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我们的古人可以说是把光影玩到极致的。尽管彼时没有相机、手机等快速表现和记录的工具,但是从绘画作品到园林建筑处处体现着古人的“会玩儿”~

有一个有趣的观点,说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很多最后是抑郁症或者精神病的,尤其是有独特才华的那部分艺术家,但是中国自古以来疯掉的艺术家却几乎没有,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古代文人太会玩了

他们有太多可以排解抑郁情绪的嗜好,山林长啸、曲水流觞、园林小景、松风竹月、烹泉煮茗、吟诗作对、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与友人玩、与知己(爱人)玩、与天地玩...一个小景、一个小物件都可以玩得酣畅淋漓~我总觉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我们的祖先这么“深刻”的热爱着生活,哈。不但好玩,还要好吃好喝,很多经典名菜也都是这么来的。

2014年夏天经过贵州的一个小镇,夕阳余光,古桥下一叶小舟,金色的阳光洒在古老的桥身,斑驳的树影凑热闹的也来点缀一番,潮湿的拱桥角落悄悄开出淡黄的小花,伴着似有若无的流水声,河边老旧的竹椅吱噶吱噶地摇晃...让人一下子就想到郑板桥的那段“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虽说字面描述景致完全不同,但是气息却如此相似。

2016年青海回程,原本带着老人孩子,不赶夜路,但因为贪玩,在宁夏的高速走了一段夜路。星行夜归,服务区休息的时候,不经意一抬头,一轮圆月挂在远山背后,又不是特别清明,裹着一层淡淡云雾,赶紧拍照...拍了很多张,还是觉得表现不到实际景致的美,而李太白一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瞬间就能秒杀我所有的捉襟见肘的形容词

在东方文化里,一直认为“道”重于“术”,于是在明代以后,尤其是鸦片战争后的西方思潮的入侵下,屡屡被批判故弄玄虚...可是道高于术是精髓,道一定是圆融和相通的,理解不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更不代表每一个人都可以进入“道”。道在凭空里是没有的,你必须把它落到一个非常具体、非常丰满的生活技艺中,我们更多的凡人就是在“术”中历练,就要抱有一颗谦卑的心,做好“匠”和“术”,以备“顿悟”入“道”,入不了,也是我们自身修行不够。道高于术没有问题,就如同智慧高于聪明,问题在于绝大部分现代人在“术”上不求甚解,没有踏踏实实去练,却自认为比上下五千年的老祖宗们都“智慧”,自认为得道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