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参会感言(11)

2016年的暑期,为了探寻毕业后的出路,我只身一人离开学校来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尝试了一份生物医药行业新媒体编辑的实习工作。在这一份工作中,一心想到其它行业从事非技术类工作的我才开始了解到生命科学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和思考后,我决定以生信分析方面的工作作为职业生涯的开端。那时网上的生信学习资料还没有今天这样丰富,对生信一无所知的我只得漫无边际地在网上探索入门的相关信息。

已经记不清是哪一天了,我在知乎上搜索生物信息的相关入门资料,在这个问题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43692),我看到了各个前辈的说法,其中jimmy的分而治之法让我有了开启实践的指导方法。话不多说,行动才是关键,于是我立马到购物网站上把鸟哥私房菜和小骆驼书买了回来,在暑期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中,就开始用每天下班后的晚上再出租屋里吭哧吭哧地看书学习。到了九月份暑期结束返校,已经能略略地在虚拟机中的Linux上做一些基本的文件操作,还能用Perl写出一两个玩具程序了。再之后就到了研三,在招聘季中依靠炒鸡简单的编程能力和近乎等于0的组学知识,好容易才找到了一份在科研服务公司的基础工作。不过期初的我并不了解生物信息的具体行业实践,也没有想太多,就开始了不断重复地做单子、跑流程的日常。

工作第一年的生活是入不敷出的,为了让生活尽快走出这个状态,提升自己是唯一的出路。经过在公司前半年的工作,已经对跑pipeline的活驾轻就熟了。之后的半年就开始尝试着阅读公司开发者完成的流程,并翻起了统计学基础的书籍。值得一提的是,从2018年开始,大量优质的生物信息学习资料不断地涌现,于是通过在生信菜鸟团和生信技能树的帖子和教程来开始自己的编程实践,相关能力由此不断地提升,不过生活与生信技能树就这样平行地前进着

时年6月,我离开了毕业后加入的第一家公司,经过一番辗转,来到了我现在所处的公司。在第二份工作中,我开始参与到生信分析流程的开发中,而且工作强度较第一份工作提高了很多。经过了这一年的流程开发,期间也承担了些许模块的从头研发工作,在能力突飞猛进的同时,慢慢感受到了流程开发的特点,虽然不会像跑流程那样不用花费太多认知的简单,然而时间一长后也会变得琐碎化,这是一类不可替代性并不高的工作。

当下仿佛又到了3年前时,未来的路该如何前行,站在分叉路口的我带着疑问,踏上了前往珠海的旅程,希望第一届生信人才会议上的内容能够带给我答案。就这样,我和生信技能书有了第一次事实上的交集。

在会议上,既获得了对行业的新认知,又印证了自己一些想法。当前生物信息相关的科研服务行业的情况是,现有市场上对基本服务方面的供给过剩,逐利的企业正常行为将会是做微创新,直观地来看,就是行业内的人做了大量重复却不会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的事情。为什么?因为通过微创新的成本产出相对可控,做事时不需要占用更高的思考带宽,只要在认知范围内做一定的提升即可。对于企业而言,这样做简单且可见效,达到增量的收入。但对个人而言,做这样的事情并不会对未来长期的发展带来具有竞争力的有事。更为尴尬或直白的说,基础科研服务实际上是为低价值客户带来低准确性和低有效性的信息,并且服务提供的效率和方法并不理想;在产品的开发和业务的推进过程中,有很多想当然的做法,导致了针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产品、功能和细节上花费了很多不必要的精力,即衍生成了为工作而工作,而不是为了业务有效性而工作。

听过完了会议的报告,收获是了解到了消费级基因服务、医学检测、肿瘤预防和农业育种等更大规模市场正在蓬勃地发展中,并且基于这些业务激发产生的计算需求与此前的生物信息学处理方法有挺大的不同,对资源的占用和对时间的要求超越通过学术源的分析方法和软件程序能满足的范围。结合自身的情况,也获得了启发,初步确定了开始要向更深层次的计算方向学习,发生进阶的前进路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TiN
2019年8月1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