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降压药已被淘汰,很多高血压患者却还在吃
看更多精彩内容
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庞大,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即每10个成年人中约有2个患有高血压。
在一项针对全国100家三甲医院5186名高血压患者的调查中发现,尽管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调查时正在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但是其血压达标率只有31.1%。也就是说,有7成患者的血压是不达标的。
究其原因:一部分人并不重视自己的病情,随意用药,缺少规范的血压监测;另一部分人则是害怕用药,不遵从医嘱,药物吃吃停停。
当前,高血压的治疗仍以长效、安全、平稳的降压治疗方式为主。而如今一些降压药已被淘汰,部分患者却仍在服用。
那么,哪些降压药已经被淘汰?
01
硝苯地平片
此药品半衰期短、清除率高,持续时间短,使其对血压的控制时间短,难以实现 24 小时有效覆盖。其降压幅度与速度难以掌控,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不推荐用于高血压的常规治疗。
目前,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控释片则替代了硝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以独特的胃肠膜控制技术和零级释放模式,使药物 24 小时均匀释放,保证了药物治疗的长效性和平稳性。
02
复方罗布麻片
此药为多种中药(如野菊花、罗布麻叶、防己)和多种西药(如氢氯噻嗪、盐酸异丙嗪、硫酸双肼屈嗪等)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双肼屈嗪为血管扩张剂,会导致患者反射性交感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临床已很少使用。含双肼屈嗪的固定复方制剂,若长期且大剂量服用,可能会引起狼疮样的皮肤改变,故不推荐使用。
03
含利血平的传统复方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
利血平片或一些复方降压片(如:北京降压0号),配方中含有利血平的降压药,会促进胃酸分泌、抑制中枢神经及耗竭交感神经末梢儿茶酚胺,从而引起众多不良反应,故不推荐使用。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再加上抽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体内环境紊乱,造成肥胖或营养过剩等健康问题,使得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多,且安全合理用药方面的知识尚未全面普及,许多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用药上仍存在很多误区,虽然坚持每天用药,但对血压的状况却不了解。因此,要经常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Editor
作者
好医生-颜兮
Source
来源
药师方健、瑞斯康复
Notice
说明
本文系好医生整理,侵权请联系删除
好医生正面向全体读者征稿
无论您是从事医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还是身在临床的医务工作者,抑或是其他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只要您有与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或诊疗经验分享,抑或是从医感悟或医患故事,甚至是医疗相关事件爆料,都欢迎告知我们,选取素材后可得稿费500-1000元,联系可加微信:
好医生 文雪利:wenxueli-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