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代的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在氏族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来女真人出猎,不论有多少人,各按氏族而行。每十人为一单位,各出一支箭,以一人为头目。这个头目满语称牛录额真(牛录:汉释为箭额真:头目,后释为佐领)。这种组织,满称牛录。努尔哈赤兴起,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把这种世代相传的狩猎组织,改编为统辖三百人的基本行政单位和军事单位。

后来,在女真各部的兼并战争中,努尔哈赤的势力日益强大,他在牛录基础上设置了固山(汉释为旗)。1601年,正式设立四个固山,作为牛录之上的常设机构,即黄、白、红、蓝四旗。1615年,努尔哈赤一方面准备称汗,正式脱离与明朝的隶属关系,一方面暗中部署兵力,寻衅与明朝开战。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他设置了八旗。以五牛录编为甲喇(汉释为队),五甲喇为一固山,共八固山,约有六万人。八固山各有不同的旗帜颜色,即黄、红、蓝、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八种。

努尔哈赤是八旗的最高统帅,八旗的旗主都要听从他的指挥。八旗旗主,满语称固山额真,由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各旗又有甲喇额真、梅勒厄真和牛录厄真。他们是各部落的氏族贵族,拥有大量的财富、奴隶和耕地。后金政权的大小官职,也由他们来兼任。

在八旗内部,旗主具有绝对权力,努尔哈赤的命令,只有通过旗主才对各旗发生效力。遇有大事,召集八家共议,朝廷宴会,要由八家均摊,出兵掠夺来的财物,也由八家均分。还规定,努尔哈赤的继承人,也要从八家中协商选举产生。这种联合共治,反映出八旗制度中还残存着氏族部落军事民主的因素。

八旗的士兵,则由各部的平民组成。这些平民一般称固伦(汉释为国人),是固山额真的属民。他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必须世代当兵,不得随意离开牛录,没有迁徙自由。固伦有自己的耕地和性畜,也有因战功获得的少量奴隶。努尔哈赤通过八旗旗主向他们征兵役和力役,也向他们索取耕牛和各项杂物。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是包衣阿哈(汉释家奴)。包衣是八旗内的奴隶,其来源主要是战俘,也有平民因贫困沦为包衣的情况。包衣和主人住在一起,替主人从事农耕、狩猎和服各种家内杂役。主人可以任意凌辱、鞭答和买卖他们。这样,八旗制度兼有行政、军事、生产三方面的职能,是与女真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

皇太极继位后,增设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后因人口增殖,佐领数有变化,但八旗旗数始终不变。后金政权迁入辽河流域后,耕地面积扩大,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社会发展过程加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女真统治者把原来的奴隶“编为民户”,“分屯别居”,征收赋税。同时,八旗制度也以旧的形式承担了新的内容,起了质的变化

首先,皇太极削弱与他实力相当的三大贝勒,直接控制了上三旗,改变了八旗旗主平起平坐的惯例,加强了中央集权。清军入关后,经过顺治帝福临、康熙帝玄烨的改革,到了雍正时代,胤禛为了削弱旗主的势力,大杀满族亲贵,严禁八旗贵族与外吏交结。下令八旗人民必须尊奉皇帝为至高无上的君主,脱离与旗主的直接隶属关系。这样,八旗旗主仅剩下一些封建特权无权过问八旗事务。从此,八旗完全变为中央集权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了。

八旗兵驻防都市城镇后,表面上仍是军政合一的组织,但军事职能渐渐占踞了主导地位。八旗军作为国家的正规部队,成为清朝封建政权的军事支柱。八旗人民被迫世代当兵,依靠粮饷为生,脱离了生产劳动。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八旗作为保卫清王朝的工具,被清统治者视为“国家根本所系”,而八旗人民因此脱离生产劳动,出现八旗生计问题,造成满旗不可挽回的衰落。

————————————————————————

简单地说,清八旗制度是清政府建立的一种军事组织制度。

八旗的旗,满语为gusa(固山),意为旗分(指一种军制),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认为的“旗帜”。一个旗分,分为汉军,满洲,蒙古三旗。

在旗分(固山)之下,有jalan(甲喇,意为参领)作为其低一级别的军事机构,在甲喇之下又有niru(牛录,意为佐领)作为其更低一级别的军事机构。

所以我们可以把“旗”理解为现代部队的“师级”。旗主,参领,佐领分别对应师长,旅长,营长,满语为固山,甲喇,牛录

其实清八旗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上面我所讲述的内容只是最后成型的状态,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清八旗制度也是从最开始的两旗,到三旗,到四旗逐渐演变而来的。

二旗时期

最开始努尔哈赤时期,满人只有二旗,分别为努尔哈赤统领的黄旗和舒尔哈齐(努尔哈赤弟弟)统领的黑旗,两旗人数相当

而这里的黑旗就是日后八旗成型时蓝旗的原型,至于后来为何改了颜色,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因为黑旗不利于在夜间辨识。

三旗时期

后来在1601年,努尔哈赤吞并了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将哈达部编为白旗,由自己的大儿子褚英和哈达部首领(后来被废)作为旗主共同管理。

此时便形成了黄旗,白旗,黑旗的三旗局面,史称“三固山”时期。

四旗时期

1609年,蓝旗旗主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囚禁,蓝旗势力也被努尔哈赤一分为二,独立分出红旗,由自己的二儿子代善作为旗主管理。剩下的部分保持蓝旗不变,由舒尔哈齐的二儿子阿敏管理。

1611年,努尔哈赤又囚禁了自己的大儿子褚英,任命第八子皇太极和长孙杜度共同管理白旗。

由此,四旗制度的格局正式成型。

八旗时期

1615年,在努尔哈赤的不断征伐吞并之下,满人军队人数得到了极大的扩充,于是下令将四旗分为八旗。

即黄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皆为自己统领,红旗分为正红,镶红二旗,分别由代善和他的儿子共同统领。

白旗分为正白,镶白二旗,分别为皇太极和杜度统领。蓝旗分为正蓝,镶蓝二旗,分别由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五子)和阿敏统领。

由此,清八旗制度正式建立成型。

努尔哈赤之后的皇太极,顺治执政时期,八旗制度又经历了多次旗主的替换变革,最终形成了皇帝亲自统领正白,正黄,镶黄三旗,各亲王分别统领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的局面。

由此便诞生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上三旗,下五旗”的说法。

一般上来说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旗人待遇上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上三旗是由皇帝亲自统领的,所以该旗的旗人只需对皇帝负责,而下五旗的旗人要对王公贵族和皇帝共同负责,在礼制上要略低一等。

所以毫无疑问,皇帝的出身肯定是出于上三旗的,有一些下五旗的王宫贵胄,亲王嫔妃在取得很高的权势之后,也可以进入上三旗,俗称“抬旗”。

——————————————————————————————

正黄旗

清代八旗之一,以旗色纯黄而得名。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由皇帝亲自统领。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

镶黄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首,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正白旗

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旗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上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成了定制。

镶白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正红旗

清代八旗之一,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因旗色为红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为下五旗之首。分为满洲、蒙古、汉军三部分,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镶红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正蓝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镶蓝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皇帝是八旗共主,亲自统领上三旗而已,包括太子(储君)都没有旗籍。

————————————————————————————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别山神话

(0)

相关推荐

  • 【五十中学校本课程】承载了满清历史的赫图阿拉

    这是一起悦读吧XF陪你阅读的第973文章 题记:一道岗,一座城,一段历史-- 赫图阿拉,满语意为横岗,是一座充满存在感的老城,建成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位于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永陵镇,距清永陵仅5公 ...

  • 为什么清朝皇帝必须掌握八旗的上三旗?

    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皇位继承制度,大体上都是遵循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在皇位交接过程中的震荡乃至灾难. 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 ...

  • 清朝八旗之中,为何多尔衮的正白旗能与两黄旗并列成为上三旗?

    说起八旗制度,可谓是清朝的一大特色,很多人认为这是清朝的一种独特兵制,其实综合来说,八旗制度是清朝独有的军国民制度,最大特色在于"满人无不在旗". 八旗制度的起源和完善是在清朝的关 ...

  • 清朝皇帝的儿子为什么在八旗里面不同的旗?是怎么分配的?

    偶尔刷到,看到有说上三旗和下五旗差别不大的,忍不住了就来回答一下. 首先说八旗的发展史,各个答案都有所叙述,我在这里稍微重复一下:大致是初始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个旗,后来镶边变成了镶黄.镶白.镶 ...

  • 关于八旗制度和旗人的那些词语——浅谈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代著名的军事社会制度,它最早起源于东北女真人的狩猎习俗,清太祖努尔哈赤最初起兵时以黑旗为帜,后来又将其分出红旗和黄旗两支分支,形成了黑.红.黄三旗. 随着努尔哈赤对女真部的统一,其军队扩充 ...

  • 在清朝八旗中,为何正白旗能与两黄旗平起平坐,并称为上三旗?

    提到清朝,八旗制度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因为没有八旗制度,就没有清朝的建立,或者说没有清朝的入主中原.相信在大多数朋友眼中,八旗除了两黄旗以外,其他的都是次要的,都是不重要的.毕竟,在我国古代是以黄色 ...

  • 历史镜鉴|清代巡按制度的存废

    巡按制度是明清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从开国皇帝朱元璋统治时期开始派遣御史巡按地方州县,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将派遣巡按御史巡视地方作为正式制度确定下来. 清承明制,顺治元年(1644) ...

  •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创建八旗制度,磨刀霍霍向大明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95,<清朝史话>连载01,欢迎收看. 明代时,女真分为海西.建州和野人三大部.海西女真大部分居住在吉林扶余(伯都讷)以北的松花江大曲折后的江南,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 卢齐文简述清代瓷器

    清代御窑厂生产的官窑瓷器由于专供皇室使用,在制作上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很多皇帝,像康熙.雍正.乾隆等,都非常喜爱,其中康熙青花瓷更是"独步本朝",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另外,由 ...

  • “猛安谋克”真的是八旗制度的前身吗?

    前言 熟悉清朝的朋友们都对一个词不陌生--八旗.八旗是清代独有的军事制度,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万历二十九年所创,最初只有黄白蓝红四个旗,到了万历四十三年,又增设四个旗--镶黄.镶白.镶蓝.镶红,一共是八 ...

  • 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为何不是四旗或六旗?

    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为何不是四旗或六旗? 原创2021-07-02 21:50·历史的小学生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公元1559年-公元1626年9月30日),女真族,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实际奠基者 ...

  • 从全民皆兵到寄生虫,清朝的八旗制度是如何衰败的

    从全民皆兵到寄生虫,清朝的八旗制度是如何衰败的 提到清朝,就不得不提到清朝的立国之本--八旗制度,八旗子弟战时皆兵,平时为民,是清朝战胜明朝的关键,也随着清朝的衰败而没落. 清朝时期,民间流行一句俗语 ...

  • 清朝的八旗制度怎么形成?旗主有多大权力?

    文章正文: 八旗制度最初是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所设立,最初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形成,最开始努尔哈赤只设有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四旗,到了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的势力越来越强 ...

  • 清朝满族社会基层行政组织:牛录——八旗制度

    满族社会的基层行政组织是牛录.牛录额真以上的各级额真直至贝勒.汗是这个社会的大小统治者.满族入关前,八固山贝勒是满族奴隶主贵族中的特权集团,他们支配着社会上的全部财富,并把绝大部分据为己有.162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