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变迁
黄浦江变迁
政协头条
2020-06-16联合时报社
关注
黄浦江的前身是东江。
古太湖通过“三江”泄水。东晋庚仲初的《扬都赋》注释:“今太湖东注为松江(按即吴淞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按即浏河),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东江上游为白岘湖群,中游为淀泖湖群,下游散成许多分支从东南注入杭州湾。到了南宋,由于筑塘岸、建堰闸,东江各出口相继被堵断,淀山湖和浙西来水只能从横潦泾往东流向闸港,一部分在此折北经上海浦(今黄浦江十六铺附近段和虹口港)汇进吴淞江。至此,今黄浦江上、中游呈现雏形。
“黄浦”之名,在南宋中期始见于著录。到淳祐十年(1250),高子凤为西林(今浦东三林镇西)南积善教寺撰写的碑记称:“西林去邑不十里,东越黄浦,又东而汇北,所谓江浦之聚也。”至南宋末期,在同它相接的上海浦西岸正式设立一个新镇,并因近旁河道得名上海镇(今人民路、中华路环线内)。
元初,上海镇升格为县,此时,黄浦虽仍是吴淞江的支流,“阔仅一矢之力”(约宽70米),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元史》说:“黄浦在县东,大海喉吭也。”
在明代,黄浦由于水势渐增,已被称作“大黄浦”。永乐二年(1404),户部尚书夏原吉为治理苏松地区水患,根据叶宗行的建议,动员10多万民工拓浚了范家浜(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使黄浦不必再经上海浦故道(今嘉兴路桥附近即黄浦口)与吴淞江下游旧河道(今虬江路一线)合流,而可通过原吴淞江尾端(今黄浦江复兴岛至吴淞口段)注入长江。随着“黄浦夺淞”,今黄浦江下游也初步成形。
此后,黄浦由于畅通无阻,水量丰沛,在滔滔激流昼夜不停地冲刷下,河身越来越宽广,慢慢成为太湖泄水干道。吴淞江下游旧河道则淤缩日甚,最终不得不改道从经疏浚的宋家浜(今吴淞江市区段)与黄浦会合,反过来变为其支流。到晚清,“黄浦秋涛”成了“沪城八景”之一,并且“黄浦江”的名称也开始出现。
黄浦江的形成,为上海港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