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眼中的香港【书香闻过录】

书香闻过录【三则】

1.“007”眼中的香港

“007”詹姆斯·邦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虚构间谍,以矫健身手、帅气身材和多情而成为男人的偶像,女人的梦中情人,反派人物的眼中钉。至今“007”电影已经翻拍多达二十三部,并且可能继续在想象的世界中与一切反动派血战到底,抚慰世界人民在日常生活里的无趣与无奈。塑造这一伟大间谍人物的,就是英国小说家伊恩·弗莱明(1908.5.28—1964.8.12),一个曾经在二战时服务于海军情报部门,后来又深度参与“冷战”行动的资深间谍,其创作的詹姆斯·邦德系列间谍小说总共出版十四部,至今已经发行6000万册以上。

我想,对于喜欢冒险刺激电影的观众而言,“007”系列电影都眼熟能详,我且打住,此文只想引诱读者来欣赏一下伊恩·弗莱明杰出的文学才能。

无论是真实的间谍,还是写作惊险刺激的间谍小说,其大部分工作是相当枯燥无聊的,而有点意思的,多属于例外,且只是细节上的。1959年10月底,用伊恩·弗莱明自己的话讲,英国大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编辑部突发奇想,说既然你写惊险小说,读者就会认为你一定过着惊险的生活,喜欢做惊险的事情,何不真正干点刺激的事。编辑们甚至想出一个点子,让他环游世界上那些最激动人心的城市,然后写几篇文笔优美的随笔,以回报读者的错误认知。于是,伊恩·弗莱明用着《星期日泰晤士报》不菲的资金,开始了三十天的周游列国,最终出版了一本有趣有料的优秀游记著作《惊异之城》,就是下面介绍的书。

第一章,也是伊恩·弗莱明出行的第一站,居然是香港,我作为中国人陡然生出好感,引起更大兴味,且看他如何描写1960年代的香港:

香港夜晚的街道是我走过的街道中最迷人的。……香港的街道充分证明了霓虹灯也可以不那么吓人。那些中国的表意文字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有淡紫色、粉色、绿色,也大量使用白色。它们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色彩的丰富,还在于你并不明白它们所传达的意思。街上是清新的海洋气息,偶尔还能闻到些许炒洋葱味、香厂的檀香味,以及做中式料理时冒出的香味。女人穿着旗袍,有一种灵巧活泼之美,西方女性徒有羡慕的份儿。旗袍高高的硬领既给人以权威感,也使头颈和肩膀始终保持优雅的姿态。旗袍两侧撩人的开衩,可以开到美丽的大腿所允许的高度,就连迪奥(Dlor)或巴尔曼( Balmain)也从没想到女人的膝盖内侧可以显得如此性感。当然,香港也有肥硕矮胖的中国女人,只是我一个都没看到。即便是男人,穿上纤尘不染的白衬衫和深色长裤,看上去也比西方人身材优美。孩子们更是一如既往地漂亮。

伊恩·弗莱明除了敏锐的眼光和调皮、精炼与准确的文笔,似乎对香港充满好感,说了许多香港的好话。继续看他如何对一个半岛大唱赞歌:

北京餐厅明亮、干净,我们依次吃了鱼翅蟹羹、油焖虾球、竹笋海藻、宫保鸡丁,主菜是北京烤鸭,佐以热红酒。莲子糖水则画上了最后慷慨的一笔。

迪克坚持让我这顿饭和之后一起吃饭时都用筷子。我满怀热情,笨拙地举起那两根雅致又荒谬的工具,啄来啄去。这里侍者服务周到,菜品制作精良,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出人意料的美味。所有菜品的味道都未曾尝过,令人难以捉摸,但格外打动我的还是东方料理的另一个特质——每道菜都显得喜气洋洋,再配以低调的装饰,使得将食物塞进嘴里这一本质上毫无美感的行为成为一个优雅的过程,无论你喜欢与否。这一餐和此后我在东方每次进餐的背景都充满了喜气——人们快乐地交谈,面带餮足的笑容。从这餐开始,只要我在正宗而未被游客侵袭的中国或日本餐厅吃饭,就会远离西方那种沉闷的餐馆里无趣的进餐过程。在那种餐馆里,客人、邻座和侍者似乎都在隐隐嫌恶彼此,嫌恶与对方同处一室的事实,很多时候也嫌恶他们所吃的东西。

虽然还没有忘记笔下是香港,对西方人用餐的调侃让我很开心。用“喜气洋洋”形容中国菜真是神来之笔,说明香港还是有趣有生气的,并不是我长久印象中因落后而被出卖,因殖民而压抑的一块荒诞土地。下面还有猛料:

日本情妇比中国情妇更受欢迎。如果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你和日本情妇闹翻了,她仍然会保持优雅,泰然处之;而中国女孩可能会大发脾气,甚至可能跑到你的公司,向你的上司告状。仆人?有很多优秀的仆人,但是大多英美主妇都不知道怎么对待优秀的仆人——她们会拍手大喊“伙计”来掩饰自己的不自信,这种行为不仅过时,还令西方人蒙羞。(在其他“有色”国家,你会经常听到人们这样谈论英国主妇吗?)

终于露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情调,虽然貌似在调侃西方人,骨子里却是西方人的傲慢。下面是更低俗的品味,我们要自觉用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抵制:

最近,大量按摩房和色情电影院(有声有色)在香港涌现,尤以九龙港附近为多,这算是一件公共丑闻。《英文虎报》( Te Mandard)曾试图充当卫道士,但是那篇报道的细节反倒给色情业做了广告。迪克朗读了其中一段:“《情色日报》在这里自由发行,黄色电影公开放映,香港警方逮捕了按摩女。”《英文虎报》继而给出名字和地址:“千乐安小姐,士丹利街23号,2层,营业时间自上午9点起……温柔乡小姐……天上人间小姐和爱莲小姐,17号咖啡公寓,113房,一层(法国医院对面,有暖气)………纯贞小姐,波斯富公寓A座,6层(有电梯)。”报道中还有更多美妙的名字,如“香滑小姐……碧欧芹小姐……桃溪潭小姐(保证满意)”之类。

我猜想,《英文虎报》应该是与黑社会勾结一起,假借舆论监督,大量提供小姐名字和地址,充当色情业的皮条客。不过,无论真假,伊恩·弗莱明真的很幽默,也不乏一个间谍的聪明。文章最后以感伤的笔调结尾,貌似詹姆斯·邦德也还是有情怀:

在回去的路上,我发现整个香港的海港都没有一只海鸥。迪克指了指那些密密麻麻的平底船和舢板——它们大多停靠在港口,不少家庭就生活在船上。对海鸥来说,和300万人争夺生存权实在是太难了。在这个沮丧的想法中,我为迷人的第一天画上了句号。

~~~~~~~~~~~~~~~~~~~~~~~~~~~

2.学问之道

秋天的暖意正好,适宜一个人坐在书房胡思乱想,假装在探索学问的秘密。

我对学问一词的理解是小学水平的,也就两个字:“学”和“问”。更具体一点,就是学习如何找问题,学习如何解决找出的问题。说来浅显,真正做起来便颇不容易。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变迁复杂的,生命是奥妙神秘的,小小的学问面对这些宇宙洪荒仿佛只是闪烁在夜空的星光,渺小到几乎让人感觉到极端不重要。就是说,再大的学问,都只能是人类个体存在的证明,以至我们一生的“学”和“问”,与宇宙的存在相比都只是“伪命题”。这种巨大差异可能正是“学”和“问”最本质的悲剧,却也是宇宙中看似渺小却独具思想张力的人类,最具尊严的魅力,很有一份壮美的牺牲精神。

学问之道在有用和有趣。我不喜欢阅读那些一本正经的书,因为那些作者无法体验生活之美,无趣的人难有真正的学问,有趣味的书才是有真学问的产物。更极端一点说,我们的生命要到闲极无聊时——参考那些圣人高僧,才显示出极端纯粹的学问本质。

我对世界充满好奇,却不是一个做学问的人,最多只是一个对学问很欣赏的误入山门旅行者。

~~~~~~~~~~~~~~~~~~~~~~~~~~~

3.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粉丝

闲读日本著名侦探小说研究者霜月苍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阅读攻略》一书,颇有趣,也让我看到“一个真正的粉丝该如何评价被粉对象”。在书的“注记”中,有小说星数推荐说明,附图如下:

相信多数读者的星数对应评价,应该与我差不多:五星表示占有一定的经典地位,属于文学史必读;四星表示作者个人创作上的优秀之作,属于粉丝必读;三星表示水平一般,浪费时间,即使粉丝也要谨读;二星表示写得烂,应该赶紧扔到垃圾桶里;一星表示超级烂,严禁接触这些有害毒物。

再看看霜月苍对“侦探小说女王”的小说星数推荐说明,貌似用一种幽默风度,既表现了一个粉丝的忠诚,又真实反应了一个资深读者的文明水平,对照我们的尖酸刻薄,很有参考价值。

前情参考

~~~~~~~~~~~~~~~~~~~~~~~~~~~

海明威的小八卦[书香闻过录]

著名的小说开头知多少 [书香闻过录]

幽默的人生[夹生饭随笔]

审查文化与昆德拉[书香闻过录]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