪下冻得跟铁皮一样的棉衣,再把那满是脓血的纱布取下来,一句话都没说。倒是儿子知道他心疼,先跟父亲说话:“没事,不疼!”
在家养伤的这段日子,是儿子从军后,赵振铎和他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或许是担心将来会出什么事,期间老两口一直催儿子早点儿成家。
赵尚志被母亲逼急了,便对父母说:“我已经订婚了”。为了让父母相信,他甚至还带了一些女青年回家,让她们开导老两口:“您老有这么好的儿子,还怕找不到对象?”赵振铎夫妻俩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后来,他们才知道儿子不结婚是有原因的,他曾立下誓言:不驱逐日寇就不成家。
家里出了这样一个儿子,对赵振铎来说,是很值得骄傲的事。但同时,危险也时刻伴随着他。1934年年中,赵尚志率领的游击队,连接攻克了日军控制的两座县城,被任命为支队总司令。
日本人气极了,于8月秘密抓捕了赵振铎。他们以其他孩子的性命威胁赵振铎,逼他给儿子赵尚志写劝降信,并在报纸上登了文:赵尚志老父被捕,对其子行为后悔,甚愿其子觉悟归降。
同时,他们又把劝降信散发到游击区,希望赵尚志能看到。果然,赵尚志看到了这封信,但他却并没听劝。对此,很多人说赵尚志不孝。但事实上,父子俩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原来,这封信虽然字不多,却藏着父子俩早就定好的“暗号”,信节选如下:
为父身患重病,神志昏乱,命在旦夕……望孝顺吾儿接到信后一定身系全家人之安危,尽早归顺大日本皇军,此乃上上之策。
赵振铎早就料到,或许自己会有被抓的一天,便跟儿子商量好了:如果他给儿子写的信里,出现了“乱命”二字连在一起,那就说明他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写的,万万不可按照信中所写去做。
赵尚志虽没直接出手救父亲,却让弟弟妹妹们想了其它办法。他们变卖了全部家当,将父亲赎了出来。在当时的情况下,赵振铎已经写了劝降信,敌人也大肆宣传了,如果再不放他显然面子上是过不去的。就这样,赵振铎逃过一劫。
经此事后,赵振铎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不能再在哈尔滨待下去了,不然迟早会连累到儿子。于是,60多岁的他不得不带着一家老小,又开始四处漂泊。
上一次,他举家跑到哈尔滨,是因为自己年轻时“惹是生非”;几十年过去了,他再次举家“出逃”,是因为儿子“惹”了日本人。人家笑话他一世没个落脚的地方,他却总觉得这样的日子才算坦荡。
当然,在躲躲藏藏的日子里,赵振铎也总能找到安慰自己的物件,比如:他们每到一处,总有一些不相识的人,会送钱送物到家里来。这些人有些是儿子的战友,有些则是党外爱国人士。赵振铎知道,这都是沾了儿子的光,因为他的儿子在外面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他们,都佩服他儿子。
这一世,能做赵尚志的父亲,赵振铎是很骄傲的。他这一生有过很多身份,清末秀才、清乡会会长、哈尔滨街头的零工,但他最想要的还是“赵尚志之父”这个称号,所以他叫子女们把这个称号刻在他的墓碑上。哪怕他那三儿子,当时还是满洲国的重犯。
三:兄弟皆不简单
因为那句“不驱逐日寇就不成家”的誓言,赵尚志无妻亦无子女。但在他牺牲后,属于赵家的豪情传承并没有断。他的兄长、弟弟、妹妹们,延续着赵家人的刚烈和赤诚。
因为父亲的鼎力支持,赵尚志参加革命后,家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地下党的秘密接头点。七妹赵尚文回忆当时家里的情形时,曾这样说:
我常见到三哥的同志们来我家……都把我母亲叫妈妈。他们来了,这边叫妈,那边也叫妈,非常热闹,我高兴得各屋串。
当时赵尚文年纪还小,还不知道这些人来家里是干什么的,只是觉得热闹而已。直到后来,父亲被抓、三哥牺牲、幼弟一去不回,她才晓得别人叫她母亲“妈妈”,是敬重他们一家人。
先说二哥赵尚朴。
赵尚朴比三弟赵尚志大两岁,作为家中年纪较大的孩子,他一直是极稳重的。当初,父亲带着一家逃到哈尔滨后,赵尚朴就跟三弟一起在街头打杂,他们做过车夫、当过杂役。
他们特别像当年在上海街头的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唯一不同的是:陈家兄弟一般是弟弟听哥哥的,而赵家兄弟则经常是哥哥听弟弟的。受到弟弟的影响,赵尚朴在七七事变后,参加了东北抗日挺进军,在前线抗日。1938年后,赵尚朴到了延安,在根据地工作。
自从跟三弟分开,赵尚朴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他,却不知该怎么助他一臂之力。抗日胜利后,他一回到东北,就四处寻找三弟遇难的地方。找到后,他蹲在地上不说话。过了许久,他站了起来,在附近找到一株白桦树,削下一个树尖,立了个杆子,上写6个大字:赵尚志遇难地。
当时他找不到弟弟的遗体,只能这样纪念。建国后,赵尚朴在哈尔滨工作,历任市委工业部部长、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等职,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病逝。
再说四弟赵尚武。
赵尚武是赵家最小的儿子,他比三哥赵尚志小了整整12岁。几个哥哥参加革命后,他也是父母身边唯一的儿子。因此,母亲一直希望他能踏踏实实读点书。
偏偏小尚武从小就听着哥哥们的事长大,更知道三哥是抗联的英雄,所以早就决心从军。一天,在学校参加完一个爱国活动后,他立即请求父母让自己去前线。父母知道拦不住他,只能答应。
那天,老两口亲自到车站送他,赵尚武调皮地给父母敬了个礼,就和一群年轻人一起,消失在队伍里。那一年,他17岁,这是父母最后一次看见他。
小尚武由天津来到山西太原后,见到了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彭雪枫听说他是赵尚志的弟弟,很是高兴。但因为他没有打仗经验,便把他安排至西北战地服务团,做了一名文艺兵。
赵尚武的性格跟哥哥不同,他很开朗、活泼,很快就成了部队里最优秀的文艺兵,经常能逗得负伤的战友们开怀一笑。
1938年春天,总部首长们来团里联欢,他一时兴起,在台上高歌了一曲。台下的朱德总司令听说他是赵尚志的弟弟时,高兴得很,对他说:“将来打回老家去喽!”
能打回老家去,一直是赵尚武的心愿,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到时候要怎么在三哥面前“炫耀”自己见过朱老总的事。
遗憾的是,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三哥于1942年牺牲,而他自己也在1943年为了救战友的孩子,英勇牺牲。这一年,他仅23岁。
除了这一兄一弟外,赵尚志的四妹赵尚英也走上了战场。她和四弟一样,在七七事变后做了文艺兵。建国后,她还曾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演出。她是赵家的女儿中,唯一一个在艺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女儿,其名字被收录在《中国妇女名人辞典》中。
2008年10月,位于辽宁省的赵尚志烈士陵园落成,陵园纪念堂正厅摆放着赵将军的塑像,而后面的墙壁上则是一首他在1931年填写的词作《满江红》:
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强占。我中华无辜男儿,倍受摧残。血染山河尸遍野,贫困流离怨载天。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
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看拼斗疆场,军威赫显。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
写这首词时,他23岁。多年后的今天,“东北抗联”这4个字以及在抗联里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应当被我们记住:赵尚志、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投入牡丹江的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