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020丨国君如何为民父母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以国人之舆论作为决策之本,是以民为本,是民主吗?今天是《孟子日课》第20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向齐宣王感叹:
我们平时听说的“故国”,并不是指那个国家有高大的树木的意思,而是有累世修德的功勋世臣。
故国,就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乔木与世臣,都是历史悠久的故国所应有的传统,但是之所以被称为“故国”,更重要的是在其世臣的传统,而不在于其建国历史之悠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曾借孟子的话说: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现在,齐宣王的情况是:
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也就是说,齐宣王对大臣们太疏远薄情,现在都没有亲信的臣子啦。亲臣是每天都在王之左右,犹如心腹,一刻都少不了他。可如今呢?昨天所进用之人,今天有走的都不知道。身边连亲臣都没有,哪能指望以后国家有世臣。《集注》言:
世臣,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
亲臣,君所亲信之臣,与君同休戚者也。
此言乔木世臣,皆故国所宜有。然所以为故国者,则在此而不在彼也。昨日所进用之人,今日有亡去而不知者,则无亲臣矣。况世臣乎?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对自己人不信任,不尊重,却恭敬迷信外人。像齐宣王这样的领导不少。
有些人也是喜欢交友,号称朋友满天下,但是对老朋友却爱答不理,真正危急之时,还是老朋友鼎力相助。
齐宣王就问孟子:
那些走的人,我最初也是因为不了解才用的,我对他们的离开并不在意。怎样才能识别没有才能的人而不用呢?
即使有简历,有猎头,甚至是熟人推荐,都很难彼此满意,有的甚至干不了多久就走了。公司每一次的招聘成本很高。
孟子给出的办法是慎重。他说:
国君选拔贤能,如迫不得已要用新进,要把卑贱者提拔到尊贵者之上,把疏远者提拔到亲近者之上,要慎之又慎。
如何才能做到慎重呢?孟子接着说: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孔子也曾说过: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孟子在此是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人君用人行政,当以公论为准。不能专断,更不能徇私情。这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大家一起成长。明天见。
温故知新
回复关键词“论语”,进入论语日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