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我们该如何看待“科技”与“艺术”?

202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曾举办过一次关于“科技与艺术”的研讨会,这次研讨会邀请了一批真正在研究科学的人,包括知名的科学家和中国科学院的院士等,来和艺术家们一起讨论“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科技如何与艺术结合、科技如何帮助艺术等话题。

潘公凯在北京工作室内 2021年 摄影/郝科

我在这次论坛中表述了一个我个人的基本观点:我们首先应该把“科技”和“艺术”清晰地区分开,如果不分清楚,是不会讨论出有效的逻辑结果的。区分的边界不明确,讨论二者的结合就越说越糊涂。

潘公凯 《融》 影像装置,2010年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科技是追求“真理”的,而艺术则是追求“非真”的。这个基本的认知,是谈论科技与艺术关系的前提。

潘公凯 《融》 影像装置,2010年

当然“真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其中涉及到很多哲学方面的阐释。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求真”这点是科技的第一特征。科技就是要用理性的方式来剖析世界的组织规律与本源,而艺术则会更多地用感性的方式去幻想与探究,是对世界的体悟与感动,艺术家是先感动了自己,再画出来去感动观众。

如果你想追溯世界的客观规律与本源,想要表现真理,那就不要做艺术家,选择去做科学家更适合。科技是可以作为工具的,作为手的延伸,但它只能是工具,不能代替艺术家本人。

潘公凯《新放》175cm×187cm  2007年

我理解的艺术:首先,它应该是不具备实用功能的,它一定要切断与日常使用功能的联系;其次,艺术品必须是通过人手工制作出来才有真正的意义。现在人工智能也能临写王羲之,也能画凡高的风格,但这样的机器产品,本质上与印刷品与衍生品一样,与肉体的作者相脱离,就失去了艺术的本质意义。所以,我认为所有通过科技做出来的“艺术品”都不是真正的艺术,不论视觉效果做的如何炫酷或漂亮,它始终都是一件科技产品。在当代科技的帮助下,很多过去无法想象的视觉效果都可被轻松实现,但艺术的本质并不是这些花哨的表象。

潘公凯 《融》 影像装置,2010年

因为人类对于艺术的本质需求,是要融入手工制作的情感和温度感的,而通过科技手段或机器制造出来的产品,是不具备这种独特的温度感的。关于“艺术品必须要由人手工来制作”这一点,并不是我个人的随意判断,而是有医学和科学的依据的。近些年脑神经科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表明:人类的整体思维活动,虽然是在大脑中进行的,但其感知的基础仍是人类的整个身体。

人的所有复杂的思维活动,包括理性和感性的思维,都是建立在基于动物性(或者说生物性)的身体反应和感受之上的。一只虫子会有自己的身体感受,甚至一只细菌也会有自己的“身体”感受,它们都在依据广义的“身体”对外在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潘公凯 《草书“无涯”》 136x136cm,2000年

而我们人类的大脑,归根结底是一个集中处理身体反应的敏感中枢,它做出的所有判断都是建立在神经反应的基础之上的,外界的一点微小刺激,就会引发大脑做出多重且复杂的反应。艺术家的情感活动,与身体性的神经机制密切相连。艺术家做作品,是要表达他自己的独特感受。机器可以作为工具,但机器不能代替人去感受。即使未来哪一天,机器也有了某种感受,但也不管用,那也是机器的感受,不是人的感受,更不是艺术家的感受。

潘公凯 《融》 影像装置,2010年

虽然机器工作的基本原理也是由输入的刺激而引发的反应过程,但机器本身并不具备情感化的体验和反应。它可以做出非常精致且完美的物品来,但这些物品更多是偏向物质性和消费性的,而艺术的本质却是存在于精神维度的,评价好艺术的标准是看它能不能为人类的精神提供超越性的体验与启示。所以我始终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离不开手工和手艺的,是离不开艺术家个人的肉体性的情感与精神生活的。艺术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而存在的。这也是人投身艺术的根本动力所在。

潘公凯 《融》 影像装置,2010年

需要说明的是:我显然不是反对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而是恰恰对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此结合的前景也十分看好。我自己做的观念艺术作品《融》和《坐忘之舟》,也全部是运用科技手段完成的。我对此类制作十分热爱。但是,如果真想讨论艺术理论和美学问题,却是不能从兴趣出发,必须有理性的判断与思考,要有严密的逻辑建构。否则,就说不清楚。

潘公凯 《融》 影像装置,2010年

end

(0)

相关推荐

  • 让艺术回归本质,来自越南的艺术家

    黄浩(Quang Ho)是一位越南裔美籍艺术家.这位来自越南的艺术家出生于1963年,12岁那年他与母亲带着4个弟弟及一个妹妹来到了美国.从小就喜欢绘画的他,来到美国之后获得了更好的基础教育,也使得他 ...

  • 黄建宏:台湾录像艺术概述

    策展人    黄建宏 2010年7月24日.25日,由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承办的"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台湾论坛在北京大学建筑学 ...

  • 艺术的力量|杨珮瑞(​Peirui Yang)

    Peirui Yang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artist and archaeologist. PhD Candidate in Prehistory and Archae ...

  • 摄影与大地艺术

    Spiral Jetty (1970) by Robert Smithson. As featured in Art & Place and Destination Art 本文摘自<当 ...

  • 如果能重新开始 | 翁云鹏:按照偶然性的“语言”逻辑去创作

    2018年10月27日,翁云鹏个展"如果能重新开始"在鸿坤美术馆开幕.从早期的油画到最近的影像拼接作品,翁云鹏的作品都在揭示:谁提供了图像,掌握了语言,谁就重组了意义.媒介即认识. ...

  • 潘公凯、姜宝林、王西京、刘牧:水墨探索与变革的个案剖析

    笔墨是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内在精神结构的经典表达形式之一.近期,潘公凯.姜宝林.王西京.刘牧分别在上海.杭州.西安.北京举办个展,他们在展览中均以"笔 ...

  • 潘公凯先生国画作品选

    笔墨丹青新视角2017-11-13 08:15:36

  • 潘公凯 | 中国绘画的最高标准是什么?

    列女仁智图 局部 宋摹本 从顾恺之的时代开始,中国画就不再将"酷肖对象"作为第一重要的目标,认为画得像并不特别重要.当时的顾恺之提出了写神论,将"神"与&quo ...

  • 潘公凯国画作品欣赏

    潘公凯,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1947年出生于浙江宁海,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之子.他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起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79年以来一直担 ...

  • 【闲话家史】浦子与潘公凯先生的一场对话

    一条从冠庄流出的河 文 / 浦子 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有一对父子值得关注:那就是潘天寿与潘公凯. 他们都是浙江省宁海县冠庄人氏,是我的本家与同乡,他们是从冠庄流出的一条河.所以,借<冠庄潘氏族 ...

  • 潘公凯国画欣赏

    潘公凯,1947年1月24日出生于浙江宁海,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的二公子.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 ...

  • 【特刊】父亲的故乡里,有我的身影——潘公凯在宁海

    2005年潘公凯在故居签名 人物简介: 潘公凯,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次子.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至2014年9月,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新 ...

  • 潘公凯:跨界有好处,没什么坏处

    潘公凯,1947年1月24日出生于浙江宁海,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的二公子.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至2014年9月,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幽兰 清夏墨荷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