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八年,这位农资店女老板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北方农资》记者 张亚静

系列报道:金事达VIP客户千人大会走进黑龙江东宁市

“做了八年农资,我也曾经问过自己后不后悔?在自己最好的年纪进入了这个行业,捧着一个产品一做就是8年。有人说我傻,那么多赚钱的产品一个都不加,一个都不卖,只卖一个产品。说实话一点都不后悔,至少我为中国农业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我积极推广的产品与施肥方式真正做到了减肥增效,我让家乡的土地有了喘息的机会,筑牢了粮食安全第一道屏障。”说起投身农业这8年,黑龙江金事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东宁分公司经理杨丹眼睛里闪着光,透过她坚定的眼神,好像可以读出来更多关于她的故事。

杨丹

收多少在天,收不收在肥

杨丹的从农经历看似平淡,却又不是“平淡是真”的平淡。2012年成立了金事达公司东宁分公司,一卖金事达肥就是八年,在杨丹卖肥这八年里,遇到过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赊销是最让她头疼的问题。“农民买化肥,一开口就问:赊不赊账?多少钱?太贵了。从来不问什么含量,里面有什么好东西,不管啥肥,赊账便宜我就买。赊销看似简单明了,其实内情非常复杂,靠土地过活的农民收入太不稳定,今天化肥涨价,明天粮食掉价,在我看来农民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春天种上,秋天收回来,然后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农民常说'收不收在天,收多收少在肥’,提到肥就要看经销商的良心了,只看利润的经销商太多了,肥料卖出去赚了钱就不管了。整个农资行业的责任感怎么提高,是我们经销商应该思考的问题。”杨丹对农民种地背后的辛酸和窘迫感同身受,确实,只有真正理解农民的苦,才能用“责任心、真心、诚心”去帮助农民。

农资行业健康发展,农资回归,这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尤其是肥料行业,进入门槛低、参与企业多、研发能力弱,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概念炒作、假冒伪劣、打擦边球的现象依旧存在,繁荣与混乱并存,是中国肥料行业的现状,当下正是肥料产业大变革的关键时期。金事达公司不走寻常路,始终秉承“加快农业科学、高效、快速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理念,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把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引领肥料产业发展方向,积极落实国家“两减一增”政策要求,经过十多年研究,开发了“肥料复合缓控释剂、海藻酸深度开发应用、聚能生态肥料、双缓双控肥料”等八项科技成果和六大类65个品种的高端肥料,经过大量田间试验、推广、使用,在施肥总量减施20%的情况下,普遍增产8%—15%。

坚守高品质原则,对得起农民信任

“说实话,一开始做金事达,只是源于对金事达公司董事长范友个人的认可,信任他做的产品。金事达产品在我八年的销售中,没有发生过农民因质量问题找过我的情况,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推广金事达产品的信心与决心。”杨丹表示,金事达产品在当地大面积应用,相比同类肥料施用量,金事达肥料施用量更少,金事达肥料利用率高,可有效延长肥效期,具有改良土壤、减肥增效、培肥地力、提高农产品品质等功效,较传统施肥量减少10%-20%,全年较传统种植方式节本10%-15%,使大田作物产量增产8%-12%,经济作物增产10%-15%。

对金事达12月7号在东宁市举办的VIP客户千人大会,杨丹正在积极筹备中,她表示,对于千人大会的召开,期待十足、信心满满!

编辑:张亚静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