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人的主体是什么民族皆由文字所记载

#良渚##文字#

距今5300年-43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属于华夏文化的后期文化类型。

{图1为1963年山西省朔州峙峪遗址考古出土契刻在马骨上的“字”摹本,文物距今2.8万年前后,截图于山西省博物馆}

可以识读的中文字,于中国境内最早出现于距今2.8万年前后的山西省朔州市峙峪遗址。

从峙峪文化起始, 文字的使用,在中国以及东亚地区已经持续了2.3万年。因为中国史学界目前并未建立起新石器时代的“文字库”以供学者和研究者索简和对比,所以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文字,皆被冠以“符号”。

工具,技术,商业,迁徙,是新石器时代中文字逐渐增加的主要原因。

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字,连续的书写在某种材料上,是指文章。

{上图为1976年江苏省吴县澄湖出土的黑陶,藏苏州市博物馆}

这件陶器上刻画的首个文字,表明了距今5000年前后居住在苏州市吴中区草鞋山遗址的地区某个北方人族群。文字,是良渚人族称的体现。

这个字,是一个“{gòu}”字,是对两只飞翔蝙蝠的剪影。是对两只蝙蝠展翼交织,对交在一起的描绘。这个字,会出现于距今5000年四川省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区}。这个字,也同样会出现在距今4580年前后的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中。“冓”,于距今70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是指地名,是指“冓章”,又名“勾章”,即现今浙江省绍兴,余姚,慈溪一带。“冓”字,字义之一是指“交冓”,良渚文化时期各个不同民族的商业交易,是指“交冓”。

《说文解字》戉:斧也。

这个字,在甲骨文的文字体系中依旧保留着,是一个“戉”字。

「戉」甲3181

不能将良渚写实型文字“戉”字,错误的识读为“钺”字,玉器不是金属,将“戉”字识读为带有“金”字旁的“钺”字,则埋没了良渚人的族称。良渚人,是“戉”族人。不能,错误的将“戉族人”称之为西汉时期的“越族人”。

良渚“玉戉”,是“戉族人”代表其族称的专属器物。

。 贞,戉,不其 。《合集》217。

于距今3220年前后,一部分良渚人“戉族人”的后裔们则居住在中国的甘肃宁夏地区和羌族人作战。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的石峁遗址,则出土了众多的“玉戉”。

这个字,是一个“五”字,别体字写作“㐅”字,从音薛民的“薛”字。薛民,是“戉族人”族群的一个分支部落,主要从事草编品的编织和贸易。这个字,是对捕鱼用的笼子的写实。良渚文化时期捕鱼的笼子,竹子编织的叫做“冓{篝}”,莎草编织的笼子也叫做“冓”。

《说文解字》个:竹曰个。

苏州市吴中区出土的良渚陶文 “个”字,是对竹叶的写实。 良渚陶文上描绘的捕鱼竹笼,叫做“竹篝”。

以上这件生产于浙江省绍兴,余姚,慈溪地区的陶器和竹笼商品,是由“戉族人”所生产,卖于居住在苏州市吴中区草鞋山遗址地区的北方人族群。

购买方,出售方皆将族称刻画在陶器上。商品,也刻画在陶器上,就形成了良渚文化时期的一份商业合同。

良渚古城,是一座“囗”字形城市,“囗”字,古音为“回”字。

良渚人没有发行货币,商业交易无法实现“现款交易”。良渚古城,是一座“税收”城。

良渚文化,是中文字的使用高峰阶段。

要识读每一个良渚文字,必须依靠文献的记载。

没有人是天才,靠猜测和个人主观意识,则永远无法识读我们祖先们的生活。

唯有文字,是阐述良渚文化的证据和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