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困局里/孙娟

见过一些不同的人,明明现实的状况能够让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可是他们的自我感受却和局外人看起来完全不同。

在别的同龄孩子申请国外大学的offer,想给自己的人生开阔眼界,拓展无限可能时,我所认识的那个在名校硕博连读的男孩子却天天撩妹,占眼前的小便宜,琢磨着北京户口,无所顾忌的一再破坏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浪费着自己的学识和平台和青春年华,我可以看到他以后的人生必定越走越窄。

一次聊天,就知道了他的症结所在,虽然二十岁出头,但他认为生活太苦,没有心思考虑别的。心里只想着买房娶媳妇,而认为人和人之间没有温情可言,所有的女孩子只爱钱。这样的认识,不是根据他现在的状况而发,而是和他童年的某次经历有关。

和他家庭条件相当的同龄孩子们都在努力学习,追求爱情,憧憬着以后无限可能的开阔人生的时候,他却把自己困在了小笼子里。

这样的悲剧太多了。

那些过去在苦日子里痛苦挣扎的人们,即使现在生活好了,物质金钱已经极大丰富了,可思维习惯却还是留在过去的模式中,看不到自己的经济实力,面对生活中的事仍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面对出现的机会也不敢放手去抓。

大多数一辈子没有读过书,没有离开过家乡的人,也不可能想到这个世界的辽阔,对于未知的恐惧让他们视野狭隘,裹步不前。

我们每个人都看不到现实,人们都或轻或重的生活在过去经历带给自己的情绪感受里,不能够很好的看到当下。

荣格在《精神分析和灵魂治疗》里说:

”……人们很难再继续否认想象中的事实也是真正的事实。只是,这些事实却是不在视野狭隘的人能够找到他们的地方。他们存在,但并不以物质的形式存在,认为存在只能以物质的形式存在是一种荒谬的偏见。事实上,我们能够当即认识到的唯一存在乃是心理的存在。反过来,我们完全可以说,物质的存在纯粹是推论。因为我们对物质的感知仅仅是知觉到以感官为媒介的种种心理表象而已。

想象的存在是确实的,他很可能和物质的存在同样真实,同样有害,同样危险。”

所以,人所感受到的物质世界都是经个人经验加工之后的,个人与真实世界之间永远隔着有色玻璃。也就是感知能力。然而这个感知能力也是因人而异的,一个思维开放的,敏感,又知识结构全面的人,视野狭隘的程度低一些,和真实世界的距离也会缩小一些,他的人生必然可能性多一些,也会活的更加游刃有余一些,然而,再聪慧优秀的人,只要是人,就永远都拿不掉那层有色玻璃。

不仅仅是人的生活经验给我们的认知能力戴上的枷锁,人的能力也有天生的局限性。

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视之不见的,还有非见所及的存在,特别命名它叫“夷”。夷,是平坦无阻的表示。

听之不闻的,还有非听闻所及的作用,特别命名它叫“希”。希,不是无声,只是非人类耳目所及的大音而已。

感觉摸触不到的,还有非感官所知的东西,特别命名它叫“微”。微,当然不是绝对的没有。

在造化宇宙万物之始,本有“道”,然而,人的视力,耳力,脑力,实际只能感知到一定频率之内的存在。超出了一定的频率,我们是感知不到的。那么你生活在其中,又靠感官无法感知到的存在到底有多少呢?

人到一定年龄,便可知道有许多人间世事,被自己耳目所欺骗,被自己情感主观所蒙蔽的,非常之多。

所以,人被自己的先天能力所困,被自己的人生经验所困,为自己以前经历遗留下来的心理状态所困,一部分人在时过境迁的时候偶尔会醒悟,我当时为什么就没有意识到呢?可是,你走出了当时的困局,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停留在当下的困局里呢?

现实中的资源无限丰富,但大多数人在自己的困局里无法看到。如何才能突破思维困局,能够与现实真实的链接,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无限可能?

读书与游历是个好办法,历史上每一个智慧的人都会从他个人的角度提出一些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如果一个人能够书读的多了,博采众家之长,就会发现,古今中外的人们,留下的片光零羽的思想都在遥相呼应,互相连接,最后织成一张大网,描绘出来世界的整体形象,读的书越多,这张网就会越具化,越密集,勾勒的现实的样子越清晰,越能够帮助你更加真实的认识现实,这时候你就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抉择,突破个人的困局。

然而,书读的再多,最后就会发现自己虽然从自己的困局里出来了,却永远突破不了人类有限能力的困局。你只是从一个小笼子走到了一个大笼子里。

这个时候想到了一个禅宗故事,也许是真正的出口:

唐朝芙蓉山的古灵禅师,曾向百丈禅师学道,开悟后,回到故乡,剃度的师父还没有开悟,他就常常在语言中启发师父。有一次,师父看经时,窗户上有一只苍蝇正在盲飞乱撞,他就自言自语:

“蝇爱寻光纸上钻,

不能透处几多难;

忽然撞着来时路,

始觉平生被眼瞒。”

看来只有静定生慧,从自己的内心求,才能克服人类感官的有限能力,从而真正突破困局,明心见性,毕竟

“百千法门只在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0)

相关推荐