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了,92岁院士说:坚持这么做,可以少往医院跑
他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还是清华大学至今唯一的一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黄克智院士,今年已经92岁高龄。黄克智院士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做了一场主题报告,活生生的一本自我保健教科书:7年前查出血管瘤,幸亏没有随便迷信医生去手术,拒绝动刀却收获健康。14年前堵了三根血管后,不害怕,坚持锻炼,最终医生说“你不用再来医院了”!一生成就学术泰斗,却说出了一句箴言:健康是人生成功之本!
1
中科院士一辈子的经验,
健康是成功之本!
我叫黄克智,今年正好92岁,我20岁大学毕业,工作已经72年,其中有71年服务于清华大学,所以我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清华人了。
时间过得真快,当年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如今我已是九十二高龄的老汉,但是欣慰的是,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年龄可能是今天参加会的同志中最老的一个,但是我的心态还不老,身体健康也还可以,我目前还在上班,带研究生,参加创新的科研项目,我还坚持每天早晨打一场网球,还能骑着电动车,在清华园里到处活动,这一切都源于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身体,所以今天我讲话的题目就是:健康是成功之本!我分三个方面来讲我的体会……
“老化是正常的,不要害怕”不该动的刀不动,堵了血管也要坚持身心愉悦的运动!
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健康状况。人老了各种器官都随着老化,这是自然现象,例如眼睛花了、牙齿掉了,甚至于腰酸背痛、行动不方便了,这都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应该说是病,当然随着个人先天、后天的各种条件会有所不同。
这些现象有人早出现,有人晚出现,也有的在有生之年从不出现。我要说的这种老化现象出来了,大家不要过于紧张、过于害怕,心态要放宽,有病治病。
2
亲身经历一:堵塞三根主动脉,
6年后不用再去医院,靠的就是一股韧劲!
这里我举我本人的两个例子。2005年我被查出心血管三根主动脉堵塞,堵塞最严重的一根已经达到75%,这个指标是要放支架或不放支架的分界线,许多朋友首先劝我停止打球,几位大夫也劝我装支架,不能再激烈运动。可是我的自我感觉良好,我不甘心就这样变成一个病人。
于是经人介绍我去看了阜外医院当时的副院长杨大夫,一位年青的医生,他帮我做了系列检测后告诉我:“如果当你打完球感到心理和生理上都很舒服,你就继续打球。”这个结论让我非常振奋。
六年后我去阜外医院复查,挂了300元的特需医生,见面不到5分钟,就告诉我:“你的情况很好,以后不必再来了。”当时我就想:这300元真值,顿时觉得一身轻松。
至今14年过去了,我仍每天清早坚持和87岁老伴(清华1955届)一起打球40分钟,打球回来出一身大汗,身体感到特别舒服,记得自那年以后,我就采取每半年检查一次的办法,一切生活照常。
这里我要讲一位打球的朋友,打球已经几十年,比我打得好,一次体检胆固醇偏高,对于我们这个年龄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可是他紧张得不得了,球也不打了,到处看病就医,很快体质大幅度下降,没有几年他就坐轮椅了。
想血管畅通这样做
血管病是个代谢病,人活着就要吃饭,体内就会产生代谢,吃糖会在血管上挂糖,吃油就会在血管上挂油。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不出问题只是使用的时间不够长或者保养得非常好。一辈子远离血管病,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动,想要血管畅通,今天给大家支几招。
苹果:可使积蓄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有明显作用。
海带: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茶叶: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
大蒜:含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降脂作用。
洋葱: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的压力,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茄子:保护心血管、降血压,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减肚子:肚子大,内脏脂肪堆积,血管壁容易有脂肪堆积,导致血流阻力变大,血管壁弹性变差。把体重、腰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女性腰围最好别超80厘米,男性别超85厘米。
别生气:当人特别生气时,心脏会释放如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物质,会进一步摧毁血管,在这个过程中机体还会释放一些炎性物质,这些炎性物质可以刺激血管,生长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使已有狭窄、斑块进一步发展,甚至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喝杯茶: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物质,可以防止微血管壁破裂出血,还可以降低胆固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每天泡一两杯绿茶喝。
3
亲身经历二:
幸亏没有随便手术,带瘤生存反而快活!
告诫中老年人:年纪大了对手术要慎重!
我再举个例子。7年前也是体检发现我肝上长一个东西,B超不能定性,赶紧转到协和医院,谁知协和做了一系列的检查。三次CT、肝血池试验……都是不能定性,最后那位大夫建议不管三七二十一,手术取出异物。
我们当时也不懂,认为早取出总比晚取出更好,便同意手术。碰巧当时没有床位,要回家等待,这时我儿子从美国赶回来,坚持多找几家医院检查,协和虽好,也不要在一家医院等待。我们立刻联系空军总医院和301医院,几位大夫同时会诊,一下子拍了12张核磁共振片,有11张明确是血管瘤,另有一张看不清,结论是良性血管瘤。
第三天,一位心血管专家告诉我,你幸亏没有随便手术,这个年龄不能轻易动大手术,往往会引起心脏出问题,必须要慎重,绝不能病况没有搞清楚就动刀。
不久我听到了一个消息,浙江大学一位老师和我同样情况,也是肝上长出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他就在对此物未定性的情况下做了切除手术,也是年过八十,手术后大伤元气,半年时间就离开了,好险啊!这里我想说明一点,有了病,首先心态要好,别慌乱,有些东西是随着年龄而来,不要轻易动刀,要记住,不管怎样修复,老态是回不去的,必须和你长期共存的。
4
坚持锻炼52年,健康生活一辈子!
第三,我想谈谈锻炼。我认为健康的三要素是:心态好;生活有规律;坚持锻炼。
我从40岁开始,坚持每天锻炼至今已五十二年,锻炼方式多种多样,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又有兴趣的项目,一开始我选择跑步,每天清晨一个人跑到圆明园,又觉得一个人很无聊就一边跑一边听耳机学日语和法语,几年下来,我的日语和法语达到能看都懂技术书籍和文献的水平。
但时间久了总感到很寂寞,那时老伴退休了我们改为双双学打太极拳,坚持两年,总觉得太极拳不出力,两拳下来也不出汗,就改为游泳。我感受到游泳是一项非常全面的锻炼,也很适合老年人活动。但是受游泳池开放时间的限制,如果游泳一小时,前后准备工作几乎要花去三小时,一上午都没法上班,时间的损失太大,最后我选择打网球,我习惯每天清晨四点半起床、先做功课。6点出门到球场,一场球打下来出一身汗,回家洗个澡,一身轻松。早饭后就可以保持精神饱满的工作。
这样我可以锻炼上班两不误,而且我们有一个非常友好团结的老年球队,相互关心,相互照顾。这个团队,这项运动,带给我健康、快乐和友谊,是我晚年幸福生活中的一个重大源泉。
很多院士的健康秘诀——跑步!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
2015年,陈敬熊院士在自己的传记里说:“我基本上不得病,除了体检之外,从来不跟医生打交道,五十年没有打过交道了。”
其实,陈敬熊院士的健康并没有什么玄机,他保持健康的“秘诀”之一就是——跑步!
他说,“我没有别的特长,就是跑步,这种锻炼方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难的是要坚持。”
几十年来,不管刮风下雨,或是大雪纷飞,陈老的跑步从没落下一天,哪怕是在异国他乡1983 年4 月,正在休斯顿大学参加第十三届天线与电磁理论国际年会的陈老,每天早晨在休斯顿大学的校园里疾步飞奔。
75 岁后,陈老逐渐缩短了跑步路程,最后改为走路健身。
“老人越不动越不想动,越不想动就越动不了。”陈老说。为了保证运动量,他每天外出步行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总路程为 3000 米,若逢下雨天,就撑着伞走。与众不同的是,陈老的健走时间十分精准,当他到达门卫取书报时,总是 11 点半,以至于同事们看到陈老走进大院,就知道午饭时间到了。
这些院士们都爱跑步!
1、钟南山院士:一直坚持跑步
钟南山院士一直坚持跑步,同时也是慢跑的推崇者之一。在钟南山的家庭健身房里,跑步机的使用率是最高的——每次锻炼,钟南山都是穿上运动背心先在跑步机上快走和慢跑,然后才进行其他的训练流程。
2018年,钟南山院士作为首位“乐跑大使”亮相广州城市乐跑赛。在活动现场,钟老表达了自己对跑步关注和喜爱,“我非常喜爱跑步,在70年前就有跑步锻炼的习惯。现在,我还经常进行5公里左右的慢跑健身。”
2、施一公院士:平均每周跑二三十公里
在2020年12月13日结束的广州马拉松完赛者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关注,那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
53岁的他,以3小时34分56秒的成绩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第一个全马,赛后他接受采访时笑言,“本来打算55岁前跑一个全马,没想到53岁就完成了。”②
图为施一公参加2020年广州马拉松赛
事实上,对于这位院士来说,跑步早已融入了他的生活方式。
学生时期,施一公就练习长跑,从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现在,跑步已成为他最大的业余爱好,运动鞋成为他身上的“标配”。他表示,自己平均每周要跑二三十公里。③
2020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施一公入住北京友谊宾馆驻地,也保持隔日一跑。清晨6点出门,他耗时1小时10分钟跑了15公里。他表示,过去半年他因跑步瘦了10多斤。
3、王晓东院士:跑步让我上瘾
“我跑了一年多,上瘾了!”
2018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接受采访时曾说,在2017年,他每月的跑量基本保持在100公里,这足以让他轻松完成一场半程马拉松了。
图为王晓东正在接受光明网专访
作为马拉松爱好者,王晓东还成为2019广州黄埔马拉松赛的鸣枪嘉宾。
王晓东的妻子与孩子也都热爱跑步,长子是业余马拉松高手,最好成绩达到2小时54分,每周跑量都在100公里左右,去年还参加了波士顿马拉松。“我也是在儿子的感召下开始跑步的,现在太太也开始跑步,还参加了半马,大家都跑步,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4、励建安院士:已经跑了30多场马拉松
励建安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也是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在医疗健康圈内是出了名的运动达人。
他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运动就是医药!
图为励建安参加2021年第三届盐城马拉松赛
5年前,64岁的励院士为摆脱病毒感染的烦恼,决定通过运动改善体质,于是他开始跑马拉松。
截至2021年4月,励院士跑的全马和半马均已超过30场,年跑量超过3000千米。励院士说,马拉松为他带来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状态,这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好地诠释了“运动是医药”的健康理念。
“运动是医药,全世界讲了3000多年,但是我们大家没有重视,拿我自己当例子,我跑了五年多的时间,没有生过一次病,过去的身体问题,高血脂、脂肪肝、骨质疏松,全部都恢复正常,所以我认为这就是运动是医药的价值,应该成为社会的新时尚。”励院士接受采访时表示。
跑步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1、跑步可以延长寿命
2019年11月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只要跑起来,就能延年益寿!
研究人员所收集的样本包括23万多名参与者,其中10%是跑步者。这项研究追踪了参与者从5.5到35年时间范围内的健康状况。
汇总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与不跑步的人相比,跑步者在研究期间的死亡风险要低27%,使心脏病死亡风险降低30%,癌症死亡风险降低23%。
2、跑步可以保护血管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2020年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跑步仅6个月就让血管年轻4岁。
该研究让之前没有任何跑步经历的普通大众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训练,然后他们参加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
结果显示,经历了6个月系统训练,他们的血压和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降低,相当于血管年龄减少了四年,而年龄相对较大的人从跑步训练中受益相对更大。
3、跑步有利于改善关节
跑步有助于改善骨关节炎。因为跑步可刺激软骨修复一些自身的小损伤,人体撞击地面会促进软骨特定蛋白质的合成,使其更健壮。
4、跑步可以改善皮肤
运动健身是最好的护肤品,毋庸置疑,跑步有助于改善肤质。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促进微循环,增加皮肤吸入氧气的能力。另外,常参加体育运动,皮肤中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旺盛,有利于皮肤中的废弃物排出,使皮肤变得更光滑,特别是运动后大量的汗液,能起到清洁皮肤的作用。
5、跑步可以改善抑郁
经常运动的人应该不难发现,每次运动完都会感觉神清气爽,心情很好。
2015年,原万科高级副总裁毛大庆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2年因为市场不好、压力、酗酒等很多原因,让生活节奏出现了紊乱。整个人的生活状态非常糟糕,不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还被医生诊断出了抑郁症。后来在同事的推荐下开始跑步,坚持几个月之后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都变好了,整个人都快乐起来了。
抑郁情绪可尝试通过运动来缓解。运动能够使有抑郁情绪的人感觉变好是因为,运动后不再专注于自身的不良感觉,能够适当减弱抑郁的感觉;能使血流畅通,疲乏的感觉会随之减轻;有助于找回自信,发现自己的能力没有丧失,甚至发现自己其他的潜力;可改善思考能力,恢复对生活的控制能力。
跑步之前要做好这些准备!
1、鞋子
首先,选择合适的跑鞋。跑鞋的种类极为丰富,根据自身的需要个性化选择。
2、跑姿
理想的跑姿,也很有讲究,并不是迈开腿就万事大吉。跑步时正确的姿势是:
抬头,后背保持挺直放松;
脚落地的时候,膝关节应该略微弯曲;
胳膊弯曲大约90度,让手臂尽量摆开。
3、时间
每周三次,每次40分钟左右。距离要循序渐进!
4、场地
对于跑步的场地,不少人钟情于健身房。其实,在大自然间奔跑,身体可以获取更多的氧气。
5、拉伸
正式开跑前,起码要做15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小范围小跑、侧身运动、踢腿等都可以。
跑步结束后,不要立刻停下,可以小跑或快走,避免下肢关节因“被急刹车”造成冲击和损伤。
跑后记得拉伸,能有效放松肌肉,减少肌肉僵硬,增加血液微循环,加快代谢废物的排除,减少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三甲传真综合整理健康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