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带有、梁翟兴 叶礼环、厥阴头痛病例

李带有,2020年8月13日9点12分

主诉:[鼻咽癌3年,咳嗽2年。]                                                               

现病史:[鼻咽癌放化疗后头晕、头痛3年余。3年前检查鼻咽癌,经广州30次电疗,去年8月咳嗽咯白痰不适,经东莞三院治疗后效果一般,今年8月8号在惠州人民医院检查PATCT排除肺CA,诊断为肺部感染,现眩晕、颈部痛,鼻干、口干,胃纳一般,大小便正常,自诉无疫区疫源接触史。]   

[患者诉3年余鼻咽癌放化疗后出现反复头晕、头痛,伴恶心,无呕吐,无视力模糊,无畏寒,无发热寒战。曾多次因头晕头痛在外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治疗好转出院,反复发作。15天前上诉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3次,非喷射状,为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无好转,现为进一步治疗,到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鼻咽癌放化疗后;2、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收入我科,][患者神清,精神一般,慢性病容,睡眠、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减轻2kg。] 既往“子宫肌瘤术后23年(脐周至趾骨纵向10cm瘢痕);支气管扩张20年”病史。

2 .T36.7℃、P76次/分、R20次/分、BP124/76mmHg。

3 .专科检查: [神志清,桶状胸,肋间隙稍增粗,无压痛,双肺呼吸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呼吸平稳,节律规则,双呼吸规整。腹壁浅反射存在,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桡骨膜反射存在。双侧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存在。Brudzinski征及Kernig征阴性,双侧Babinski征、Hoffmann征、Gorden征及Oppenhei征阴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

4 .辅助检查:[外院8月10号PET-CT示:1、躯干及脑部PET-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高代谢肿瘤征象;2、纵隔及右肺门多发小淋巴结伴部分FDG摄取增高,多考虑为炎性淋巴结;3、轻度脑萎缩;双侧筛窦慢性炎症;左侧上颌窦粘膜下囊肿;双侧颈部多发小淋巴结(良性)双肺散在慢性炎症;右肺上叶前段纤维结节伴周围肺气囊:右肺中叶、左肺上叶下舌段及双肺下叶多发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慢性炎):双侧乳腺良性结节:左肾小囊肿;子宫术后缺如:广泛骨质疏松;胸骨柄内小骨岛:胸段脊柱側弯及后凸騎形:颈椎、腰椎轻度骨质増生:少许动脉硬化。]

5 .中医四诊:望:神清,两目疲倦,面色淡红,体型消瘦,步履缓慢,舌淡红,少苔。

闻:声低气短,口干。

问:头晕、天旋地转,头痛,抑郁、恶心呕吐,大便结,小便正常。

切:脉细缓。

二、拟诊讨论:

中医辨证依据:[患者因“鼻咽癌放化疗后头晕、头痛3年余”入院,患者肝肾亏损,则精血难以濡养经脉筋骨,渐成痿病;腰为肾之府,膝为筋所主,肾主骨,肝主筋,精髓不足,则腰脊酸软,难耐久立,日久骨枯筋痿,肌肉失养,大肉尽脱,步履全废;肾主蜇,封藏之本,司二便而藏精,肾精亏衰不固,则男子遗精;四诊合参,证属于祖国医学“痿病”范畴;舌红、苔少,脉细弱均为肝肾亏虚之证。]

西医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性女性,慢性病程;既往“子宫肌瘤术后23年(脐周至趾骨纵向10cm瘢痕);支气管扩张20年”病史。2、患者因“鼻咽癌放化疗后头晕、头痛3年余”入院;3年前鼻咽癌放化疗后出现反复头晕、头痛,伴恶心,无呕吐,无视力模糊,无畏寒,无发热寒战。3、专科情况:神志清,腹壁浅反射存在,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桡骨膜反射存在。双侧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存                                                              

既往史、个人史、家庭史:[鼻咽癌]                                                   

体格检查:[体温:36.2°C 血压:/mmHg 脉搏:次/分 呼吸:次/分,面色淡黄,舌红苔黄,声唦,声低,脉细数。]                                                               

辅助检验检查:[暂缺]                                                             

诊断:                                                             

1、鼻腔原位癌

2、[肺部感染]

3、[临床诊断]

4、耳鼻喉癌病(舌癌病)

5、正虚邪恋、阴虚肺热证

医嘱:1、不适随诊。

      2、入院治疗

      3、

                         医生签名:赵仕伟

在。Brudzinski征及Kernig征阴性,双侧Babinski征、Hoffmann征、Gorden征及Oppenhei征阴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

 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与偏枯相鉴别,后者表现为一侧上、下肢不能随意运动,或左或右,日久患侧肌肉亦可见肢体瘦削,痿弱不用,但偏枯萎为中风所致,起病急骤,常伴口舌歪斜,或语言謇涩。而前者多不伴有口舌歪斜、语言謇涩。

2.西医鉴别诊断:恶性淋巴瘤 起源于鼻咽及颈部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在鼻咽和颈部可发现肿物,但发病常较年轻,少见头痛及颅神经麻痹而常伴发热,肝脾大等全身症状和体征。鼻咽肿块多为粘膜下球形隆起,光滑少有溃疡坏死,颈部肿大淋巴结中等硬或呈韧性感或偏软,单个或多个融合呈分叶状,较大但仍能推移。可同时伴有多处淋巴结肿大或骨髓异象。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虚劳],   [肺阴虚型]

西医诊断:[1、鼻咽癌放化疗后;2、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三、诊疗计划:

1、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

2、治疗上,予以改善循环,营养脑神经、止晕等对症治疗。

3、四诊:望:神清,两目疲倦,面色淡红,体型消瘦,步履缓慢,舌淡红,少苔。闻:声低气短,口干。问:头晕、天旋地转,头痛,抑郁、恶心呕吐,大便结,小便正常。切:脉细缓。综合四诊诊断为:虚劳病,肺阴虚型,治则:补益肺阴,解毒通便,方用生脉散合地黄饮子加味:太子参400麦冬300五味子250熟地黄400生地黄400山茱萸210石斛210半枝莲200白花蛇舌草200茯苓300全蝎150蜈蚣15条僵蚕300土鳖150太子参400女贞子300山药250阿胶150膏方调理

30/8:虚劳病,肺阴虚型,治则:补益肺阴,解毒通便,方用生脉散合地黄饮子加味:具体方如下:太子参 400克  麦冬 300克  五味子 250克 熟地黄 400克  地黄(生地黄) 400克  山茱萸 210克 石斛 210克  半枝莲 200克 茯苓 300克 全蝎 150克  蜈蚣 15条  僵蚕 300克 土鳖虫 (廑虫) 150克  女贞子 300克  山药 250克 阿胶 150克 白花蛇舌草 180克。

梁翟兴。2020年8月10日9点27分主诉:[咳嗽气喘3年,加重一个月。]                                                               

现病史:[3年前咳嗽气喘伴血痰,甚至不能平卧,胃纳佳,大便难,尿频,自诉无疫区疫源接触史。]                                                                   

既往史、个人史、家庭史:[烟酒史]                                                   

体格检查:[体温:36.2°C 血压:118/70mmHg 脉搏:72次/分 呼吸:18次/分,面色淡白,舌淡苔白厚,脉浮。]                                                               

辅助检验检查:[CT:肺癌]                                                             

诊断:    

1、肺恶性肿瘤个人史

2、[临床诊断]

3、[临床诊断]

4、喘病

5、<中医症候诊断>

医嘱:1、不适随诊。

      2、入院治疗

      3、

                         医生签名:赵仕伟

以“[咳嗽、咳痰、咯血1月余]”为主诉于2020-08-10 10:07由门诊以“咯血查因”收住入院。

一、病例特点:

    1 .[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咯血,伴胸闷、胸痛,呼吸稍气促,疼痛可忍受,气促在活动后明显,无发热寒战。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为“1、支气管扩张伴咯血;2、肺恶性肿瘤”,治疗稍缓解出院。近3天患者上诉症状加重伴呼吸困难,咯鲜红色血,活动后加重,心悸,腹胀。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支气管扩张伴咯血;2、中度贫血;3、肺恶性肿瘤。”收入我科。][神清,精神疲倦,胃纳、睡眠差,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3年前诊断肺恶性肿瘤,未手术及化疗”病史。

2 .T36.9℃、P94次/分、R20次/分、BP110/64mmHg。

3 .专科检查: [神清,消瘦,右锁上窝可触及,多个散在淋巴结,最大3x2cm,最小0.5x0.5cm,质地硬,活动度差,数个淋巴结黏连,余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94次/分,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4 .辅助检查:[入院胸部DR示:1、双肺纹理增多;2、右肺门影增浓、增大,左肺门索条影,建议CT检查;3、左侧少量胸腔积液;4、主动脉迂曲。]

5 .中医四诊:望:神志清楚,两目无神,面色潮红,体型消瘦,步履不稳,舌边红,苔黄腻。

闻:声低气粗,口臭。

问:咳嗽、咯血,胸闷、气喘。

切:脉细数。

二、拟诊讨论:

中医辨证依据:[患者男性,72岁,因“咳嗽、咳痰、咯血1月余”入院。患者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咯血,伴胸闷、胸痛,呼吸稍气促,疼痛可忍受,气促在活动后明显,无发热寒战。舌边红,苔黄腻,脉细数。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肺癌(痰湿蕴肺)”范畴。因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浊上犯于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故咳嗽,咯痰,痰白粘稠;痰浊阻肺,肺失肃降,肺气壅滞,故气喘,胸闷,胸痛;脾气虚,则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苔白腻,脉滑来痰湿蕴肺之象。 ]

西医诊断依据:1、老年男性,72岁,慢性病程;既往“肺恶性肿瘤”病史。2、患者因“咳嗽、咳痰、咯血1月余”入院。患者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咯血,伴胸闷、胸痛,呼吸稍气促,疼痛可忍受,气促在活动后明显,无发热寒战。3、专科情况:神清,消瘦,右锁上窝可触及,多个散在淋巴结,最大3x2cm,最小0.5x0.5cm,质地硬,活动度差,数个淋巴结黏连,余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94次/分,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入院胸部DR示:1、双肺纹理增多;2、右肺门影增浓、增大,左肺门索条影,建议CT检查;3、左侧少量胸腔积液;4、主动脉迂曲。

 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支气管哮喘亦有喘息,但多有明确喘息病史,有诱发因素,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明显哮鸣音,发作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故可鉴别。

入院诊断:

2.西医鉴别诊断: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肺癌]

[痰湿蕴肺]

西医诊断:[1、支气管扩张伴咯血;2、中度贫血;3、肺恶性肿瘤。]

三、诊疗计划:

1.入院后完善相关常规检查;

2.中医四诊:望:神志清楚,两目无神,面色潮红,体型消瘦,步履不稳,舌边红,苔黄腻。闻:声低气粗,口臭。问:咳嗽、咯血,胸闷、气喘。切:脉细数。综合四诊诊断为:喘症(肾阴虚)治则:滋阴纳气,方药: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加减,具体如下:     五味子 150克  熟地黄 400克  山茱萸 200克 山药 200克  泽泻 150克  牡丹皮 150克 茯苓 150克  煅龙骨 400克  太子参 300克 麦冬 250克  瓜蒌皮 250克  川贝母 150克   侧柏叶 200克  重楼150克  半枝莲 200克 土鳖虫  150克    全蝎 100克  紫苏子 150克 葶苈子 150克  白芥子 150克    龟甲 250克,

3.西医予止血、化痰、止咳等支持治疗

4.结合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豆、灸法等;

5.调情志,避风寒,慎起居,饮食清淡。

李向森:诊断:胸痹,气虚兼痰瘀型,治则: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减:党参400白术150茯神200炙甘草150陈皮50黄芪200当归160白芍220熟地黄250五味子150 远志120酸枣仁180丹参320三七100瓜蒌皮150石菖蒲120薤白120川贝120芡实350山药350膏方调配

梁丑:2020年9月21日14点42分,64岁,

博罗博惠中医医院

门诊病历记录

门诊号:MZ20088203

姓名:梁丑

性别:男

年龄:64岁

体重:{体重}kg

日期:2020年9月21日14点42分

科室:中医科

主诉:[大便秘结2年。]                                                               

现病史:[2年前结肠腺性息肉术后,于2年前大肠动脉支架大便秘结,经食用医生精粹醇露后排便,胃纳欠佳,胃胀,大便秘结,小便正常,自诉疫区疫源接触史。]                                                                   

既往史、个人史、家庭史:[高血压8年。慢性糜烂性胃炎3年,大肠动脉支架2年,结肠腺性息肉术2年。]                                                   

体格检查:[体温:36.°C 血压:110/70mmHg 脉搏:72次/分 呼吸:18次/分,舌淡红乱,苔黄厚,脉滑数。]                                                               

辅助检验检查:[内镜:慢性糜烂性胃炎,大肠动脉支架2年,结肠腺性息肉术]                                                             

诊断:                                                             

1、多发性结肠息肉

2、[大肠动脉支架]

3、[慢性糜烂性胃炎]

4、慢性咽炎

4、肠痈病

5、湿热证

首次病程记录

2020-09-21 19:52:55

梁丑,男,64岁,以“[发作性腹部疼痛4年,加重3天。]”为主诉于2020-09-21 15:15由门诊以“ 多发性结肠息肉”收住入院。

一、病例特点:

    1 .患者老年男性,64岁,既往有“2018年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支架术后(规律服波立维)”病史。

    2 .[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剑突下及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疼痛,无放射痛,偶有腹胀、反酸嗳气,恶心,腹泻便秘交替,无呕吐,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及皮肤巩膜黄染等不适。曾多次在外院就诊查胃肠镜,诊断为“1、慢性糜烂性胃炎;2、结肠多发性息肉”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反复发作。3天前上诉症状再发加重,腹部疼痛加重,呈游走性绞痛,呕吐胃内容物1次,量约50ml,便秘,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反复发作。今为进一步治疗,到我院门诊就诊,门诊遂以“1、多发性结肠息肉;2、慢性糜烂性胃炎;3、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支架术后”收入我科住院治疗]。[神清,精神一般,痛苦面容,睡眠、食欲欠佳,大便硬,小便正常,近期体重减轻2kg]。

3 .T36.8℃、P63次/分、R20次/分、BP126/80mmHg,[腹平,未见腹部瘢痕,未见腹壁静脉显露曲张,剑突下及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肝右肋下、剑突下未及,脾左肋下未及,Murphy征(-),输尿管点无压痛,肝肾区无叩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4 .辅助检查:[入院腹部CT示:.左肾结石。2.腹腔可见冠状密度增高影(大肠动脉支架术后改变)。2020-06-12外院胃肠镜示:1、结肠多发息肉?炎性增生;大肠黑变病。2、慢性糜烂性胃炎;胃体息肉;病理检查示:1、黏膜慢性炎(胃体);2、黏膜慢性炎(直肠、乙状结肠)]

5 .中医四诊:望:神疲,痛苦面容,面色淡黄,两目白珠无黄染,体型消瘦,步履缓慢,唇干,舌红少津,苔黄带黑。

闻:气粗气短,呻吟,善太息,泛恶,气味臭;

问:腹部疼痛,时发时作,伴眩晕、全身乏力、口干苦,渴饮,大便硬,小便正常。

切:腹软,胃脘部、腹部拒按,拒按无反跳痛,左下腹部扪及条状包块,双肾区叩无击痛拒按,脉弦细。

二、拟诊讨论:

中医辨证依据:[患者老年男性,64岁,因“发作性腹部疼痛4年,加重3天”入院。患者出现上出现腹部疼痛,以剑突下及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疼痛,无放射痛,偶有腹胀、反酸嗳气,恶心,腹泻便秘交替,无呕吐,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及皮肤巩膜黄染等不适。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脾胃虚寒)”范畴。患者胃痛隐隐,绵绵不休-脾胃虚寒,胃络失于温养;温喜按-虚则喜按,寒则喜暖;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胃络借饮食之暖,以温通血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劳则气耗,受寒则虚寒加重;时呕清水,神疲纳少,四肢倦怠乏力-脾运迟缓,水饮停留,胃虚和降无权,手足不温-脾阳不能达于四肢,大便溏薄,舌淡,脉沉缓-中虚有寒,脾阳虚弱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男性,64岁,慢性病程,既往有“2018年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支架术后(规律服波立维);慢性糜烂性胃炎;结肠多发息肉”病史。2、因“发作性腹部疼痛4年,加重3天”入院。患者出现上出现腹部疼痛,以剑突下及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疼痛,无放射痛,偶有腹胀、反酸嗳气,恶心,腹泻便秘交替,无呕吐,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及皮肤巩膜黄染等不适。3、专科情况:腹平,未见腹部瘢痕,未见腹壁静脉显露曲张,剑突下及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肝右肋下、剑突下未及,脾左肋下未及,Murphy征(-),输尿管点无压痛,肝肾区无叩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辅助检查:入院腹部CT示:1.左肾结石。2.腹腔可见冠状密度增高影(大肠动脉支架术后改变)。2020-06-12外院胃肠镜示:1、结肠多发息肉?炎性增生;大肠黑变病。2、慢性糜烂性胃炎;胃体息肉;病理检查示:1、黏膜慢性炎(胃体);2、黏膜慢性炎(直肠、乙状结肠)

 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1、腹痛与胃痛 相同点--胃处于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常伴有腹痛的症状。胃痛--痛在心下胃脘部位,常伴恶心、嗳气等胃病症状;腹痛--痛在胃脘以下,常兼便秘、腹泻。 2、腹痛与其它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共同点--许多内科疾病常见腹痛的表现,为该病的兼症。痢疾--兼里急后重,下利赤白脓血;积聚--腹中包块,或痛或胀;霍乱--兼吐泻交作;鼓胀--腹部胀大如鼓。

西医鉴别诊断:1、急性胰腺炎:多数病人有腹痛,呈突发性,持续性,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呕吐后无舒适感。本病以剑突下疼痛为主,可行血尿淀粉酶检查以排除。2、急性阑尾炎: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发热,伴恶心呕吐,体查麦氏征阳性,本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腹部体查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暂可排除。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胃脘痛]

[脾胃虚寒]

西医诊断:[1、多发性结肠息肉;2、慢性糜烂性胃炎;3、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支架术后。]

三、诊疗计划:

1、内科二级护理;

2、入院后完善相关常规检查;

3、中医以温中健脾为治法原则,方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

黄芪10g  桂枝10g  白芍20g  干姜30g

大枣10g  白术30g  党参30g  炙甘草30g

延胡索10g

用法:清水煎至400ml,分2次服。方解:方中干姜大辛大热,直入脾胃,为温中散寒,振奋脾阳之要药,为君药。党参性味甘温,补气健脾,促进运化;桂枝辛温,散寒止痛,温经通阳,温中焦而补脾虚;白芍酸甘,养阴敛营,配甘草则酸甘化阴,缓急而止腹痛,共为臣药。白术甘温苦燥,大枣补脾益气养血,为佐药。炙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中健脾之效。

4、西医上予补液、调理肠道菌群、抗凝(自备)降血压(自备)等支持治疗;

5、结合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豆、灸法;

6、调情志,避风寒,慎起居,饮食清淡。

医师签名:[王建中/钟文青]

王建中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2020-9-22 10:00

患者诉腹部疼痛较前稍缓解,以剑突下及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疼痛,偶有腹胀、反酸嗳气,恶心,无呕吐,发热寒战。神清,精神一般,睡眠、食欲欠佳,大便硬,小便正常。专科情况:腹平,未见腹部瘢痕,未见腹壁静脉显露曲张,剑突下及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肝右肋下、剑突下未及,脾左肋下未及,Murphy征(-),输尿管点无压痛,肝肾区无叩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乙肝两对半:HBcAb(+),心肌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78.97ng/ml,血脂六项项:低密度脂蛋白:3.8mmol/L,电解质:Na:134.12mmol/L,风湿三项、肝功能、肾功能、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IV、梅毒、血常规、CRP、凝血五项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泌尿系、消化系彩超示:1、肝实质光点弥漫性增粗:请结合肝功能及血脂等相关检查;2、前列腺回声欠均(请结合临床);3、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声像。胸DR示: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全腹CT示:1.左肾结石。2.腹腔可见冠状密度增高影(大肠动脉支架术后改变)。

西医诊断为“1.多发结肠息肉 2.慢性糜烂性胃炎 3.高脂血症 4.左肾结石 5.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支架术后 ”予补液、调理肠道菌群、抗凝(自备)降血压(自备)、补液等支持治疗;

中医一诊:诊断:便秘,气虚肠胃积热型,治则:益气泻热,行气通便,方用益气腹痛除湿汤加减,太子参60白芍15木香12(后下)蒲公英25枳壳12大黄10槟榔15厚朴12黄连8莱菔子15槐花35土茵陈15砂仁8(后下)葛花12地榆15火炭母15两剂

二诊:诊断:便秘,气虚肠胃积热型,治则:益气泻热,行气通便,方用新加黄龙汤加减,生地18元参18麦冬18当归5生甘草6大黄10海参二条(自备)西洋参8(自备)太子参60白芍15木香12(后下)蒲公英25枳实12槟榔15厚朴12黄连8莱菔子15槐花50火麻仁15(打)三剂自煎

三诊:诊断:便秘,气虚肠胃积热型,治则:益气泻热,行气通便,方用新加黄龙汤加减,生地30元参30麦冬45大黄10西洋参8太子参60白芍15木香9石斛15蒲公英25枳实12槟榔15厚朴12黄连8莱菔子15芒硝5桃仁12郁李仁15火麻仁30(打)柏子仁12冬瓜仁15瓜蒌仁10杏仁10牛子12决明子18五指毛桃25十五剂膏方调配

梁丑:中医四诊:望:神疲,痛苦面容,面色淡黄,两目白珠无黄染,体型消瘦,步履缓慢,唇干,舌红少津,苔黄带黑。闻:气粗气短,呻吟,善太息,泛恶,气味臭;问:腹部疼痛,时发时作,伴眩晕、全身乏力、口干苦,渴饮,大便硬,小便正常。切:腹软,胃脘部、腹部拒按,拒按无反跳痛,左下腹部扪及条状包块,双肾区叩无击痛拒按,脉弦细。中医诊断:便秘(气虚肠胃积热型),治则:益气泻热,行气通便,方用新加黄龙汤加减,具体方如下:地黄(生地黄) 18克  麦冬 18克  当归 5克 大黄 10克太子参 60克  白芍 15克 木香 10克 后下 山豆根 10克蒲公英 25克 枳实 12克  槟榔 15克  厚朴 12克黄连 8克莱菔子 15克  槐花 50克 火麻仁 15克 打碎 甘草 6克  南沙参 35g。

姓名:刘美兰:博罗博惠中医医院,门诊病历记录,门诊号:MZ20085874

性别:女

年龄:46岁

体重:{体重}kg

日期:2020年9月10日14点44分

科室:中医科

主诉:[头晕、手麻3个月。]

现病史:[高血压10年,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维持治疗。近3个月头晕、手麻不适,加重2天来诊,胃纳佳,大小便正常,自诉无疫区疫源接触史。]

既往史、个人史、家庭史:[家族高血压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2°C 血压:156/98mmHg 脉搏:72次/分 呼吸:18次/分,舌淡红苔黄,脉弦滑。]

辅助检验检查:[辅助检查]

诊断:

1、脑梗死,其他的

2、[高血压]

3、[临床诊断]

4、眩晕病

5、痰瘀互结证

医嘱:1、不适随诊。

2、入院治疗

3、

首次病程记录

2020-09-10 16:46:00

刘美兰,女,46岁,以“[头晕3个月,左侧肢体麻木5天。]”为主诉于2020-09-10 15:26由急诊以“脑梗死?”收住入院。

一、病例特点:

    1 .患者中年女性,4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组”病史10余年。

    2 .[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不敢睁眼,站立不稳,走路踩棉花感,呈持续性发作,伴恶心,无呕吐,无头痛,无言语不利、口角流涎,无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活动障碍等。5天前出现左侧肢体麻木,遂至我院门诊,门诊以“脑梗死?”收入我科。患者自起病以来,神清,精神尚可,睡眠、胃纳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3 .T36.5℃、P59次/分、R18次/分、BP120/90mmHg,[神志清,构音清晰,言语声低,对答切题。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充分,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存,无眼震、复视。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正常,双侧皱眉、闭目好,伸舌居中,张口下颌无偏歪。四肌张力正常,肢体肌力正常,指鼻试验、闭目难立试验、轻瘫试验、轮替试验阴性。]

4 .辅助检查:[查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腔隙性脑梗塞。]

5 .中医四诊:

望:神疲,痛苦面容,面垢,两目白珠无黄染,体型虚胖,步履缓慢,舌淡红,苔白腻;

闻:声低气短,语音重浊,泛恶,气味腥;

问:眩冒,视物旋转,头重如蒙,偏身麻木,脘腹痞满,二便调;

切:脉弦滑。

二、拟诊讨论:

中医辨证依据:[患者中年女性,46岁,因“头晕3个月,左侧肢体麻木5天。”入院。患者头晕,视物旋转,行走不稳,左侧肢体麻木,无乏力、纳差,恶心,无呕吐,舌红,苔白腻,脉弦滑。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眩晕(痰浊中阻)”范畴。痰浊中阻,清阳不展,则眩晕;痰浊中阻,气机不利,故脘腹痞满,胸闷,痰浊阻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恶心;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湿内盛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1)患者中年女性,4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组”病史10余年。2)急性起病。因“头晕3个月,左侧肢体麻木5天。”入院。患者头晕,视物旋转,不敢睁眼,站立不稳,走路踩棉花感,呈持续性发作,恶心,无呕吐,伴左侧肢体麻木,无头痛,无言语不利、口角流涎,无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活动障碍等。3)专科情况:神志清,构音清晰,言语声低,对答切题。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充分,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存,无眼震、复视。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正常,双侧皱眉、闭目好,伸舌居中,张口下颌无偏歪。四肌张力正常,肢体肌力正常,指鼻试验、闭目难立试验、轻瘫试验、轮替试验阴性。4)辅助检查:查头颅CT示:左侧放射冠区梗塞,建议定期随诊复查。

 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中风: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基础病史,以卒然仆倒,不省人事,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或謇涩,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本病以头晕,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无半身不遂等症状,但有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暂不能排除。 2)厥证:厥证以卒然仆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或伴有肢体抽搐,移时始醒,醒后如常人,或一厥而不省为特点。本病以头晕及头痛为主要特点,无不省人事,故不支持厥证。

2.西医鉴别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支持点:头晕、行走不稳。不支持点:无一过性意识障碍。结论:可观察病情或行CT进一步排除。 2)脑管意外:支持点:头晕,行走不稳。不支持点:无头痛等颅内压升高表现,无晕厥、一侧肢体乏力,未引出病理征,可能性不大,必要时可行头颅CT检查排除。3)颈椎病:可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头部转动时可加重,发作时间短。鉴别依据:暂缺。结论:暂不排除,可完善颈椎X光。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眩晕]

[痰浊中阻]

西医诊断:[1.脑梗死 2.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组]

三、诊疗计划:

    1、内科二级护理;

2、入院后完善相关各项检查;

3、中医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为治法原则,拟定方药为“半夏白术天麻加减”,具体药物如下:

半夏18g  白术30g  天麻12g  陈皮12g

茯苓12g  甘草6g  生姜10g  大枣20g

用法:清水煎至400ml,分2次温服;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以白术为臣,健脾燥湿,与半夏、天麻配伍,祛湿化痰、止眩之功益佳。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相伍,尤能治生痰之本;橘红理气化痰,以使气顺则痰消。使以甘草调药和中,煎加姜枣以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熄风之效。

4、西医予脉络宁改善循环、倍他司汀止晕、氟桂利嗪扩张脑血管、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凝聚、辛伐他汀片稳定斑块、降压(自备)等对症处理;

5、饮食宜忌: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少吃油腻和动物脂肪。

医师签名:[王建中/陈世婷]

医生签名:赵仕伟

眩晕(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望:神疲,痛苦面容,面垢,两目白珠无黄染,体型虚胖,步履缓慢,舌淡红,苔白腻;闻:声低气短,语音重浊,泛恶,气味腥;问:眩冒,视物旋转,头重如蒙,偏身麻木,脘腹痞满,二便调;切:脉弦滑。痰浊中阻挟瘀型,治则:燥湿化痰,健脾祛瘀,方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半夏15(打)天麻15太子参60黄芪60苍术8茯苓12陈皮8黄柏12桂枝10生地20赤芍10当归15川贝12(冲)三七8(先煎)丹参30香附12益母草15蔓荆子12甘草6七剂

博罗博惠中医医院

门诊病历记录

门诊号:MZ20063248

姓名:叶礼环

性别:男

年龄:71岁

体重:{体重}kg

日期:2020年7月3日12点33分

科室:急诊科

主诉:[右侧肢体乏力2小时。]

现病史:[患者右侧上肢及下肢活动障碍,在外院治疗,具体不详,今日120拉回院,吞咽困难,语言不清,无发热头痛,无心悸胸闷。]

既往史、个人史、家庭史:[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否认药物过敏史,无疫区接触史。]

体格检查:[体温:36.5°C 血压:120/60mmHg 脉搏:88次/分 呼吸:20次/分,神清,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受限。]

辅助检验检查:[辅助检查]

诊断:

1、大脑动脉栓塞引起的脑梗死

2、[高血压]

3、[糖尿病]

4、<中医诊断>

5、<中医症候诊断>

医嘱:1、不适随诊。

2、住院治疗

首次病程记录

2020-07-03 16:12:33

叶礼环,男,71岁,因“[右侧肢体偏瘫20天,咳嗽、咳痰1周。]”于2020-07-03 13:20由120平车接入院。

一、病例特点:

    1 .患者家属代诉患者于6月13日在家突发头晕后摔倒在地,意识不请,失语。家属遂送至东莞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行脑血管造影+超选择性脑血管造影+颅内动脉取栓术治疗,住院期间失语、吞咽障碍,无法进食,现留置胃管。1周前出现咳嗽、咳痰,不能自行咳出,无发热,经抗炎、化痰等治疗无效后,转入我院继续治疗。急诊以“脑梗死”收入我科。患者自起病以来,嗜睡,鼻饲进食,大小便失禁,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2 .入院体检:T36.7℃、P92次/分、R20次/分、BP126/8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尖搏动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1cm处,心率92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3 .专科检查: [平车入院,嗜睡状,混合型失语,双眼无凝视,双侧瞳孔大小约2.5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不配合。左侧肢体可见自主活动,右侧右侧上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脑膜刺激征(-)。]

4 .辅助检查:[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头颅CT: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塞,胸部CT:双下肺轻度积坠性肺炎。]

5 .中医望、闻、切诊:神志欠清,嗜睡,两目无神,面色萎黄,体型肥胖,手不能握,足不能行,失语,无特殊气味。舌脉象:舌黯,苔白,脉代、涩。

二、拟诊讨论:

 中医辨证依据:[老年男性患者,以右侧肢体乏力为主症入院。神志欠清,嗜睡,两目无神,面色萎黄,体型肥胖,手不能握,足不能行,失语,无特殊气味。舌脉象:舌黯,苔白,脉代、涩。四诊合参,属于祖国医学“中风-中脏腑-恢复期(气虚络瘀)”范畴。患者气虚体衰,气为血帅,气虚则血溢脉外,血滞络阻,故右侧肢体乏力,气虚不能运行血脉,肢体失于濡养。]

    西医诊断依据:1.老年男性患者,急性发病。2.因“[右侧肢体偏瘫20天,咳嗽、咳痰1周。]”于2020-07-03 13:20由120平车接入院。症见:[右侧肢体乏力,右手不能握拳,足不能立,失语、吞咽障碍,无法进食,已留置胃管。有咳嗽咯痰,无发热,无头晕头痛等。] 3.专科检查: [平车入院,嗜睡状,混合型失语,双眼无凝视,双侧瞳孔大小约2.5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不配合。左侧肢体可见自主活动,右侧右侧上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脑膜刺激征(-)。]4 .辅助检查:[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头颅CT: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塞,胸部CT:双下肺轻度坠积性肺炎。]

    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厥证:厥证以卒然仆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或伴有肢体抽搐,移时始醒,醒后如常人,或一厥而不醒为特点,醒后可伴有头晕等不适,无肢体偏瘫。本病以突发口眼歪斜为特点,无不省人事,故不支持厥证。

    2.西医鉴别诊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脑病是指各种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的神经疾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精神症状、幻觉、意识障碍等急性症状,或者痴呆、肌肉震颤等慢性症状。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病]

[中脏腑-恢复期-气虚络瘀证]

西医诊断:1.[左侧脑梗死]

2.高血压3级 很高危组

3.高脂血症

4.积坠性肺炎

三、诊疗计划:

1、按康复科常规Ⅱ护理,平卧硬板床休息。

2、完善相关必要检查:如血生化、DR及心电图等。

3、西医予继续予抗感染、降血压、调脂、营养脑神经护胃等治疗。

4、配合中医康复治疗:电针、红外线、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手功能训练、中频脉冲、耳穴压豆等。

医师签名:[袁晓亮]

2020-7-4 8:30                 黎永佳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上级医师查房,患者症状同入院。精神不振,留置胃管,嗜睡,二便失禁。查体:生命体征尚稳定。专科情况:嗜睡状,混合型失语,双眼无凝视,双侧瞳孔大小约2.5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不配合。左侧肢体可见自主活动,右侧右侧上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头颅CT: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塞,胸部CT:双下肺轻度积坠性肺炎。心电图见:1.心房颤动,2.T波异常。入院查血常规:NE%:74%,LY%:17.4%,RBC:5.96×10^12/L,PLT:325×10^9/L,PCT:0.310%,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74.08U/L,谷草转氨酶(AST)48.03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67.84U/L。尿酸(UA)417.43umol/L。钾(K)3.07mmol/L,氯(Cl)95.59mmol/L,总蛋白(TP)58.78g/L。甘油三脂(TG)1.96mmol/L,余项未见异常。黎永佳主治医师查房指出:患者以右侧肢体乏力为主症入院。神志欠清,嗜睡,两目无神,面色萎黄,体型肥胖,手不能握,足不能行,失语,无特殊气味。舌脉象:舌黯,苔白,脉代、涩。四诊合参,属于祖国医学“中风-中脏腑-恢复期(气虚络瘀)”范畴。患者气虚体衰,气为血帅,气虚则血溢脉外,血滞络阻,故右侧肢体乏力,气虚不能运行血脉,肢体失于濡养。中风和厥证相鉴别,厥证:厥证以卒然仆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或伴有肢体抽搐,移时始醒,醒后如常人,或一厥而不醒为特点,醒后可伴有头晕等不适,无肢体偏瘫。本病以突发口眼歪斜为特点,无不省人事,故不支持厥证。结合患者既往史、现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化验室检查,西医诊断为:1.左侧脑梗塞。2.高血压3级 很高危组。3.高脂血症。4.积坠性肺炎。5.低钾血症。本病与中毒性脑病鉴别:中毒性脑病是指各种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的神经疾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精神症状、幻觉、意识障碍等急性症状,或者痴呆、肌肉震颤等慢性症状。治疗上黎永佳主治医师示:1、西医予继续予抗感染、降血压、调脂、营养脑神经护胃等治疗。2、中药以益气行血、化瘀通络为治法,方拟补阳还五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黄芪100g赤芍15g川芎15g当归尾10g、地龙10g红花15g桃仁10g蜈蚣2条、全蝎20g沉香10g水蛭3g。日一剂,清水煎至600ml,早中晚温服。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以资化源,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则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为臣药。赤芍、川芎协同当归尾以活血祛瘀,为佐药;地龙、全蝎、蜈蚣、水蛭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沉香补肾纳气,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行血、化瘀通络之功。3、配合中医康复治疗:电针、红外线、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手功能训练、中频脉冲、耳穴压豆等。遵嘱执行。

医师签名:黎永佳/袁晓亮

2020-7-5 9:20                 张安平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随张安平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症状无改善。精神不振,留置胃管,嗜睡,二便失禁。查体:生命体征尚稳定。专科情况:[平车入院,嗜睡状,混合型失语,双眼无凝视,双侧瞳孔大小约2.5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不配合。左侧肢体可见自主活动,右侧右侧上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头颅CT: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塞,胸部CT:双下肺轻度坠积性肺炎。入院DR见:1.两下肺纹理增多。2.心影稍大,主动脉弓膨突并钙化。心电图见:1.心房颤动,2.T波异常。入院查血常规见:NE%:74%,LY%:17.4%,RBC:5.96×10^12/L,PLT:325×10^9/L,PCT:0.310%,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74.08U/L,谷草转氨酶(AST)48.03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67.84U/L。尿酸(UA)417.43umol/L。钾(K)3.07mmol/L,氯(Cl)95.59mmol/L,总蛋白(TP)58.78g/L。甘油三脂(TG)1.96mmol/L,余项未见异常。张安平副主任医师查房指出:患者目前症状无任何改善,仍处于嗜睡状态,病情较重,且已出现坠积性肺炎。治疗上应加强抗感染治疗,继续予降血压、调脂、营养脑神经护胃等治疗。2、中药以益气行血、化瘀通络为治法,方拟补阳还五汤加减。3、配合中医康复治疗:电针、红外线、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手功能训练、中频脉冲、耳穴压豆等。遵嘱执行。

医师签名:张安平/袁晓亮

2020-7-6 9:20                       会诊记录

今日请内科王建中副主任医师会诊:查体:BP126/80mmHg,神志模糊,精神差,双肺闻及湿罗音,右侧上下肢肌力0-1级,右巴氏征阳性。诊断:1.大面积脑梗死。2.坠积性肺炎。建议转内科治疗。

医师签名:袁晓亮

转出记录

患者:叶礼环,男,71岁,因“右侧肢体乏力20天”于2020-07-05入院,目前已住院3天。
入院时情况:右侧肢体乏力,右手不能握拳,足不能立,失语、吞咽障碍,无法进食,已留置胃管。有咳嗽咯痰,无发热,无头晕头痛等。专科情况:嗜睡状,混合型失语,双眼无凝视,双侧瞳孔大小约2.5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不配合。左侧肢体可见自主活动,右侧右侧上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头颅CT: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塞,胸部CT:双下肺轻度坠积性肺炎。入院DR见:1.两下肺纹理增多。2.心影稍大,主动脉弓膨突并钙化。心电图见:1.心房颤动,2.T波异常。入院查血常规见:NE%:74%,LY%:17.4%,RBC:5.96×10^12/L,PLT:325×10^9/L,PCT:0.310%,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74.08U/L,谷草转氨酶(AST)48.03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67.84U/L。尿酸(UA)417.43umol/L。钾(K)3.07mmol/L,氯(Cl)95.59mmol/L,总蛋白(TP)58.78g/L。甘油三脂(TG)1.96mmol/L,余项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1.左侧脑梗塞。2.高血压3级 很高危组。3.高脂血症。4.积坠性肺炎。
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治疗上予:1、抗感染治疗,继续予降血压、调脂、营养脑神经护胃等治疗。2、中药以益气行血、化瘀通络为治法,方拟补阳还五汤加减。3、配合中医康复治疗:电针、红外线、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手功能训练、中频脉冲、耳穴压豆等。患者现病情无改善,仍处于嗜睡状态,且伴有肺炎,请内科王建中科主任会诊后意见:神志模糊,精神差,双肺闻及湿罗音,右侧上下肢肌力0-1级,右巴氏征阳性。诊断:1.大面积脑梗死。2.坠积性肺炎。完善头颅及肺部CT检查,建议转内科治疗。
目前病情:患者神志不清,嗜睡,右侧肢体乏力,失语、吞咽障碍,无法进食,已留置胃管。有咳嗽咯痰,无发热。
转出诊断:1.左侧脑梗塞。2.高血压3级 很高危组。3.高脂血症。4.积坠性肺炎。5.低钾血症。

医师签名:袁晓亮

叶礼环中风,治则:益气滋阴补肾固脱,方用生脉散合地黄饮子:太子参350麦冬210五味子210熟地黄240山茱萸210石斛201石菖蒲150远志150茯苓210肉苁蓉240肉桂150制附子180巴戟天240大枣240覆盆子250破故纸210菟丝子250山药250赤石脂600膏方调理

厥阴头痛病例:

姓名:杨艳

性别:女

年龄:45岁

体重:[体重]kg

初诊日期:2021年1月20日14点27分

科室:中医科

主诉:[月经前2天头痛如劈2年。]

现病史:[2年前无诱因月经来潮前2天头痛如劈,以颠顶、太阳穴为甚,得热则舒,遇冷加重,伴感冒不适,素有乳癖、便秘,口中和,胃纳可,小便频,其余正常。]

既往史、个人史、家庭史:[乳腺结节、泌尿系感染史,自诉无疫区疫源接触史。]

体格检查:[体温:36.6°C 血压:/mmHg 脉搏:72次/分 呼吸:18次/分,面色㿠白,舌暗红,苔厚,声音重浊,脉细缓涩。]

诊断:

1、偏头痛

2、[乳腺结节]

3、[便秘]

4、经行头痛病

5、气血失调证

吴茱萸5桂枝10川芎8干姜10党参30柴胡15白芍18羌活12防风10白芷15藁本10乌梢蛇25艾叶15香附15 肉苁蓉25郁李仁25 当归25 茺蔚子15 七剂

二诊日期:2021年2月7日9点27分

科室:中医科

主诉:[月经前2天头痛如劈2年好转复诊。]

现病史:[2年前无诱因月经来潮前2天头痛如劈,以颠顶、太阳穴为甚,得热则舒,遇冷加重,伴感冒不适,素有乳癖、便秘,口中和,胃纳可,小便频,药后头痛、便秘好转,面色转光滑,现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其余正常。]

既往史、个人史、家庭史:[乳腺结节、泌尿系感染史,自诉无疫区疫源接触史。]

体格检查:[体温:36.6°C 血压:/mmHg 脉搏:72次/分 呼吸:18次/分,面色㿠白,舌暗红,苔厚,声音重浊,脉细缓涩。]

吴茱萸5桂枝10川芎8干姜10党参30柴胡15白芍18羌活12防风10白芷15藁本10乌梢蛇25龙齿25香附15 肉苁蓉25郁李仁35 当归25 茺蔚子15 七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