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代的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在氏族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来女真人出猎,不论有多少人,各按氏族而行。每十人为一单位,各出一支箭,以一人为头目。这个头目满语称牛录额真(牛录:汉释为箭额真:头目,后释为佐领)。这种组织,满称牛录。努尔哈赤兴起,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把这种世代相传的狩猎组织,改编为统辖三百人的基本行政单位和军事单位。
后来,在女真各部的兼并战争中,努尔哈赤的势力日益强大,他在牛录基础上设置了固山(汉释为旗)。1601年,正式设立四个固山,作为牛录之上的常设机构,即黄、白、红、蓝四旗。1615年,努尔哈赤一方面准备称汗,正式脱离与明朝的隶属关系,一方面暗中部署兵力,寻衅与明朝开战。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他设置了八旗。以五牛录编为甲喇(汉释为队),五甲喇为一固山,共八固山,约有六万人。八固山各有不同的旗帜颜色,即黄、红、蓝、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八种。
努尔哈赤是八旗的最高统帅,八旗的旗主都要听从他的指挥。八旗旗主,满语称固山额真,由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各旗又有甲喇额真、梅勒厄真和牛录厄真。他们是各部落的氏族贵族,拥有大量的财富、奴隶和耕地。后金政权的大小官职,也由他们来兼任。
在八旗内部,旗主具有绝对权力,努尔哈赤的命令,只有通过旗主才对各旗发生效力。遇有大事,召集八家共议,朝廷宴会,要由八家均摊,出兵掠夺来的财物,也由八家均分。还规定,努尔哈赤的继承人,也要从八家中协商选举产生。这种联合共治,反映出八旗制度中还残存着氏族部落军事民主的因素。
八旗的士兵,则由各部的平民组成。这些平民一般称固伦(汉释为国人),是固山额真的属民。他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必须世代当兵,不得随意离开牛录,没有迁徙自由。固伦有自己的耕地和性畜,也有因战功获得的少量奴隶。努尔哈赤通过八旗旗主向他们征兵役和力役,也向他们索取耕牛和各项杂物。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是包衣阿哈(汉释家奴)。包衣是八旗内的奴隶,其来源主要是战俘,也有平民因贫困沦为包衣的情况。包衣和主人住在一起,替主人从事农耕、狩猎和服各种家内杂役。主人可以任意凌辱、鞭答和买卖他们。这样,八旗制度兼有行政、军事、生产三方面的职能,是与女真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
皇太极继位后,增设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后因人口增殖,佐领数有变化,但八旗旗数始终不变。后金政权迁入辽河流域后,耕地面积扩大,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社会发展过程加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女真统治者把原来的奴隶“编为民户”,“分屯别居”,征收赋税。同时,八旗制度也以旧的形式承担了新的内容,起了质的变化
首先,皇太极削弱与他实力相当的三大贝勒,直接控制了上三旗,改变了八旗旗主平起平坐的惯例,加强了中央集权。清军入关后,经过顺治帝福临、康熙帝玄烨的改革,到了雍正时代,胤禛为了削弱旗主的势力,大杀满族亲贵,严禁八旗贵族与外吏交结。下令八旗人民必须尊奉皇帝为至高无上的君主,脱离与旗主的直接隶属关系。这样,八旗旗主仅剩下一些封建特权无权过问八旗事务。从此,八旗完全变为中央集权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了。
八旗兵驻防都市城镇后,表面上仍是军政合一的组织,但军事职能渐渐占踞了主导地位。八旗军作为国家的正规部队,成为清朝封建政权的军事支柱。八旗人民被迫世代当兵,依靠粮饷为生,脱离了生产劳动。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八旗作为保卫清王朝的工具,被清统治者视为“国家根本所系”,而八旗人民因此脱离生产劳动,出现八旗生计问题,造成满旗不可挽回的衰落。
————————————————————————
简单地说,清八旗制度是清政府建立的一种军事组织制度。
八旗的旗,满语为gusa(固山),意为旗分(指一种军制),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认为的“旗帜”。一个旗分,分为汉军,满洲,蒙古三旗。
在旗分(固山)之下,有jalan(甲喇,意为参领)作为其低一级别的军事机构,在甲喇之下又有niru(牛录,意为佐领)作为其更低一级别的军事机构。
所以我们可以把“旗”理解为现代部队的“师级”。旗主,参领,佐领分别对应师长,旅长,营长,满语为固山,甲喇,牛录
其实清八旗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上面我所讲述的内容只是最后成型的状态,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清八旗制度也是从最开始的两旗,到三旗,到四旗逐渐演变而来的。
二旗时期
最开始努尔哈赤时期,满人只有二旗,分别为努尔哈赤统领的黄旗和舒尔哈齐(努尔哈赤弟弟)统领的黑旗,两旗人数相当
而这里的黑旗就是日后八旗成型时蓝旗的原型,至于后来为何改了颜色,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因为黑旗不利于在夜间辨识。
三旗时期
后来在1601年,努尔哈赤吞并了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将哈达部编为白旗,由自己的大儿子褚英和哈达部首领(后来被废)作为旗主共同管理。
此时便形成了黄旗,白旗,黑旗的三旗局面,史称“三固山”时期。
四旗时期
1609年,蓝旗旗主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囚禁,蓝旗势力也被努尔哈赤一分为二,独立分出红旗,由自己的二儿子代善作为旗主管理。剩下的部分保持蓝旗不变,由舒尔哈齐的二儿子阿敏管理。
1611年,努尔哈赤又囚禁了自己的大儿子褚英,任命第八子皇太极和长孙杜度共同管理白旗。
由此,四旗制度的格局正式成型。
八旗时期
1615年,在努尔哈赤的不断征伐吞并之下,满人军队人数得到了极大的扩充,于是下令将四旗分为八旗。
即黄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皆为自己统领,红旗分为正红,镶红二旗,分别由代善和他的儿子共同统领。
白旗分为正白,镶白二旗,分别为皇太极和杜度统领。蓝旗分为正蓝,镶蓝二旗,分别由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五子)和阿敏统领。
由此,清八旗制度正式建立成型。
努尔哈赤之后的皇太极,顺治执政时期,八旗制度又经历了多次旗主的替换变革,最终形成了皇帝亲自统领正白,正黄,镶黄三旗,各亲王分别统领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的局面。
由此便诞生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上三旗,下五旗”的说法。
一般上来说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旗人待遇上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上三旗是由皇帝亲自统领的,所以该旗的旗人只需对皇帝负责,而下五旗的旗人要对王公贵族和皇帝共同负责,在礼制上要略低一等。
所以毫无疑问,皇帝的出身肯定是出于上三旗的,有一些下五旗的王宫贵胄,亲王嫔妃在取得很高的权势之后,也可以进入上三旗,俗称“抬旗”。
——————————————————————————————
正黄旗
清代八旗之一,以旗色纯黄而得名。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由皇帝亲自统领。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
镶黄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首,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正白旗
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旗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上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成了定制。
镶白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正红旗
清代八旗之一,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因旗色为红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为下五旗之首。分为满洲、蒙古、汉军三部分,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镶红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正蓝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镶蓝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皇帝是八旗共主,亲自统领上三旗而已,包括太子(储君)都没有旗籍。
————————————————————————————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别山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