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能见面,但有问候
宅在家里的第N天,突然开始想念自己的朋友、同事和家人了。这样的感觉其实以前很少有,那时想见谁就能去见,即使没见着也不那么想念,如今每个人和每个人要隔开很远,即使同城也尽量避免相见,这就让这份想念更加凸显。所以无论是有无事由,都可以写点什么,向亲朋好友送去问候。就像鸿雁传书的时代,寥寥几字的问候就够了。
陆机《平复帖》手卷 纸本 23.7×20.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约1700年前,“洛阳三俊”之一陆机念及友人近疾,遂用秃笔在麻纸上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法真迹《平复帖》,信中,陆机向自己的三位朋友问候,他们分别是贺循、吴子杨、夏伯荣。贺循,字彦先,他因为身体多病,难以痊愈。陆机在帖中说他能够维持现状,已经可庆,又有子侍奉,可以无忧了。吴子杨曾到过陆机家中,虽不受重视,如今将西行,复来相见,其威仪举动,自有一种较前不同的气宇轩昂之美。最后说到夏伯荣,他因寇乱阻隔,没有消息。在古代无数名帖中,《平复帖》被称为“发帖之祖”,共九行86个字,其内容平实温暖,从中可以感受到陆机对朋友的关心与担忧,即使是不相熟的友人,也挂怀心中。像陆机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记挂的友人,适逢不能出门,正是问候友人的最佳时机。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贴纵23cm;横14.8cm ,现存此帖为唐代双钩填廓法临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王羲之写给友人的问候就很有意思,《快雪时晴帖》是他写给“山阴张侯”的一封简信,仅28个字,但内容却让历代文人学者感慨不已,这封简信翻译过来就是:王羲之拜上:刚才下了一阵雪,现在天又转晴了,使人气爽舒畅,蓦然想起你,最近好吗?那件事情没能帮上忙,心里纠结至今。世上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无奈。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亲启。整封信,起首用一句“羲之顿首”,结语又加上同样的敬语,这在古人的书信中还很少见。
王珣《伯远帖》纸本 25.1×17.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侄子王珣曾给自己的堂兄弟王穆(字伯远)写了一封信,就是传承至今的《伯远帖》,它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称为“三希帖”,被称为行书早期的典范之作。除了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外,书信的内容在今天看来特别的接地气,大致意思翻译过来就是:“王珣顿首致礼!伯远兄年富力强,正是发展事业成大器的好时候,您是我们家族兄弟里的骄傲。我因体弱多病,志趣在于散淡悠闲,志在于优游、自在地生活。但是现在上面却要我到外地任职,可这不是我的心愿啊,真心不想去上班。你我分别的场景就像在昨天,我们之间说的话将永不忘记。如今我们远隔崇山峻岭,也不能相互走访看望。”这样的“吐槽”是不是似曾相识?
杨凝式《韭花帖》唐末五代行书 高26厘米,宽28厘米少儿音乐培训加盟www.yinyuejiameng.com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做了大半辈子大官的五代宰相杨凝式,他留给后世最重要的作品是一封感谢信,即《韭花帖》。全帖共63字,大致记录了事情的经过,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杨凝式午睡醒来,忽生饿意,准备用下午茶膳。恰好此时,友人差家丁送来新鲜韭花,香气扑鼻。杨凝式大喜,吩咐厨房准备五月大的肥嫩羊肉,就着韭花,满饱口福。食毕,心情大悦,提笔挥毫,答谢送花友人。这便是流传至今的天下第五行书——《韭花帖》。从这封信的语气看,送韭花的人地位很高,而且信尾连用三个“状”字,更说明此人是位大官,不是杨凝式的平常朋友。同时,信中措辞却恳挚而得体,书法精致而用心,杨凝式也因对一把韭花的感谢,名流千古。
苏轼《新岁展庆 人来得书贴》纸本行书,前帖30.2X48.8cm,后帖29.5X45.1cm,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件合二为一的国宝,上帖为《人来得书帖》,全帖纵29.5厘米,横45.1厘米,正文16行,共192字;下帖为《新岁展庆帖》,全帖纵30.2厘米,横48.8厘米,正文14行,共247字。北宋元丰四年,也就是公元1081年的大年初二,一位朋友前来拜望文豪苏东坡,两人边饮茶边聊天,其间朋友提起了他在陈季常朋友处见到的一副木制茶臼,苏东坡听后心动不已,随即就给季常写了封信,意思就是想借一下他的茶臼,让人仿造一下以便欣赏,这就是他为后人留下的墨宝真迹《新岁展庆帖》。
苏轼《新岁展庆帖》,1081年(元丰四年)正月二日,纸本行书,纵30.2cm,横48.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人来得书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陈季常收到苏东坡的《新岁展庆帖》后,非常高兴。作为苏东坡的“粉丝”,他十分推崇苏东坡的诗词文章和书法技艺,《新岁展庆帖》对他来说,不仅是老朋友之间的一封书信,更是一件难得的书法珍品。一晃又过去了几个寒暑。这一年,陈季常的兄长去世,苏东坡听闻,心中甚为悲痛,于是给陈季常写了一封问候信,信中说道“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这就是另一幅国宝字帖《人来得书帖》。对于《人来得书帖》和《新岁展庆帖》,陈季常格外珍惜并将其珍藏,这两帖一直流传了几代,后来几经辗转,又被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收藏。时至今日,《新岁展庆帖》和《人来得书帖》被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由于两帖书法风格相同,创作时间相距不远,加之历代鉴藏家常将两帖相提并论,于是,故宫博物院于1964年将两帖装裱在了一起,合璧成为一卷。
北宋 司马光(1019-1086) 《神采帖》司马光在初入仕途之际,曾向“太师”问候其身体状况,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神采帖》,该信的开头为“昨与同列俯伏门下,未获奉望颜色”,就是司马光和同僚一起去拜访一位政界前辈,却没被接见,随后就写了这封信,其中措辞极为谦卑,字体工整,应该很受老师的喜爱。今天,如若想问候老师的话,这封信可作参考。
赵孟頫《秋深帖》 元 纵26.9cm 横53.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